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0章 人皆有退路,我沒有

漢八旗的人一衝鋒才發現,自己錯得有多麼離譜,他們一開始以爲對面的火槍隊依仗的不過是三段擊,衆所周知,三段擊只能在固定的位置發揮威力。一旦移動起來,他們根本不可能在一條直線上射出三顆子彈。

當初沐英征討雲南的時候,用的還是火繩槍,所以他的三段擊是第一排人站着射擊,射擊之後立刻蹲下裝彈,第二排人繼續射擊,然後蹲下裝彈,第三排人接着射擊。本來這種打法可以做成四段擊、五段擊甚至更多,但是經過多次實驗之後,沐英確定了三段擊的效果最後。

因爲火槍的射成是一定的,蹲下裝彈需要一定的空間,若是人多了,只怕最後一排射出子彈之後人家已經衝到了第一排人的臉上,所以三段擊無論從哪個方面都是最合理的辦法了。

現在盧曉航從陳奇瑜那裡搞到了可以連發的火槍,並且仿製出了樣品,所以河洛軍的三段擊已經是第一排人蹲着,第二排人馬步,第三排人直立。這就對第二排人的身體素質要求很高,不過河洛軍向來訓練嚴格,這也不是什麼問題。

現在衝鋒起來,馬步和蹲着顯然都不適用了,只有直立的射擊方式了。但是五百人對於六萬人來講實在是太少了,在漢八旗看來,一直火槍隊發動以寡敵衆的衝鋒簡直就是找死,所以漢八旗的旗主們指揮着底下的人衝了上去,他們可是知道自己身上還是有任務的,再拖下去腦袋可就不是自己的了。

張慶突襲到一定位置之後便不再移動了,立刻讓人停止前進,漢八旗的人已經有幾千人進入自己的射程了,再衝下去可就不是火槍對陣而是刀槍廝殺了。

在這個過程之中,河洛軍已經對漢八旗造成了近百人的傷亡,而這個時候一批人縮到後面裝填彈藥,一直未動手的人在前面組成了新的三段擊隊伍。

對面的漢八旗看這個架勢心裡又開始打鼓起來,他們實在不知道這個三段擊究竟能持續多長時間,而自己還能不能活着堅持到那個時候。

再說另一面,多鐸的親自帶着大軍從左翼開始包抄,碩託帶着另一部分騎兵從右翼開始包抄,因爲阿達禮昨天的戰鬥受到了驚嚇,所以多鐸安排他在營中守衛。

多鐸一衝鋒便受到河洛軍的全力打擊,而另一方面碩託也被江北軍的弓箭火槍完全壓制住了攻勢,這在多鐸看來完全是不可能的事情,若是大明軍伍真的這麼強橫,拿自己還入關做什麼,直接逃到深山裡面去就好了。

很快他的親兵便傳來了最新的戰場情報:“啓稟主子,漢八旗那邊好像出了點亂子,他們自己人跟自己人打起來了。對面的河洛軍根本就沒有多少人,他們卻寸步難進。”

多鐸臉色鐵青,怪不得自己進軍受到了這麼大的壓力,本以爲自己從側翼進攻便會輕鬆不少,但是人家把全部主力仍然安排在自己這裡,等於自己不過是換了一個方位,對手一點沒變,甚至比昨天還強了,因爲正面進攻的活縱橫的面積大,無論是弩箭還是火槍的殺傷力遠遠沒有側面這麼密集,而且自己在側面進攻前進三步才相當於正面進攻的兩步。

想到這裡多鐸心中的怒火更盛了:“碩託那邊怎麼樣?”

“啓稟主子,貝勒爺那邊的情況跟咱們這邊差不多,明朝這一次是兩支軍隊,兩支軍隊的主力全都在兩翼,他們的中心便是一個空殼子。”

多鐸臉色鐵青:“傳令給孔有德,一刻鐘只能,他若是不能拔了明朝軍隊的中軍軍旗,我便拔了他的腦袋!”

親兵立刻去傳令,而這個時候盧曉航心中也是很焦急,他給張慶下達的命令是死守一個時辰,眼見時間要到了,自己這邊還是沒有分出勝負,不得不說滿清騎兵的戰鬥力簡直是太強悍了,自己這邊騎兵、火槍、弩箭一齊上都沒有完全壓制住滿清騎兵的攻勢,只是稍微佔了點上風罷了。

不過這只是盧曉航的看法,在戰無不勝的滿清騎兵看來,只要戰爭之中自己沒有佔據完全優勢,那就是被人壓制住了。不過正面傳來的消息讓盧曉航稍稍心安,張慶不但守住了一個時辰,而且還在反攻之中。

不過盧曉航知道,張慶的人還是太少了,若是他有五千火槍隊,自己心裡還有點底。可是他只有五百人,很容易被人家反殺回來,到時候便是河洛軍的災難。

想到這裡盧曉航微微咬了咬牙,開口說道:“分出去一千騎兵,去中路幫助張慶打開局面。”

身邊的人立刻給何可綱打信號,何可綱身邊現在只剩下兩千騎兵了,剩下的人全都壓在了戰場之上,盧曉航也知道這場戰鬥基本上沒有任何取巧的地方,滿清騎兵絕對不會屈服於大明的嘴皮子之下,只有跟他們殺得刺刀見紅才能讓他們知道什麼叫恐懼,只要他們有了恐懼,憑藉大明的國力便能耗死他們,前提是自己一定要挺過眼前這一仗。

何可綱沒有絲毫猶豫,他知道皇上現在調兵一定是有他的用意,立刻派出麾下一個總兵帶着一千騎兵向着正面戰場呼嘯而去。

就在大明的騎兵趕到正面戰場的同時,多鐸的親兵也找到了孔有德:“王爺有令,一刻鐘之內拔不下明朝軍隊中軍軍旗,便拔了你的腦袋。”雖然孔有德在漢人的眼裡是一個王爺,威風稟稟,但是在多鐸的親兵眼前屁都不是,孔有德還得滿臉賠笑:“奴才知道了,奴才這就去拔了他們的軍旗!”

待那名親兵走了之後,孔有德的一名心腹嘆了一口氣:“王爺,咱們這麼做真的值麼?”

孔有德苦笑着搖了搖頭:“都到了這個時候哪兒還有什麼值不值的,咱們難道還有別的路走麼?別人能夠投降明朝,咱們?呵呵,過去估計就得被千刀萬剮,死後還是千古罵名,現在只有期盼着大清能夠代替大明,咱們這名聲也就算是保住了。”

第134章 江南巡撫第111章 明殤第138章 爭辯第71章 皇宮第42章 對牛彈琴第226章 痕跡第34章 倒戈第27章 爲難的交易第43章 官升一級第183章 分兵第22章 勸降第66章 好久不見第64章 鋌而走險第73章 出征第181章 月黑風高夜第80章 天子怒第47章 莫要委屈了自己第124章第58章 捉鬼(下)第145章 鄭氏後裔第147章 鄭家村第156章 破局第27章 梅宜修第67章 對面有鬼兵第11章 自毀棟樑第171章 忍別離第42章 對牛彈琴第130章 局勢初定第41章 霍州之戰(10)第27章 梅宜修第39章 霍州之戰(8)第65章 無奈的老錢第36章 百密一疏第22章 我要見她第37章 你連祖宗都敢賣第176章 有伏兵第60章 大局已定第105章 冤家路窄第4章 顧君恩第43章 洛陽牡丹好,願與君共賞第90章 朕叫朱由崧第22章 勸降第66章 致命的夜襲第64章 騎兵對衝第118章 最後的崇禎第6章 兒女第23章 底細第23章 河間召對第56章 意外第52章 打鐵還需自身硬第201章 成都爭奪戰第1章 李自成來使第52章 夜中襲擾第60章 原來你是金聖嘆第115章 下官吳襄第58章 解藥第100章 奉陪到底第67章 東窗事發第217章 成都亂(二)第63章 好死不如賴活着第292章 要銀子還是要命?第92章 紅顏禍水第116章 青山不改,綠水長流第136章 黃龍第10章 秘辛(二)第109章 分頭遊說第6章 清倌人和世子妹妹第1章 大明錢莊第185章 烽火待燃第162章 朕有兵,黑衣有衛第46章 大明河洛軍第76章 連環第201章 成都爭奪戰第16章 奪軍整營第44章 指鹿爲馬第4章 詭秘的周遇吉第47章 莫要委屈了自己第90章 盛京的尾聲第62章 血濺當街第53章 禍不單行第47章 缺失企業文化的白蓮教第49章 人情世故第235章 狗皇帝和黃臉賊(三)第60章 洛陽是洛陽第143章 巢湖水軍第256章 密謀第51章 藥到病除第67章 男神李巖第50章 抄家第343章 白蓮有變第143章 巢湖水軍第47章 缺失企業文化的白蓮教第116章 青山不改,綠水長流第1章 浪子回頭的少年第61章 光明便是光明第31章 給我打他一炮第44章 跟着我去看戲第75章 爲什麼是滄州第219章 成都攻防戰第34章 四好青年盧曉航
第134章 江南巡撫第111章 明殤第138章 爭辯第71章 皇宮第42章 對牛彈琴第226章 痕跡第34章 倒戈第27章 爲難的交易第43章 官升一級第183章 分兵第22章 勸降第66章 好久不見第64章 鋌而走險第73章 出征第181章 月黑風高夜第80章 天子怒第47章 莫要委屈了自己第124章第58章 捉鬼(下)第145章 鄭氏後裔第147章 鄭家村第156章 破局第27章 梅宜修第67章 對面有鬼兵第11章 自毀棟樑第171章 忍別離第42章 對牛彈琴第130章 局勢初定第41章 霍州之戰(10)第27章 梅宜修第39章 霍州之戰(8)第65章 無奈的老錢第36章 百密一疏第22章 我要見她第37章 你連祖宗都敢賣第176章 有伏兵第60章 大局已定第105章 冤家路窄第4章 顧君恩第43章 洛陽牡丹好,願與君共賞第90章 朕叫朱由崧第22章 勸降第66章 致命的夜襲第64章 騎兵對衝第118章 最後的崇禎第6章 兒女第23章 底細第23章 河間召對第56章 意外第52章 打鐵還需自身硬第201章 成都爭奪戰第1章 李自成來使第52章 夜中襲擾第60章 原來你是金聖嘆第115章 下官吳襄第58章 解藥第100章 奉陪到底第67章 東窗事發第217章 成都亂(二)第63章 好死不如賴活着第292章 要銀子還是要命?第92章 紅顏禍水第116章 青山不改,綠水長流第136章 黃龍第10章 秘辛(二)第109章 分頭遊說第6章 清倌人和世子妹妹第1章 大明錢莊第185章 烽火待燃第162章 朕有兵,黑衣有衛第46章 大明河洛軍第76章 連環第201章 成都爭奪戰第16章 奪軍整營第44章 指鹿爲馬第4章 詭秘的周遇吉第47章 莫要委屈了自己第90章 盛京的尾聲第62章 血濺當街第53章 禍不單行第47章 缺失企業文化的白蓮教第49章 人情世故第235章 狗皇帝和黃臉賊(三)第60章 洛陽是洛陽第143章 巢湖水軍第256章 密謀第51章 藥到病除第67章 男神李巖第50章 抄家第343章 白蓮有變第143章 巢湖水軍第47章 缺失企業文化的白蓮教第116章 青山不改,綠水長流第1章 浪子回頭的少年第61章 光明便是光明第31章 給我打他一炮第44章 跟着我去看戲第75章 爲什麼是滄州第219章 成都攻防戰第34章 四好青年盧曉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