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官職任你挑選

孔有德這個時候已經完全動心了,正要說些什麼,卻聽到門口的心腹開口說道:“奴才恭迎王爺。”接着便是刀子捅進身體的聲音和手下心腹低沉的嘶吼聲。

整個漢八旗現在只有一個王爺那便是孔有德,自己手下冒着生命危險傳遞的消息,已經說明了來的人必定是多鐸,想到這裡孔有德來不及掩飾什麼,低聲囑咐張慶:“來的人是滿清豫親王多鐸,你小心點。”

話音剛落,多鐸已經走進了大營之中,看着營帳之中的兩個人:“恭順王,我是不是來的不是時候,耽誤你商量大事了?”

孔有德看了一眼多鐸身邊的寧完我,瞬間便明白了怎麼回事,於是不屑地笑了笑:“不知道王爺深夜來到奴才的營帳之中有什麼大事要說?”

多鐸似笑非笑:“我聽說恭順王正在給自己準備後路,所以這纔來看看是什麼後路,不知道這位是誰,恭順王可否給我介紹一下。”

孔有德伸手一指:“大明兵部尚書盧象升之弟盧象同,今天特來有事相商。”

張慶微微一拱手:“拜見王爺。”既然孔有德語氣不是很熱情,張慶也自然不會表現出自己特別的熱情,他知道孔有德心中肯定有自己的想法的。

多鐸聽到這裡冷笑一聲:“怎麼,恭順王覺得咱們打不贏了,開始去大明那邊找退路了麼?不過就是不知道你這個反覆無常之人,大明那邊還會不會要。”

孔有德氣得牙癢癢了,這個多鐸的政治智商基本沒有或者說根本不屑於跟自己表現出他的政治智商,說出來的話讓自己相當憤恨,但是自己還不能表現出不滿,否則憑他這個樣子很容易當場殺了自己。

“王爺多慮了,想必王爺對盧象升這個人還不是太瞭解,那奴才給王爺介紹一下,盧象升因與楊嗣昌主見不同,當初在大名府被楊嗣昌將糧草軍備貪墨八成,大內太監高起潛更是趁火打劫,以王命棋牌將盧象升手下精銳全部調走,導致盧象升飲恨沙場,一直到楊嗣昌死的時候,他都在懷疑盧尚書是不是臨陣脫逃了,這份仇恨可以說不共戴天了吧。

多鐸愣住了:“這些跟今天的事情有關係麼?”

孔有德點點頭:“當然有關係!楊嗣昌死後崇禎不僅親自追封爲太子太傅,還親自給他撰寫祭文。這就是終其大明一朝,盧象升的案是別想翻了。這位盧將軍正是深感朝廷不公,這纔來投奔我大清的。”

多鐸聽到這裡也笑了:“盧象升的事情本王都知道,可是據說這盧象升可是滿門忠烈,怎麼可能有背叛國家的人呢?”

孔有德心裡暗罵一句,你個小王八蛋指桑罵槐呢,說老子不忠不義,老子不跟你計較,反正老子在這兒混得不如意,早晚得走。臉上卻是滿臉笑容:“滿門忠烈不假,但是史書可都是朝廷編的,上面已經給他定性爲抗命不遵了,百年之後人們眼裡的盧象升只不過是一個抗命不遵的武夫,再也不會有人想起他曾經馬革裹屍,所以這位盧將軍纔來投奔我大清,希望我們能給他的兄長正名。”

多鐸看着張慶:“既然盧將軍由此念頭,爲何不直接去我的大營之中,反而要來恭順王的大營之中,你可不要說你們是舊識,你的兄長還是一個知府的時候,恭順王可就開始他的棄暗投明行動了。”

可以說這一次談話,多鐸無時無刻不在提醒着孔有德,他是大明背叛過來的,原因也就兩個,一是他覺得滿清的實力足以威懾孔有德,就算他心中有怨也不敢做些什麼。二是他得敲打敲打孔有德,別做什麼反覆無常的事情,沒有什麼好果子吃。

但是孔有德現在可不是沒有選擇的孔有德了,所以他這番話所期待的作用註定要失望了。

張慶緩緩擡起了頭,這一刻他手中已經悄悄拿起了一顆石頭,這麼近的距離他有把握出手,就算是殺不了他也一定能夠重傷,但是他這個時候出手,滿清只不過會亂上一陣,但是滿清陣營裡絕對不會只有他一個管事的,只要有人站出來,自己和孔有德都得死,招降漢八旗的事情算是遙遙無期了。

想到這裡張慶慢慢鬆下了繃緊的神經,緩緩答道:“畢竟身份不明,還需要恭順王驗證,而且隻身前往唯恐冒失,本想讓恭順王做個介紹人,想不到豫親王的消息如此靈通,這纔有了現在的尷尬局面。”

張慶最後一句話分明是指責自己不該在對漢八旗如此不信任,但是多鐸現在沒時間跟他鬥嘴,開口問道:“既然你來投,可有晉身之階,若是沒有單憑你兄長的威名,不過能得一個百戶的官職罷了。”

張慶點點頭:“自從兄長戰死之後,我一直隱居在大名府之中,前些時日聽聞山東的大軍沿着天津三衛一線向着北進發,估計是奔着山海關去了,不知道這條消息能夠算得晉身之階?”

多鐸聽到這裡心裡一驚,但是面上還是搖搖頭:“這種消息我們大清的密諜司不出三天便能將消息傳到,算不得什麼功勞。”

張慶接着說道:“兄長死後,我的三弟盧象晉帶領天雄軍剩下的精銳在河南府落草爲寇,只要王爺一聲令下,便能讓大明後院起火,不知王爺覺得這個籌碼如何?”

“此話當真?”

“現在我的性命都捏在王爺手裡,怎麼敢跟王爺說謊,若是王爺不信,儘管派人去河南鹿蹄山下打探便知,山上是否有一股悍匪?”

張慶這句話拿捏得便是大清的情報再發達,洛陽附近也絕對不可能安插進人手,黑衣衛若是連洛陽周圍的密探都沒辦法肅清,那也就枉費幾百年的歷史傳承了。

多鐸聽到這裡大喜過望:“早就聽說明朝新皇帝是洛陽福王出身,若是能夠攻打洛陽,此戰你當爲首功!”

張慶低下了頭:“不敢爭功,全憑王爺信任。”

多鐸笑了笑:“既然你是名家之後,想必帶兵的本事也是極好的,便在本王身邊做一個參軍吧,等事成之後,我向兄長保舉,大清的官位任你挑選!”

第159章 碭山山賊第199章 成都大逃亡(二)第2章 變化的天下第72章 左良玉訓子第153章 一條路走到黑第225章 沒有奇蹟第45章 月黑風高夜第58章 鬆錦前序第77章 對面有鬼兵第14章 封王第193章 商隊第178章 血債第28章 祭旗第3章 戰事起第3章 戰事起第189章 非禮第23章 針鋒相對第63章 發配三萬裡第8章 大婚(八)第211章 商人遇見兵第37章 蘇州行第249章 病倒第51章 君子藏器於身第44章 跟着我去看戲第162章 朕有兵,黑衣有衛第27章 忠臣義士第2章 要多少銀子第49章 人情世故第12章 爭書第69章 李公子不是制將軍第342章 年關第83章 先鋒大印第22章 同根相煎急第102章 將河洛軍挫骨揚灰第85章 網中之魚第47章 致命的缺陷第62章 夜闖葉府第142章 選擇第28章 開恩科第318章 大婚(七)第172章 蜀王求援第27章 京師還是南京第92章 傳教試驗田第227章 真相第147章 鄭家村第90章 盛京的尾聲第70章 說服第36章 百密一疏第299章 看病第153章 一條路走到黑第33章 多爾袞的野望第62章 大略第86章 放縱第27章 朕要見見世子第191章 談不攏第233章 城外事第33章 我爺爺是誰第211章 商人遇見兵第42章 殿下面相未定第232章 成都事第46章 後宮派系第294章 大難臨頭各自飛第29章 利慾薰心第85章 大牛的幸福生活(三)第89章 聽聞太后與攝政王有染第49章 河洛軍魂第5章 文人風骨第66章 致命的夜襲第61章 福王非福王第50章 抄家第115章 下官吳襄第92章 傳教試驗田第54章 排擠第78章 羣謀第11章 自毀棟樑第139章 羣匪第19章 實戰是檢驗戰力的唯一標準第76章 連環第40章 蘇州七大家第3章 出路和胖哥哥第416章 登府第15章 夜訪第88章 援兵第75章 爲什麼是滄州第27章 梅宜修第75章 反水(二)第226章 痕跡第107章 搶人第42章 殿下面相未定第66章 好久不見第39章 談一筆買賣第33章 我爺爺是誰第131章 大明新君第533章 兄弟第187章 無計可施第64章 暮色下的七大家(上)第38章 雙島之戰第150章 水上激戰第9章 炮轟雷炸第234章 大亂
第159章 碭山山賊第199章 成都大逃亡(二)第2章 變化的天下第72章 左良玉訓子第153章 一條路走到黑第225章 沒有奇蹟第45章 月黑風高夜第58章 鬆錦前序第77章 對面有鬼兵第14章 封王第193章 商隊第178章 血債第28章 祭旗第3章 戰事起第3章 戰事起第189章 非禮第23章 針鋒相對第63章 發配三萬裡第8章 大婚(八)第211章 商人遇見兵第37章 蘇州行第249章 病倒第51章 君子藏器於身第44章 跟着我去看戲第162章 朕有兵,黑衣有衛第27章 忠臣義士第2章 要多少銀子第49章 人情世故第12章 爭書第69章 李公子不是制將軍第342章 年關第83章 先鋒大印第22章 同根相煎急第102章 將河洛軍挫骨揚灰第85章 網中之魚第47章 致命的缺陷第62章 夜闖葉府第142章 選擇第28章 開恩科第318章 大婚(七)第172章 蜀王求援第27章 京師還是南京第92章 傳教試驗田第227章 真相第147章 鄭家村第90章 盛京的尾聲第70章 說服第36章 百密一疏第299章 看病第153章 一條路走到黑第33章 多爾袞的野望第62章 大略第86章 放縱第27章 朕要見見世子第191章 談不攏第233章 城外事第33章 我爺爺是誰第211章 商人遇見兵第42章 殿下面相未定第232章 成都事第46章 後宮派系第294章 大難臨頭各自飛第29章 利慾薰心第85章 大牛的幸福生活(三)第89章 聽聞太后與攝政王有染第49章 河洛軍魂第5章 文人風骨第66章 致命的夜襲第61章 福王非福王第50章 抄家第115章 下官吳襄第92章 傳教試驗田第54章 排擠第78章 羣謀第11章 自毀棟樑第139章 羣匪第19章 實戰是檢驗戰力的唯一標準第76章 連環第40章 蘇州七大家第3章 出路和胖哥哥第416章 登府第15章 夜訪第88章 援兵第75章 爲什麼是滄州第27章 梅宜修第75章 反水(二)第226章 痕跡第107章 搶人第42章 殿下面相未定第66章 好久不見第39章 談一筆買賣第33章 我爺爺是誰第131章 大明新君第533章 兄弟第187章 無計可施第64章 暮色下的七大家(上)第38章 雙島之戰第150章 水上激戰第9章 炮轟雷炸第234章 大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