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南海尾聲

??至於成功晉身爲東洋第一大教的那個教門,盧曉航估計他們完成這個目標的時候已經是幾百年之後了,畢竟東洋的一向一揆,也就是大明人口中的反賊基本上都是被那些淨土宗和密宗的佛教徒在身後掌控的,這也是爲什麼東洋人到最後基本上都不怎麼信教的緣故。

身爲教門道義的傳播者,你自己都做不到四大皆空,天天到處嚷着四大皆空讓這些人給你們捐錢捐物供你們吃喝玩樂,就算一時半會被矇蔽了,最終也會有醒悟的一天。而且就在豐臣秀吉統一東洋之前,東洋的戰國時代傳下了許多不好的東西,不如打贏了仗要三天不封刀,隨意搶殺,這個規矩甚至在幾百年後的二戰之中依然盛行。所以給他們內心播種善良種子的工作勢在必行。

而且務必是那些無慾無求的教徒去傳教,以自身的犧牲精神感化他們,總會有人相信的,只要盧曉航的這個計劃能夠成功施行,那麼這個國家的百姓會有很大的改變,但是一直爲代價的就是內部會變得很亂,就像武俠小說之中的,首先是六大門派和光明頂勢不兩立,其次便是六大門派也想爭武林的泰山北斗,到時候除非他們的武林盟主天皇出來調解,不過武林盟主的地位現在已經一落千丈,想要號令天下估計不太靈。

爲了執行這個計劃,盧曉航必須要在他們閉關鎖國的時候給他們源源不斷地提供教門的苦行僧,不管是死灰復燃的明教還是那些暗地裡潛伏的準備造反的教門,盧曉航都打算讓他們去試一試,反正他們能煽動普通百姓造反肯定有自己的本事,至於這些人去了之後能不能回來,那就不在他的考慮範圍之內了,總之大明國教的身份十分誘人。而要給他們提供這些,就必須要和東洋的一個領主關係密切,否則根本不肯能私自塞進人去,這也就是盧曉航爲什麼要讓鄭芝龍和他們保持關係的主要原因。

鄭芝龍自從得知了盧曉航的最終目標之後,便一改往日懶散的作風,開始嚴格訓練手底下的海盜,當然如今他們也被編入大明水師,成爲大明水師的第三戰團。

那些海盜統領自從那天看到鄭芝龍帶着十艘小船向大明水師發起衝鋒之後便深感愧疚,盧曉航又可以傳播鄭芝龍最後爲了保住這些被俘的弟兄纔不得不投降的言論,鄭芝龍的威望一時之間更勝往昔。

對於鄭芝龍拼命操練手下這件事,他手下的人都以爲自己的大帥恨自己不爭氣便將澎湖嶼拱手相讓,所以這纔沒日沒夜的訓練,任憑誰也不敢口中有怨言,畢竟他們的性命可是大帥救回來的,現在訓練不管是磨練磨練筋骨算不得什麼大事。

而這個時候盧曉航又下達了一條旨意,大明水師左良玉統轄的第二戰團即日起返回南京駐守,這條旨意的意思就是從今天起,南海海域只有鄭芝龍和他麾下的第三戰團,若是鄭芝龍造反,東南沿海短時間內誰都奈何不了他。

所以左良玉聽到這個旨意第一時間便去找盧曉航,向他陳訴厲害,盧曉航搖搖頭:“左大帥不用擔心,鄭芝龍不會再反了。”歷史上爲了一個清朝許下的官職,鄭芝龍都能迫不及待地放下手中船隊趕到京師之地,最後被人家請君入甕,而且還背上了百年罵名,現在盧曉航可是給他畫了一個大餅,鄭芝龍若是以後想在大明安家,沒有比盧曉航這條路更好的路了。

若是鄭芝龍想做什麼南海甚至世界海域的霸主,他早就不會在這裡待着了,既然他的心裡還是大明的傳統思想,那麼便逃不過盧曉航給他的條件。

見盧曉航信誓旦旦,左良玉也不好多說,只能暗地裡訓練大明水師,隨時準備好出戰。

鄭芝龍聽到這個消息也吃驚不已,按道理來講盧曉航就算不派水師在身側監視自己,也要派不少心腹在自己的水師裡面掌握實權,想不到他竟然連這個意思都沒有便讓大明水師回南京駐守了,在鄭芝龍看來,這是盧曉航透露出的一種強烈的自信,我就不派人看着你,你只要造反分分鐘砍翻你們。

不過鄭芝龍手下倒是有不少人心動,甚至有的人偷偷找到他,想要立刻重新恢復自己身,對於這種身上有了官身還在嚮往大海的人,鄭芝龍嗤之以鼻,立刻派人將他遣送回老家,鄭芝龍雖然不怎麼讀書,但是也知道黃袍加身的典故,他可不想被黃袍加身,然後不反也得反了,他還等着森兒青史留名,榮耀鄭家百世。

盧曉航也打算離開這裡了,畢竟這裡的事情解決的差不多了,具體大戰的時間倒是沒有多長,但是戰前和戰後的安排用了不少時間,想想在回家的時候兩位夫人就已經七八個月的身孕了,自己可不能在這裡耗下去。

盧曉航返程了,雖然表面上沒有對鄭芝龍怎麼樣,但是鄭芝龍的水師之中已經有了不少被髮展的黑衣衛,一旦鄭芝龍有什麼異動,這些人必定會第一時間發出警報,到時候大明也不至於措手不及,盧曉航雖然相信歷史,但是也不能過分依賴歷史,因爲量變引起質變,誰知道自己來了之後帶來的效應會不會將鄭芝龍變成另外一個人。

盧曉航之所以放心鄭芝龍守衛東南沿海,是因爲他一直都是這麼做的,若是他反了,也斷然不可能傷害東南沿海的百姓,況且他的兒子還在自己的手裡,想要做些什麼總得權衡一下值不值。

兩個月之後,盧曉航回到了洛陽王府,這讓京師的文武百官很是無奈,他們聽說了自家皇上御駕親征,與東南沿海的海盜激戰數天,最後一舉擒獲海盜頭目,收編正支海盜,在他們心裡皇上已經是戰神的存在,路上海上無人能敵,正準備好了慶功宴,結果盧曉航藉口回家看即將出生的兒子便一頭扎進了洛陽王府,這讓他們很是鬱悶。

第220章 突如其來的大戰第312章 大婚(一)第52章 歸順第539章 底氣要足,可見血第28章 暗流第52章 夜中襲擾第53章 禍不單行第138章 爭辯第5章 談判第14章 世子佈陣與福王教子第73章 心戰第32章 傷亡慘重第205章 大西軍的反撲第13章 誤會加深第39章 談一筆買賣第39章 陸上來的送糧船第49章 清算第29章 利慾薰心第63章 發配三萬裡第73章 心戰第1章 夢中的洛陽城和現實的紅月亮第39章 霍州之戰(8)第20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楊林和戴小蟲二第50章 絕處逢生第343章 白蓮有變第43章 要糧第37章 霍州之戰(6)第16章 城頭還是大順旗第168章 圍村第28章 暗流第25章 太子殿下第17章 勸完一家還有一家第70章 大西祭第90章 盛京的尾聲第213章 拜見皇上第11章 李自成出山第210章 鄧元化第31章 息事第203章 唸咒語第53章 書院之中無君臣第32章 無巧不成書第82章 年前第41章 蘇州的夜第226章 痕跡第69章 進京第13章 反出營去第18章 山大王第11章 自毀棟樑第223章 一根繩上的螞蚱第234章 大亂第312章 大婚(一)第149章 給我拍死他們第195章 坐而分食第25章 太子殿下第91章 親切而友好的會談第15章 崇禎與王承恩第48章 十個打一個第8章 廟裡和尚有聖旨第16章 奪軍整營第29章 麗春院第168章 圍村第59章 警明鐘響第59章 酸梅一夢第29章 亂起第94章 殺你全家第35章 暗流涌動真定府第33章 多爾袞的野望第148章 英魂當死戰第14章 朕親自來給你一個解釋第128章 螳螂捕蟬第48章 妄議者格殺第254章 兵書第130章 局勢初定第7章 私怨不擋國事第343章 白蓮有變第160章 爲了同一個目標第458章 先生之風,山高水長第68章 問鼎中原的心第83章 大牛的幸福生活第6章 清倌人和世子妹妹第176章 有伏兵第54章 排擠第62章 三份急報第157章 和議第17章 敬我們死去的總哨爺第4章 詭秘的周遇吉第134章 江南巡撫第10章 洛陽的漢子第73章 左良玉掌兵第445章 潼關第164章 總壇第27章 京師還是南京第490章 犯我大明者,雖遠必誅第86章 大牛的幸福生活(四)第52章 待時而動第59章 酸梅一夢第135章 巢湖水匪第1章 大明錢莊
第220章 突如其來的大戰第312章 大婚(一)第52章 歸順第539章 底氣要足,可見血第28章 暗流第52章 夜中襲擾第53章 禍不單行第138章 爭辯第5章 談判第14章 世子佈陣與福王教子第73章 心戰第32章 傷亡慘重第205章 大西軍的反撲第13章 誤會加深第39章 談一筆買賣第39章 陸上來的送糧船第49章 清算第29章 利慾薰心第63章 發配三萬裡第73章 心戰第1章 夢中的洛陽城和現實的紅月亮第39章 霍州之戰(8)第20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楊林和戴小蟲二第50章 絕處逢生第343章 白蓮有變第43章 要糧第37章 霍州之戰(6)第16章 城頭還是大順旗第168章 圍村第28章 暗流第25章 太子殿下第17章 勸完一家還有一家第70章 大西祭第90章 盛京的尾聲第213章 拜見皇上第11章 李自成出山第210章 鄧元化第31章 息事第203章 唸咒語第53章 書院之中無君臣第32章 無巧不成書第82章 年前第41章 蘇州的夜第226章 痕跡第69章 進京第13章 反出營去第18章 山大王第11章 自毀棟樑第223章 一根繩上的螞蚱第234章 大亂第312章 大婚(一)第149章 給我拍死他們第195章 坐而分食第25章 太子殿下第91章 親切而友好的會談第15章 崇禎與王承恩第48章 十個打一個第8章 廟裡和尚有聖旨第16章 奪軍整營第29章 麗春院第168章 圍村第59章 警明鐘響第59章 酸梅一夢第29章 亂起第94章 殺你全家第35章 暗流涌動真定府第33章 多爾袞的野望第148章 英魂當死戰第14章 朕親自來給你一個解釋第128章 螳螂捕蟬第48章 妄議者格殺第254章 兵書第130章 局勢初定第7章 私怨不擋國事第343章 白蓮有變第160章 爲了同一個目標第458章 先生之風,山高水長第68章 問鼎中原的心第83章 大牛的幸福生活第6章 清倌人和世子妹妹第176章 有伏兵第54章 排擠第62章 三份急報第157章 和議第17章 敬我們死去的總哨爺第4章 詭秘的周遇吉第134章 江南巡撫第10章 洛陽的漢子第73章 左良玉掌兵第445章 潼關第164章 總壇第27章 京師還是南京第490章 犯我大明者,雖遠必誅第86章 大牛的幸福生活(四)第52章 待時而動第59章 酸梅一夢第135章 巢湖水匪第1章 大明錢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