第73章 左良玉掌兵

??鄭芝龍自從被趕出了大陸之後,便帶領着手下的人盤踞在澎湖嶼,也就是在臺灣與大陸之間的數個小島組成了一片區域,這塊地盤是鄭芝龍經營多年的,但是他畢竟是在陸地上長大的,所以有機會還是喜歡住到陸地上去,但是這一次被人從陸地趕了回來便立刻回到了澎湖嶼之中。

鄭芝龍發跡於日本平戶,他的夫人田川氏便是日本人,也是鄭成功的母親。鄭芝龍與日本平戶的水軍關係很好,以爲他的岳父便是平戶島主,每年都有大批的書簡和白銀被鄭芝龍送到日本平戶,而他的岳父對他也很不錯,軍事上面無限支持他,這才成爲了東南沿海最大的海盜。

這一次被趕出了廈門之後,鄭芝龍心懷不忿,給岳父去了書信,請他立刻派人來助陣,後來經過了幾個月的交鋒,鄭芝龍漸漸意識到了,對面的水軍必定是準備不足,他們的行動看着就心虛,根本不敢和自己深入交戰,估計對面的將軍根本不會海上作戰。

想到這裡鄭芝龍有些抹不開面子了,這一次岳父回信說他自己親自帶人過來助陣的,若是讓他看到這種情況,非要嘲笑自己年紀越大膽子越小,但是他們應該已經出發了,估計半月的時間就要到了,自己總不能讓他空手而回,給他裝滿船纔好,眼前的大明水師必須要收拾了,只要自己控制了大明的海上商道,不怕他們不肯妥協。

但是他不知道,就在三天之前,一支船隊到達了袁宗第的水師之中,很快一面左字大旗便升了起來。左良玉可不是一個人來的,他經營湖廣水師這麼多年,手底下可是有不少良將,雖然南京城下水戰失敗了,但是那是左夢庚指揮的,所謂一隻羊帶着一羣狼打不過一隻狼帶着一羣羊。再說當時他的水師可沒有鄭氏大船,說來也奇怪,明朝兩位海上的英雄全都姓鄭,一位鄭和,一位鄭成功。

左良玉有大船在手,如虎添翼,用了三天的時間命令手下的將領熟悉鄭氏大船,當然他也明白,既然自己的手下掌握了鄭氏大船的秘密,那麼若是再想回去隱居養老絕對不可能了,不過所幸他也不打算回去了,堂堂大明將軍,怎可在府中怡花弄草爲生!

鄭芝龍一早便起了,他決心今天將對面的大明水師一舉殲滅,甚至已經設好了十面埋伏,只要入得甕中便叫他們後悔與自己作對,全都趕到水裡去喂王八。

鄭芝龍很快便將自己的主力分配成三部分,按照自己的計劃層層佈置好,便來到了大明水師的駐地開始宣戰。

誰知道左良玉也是剛剛全軍誓師,正好遇到鄭芝龍大軍來襲,便立刻帶着水師列好陣勢出戰,鄭芝龍冷笑一聲:“裝腔作勢,今天老子便教教你怎麼打水戰。”

很快鄭芝龍便帶着人撲了上來,誰知道大明水師不緊不慢開始按照陣型迎戰,雙方很快戰至一起,大明水師所配備的火炮可都是大明最先進的火炮,一次能夠發射七發炮彈,鄭芝龍的船隊大多數還是小船,僅有的大船也是他自己掠奪或者建造的,最好的一艘大船也只有三門火炮,這就相當於拿着步槍和人家的機槍打。

所以之前的時候,鄭芝龍都是被火炮逼走,或者不得近身,等着大明水師退去。

這一次鄭芝龍可管不了這麼多了,就像知道了一個千金之子坐在大街之上,就算冒着被大街上人打一頓的危險,鄭芝龍這個強盜也要吃下這塊肥肉。

隨着十幾艘小船和一艘大船的覆沒,鄭芝龍的船隊很快便貼到了大明水師的身邊,鄭芝龍心中狂喜,想不到這一次這麼容易便近身了,看來大明水師也是強弩之末了。

他可不知道,以前袁宗第領軍作戰的時候,謹慎起見,火炮從來都是不間斷髮射的,爲的便是不能讓鄭芝龍的船隊近身,但是左良玉來了之後可不這麼想,你近身便近身,老子單憑船上的拍杆一下一個,就算你爬上了大船,我手下的將士會怕你?

這大明水師是有三部分組成的,一部分是巢湖水匪,一部分是左良玉原本手下的官兵,一部分是鄭氏傳人,這些人無論哪一個都是已經經歷過大戰見過血的,而且水裡面的功夫都不弱,所以左良玉很有信心,尤其是皇上信任自己,將主要將領都換成了自己人,這仗若是打輸了,左良玉就不是那個威震湖廣的一方諸侯了。

鄭芝龍不知道究竟是怎麼回事,但是今天的形勢很好,讓他覺得是一個好兆頭,然後連忙向着後方發信號,十面埋伏正式發動。

當初淮陰侯韓信憑藉十面埋伏一戰成名,成爲了一代軍神,今天鄭芝龍也要憑藉這水上的十面埋伏成就自己的不世威名,彪炳史冊。

但是很快鄭芝龍便發現了事情有些不對勁,那些大明水師的臉上並沒有什麼驚慌的神色,甚至臉上還有些不屑,接着他的臉前便出現了不可置信的一幕,大船之上的拍杆齊齊地落了下來,許多衝到大船下面的小船還沒有用鉤子勾住大船的船幫便被拍翻在水裡,直接落水的人還好一點,畢竟都是會水的。但是直接被拍中的可就是骨斷筋折,當場死亡。

很快便想起了一陣陣慘叫聲。

左良玉不屑地看了他們一眼:“果然是一幫海盜,連拍杆都不會防備,還想成什麼氣候?”說完立刻下令全軍出擊。

其實這也不能怪鄭芝龍,一般只有朝廷的水師纔會配備拍杆這種東西,海盜都不用的,一來他們大船不多,二來海盜都喜歡跳幫作戰,拍杆這種東西不好操作,而且極容易被躲過去,所以漸漸的便從海盜船之中絕跡了。因爲海盜不像官軍,他們作戰靈活,打不過立刻轉頭便跑,拍杆的作用也不是很大。

鄭芝龍忘記了對面的可是大明的正統水師,他們怎麼可能不配備拍杆這種水師利器,一時間他手下的船隊陷入了被動。

第54章 排擠第550章 最是皇家無情第241章 對質第77章 鬆錦第25章 一直很安靜第131章 大明新君第54章 傳教第4章 詭秘的周遇吉第85章 網中之魚第81章 步步驚心第49章 河洛軍魂第81章 十年之功毀於一旦第36章 搖搖欲墜第104章 七連發的火槍第75章 爲什麼是滄州第19章 實戰是檢驗戰力的唯一標準第210章 鄧元化第75章 小公子鄭森第62章 血濺當街第9章 開倉放糧第87章 關外的黑夜第262章 神秘賀禮第62章 血濺當街第171章 忍別離第188章 分兵(二)第72章 出兵(二)第155章 撲朔迷離第170章 三巴掌第67章 對面有鬼兵第6章 兒女第117章 營中的爆炸聲第162章 朕有兵,黑衣有衛第49章 河洛軍魂第14章 懷疑第98章 吳三桂拜營第291章 亂起(二)第210章 鄧元化第154章 瞬息萬變第61章 宴無好宴(下)第215章 宴請第133章 阮大鋮第14章 封王第54章 傳教第127章 算計第140章 動手第14章 封王第320章 大婚(九)第24章 三人遊第51章 藥到病除第44章 烽火再燃第193章 商隊第4章 顧君恩第262章 神秘賀禮第143章 巢湖水軍第75章 爲什麼是滄州第111章 明殤第7章 護院教頭胡德一第536章 化整爲零第63章 請戰第113章 明殤(三)第87章 朝會第12章 爭書第68章 江南尾聲第2章 衍聖公第25章 恨不相逢未嫁時第43章 興亡百姓苦第38章 蒹葭蒼蒼,白露爲霜第383章 戰事第57章 捉鬼(上)第47章 莫要委屈了自己第107章 搶人第233章 城外事第14章 懷疑第458章 先生之風,山高水長第76章 連環第141章 站隊第65章 蠱惑人心第10章 秘辛(二)第53章 轟炸皇城第69章 進京第19章 孔有德不可殺第21章 齊至南京第34章 四好青年盧曉航第29章 利慾薰心大婚三第54章 同一個世界第225章 沒有奇蹟第29章 利慾薰心第58章 心正者天地皆浩然正氣第40章 遼東傻狍子船隊第214章 論事第224章 命懸一線第68章 江南尾聲第219章 成都攻防戰第3章 孔胤植第76章 連環第12章 北鎮府司第32章 咱們這就走第57章 毒是我下的第5章 文人風骨
第54章 排擠第550章 最是皇家無情第241章 對質第77章 鬆錦第25章 一直很安靜第131章 大明新君第54章 傳教第4章 詭秘的周遇吉第85章 網中之魚第81章 步步驚心第49章 河洛軍魂第81章 十年之功毀於一旦第36章 搖搖欲墜第104章 七連發的火槍第75章 爲什麼是滄州第19章 實戰是檢驗戰力的唯一標準第210章 鄧元化第75章 小公子鄭森第62章 血濺當街第9章 開倉放糧第87章 關外的黑夜第262章 神秘賀禮第62章 血濺當街第171章 忍別離第188章 分兵(二)第72章 出兵(二)第155章 撲朔迷離第170章 三巴掌第67章 對面有鬼兵第6章 兒女第117章 營中的爆炸聲第162章 朕有兵,黑衣有衛第49章 河洛軍魂第14章 懷疑第98章 吳三桂拜營第291章 亂起(二)第210章 鄧元化第154章 瞬息萬變第61章 宴無好宴(下)第215章 宴請第133章 阮大鋮第14章 封王第54章 傳教第127章 算計第140章 動手第14章 封王第320章 大婚(九)第24章 三人遊第51章 藥到病除第44章 烽火再燃第193章 商隊第4章 顧君恩第262章 神秘賀禮第143章 巢湖水軍第75章 爲什麼是滄州第111章 明殤第7章 護院教頭胡德一第536章 化整爲零第63章 請戰第113章 明殤(三)第87章 朝會第12章 爭書第68章 江南尾聲第2章 衍聖公第25章 恨不相逢未嫁時第43章 興亡百姓苦第38章 蒹葭蒼蒼,白露爲霜第383章 戰事第57章 捉鬼(上)第47章 莫要委屈了自己第107章 搶人第233章 城外事第14章 懷疑第458章 先生之風,山高水長第76章 連環第141章 站隊第65章 蠱惑人心第10章 秘辛(二)第53章 轟炸皇城第69章 進京第19章 孔有德不可殺第21章 齊至南京第34章 四好青年盧曉航第29章 利慾薰心大婚三第54章 同一個世界第225章 沒有奇蹟第29章 利慾薰心第58章 心正者天地皆浩然正氣第40章 遼東傻狍子船隊第214章 論事第224章 命懸一線第68章 江南尾聲第219章 成都攻防戰第3章 孔胤植第76章 連環第12章 北鎮府司第32章 咱們這就走第57章 毒是我下的第5章 文人風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