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6.第444章 吏治變革

第444章 吏治變革

九月中旬,經過閱卷複查後,二次會試的成績正式公佈放榜。

此次會試共選拔出一百名綜合能力上佳的舉人,又有一百名在某些領域擅長的特長生,比如算術、斷案方面。

看着名單上一個個熟悉的歷史人名,朱慈烺笑的合不攏嘴,這些人都是寶貝啊,尤其宋應星、閻應元等人。

宋應星自然不用說,研究領域涉及自然科學及人文科學的不同學科,一生致力於對農業和手工業生產的科學考察研究,還首次提出聲音是靠氣體傳播的,在思想哲學上研究更甚,是個行走的百科全書。

閻應元更是個牛人,歷史上任江陰典史期間,率十萬義民抵抗清兵南下,面對二十四萬清軍鐵騎,兩百餘門重炮,困守孤城八十一天,使清軍連折三王十八將,死七萬五千人,史稱江陰八十一日。

守城期間,閻應元幾乎使用了三十六計中的所有計謀,詐降、設伏、火攻、草人借箭、裝神弄鬼、聲東擊西、夜襲敵營、城頭楚歌,居然連人體炸彈也用上了。

清軍多次勸降他,閻應元卻道:我大明有投降之將軍,無投降之典史!

城破之時,閻應元端坐於東城敵樓之上,要了一支筆,在城門上提到:“八十日帶發效忠,表太祖十七朝人物,十萬人同心死義,留大明三百里江山。”

城破之日,十萬義民無一降者,倖存者僅老幼五十三口。

此次會試,抗清三公全部到齊,閻應元、陳明遇、馮厚敦,歷史上這三個未入流的小吏在江陰聯手抗清,譜寫了漢人的骨氣與血性。

朱慈烺在幹清宮接見了三人,並親自爲他們斟酒,整部南明史,他最敬佩的就是李定國和這三位,明知不可爲而爲之,他們發揚的是一個優秀民族的精神。

一般來說,進士一錄取就可以候補官員,而舉人要當官,就難得多了,沒考上進士只能到吏部註冊,等幾年或者幾十年後官員死得多了就有空缺。

舉人是有資格做官,但由於人太多了,只能排隊,當官的掛掉後纔有機會。

某個官員去世家裡開追悼會,有些人在門口探頭探腦的,還面露喜色,如果這些人不是和這個當官的有仇,那就是排隊等當官的舉人了。

有空缺了,後補的舉人們經過吏部的挑選後才能去當官,挑選的標準很奇葩,先看長相,幾十個舉人排成一隊,就跟會所客人挑小姐一樣,長得醜的只能叫天不應,早點回家。

朱慈烺並不按照這個老套路來任命官員,他對二次會試選拔出的舉人們進行了爲期一個月的培訓,先培訓後上崗,培訓的內容就當官的工作內容,主要以推行新政爲主。

培訓後還要先安排實習,去往將要上崗的州縣去實習三個月,三個月後通過實習考覈的才能正式轉正。

通不過的再回來培訓一個月,再安排實習,如果再通不過,那說明你不適合當官,改行吧!去縣學教書也行,好歹也算知識改變命運了,恰逢朱慈烺準備改革教育,他們也不至於貧苦潦倒。

九月十六日,南京發生地震,南京禮部尚書朱繼柞奏請:令羣臣檢查政務缺失。

朱慈烺採納了其建議,趁機對南京六部進行大換血,並要求都察院加大監察力度,又將錦衣衛散出去抓貪官反腐,給舉人們騰位置。

終明一朝,共發生水、旱、蟲、震、雪等十二類自然災害三千九百五十二次,其中水旱災和震災佔到了自然災害的四分之三,自萬曆至崇禎年間,每年都有一種或幾種自然災害。

崇禎元年到目前的崇禎十三年,大明發生了多次重大水災、旱災、雪災、蝗災,一些地區還發生了地震,僅在南京一地,就已經發生了四次地震,北京地震則高達七次之多。

面對如此頻繁的天災人禍,朱慈烺也倍感吃力,連繁榮的浙江、三吳之地都出現了大饑荒,可想而知陝西、河南等重災區的情況。

朱慈烺清楚,最近幾年是天災鼎盛階段,只要再扛兩年,到了崇禎十五年,天災就會逐漸減弱。

朱慈烺看着各地送上來的一份份奏本,長呼了一口氣:“相比這些天災,人禍纔是社會動盪的根本原因,新政必須儘快推行!”

南京吏部大堂中,一大羣官員寒暄而坐,等待着皇太子對南京六部進行調整。

按照秩序坐下後,一羣官員開始了談話扯閒篇,由於聊的不是公事,很多人還是第一次見面,大家開始從出身講起。

聊起這個話題的是工部尚書熊明遇,他一張口,立即有一大羣官員退出了大堂。

其他官員絲毫不驚訝,對此習以爲常,這並非是熊明遇嘴臭人緣差,而是文官集團內部的規矩。

留下的都是進士出身的官員,出去的官員都是舉人出身,文官集團內部秩序分明,進士們談私事,連殿試都沒參加過的舉人就別來湊熱鬧了。

就如同後世面試的一羣人閒聊,互相問學歷,我清華,他北大,你一個野雞大學畢業的湊過來不是自討沒趣嗎?

第一次見面,立馬有些當官的開始擺出身,一開口就是想當年,老子如何在殿試中應對自如,深受聖上稱讚。

詹事府少詹事楊士聰站起身來,對周圍衆人抱拳道:“本官是崇禎四年進士,不知可有同年?”

吳偉業一抱拳道:“朝徹兄,我們同年啊!”

楊士聰點點頭,又看向楊廷麟,見他坐在那默不作聲,只好詢問道:“伯祥兄,聽說你也是崇禎四年的進士,不知對否?”

楊士聰玩這麼一出,就是想和楊廷麟套近乎拉關係,誰都知道楊廷麟是太子身邊的紅人,六部重新洗牌,他最有可能擔任一部尚書之職。

楊廷麟品了口茶,淡淡道:“正是,楊某是崇禎四年的進士。”

楊士聰呵呵一笑,說了幾句客套話,又轉身看向另一位太子身邊的大紅人程國祥,問道:“不知程大人是哪一年的?”

程國祥道:“本官是萬曆三十二年進士。”

楊士聰認認真真的對着程國祥行禮道:“失敬!失敬!”

周圍一羣官員立即向程國祥作揖,連十府巡撫張國維都起身行禮了,按照文官的規矩,不管官位和年齡比對方大多數,遇到比自己登科早的就要行禮。

工部尚書熊明遇呵呵一笑道:“本官是萬曆二十九年進士!”

他這句極爲顯擺的話立即引起了大堂中衆官員的恭迎之聲,這是活化石級別的人物啊!

熊明遇很是得意,他看向依然坐在那紋絲不動的楊廷麟時,面色微沉,道:“本官是萬曆二十九年三甲同進士出身,不知楊大人是何出身?”

其餘衆官也是看向楊廷麟,冷笑連連,暗道楊廷麟太不知深淺了吧,即便是仗着是太子的人也不能如此糟蹋文官的規矩啊。 www● тt kǎn● ¢O

楊廷麟依舊坐在那,輕輕抿了一口茶,這才淡淡道:“我是庶吉士。”

剛剛一羣冷笑的官員立馬笑不出來了,連萬曆二十九年三甲同進士出身的熊明遇都擺低了姿態,乖乖站起來對着楊廷麟行了個禮。

庶吉士的來頭可大了,每次恩科殿試後,只有一甲狀元、榜眼、探花三人可直接進入翰林院,授予翰林編撰、編修,另外皇帝會從二甲、三甲中,選擇年輕而才華出衆有潛質者入翰林院任庶吉士。

庶吉士的職責是給皇帝講解經史書籍,並幫皇帝起草詔書,是內閣輔臣的重要來源之一,明英宗後有慣例:非進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內閣。

故此庶吉士號稱“儲相”,能成爲庶吉士的都有機會平步青雲,終明一朝入閣者一百七十餘人,十之八九出自翰林院,例如明朝萬曆年間內閣首輔張居正,就是庶吉士出身,你說牛不牛逼?

楊廷麟瞥了他一眼,笑而不語,像是在問:還要擺資歷裝逼嗎?

(本章完)

458.第456章 商人聯合會728.第725章 宣府561.第559章 皇帝微服私訪記852.第848章 睡服者562.第560章 江邊迎駕1329.第1323章 入宮185.第185章 祭皇陵 送血食1190.第1184章 忠告20.第20章 御門聽政887.第882章 明軍出兵平亂387.第385章 慶功宴394.第392章 進京 封爵115.第115章 何人出戰?60.第60章 轟他孃的!1261.第1255章 北征1149.第1143章 欺負年輕人1351.第1345章 科技革命139.第139章 你懂個屁633.第630章 互相試探107.第107章 九戰九捷169.第169章 一鍋端901.第896章 清算380.第378章 活捉299.第297章 從未見過如此厚顏無恥之人642.第639章 衝殺1115.第1109章 遭遇英軍528.第526章 磨刀霍霍向鹽商1298.第1292章 兵入莫斯科504.第502章 破關而入249.第247章 殺官兵 破建昌!1341.第1335章 不詳169.第169章 一鍋端728.第725章 宣府171.第171章 戰流寇566.第564章 崇禎禪讓947.第942章 廢除農稅488.第486章 建造戰艦計劃733.第730章 奉天靖難1012.第1006章 召見女皇933.第928章 狗孃養的貪官!795.第792章 主動送命1210.第1204章 政治聯姻196.第196章 龍舟又沉了!(爲盟主JackieZX1237.第1231章 滅口659.第656章 大明未來的軍力部署576.第574章 城破898.第893章 軍事機密973.第968章 武皇炮1211.第1205章 公主開疆467.第465章 勳貴逼宮(二)爲盟主九幽o加更334.第332章 誓師85.第85章 造勢1351.第1345章 科技革命210.第209章 天武軍闖營(爲舵主看書太貴丶12.第12章 大明火器122.第122章 強行裝逼1032.第1026章 大決戰722.第719章 憤怒的太上皇83.第83章 錦衣衛的套餐247.第246章 到處搞事情的獻賊(加更)797.第794章 我大明有曹操嗎?249.第247章 殺官兵 破建昌!591.第589章 闖王身死319.第317章 親自殺敵(爲舵主一槓槓加更)767.第764章 一鍋端926.第921章 歐洲強盜677.第674章 緣分916.第911章 廢除太監製度?551.第549章 傻眼了(第三更)668.第665章 奇葩公子(加更)885.第880章 最後通牒645.第642章 戰利品315.第313章 努爾哈赤最窩囊的兒子32.第32章 勇衛營的訓練910.第905章 選駙馬11.第11章 勇衛營(求收藏)1056.第1050章 全球部署(必看,結尾有大事1111.第1105章 鬥智鬥勇249.第247章 殺官兵 破建昌!436.第434章 滾!1188.第1182章 家人30.第30章 建立新城20.第20章 御門聽政101.第101章 收復順義169.第169章 一鍋端141.第141章 閹黨的絕殺175.第175章 議流寇968.第963章 文化的力量1131.第1125章 五國合縱,共同伐明496.第494章 出兵福建224.第223章 大明與英國的第一次海上交鋒915.第910章 皇后的建議1257.第1251章 人才濟濟492.第490章 鄭家的實力87.第87章 京城流血夜(上)910.第905章 選駙馬108.第108章 口令171.第171章 戰流寇68.第68章 戰鬥總結會456.第454章 劃時代的裝備
458.第456章 商人聯合會728.第725章 宣府561.第559章 皇帝微服私訪記852.第848章 睡服者562.第560章 江邊迎駕1329.第1323章 入宮185.第185章 祭皇陵 送血食1190.第1184章 忠告20.第20章 御門聽政887.第882章 明軍出兵平亂387.第385章 慶功宴394.第392章 進京 封爵115.第115章 何人出戰?60.第60章 轟他孃的!1261.第1255章 北征1149.第1143章 欺負年輕人1351.第1345章 科技革命139.第139章 你懂個屁633.第630章 互相試探107.第107章 九戰九捷169.第169章 一鍋端901.第896章 清算380.第378章 活捉299.第297章 從未見過如此厚顏無恥之人642.第639章 衝殺1115.第1109章 遭遇英軍528.第526章 磨刀霍霍向鹽商1298.第1292章 兵入莫斯科504.第502章 破關而入249.第247章 殺官兵 破建昌!1341.第1335章 不詳169.第169章 一鍋端728.第725章 宣府171.第171章 戰流寇566.第564章 崇禎禪讓947.第942章 廢除農稅488.第486章 建造戰艦計劃733.第730章 奉天靖難1012.第1006章 召見女皇933.第928章 狗孃養的貪官!795.第792章 主動送命1210.第1204章 政治聯姻196.第196章 龍舟又沉了!(爲盟主JackieZX1237.第1231章 滅口659.第656章 大明未來的軍力部署576.第574章 城破898.第893章 軍事機密973.第968章 武皇炮1211.第1205章 公主開疆467.第465章 勳貴逼宮(二)爲盟主九幽o加更334.第332章 誓師85.第85章 造勢1351.第1345章 科技革命210.第209章 天武軍闖營(爲舵主看書太貴丶12.第12章 大明火器122.第122章 強行裝逼1032.第1026章 大決戰722.第719章 憤怒的太上皇83.第83章 錦衣衛的套餐247.第246章 到處搞事情的獻賊(加更)797.第794章 我大明有曹操嗎?249.第247章 殺官兵 破建昌!591.第589章 闖王身死319.第317章 親自殺敵(爲舵主一槓槓加更)767.第764章 一鍋端926.第921章 歐洲強盜677.第674章 緣分916.第911章 廢除太監製度?551.第549章 傻眼了(第三更)668.第665章 奇葩公子(加更)885.第880章 最後通牒645.第642章 戰利品315.第313章 努爾哈赤最窩囊的兒子32.第32章 勇衛營的訓練910.第905章 選駙馬11.第11章 勇衛營(求收藏)1056.第1050章 全球部署(必看,結尾有大事1111.第1105章 鬥智鬥勇249.第247章 殺官兵 破建昌!436.第434章 滾!1188.第1182章 家人30.第30章 建立新城20.第20章 御門聽政101.第101章 收復順義169.第169章 一鍋端141.第141章 閹黨的絕殺175.第175章 議流寇968.第963章 文化的力量1131.第1125章 五國合縱,共同伐明496.第494章 出兵福建224.第223章 大明與英國的第一次海上交鋒915.第910章 皇后的建議1257.第1251章 人才濟濟492.第490章 鄭家的實力87.第87章 京城流血夜(上)910.第905章 選駙馬108.第108章 口令171.第171章 戰流寇68.第68章 戰鬥總結會456.第454章 劃時代的裝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