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援兵

??等回到陸地上整個統計下來,盧曉航這一次俘獲了海盜六萬人,可以說是大明海上戰鬥從未有過的大勝,而且大明水師雖然也損失了不少人,但是遠遠達不到傷筋動骨的地步。

盧曉航離開澎湖嶼之前特地讓人放了一把大火,如果鄭芝龍再回來,這個根據地算是廢了,他要是想重建還要費很大的力氣。

等到兩天之後,所有財寶的數量終於統計出來了,這些金銀,不算那些古董字畫,一共是八千萬兩白銀,也就是說這些年江南之地的商人做生意賺的銀子拿出一大部分五五分成,一半給了京師的大人們,一半給了海上的鄭芝龍交保護費。

當然京師的那些大人收銀子的渠道不止這一種,還有許多州府的官員進京的孝敬。鄭芝龍劫掠的商船也不是隻有大明的,碰到了外國船隻,鄭芝龍經常是全船不留活口,所有的財寶據爲己有。所以雙方的家底都是差不多的。而且因爲鄭芝龍這個規矩,外國的商船很少願意靠近大明的海域,這就使得江南的那些商人能夠把商品賣出一個天價去。

有人說你們大明這不是欺負人麼,憑什麼你們商船去別的地方人家不劫掠,人家到你這兒你就劫掠?其實外國人的思維很簡單,你拳頭大,權利就大,況且現在江南的絲綢和明朝的瓷器在外國很受歡迎,相反國外現在的大發明家們還沒有覺醒,蒸汽時代還沒有到來,所以根本就沒有什麼能威脅得住大明的。大明不高興了可以閉關鎖國,反正我們國家東西都是最先進的,你愛買不買。這個時候的大明完全有這個資本說這種話。

就像是到了後來,歐洲列強來了之後看上中國的什麼地方就開始籤條約,然後割讓出去就變成人家的了,他們的秉性幾百年來就未曾變過。誰的拳頭硬誰說的話就是道理,不管你信什麼耶穌佛祖還是太上老君,拳頭不硬說什麼都不管用。

不過盧曉航沒有閉關鎖國的打算,文藝復興過後的歐洲正呈現着一種勃勃的生機,無論是在什麼方面,這個時候閉關鎖國無疑會讓八國聯軍的慘劇重演,只要國家實力增強了,大明的聲音就能傳進他們的耳朵裡。

盧曉航本身沒有什麼同意全世界的慾望,他相信後人也不會有,漢族是這個世界上最和善的民族,他們儒家的文化已經浸入到了骨血裡,所有的漢人君王,都是想把自己的敵人消滅掉,從來的沒想過把自己的領土擴充到天邊去。甚至宋太祖趙匡胤在大渡河邊用斧子還畫下了一條線,留下一句:“朕的江山到此爲止。”結果整個宋朝竟然就是隻要你不打我,我就不打你,燕雲十六州你給我就收回來,不給我不打。

所以一個國家的開國君主的精神思想是特別重要的,在這個時代它會影響無數的後來繼承者,無數的文人勸諫皇上都是說,當初開國太祖怎麼樣怎麼樣,所以盧曉航要給他們做好榜樣,這樣大明便不會走上歪路,至於幾百年之後他們是君主立憲還是走向共和,那就不是盧曉航需要考慮的問題了。

這個時候鄭芝龍也終於找到了他的援兵,他在逃跑的途中正好碰到了來援助自己的岳父田川翁翌皇,田川翁翌皇看到鄭芝龍的大旗還覺得有些奇怪,怎麼這一次自己這女婿身邊也沒有帶什麼人,就一艘大船,等他見到鄭芝龍聽他說了之後這才明白髮生了什麼。

田川翁翌皇嘆了口氣:“一官,不是我說你,你不該招惹大明的軍隊啊。咱們不是他們的對手。”

並不是田川翁翌皇長他人志氣滅自己威風,實在是現在的倭寇談起大明的軍隊紛紛是聞風色變,要怪便只能怪豐臣秀吉,這個倭寇近代第一個統一全島的關白髮動了倭寇稱作的文祿慶長之役,中國人都叫它萬曆朝鮮戰爭。

這場戰鬥歷時七年,倭寇損失數十萬人最後因爲豐臣秀吉的病逝不得不撤兵,後來德川家康趁機奪回了屬於他的位置,倭寇自此進入幕府時期,再也不出來做壞事,直到後來被人家生生敲開大門,這才重新出來做壞人,從這一點來講德川家康功德還是有的,他最少保障了東南亞地區幾百年的太平日子。

鄭芝龍聽到他萌生退意立刻喊道:“岳父泰山,你可不能不管小婿,小婿一開始也是對那大明的軍隊百般忍讓,誰知道他們竟然殘忍地殺害了森兒,我不得已這纔給森兒報仇的!”

田川翁翌皇聽到這裡猛然站起身來:“你說森兒怎麼了?”

鄭芝龍哭着趴在了地上:“森兒被他們殺了啊!”

田川翁翌皇一拍桌子:“咱們和大明水師勢不兩立!賢婿莫怕,我這就點齊船隻兵馬,咱們殺他們一個措手不及,一定給森兒報仇雪恨!”

不得不說田川翁翌皇雖然是個老頭了,還是挺熱血的,要是放在一般的人身上,權衡利弊之後便會說什麼人死不能復生咱們還得向前看云云,試圖將這件事情揭過去,這也是爲什麼鄭芝龍一直很敬重自己岳父的原因,他是一個真正的實誠人,從來不會說什麼油滑的話來糊弄自己。

鄭芝龍也是這個意思,想必現在盧曉航正在澎湖嶼與自己那些手下激戰,只要自己回去,那麼便一定能扭轉局勢。

誰知道等鄭芝龍帶着人回到了澎湖嶼一看嚇了一跳,各個小島上面都是大火四起,甚至有的小島上面還被炮灰轟沒了一層土,而且島上的人和船都沒了,鄭芝龍看到這種情況,開口對田川翁翌皇說道:“我的人一定是上船追擊大明水師卻不慎被他們抄了後路燒了老巢,咱們趕緊趕上去,他們應該還沒打完。”

鄭芝龍就算想破腦袋也想不到,島上的人都覺得他是早就和朝廷通好了消息投降了朝廷,根本無心戰鬥紛紛投降了,剩下不投降的都被轟成了炮灰,對此毫不知情的鄭芝龍一頭扎向了大明水師。

第19章 孔有德不可殺第34章 霍州之戰(3)第142章 選擇第61章 宴無好宴(下)第183章 分兵第236章 大西軍第52章 夜中襲擾第50章 絕處逢生第130章 局勢初定第10章 陳兵邊境第19章 天不亡我李自成第10章 秘辛(二)第31章 息事第88章 逼宮第62章 大略第52章 打鐵還需自身硬第162章 朕有兵,黑衣有衛第41章 施救第58章 捉鬼(下)第41章 霍州之戰(10)第1章 李自成來使第175章 張獻忠第81章 步步驚心第184章 酆都第144章 戰事不利第13章 誤會加深第90章 盛京的尾聲第74章 反水第34章 四好青年盧曉航第7章 火炮手第6章 大婚(六)第84章 燒糧第60章 洛陽是洛陽第92章 紅顏禍水第31章 你怎麼瘦了第38章 雙島之戰第228章 希望第171章 忍別離第50章 絕處逢生第62章 三份急報第343章 白蓮有變第35章 蓄勢待發第24章 三人遊第225章 沒有奇蹟第55章 夜宴第36章 霍州之戰(5)第49章 皇上醒了第36章 百密一疏第64章 鋌而走險第73章 心戰第19章 實戰是檢驗戰力的唯一標準第48章 比試第6章 大婚(六)第228章 希望第157章 和議第11章 人心難測第18章 滿朝戲子第235章 狗皇帝和黃臉賊(三)第4章 重開百家第21章 穩坐泰山的周遇吉第36章 搖搖欲墜第24章 滋養他的野心第212章 顛倒黑白第178章 血債第59章 文華召對第67章 東窗事發第27章 爲難的交易第90章 滿清之主第136章 黃龍第153章 一條路走到黑第11章 人心難測第203章 唸咒語第67章 分歧第40章 蘇州七大家第212章 顛倒黑白第417章 內亂第21章 穩坐泰山的周遇吉第1章 大明錢莊第54章 同一個世界第126章 秦淮夜談第137章 條件第46章 大明河洛軍第315章 大婚(四)第22章 班師第180章 暗流第140章 動手第59章 警明鐘響第157章 和議第7章 火炮手第61章 宴無好宴(下)第83章 先鋒大印第62章 大略第59章 一起殺了第21章 霍州楊家第54章 反其道而行之第53章 禍不單行第76章 沒有退路第40章 霍州之戰(9)第139章 羣匪
第19章 孔有德不可殺第34章 霍州之戰(3)第142章 選擇第61章 宴無好宴(下)第183章 分兵第236章 大西軍第52章 夜中襲擾第50章 絕處逢生第130章 局勢初定第10章 陳兵邊境第19章 天不亡我李自成第10章 秘辛(二)第31章 息事第88章 逼宮第62章 大略第52章 打鐵還需自身硬第162章 朕有兵,黑衣有衛第41章 施救第58章 捉鬼(下)第41章 霍州之戰(10)第1章 李自成來使第175章 張獻忠第81章 步步驚心第184章 酆都第144章 戰事不利第13章 誤會加深第90章 盛京的尾聲第74章 反水第34章 四好青年盧曉航第7章 火炮手第6章 大婚(六)第84章 燒糧第60章 洛陽是洛陽第92章 紅顏禍水第31章 你怎麼瘦了第38章 雙島之戰第228章 希望第171章 忍別離第50章 絕處逢生第62章 三份急報第343章 白蓮有變第35章 蓄勢待發第24章 三人遊第225章 沒有奇蹟第55章 夜宴第36章 霍州之戰(5)第49章 皇上醒了第36章 百密一疏第64章 鋌而走險第73章 心戰第19章 實戰是檢驗戰力的唯一標準第48章 比試第6章 大婚(六)第228章 希望第157章 和議第11章 人心難測第18章 滿朝戲子第235章 狗皇帝和黃臉賊(三)第4章 重開百家第21章 穩坐泰山的周遇吉第36章 搖搖欲墜第24章 滋養他的野心第212章 顛倒黑白第178章 血債第59章 文華召對第67章 東窗事發第27章 爲難的交易第90章 滿清之主第136章 黃龍第153章 一條路走到黑第11章 人心難測第203章 唸咒語第67章 分歧第40章 蘇州七大家第212章 顛倒黑白第417章 內亂第21章 穩坐泰山的周遇吉第1章 大明錢莊第54章 同一個世界第126章 秦淮夜談第137章 條件第46章 大明河洛軍第315章 大婚(四)第22章 班師第180章 暗流第140章 動手第59章 警明鐘響第157章 和議第7章 火炮手第61章 宴無好宴(下)第83章 先鋒大印第62章 大略第59章 一起殺了第21章 霍州楊家第54章 反其道而行之第53章 禍不單行第76章 沒有退路第40章 霍州之戰(9)第139章 羣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