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勸降

search;

盧曉航想的便是,只要山海關在自己的控制之下,這些進關的滿清人要想回家必然得借道蒙古,然後轉路回家,只要他們不能立刻回到盛京,那麼漢八旗的人便心存僥倖。

而周遇吉爲得便是不參與自己和滿清之間的戰鬥,那將他派去山海關簡直是再合適不過了,當然前提是他願意聽從自己的命令,而不是陽奉陰違。

周遇吉已經出了山東邊界,進出了順天府的範圍,八百里加急一夜的時間變送到了周遇吉的營帳之中,這一次周遇吉出來隨身帶着的便是李巖,他對眼前這個軍師既佩服又害怕,擔心萬一真的有什麼別的目的自己就全毀了,所以便將他帶在身邊。

李巖之名已經聞名天下,李巖自然不敢再用,而是用回了自己的原名李信,自稱河南懷慶人。當初投奔闖王的時候,李巖知道自己必定會被史書定爲反賊,所以特意化名李巖,爲的便是不連累家人,不給家人抹黑。

如今李巖之名天下皆知,可惜他的本名倒是沒有多少人知道了。

周遇吉拿着信件對着李巖開口說道:“李先生,這件事你怎麼看?”

李巖故作沉吟,實則在想盧曉航的目的究竟是試探周遇吉還是真的需要援手。若是前者,自己提醒了周遇吉未免讓盧曉航誤以爲周遇吉赤膽忠心了,若是後者自己隱瞞不說又耽誤了大事,所以李巖想了想開口說道:“不知道大帥可知道前方戰事如何?”

周遇吉想了想開口說道:“據說滿清傾其國力,大概有十幾萬人傾巢出動,戰事應該是十分緊急的。”

李巖眼前一亮:“大帥,事情是這樣的,既然滿清傾巢而動,此時他們後方的兵力必然被大明水師牽制,正好是咱們的機會啊。只要咱們能夠打下山海關,進可圖謀關外,退可斷其糧道,京師大戰很快便會出結果的。”

周遇吉聽到這裡緩緩地開了口:“先生此計雖妙,但是對於皇帝那邊纔是真的有利,對於咱們這邊可是不怎麼好呢。”

李巖聽出了周遇吉話中的不滿,臉不改色心不跳:“大帥此言差矣,只要是大帥攻下了關外,那可就是大明百年之功,皇上就算是對你有些不滿,還能跳過史書對付你麼?有了關外之地,便有了大帥百年榮華。而且最重要的是,滿清人必定不會撤回去,因爲舉國之力前來,倘若毫無建樹,他們的實力便會被嚴重削弱。”

周遇吉淡淡地說道:“此事我暫且知道了,你下去吧。”

李巖走出了營帳,臉上露出了困惑的神色,剛剛看到大帥的表情,分明是對百年榮華沒有什麼興趣,難不成他真的想自立爲王還是想自己做皇帝?若是不出兵盧曉航那邊可是頂不住,李巖腦筋飛速旋轉,急迫地想要想出一個好主意來。

就在他回營之後,一個黑衣人走進了周遇吉的大帳之中,一盞茶的時間便走了出來,周遇吉突然下令,全軍立刻拔營起寨,全速攻向山海關。

李巖聽到這個消息雖然不知道周遇吉遇到了什麼事情突然改了口風,但是既然他能按照盧曉航的意思行軍,那麼李巖便不擔心眼前的事了,只是還在思考着這周遇吉最終的目的到底是什麼。

而另一邊京師城下,盧曉航帶着人有和多鐸的人進行了一場廝殺,雙方各有損傷,不過大戰前的炮灰還是漢八旗來做的事情,漢八旗之內傷兵無數,怨言四起。

而這個時候盧曉航得知了周遇吉全速進軍的消息,要知道周遇吉若是真的想全速進軍,到山海關只有八百里的距離,不到十天的時間他便能到達,而多爾袞爲了後路也必定會回去救火,想到這裡張慶那條勸降計又浮現在他的腦海中。

在營帳之中,盧曉航問道:“張慶,你可願意去勸降漢八旗?”

盧曉航現在實在想不出一個合適的人選,孔有德武人出身,若是派一個書生過去他未免會買賬,若是派一個李大牛過去,憑藉李大牛的政治智慧,估計會被人家勸降了,所以只能派張慶過去,但是孔有德心中到底是怎麼想的盧曉航還不知道,若是他真的動手殺了張慶,那對自己來講可是一大損失。

張慶聽到這裡欣然同意:“求之不得。”說完接了令,一個人便悄悄向着漢八旗的大營而去。

當天夜裡孔有德正要睡覺,忽然一個屬下來報:“啓稟王爺,我們抓到一個奸細,說是你的故交好友,特來拜訪王爺的。”

孔有德心生疑惑,一般這個時候出現的什麼故交好友基本上全是清一色勸降的,若是在前幾天早就拖出去砍了,但是這幾天他的心思已經慢慢發生了變化,想到這裡不由自主地說道:“安排他悄悄來見我,不要讓別人發現了。”

不一會他的心腹便帶進來一個人,孔有德擡眼看去十分面生,不知道是哪兒來的故交好友,想到這裡面色一冷:“你是何人,爲何要冒充我的故交好友,說不出緣由立刻拖出去斬了!”

孔有德自然不會這麼快殺了他,要不然見他做什麼,只是下馬威還是必須要給的,否則讓他起了輕視之心,下面的談話可是有些不利了。

張慶也笑了:“孔大人可能還不認識我,末將原兵部盧尚書麾下,天雄軍親衛軍指揮使盧象同。”

兵部盧尚書,便是盧象升,崇禎十二年,盧象升率病殘之軍與滿清激戰,高起潛調走了天雄軍所有的精銳卻擁兵不救,盧象升最終戰死沙場,大明天雄軍毀於一旦。

孔有德現在還不是很清楚這個兵部盧尚書到底是誰,他是崇禎四年叛亂的,而那個時候天雄軍纔剛剛興建,後來滿清數次入關他都沒跟着,自然不知道天雄軍的厲害。

張慶倒是笑了:“盧尚書尊號象升,孔大人還沒聽過麼?”

孔有德立刻便知道了,當初黃太吉征戰之後特意回去問了他,關於盧象升了解多少,這個人能否招降。孔有德知道,能讓黃太吉動心思的人一定不簡單,當時便下了心思去打探這個人的消息。

第141章 站隊第90章 朕叫朱由崧第66章 這齣戲叫無間道第67章 男神李巖第10章 陳兵邊境第36章 搖搖欲墜第320章 大婚(九)第2章 要多少銀子第290章 亂起第52章 打鐵還需自身硬第55章 逃脫第47章 莫要委屈了自己第510章 人皆有退路,我沒有第24章 滋養他的野心第10章 秘辛(二)第54章 傳教第17章 退兵第108章 吳三桂的威脅第57章 毒是我下的第344章 隱忍第44章 指鹿爲馬第273章 刺殺第15章 寧死不回頭第28章 祭旗第138章 爭辯第81章 關寧軍第37章 蘇州行第9章 開倉放糧第83章 先發制人第150章 水上激戰第226章 痕跡第249章 病倒第20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第74章 滄州第87章 關外的黑夜第55章 大戰序幕第186章 強敵第146章 大明魂第46章 把蘇州這潭水攪渾第6節 大明文學院第34章 四好青年盧曉航第90章 滿清之主第38章 雙島之戰第35章 蓄勢待發第35章 霍州之戰(4)第202章 毒計第209章 惡人先告狀第13章 有口難辯第136章 黃龍第5章 文人風骨第69章 豪賭第209章 惡人先告狀第74章 反水第79章 君命有所不受第64章 鋌而走險第70章 大西祭第163章 蘇州白蓮教第220章 突如其來的大戰第60章 宴無好宴(上)第83章 大牛的幸福生活第21章 言多必失第86章 斬首行動第18章 練兵之道第206章 進城第18章 此事事關國運第65章 仇人見面第254章 兵書第22章 勸降第38章 霍州之戰(7)第138章 爭辯第103章 攻心之計第136章 黃龍第46章 後宮派系第118章 最後的崇禎第41章 霍州之戰(10)第2章 衍聖公第221章 狗皇帝和黃臉賊第38章 雙島之戰第17章 實戰是檢驗戰力的唯一標準第490章 犯我大明者,雖遠必誅第55章 逃脫第67章 東窗事發第124章第14章 封王第115章 下官吳襄第33章 霍州之戰(2)第45章 八成第36章 世態炎涼第74章 反水第62章 三份急報第341章 逃脫第15章 回家的路第78章 揮斥方遒第29章 密道第117章 營中的爆炸聲第76章 沒有退路第81章 十年之功毀於一旦第174章 蜀王第62章 三份急報第167章 進退維谷
第141章 站隊第90章 朕叫朱由崧第66章 這齣戲叫無間道第67章 男神李巖第10章 陳兵邊境第36章 搖搖欲墜第320章 大婚(九)第2章 要多少銀子第290章 亂起第52章 打鐵還需自身硬第55章 逃脫第47章 莫要委屈了自己第510章 人皆有退路,我沒有第24章 滋養他的野心第10章 秘辛(二)第54章 傳教第17章 退兵第108章 吳三桂的威脅第57章 毒是我下的第344章 隱忍第44章 指鹿爲馬第273章 刺殺第15章 寧死不回頭第28章 祭旗第138章 爭辯第81章 關寧軍第37章 蘇州行第9章 開倉放糧第83章 先發制人第150章 水上激戰第226章 痕跡第249章 病倒第20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第74章 滄州第87章 關外的黑夜第55章 大戰序幕第186章 強敵第146章 大明魂第46章 把蘇州這潭水攪渾第6節 大明文學院第34章 四好青年盧曉航第90章 滿清之主第38章 雙島之戰第35章 蓄勢待發第35章 霍州之戰(4)第202章 毒計第209章 惡人先告狀第13章 有口難辯第136章 黃龍第5章 文人風骨第69章 豪賭第209章 惡人先告狀第74章 反水第79章 君命有所不受第64章 鋌而走險第70章 大西祭第163章 蘇州白蓮教第220章 突如其來的大戰第60章 宴無好宴(上)第83章 大牛的幸福生活第21章 言多必失第86章 斬首行動第18章 練兵之道第206章 進城第18章 此事事關國運第65章 仇人見面第254章 兵書第22章 勸降第38章 霍州之戰(7)第138章 爭辯第103章 攻心之計第136章 黃龍第46章 後宮派系第118章 最後的崇禎第41章 霍州之戰(10)第2章 衍聖公第221章 狗皇帝和黃臉賊第38章 雙島之戰第17章 實戰是檢驗戰力的唯一標準第490章 犯我大明者,雖遠必誅第55章 逃脫第67章 東窗事發第124章第14章 封王第115章 下官吳襄第33章 霍州之戰(2)第45章 八成第36章 世態炎涼第74章 反水第62章 三份急報第341章 逃脫第15章 回家的路第78章 揮斥方遒第29章 密道第117章 營中的爆炸聲第76章 沒有退路第81章 十年之功毀於一旦第174章 蜀王第62章 三份急報第167章 進退維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