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3.第451章 斷士紳的根

第451章 斷士紳的根

玄武湖,東枕鐘山,西噬神策,風景優美,冠絕東南,是大明最大的皇家園林湖泊,被譽爲“金陵明珠”。

洪武十四年,明太祖朱元璋選中玄武湖中的樑洲,作爲存儲全國戶口和賦稅文檔——“黃冊”的檔案庫,玄武湖從此作爲一代禁地,與外界隔絕了二百六十多年。

黃冊以“裡”爲單位,記載所屬每戶的姓名、籍貫、人口和財產,作爲國家徵收賦役的依據,意義重大,必須選擇妥善的地方存放,以防止損毀,四面環水的梁州既防水又便於營救,且安全防偷盜,是當時條件保存紙類檔案的最佳場所。

黃冊每隔十年大修一次,島上每十年增建三十間庫房,放置新造的五、六萬本黃冊,到了崇禎年間,梁州島上有黃冊庫房九百餘間,保存的黃冊數量超過一百九十萬本。

進入玄武湖範圍內,只見湖的周圍每隔百步都有一個土堆和一個界石,聽張國維介紹,環湖共有三十六塊界石,將玄武湖包圍了起來。

想要進入玄武湖並不容易,即便是朱慈烺親臨也要經過層層防護,先是進入重兵把守的太平州檢閱廳,所有進島之人都要持有南京戶部頒發的虎符,經過主管黃冊庫的官員仔細盤查登記後才能登上平頭船,再由專人開船上島進入庫房區。

朱慈烺感嘆道:“難怪大明的黃冊歷經二百多年從未發生火災和偷盜事件,這裡的防護都趕上紫禁城了。”

張國維道:“蒙元沒有完善的戶籍制度,以至於不到百年便亡國,太祖皇帝歷經十年方纔完成全國人口統計編成黃冊,此後每隔十年重修一次,已經形成制度,黃冊保管更是重中之重,若是發生紕漏,整個島上之人都會受到牽連,他們不敢不認真。”

朱慈烺道:“要是大明別處衙門也能像這般認真負責,也不至於流民四起.”

規模宏大的庫房羣分部在樑洲上,由於水汽潮溼,爲了防止黃冊腐爛發黴,黃冊庫房全是按照東西朝向建造的,便於充分利用陽光,保持相對的乾燥。

翻看了幾分黃冊,朱慈烺感慨萬千,大明黃冊的歷史意義極爲重大,大明自開國至今二百七十年,王朝治下的每一個人都錄入了黃冊中,朱元璋在修建黃冊時曾規定:如有隱瞞作弊,家長處死,家屬流放化外。

也就是說,幾乎每一個在大明國土上生活過的人,他們的信息都在存進了這裡近二百萬冊黃冊之中,這是多麼珍貴的回憶啊,這是歷朝歷代都未曾完成的浩大工程,其價值比任何史料都珍貴,然而這些寶貴的資料卻被清軍入關時全部燒燬了!

朱慈烺對戶部尚書張國維道:“本宮再叮囑一遍,這些黃冊務必小心保管!”

“是!”張國維連忙領命,就算皇太子不說他也不敢有所懈怠,黃冊若是有失,朝廷必然拿他這個戶部尚書問罪。

島上樓閣之中,朱慈烺一行人圍桌而坐,雖然快要進入臘月,天氣寒冷,但梁州之中並無一處火爐。

自洪武年間至今,爲了防止火災,樑洲上一直禁火,二百多年來沒有點過一次火。

朱慈烺搓了搓凍得冰涼的手,問李巖道:“昨日你說有一言可斷了官紳勾結的根基,是什麼?”

李巖頓時來了精神,回道:“從教化入手,革新壟斷教育!”

朱慈烺道:“仔細說說。”

李巖道:“皇明對學子的待遇十分優厚,一旦童生考過了院試,府試之後,就能成爲秀才,擁有衆多的特權,可以見官不拜,免除徭役,而舉人的特權比秀才更多,舉人可以不需要繳納國稅,而且國家發放的讀書補貼比起秀才更多。”

朱慈烺深感這種優待的弊端,中了舉人可以說一隻腳踏入了官途,不一定什麼時候就能夠成爲一縣知縣,這也是爲什麼范進中舉之後,左右鄰里之間的關係突然就變了,而范進自己也因爲驚喜過度瘋了。

李巖繼續道:“然而,就是因爲給學子們的福利太多,廣大中舉的舉人們爲其家族侵佔了大量的土地,使得朝廷損失了大量的稅收,而給學子們發放的福利,後期也使得朝廷無力承擔,最終指揮漸漸的拖垮了朝廷。”

朱慈烺點點頭,明太祖朱元璋非常重視教育,有各種儒學、武學及宗學、社學,從中央到地方形成了一套完備的學校制度。

國子監與各級學校統稱爲官學或儒學,官學顧名思義,就是由官府所興辦,除此之外,朱元璋多次下令全國設立社學。

社學是一種民間興辦的學校,招募十五歲以下的子弟讀書,講授禮俗、律令等內容,美其名曰使幼童沐受儒家文化的薰陶,其實也是宣傳政令的一種形式。

朝廷幾次要求地方重建社學,然而社學的推動並不成功,由於地方官失職,或受限經費短缺,部分社學設立不久後就廢棄了。

明中期以後,科舉八股文盛行,僵化科舉弊端逐漸顯露,舉子們往在不是潛心攻讀經書,而僅視官學爲取得應試資格的場所,官學衰落,變成科舉的附庸,學校“養士”的職能發生了異化,學校有名無實。

而後讀書人以科舉入仕爲目標,官學的廢棄使得地方族學的興起,主要以宗族興辦的族學,或私人興辦的孰學爲主。

宗族領袖會將一部分族田的收入作爲興學之用,因爲讓族人入仕爲官,是維繫宗族勢力最好的方法,所以就算是經商之家,也會培養一、兩名子弟學習文理,準備科舉。

族學一般只收納宗族成員與近親子弟,課堂人數約在十人左右,既有教育族人的目的,自然不太需要煩惱學費,良好的族學擁有完善的膳宿制度,飲食、課桌、文具、衣物等必需品一應俱全,表現優秀的學生還有額外獎勵。

童蒙教育依程度分成蒙館、經館兩種,前者是提供識字、生活知識一類的基礎教育;後者則是爲了參加科舉而設。

李巖道:“族學的興起產生了極爲嚴重的後果,通過家族培養的士子高中登第後,首先想到的就是家族,而不是朝廷,其家族也會將族中產業放在他們的名下進行逃稅免稅。

一些沒有家族的窮苦出生,若是資質上佳,會有當地的士紳、商人出資供養其讀書,待考取功名後也會如家族那般進行田地掛靠逃稅。

長此以往,皇權不下鄉,大明的裡甲制逐漸崩壞,地方只能依靠士紳維持治安和稅收,以至於賦稅越收越少。”

李巖最後道:“殿下若是進行教化革新,重建官學進行壟斷,再教以優秀學子熟知地方事物成爲地方吏員,長期以往,地方吏員越多,則朝廷掌控地方越細,不再會有地方豪強鄉紳爲亂,收上的稅也就越來越多。”

一旁的黃宗羲若有所思,忽然喝彩道:“沒有鄉紳供養支持讀書,通過官學教化的士子心中首先感念的是朝廷,真是妙啊!”

朱慈烺對李巖的策略非常驚喜,他在此之前命工部在江南數省建上萬座學校,原本是爲了通過改革教育,取消科舉制,從根本瓦解文官集團抱團的關係,沒想到李巖想到了類似的辦法去對付官紳勾結。

冒襄、王夫之等人心中極爲震撼,一旦朝廷如此,天下士紳的根相當於被斷了,這招可真狠啊!

雖然幾人都是士紳中的一員,但自己的前程遠比士紳帶來的特權要豐厚,於公於私沒有道理不支持。

戶部尚書張國維擔憂道:“如此這般,朝廷每年需要在教化上花費大量銀錢,絲毫不亞於軍餉。”

朱慈烺道:“這個不用擔心,本宮早已令工部在各省廣建學校,年底應該可以完工,教化是國之根本,人才更是國家強盛的重要基石,本宮設立教化部的目的就是科教興國,人才強國,該花的錢絕不能省!”

朱慈烺又道:“李巖,你能提出這項策略,本宮很欣慰,教化部交給你本宮也就放心了。”

李巖躬身道:“此思種種,也是臣近期纔想到,太子殿下卻深謀遠慮,早早思之想到,臣深感敬佩!”

朱慈烺點點頭,李巖不愧是有名的謀臣,歷史上李自成打下京師後要是能繼續用他,也不至於那麼狼狽,可笑李自成居然信任算命的牛金星,將李巖這個大才殺掉,以至於得了天下反而成爲歷史的過客。

(本章完)

661.第658章 地方革新33.第33章 全軍演習1297.第1291章 活捉沙皇1033.第1027章 破陣(補更)1275.第1269章 討逆410.第408章 大開殺戒381.第379章 處決三順王318.第316章 鐵騎衝陣66.第66章 無須請旨,直接格殺127.第127章 天雄軍650.第647章 兵不血刃773.第770章 西征軍凱旋148.第148章 單章說明 感謝1004.第998章 一場莫名的圍殲戰(補更2)985.第980章 戰略意圖1244.第1238章 駙馬304.第302章 皇太子萬歲494.第492章 鄭家的反應111.第111章 鐵血將軍506.第504章 艦隊奇襲206.第205章 追擊革左五營597.第595章 美人計597.第595章 美人計786.第783章 皇帝親臨40.第40章 午門廷杖(求收藏)689.第686章 還有王法嗎?391.第389章 進軍蒙古1070.第1064章 皇明軍校1302.第1296章 七國聯軍813.第810章 大明第一個不平等條約1152.第1146章 平定準噶爾718.第715章 帝后同心,其利斷金28.第28章 安置流民1346.第1340章 流放138.第138章 黨爭131.第131章 追殺到關外922.第917章 知縣老爺的鐵腿功1197.第1191章 身陷囹圄368.第366章 投降就封王(爲盟主魂淡踩我腳428.第426章 監國理政300.第298章 聚將點殺(求訂閱)566.第564章 崇禎禪讓401.第399章 抄家八大晉商663.第660章 大明中央銀行16.第16章 大明第一家火鍋店987.第982章 敵襲732.第729章 挖坑陰人211.第210章 連斬三個總兵(爲舵主我想你是127.第127章 天雄軍947.第942章 廢除農稅1147.第1141章 嘗試收小弟115.第115章 何人出戰?1138.第1132章 中伏301.第299章 殺高起潛(爲盟主猩紅男爵加更1009.第1003章 女皇的心思13.第13章 洗腦專家湯若望1241.第1235章 戰象單挑654.第651章 回家597.第595章 美人計1197.第1191章 身陷囹圄171.第171章 戰流寇1281.第1275章 向岳父大人學習34.第34章 干擾訓練1201.第1195章 帝王權謀1353.第1347章 肢解奧斯曼帝國1088.第1082章 太子黨(四千字章)530.第528章 太子天威315.第313章 努爾哈赤最窩囊的兒子1113.第1107章 破營斬將718.第715章 帝后同心,其利斷金1059.第1053章 東廠的鑑定131.第131章 追殺到關外1289.第1283章 以步對騎,無情屠戮1366.新書《煌明》已發佈237.第236章 逆天的糧票(加第二更)920.第915章 微服陝西277.第275章 兩軍會合121.第121章 新城攻防戰129.第129章 破營760.第757章 使團入京855.第851章 國姓爺的人生巔峰109.第109章 破城583.第581章 浩瀚軍威148.第148章 單章說明 感謝745.第742章 進京告御狀859.第855章 集體處決1112.第1106章 空中轟炸520.第518章 賜婚198.第198章 巡視軍營 (爲盟主JackieZXW加22.第22章 奉旨撫民509.第507章 兄弟反目105.第105章 專治各種不服676.第673章 天子撩妹117.第117章 攻城675.第672章 邂逅美人1227.第1221章 太子黨急了22.第22章 奉旨撫民45.第45章 勇衛營出兵439.第437章 君子六藝538.第536章 八旗軍登陸日本
661.第658章 地方革新33.第33章 全軍演習1297.第1291章 活捉沙皇1033.第1027章 破陣(補更)1275.第1269章 討逆410.第408章 大開殺戒381.第379章 處決三順王318.第316章 鐵騎衝陣66.第66章 無須請旨,直接格殺127.第127章 天雄軍650.第647章 兵不血刃773.第770章 西征軍凱旋148.第148章 單章說明 感謝1004.第998章 一場莫名的圍殲戰(補更2)985.第980章 戰略意圖1244.第1238章 駙馬304.第302章 皇太子萬歲494.第492章 鄭家的反應111.第111章 鐵血將軍506.第504章 艦隊奇襲206.第205章 追擊革左五營597.第595章 美人計597.第595章 美人計786.第783章 皇帝親臨40.第40章 午門廷杖(求收藏)689.第686章 還有王法嗎?391.第389章 進軍蒙古1070.第1064章 皇明軍校1302.第1296章 七國聯軍813.第810章 大明第一個不平等條約1152.第1146章 平定準噶爾718.第715章 帝后同心,其利斷金28.第28章 安置流民1346.第1340章 流放138.第138章 黨爭131.第131章 追殺到關外922.第917章 知縣老爺的鐵腿功1197.第1191章 身陷囹圄368.第366章 投降就封王(爲盟主魂淡踩我腳428.第426章 監國理政300.第298章 聚將點殺(求訂閱)566.第564章 崇禎禪讓401.第399章 抄家八大晉商663.第660章 大明中央銀行16.第16章 大明第一家火鍋店987.第982章 敵襲732.第729章 挖坑陰人211.第210章 連斬三個總兵(爲舵主我想你是127.第127章 天雄軍947.第942章 廢除農稅1147.第1141章 嘗試收小弟115.第115章 何人出戰?1138.第1132章 中伏301.第299章 殺高起潛(爲盟主猩紅男爵加更1009.第1003章 女皇的心思13.第13章 洗腦專家湯若望1241.第1235章 戰象單挑654.第651章 回家597.第595章 美人計1197.第1191章 身陷囹圄171.第171章 戰流寇1281.第1275章 向岳父大人學習34.第34章 干擾訓練1201.第1195章 帝王權謀1353.第1347章 肢解奧斯曼帝國1088.第1082章 太子黨(四千字章)530.第528章 太子天威315.第313章 努爾哈赤最窩囊的兒子1113.第1107章 破營斬將718.第715章 帝后同心,其利斷金1059.第1053章 東廠的鑑定131.第131章 追殺到關外1289.第1283章 以步對騎,無情屠戮1366.新書《煌明》已發佈237.第236章 逆天的糧票(加第二更)920.第915章 微服陝西277.第275章 兩軍會合121.第121章 新城攻防戰129.第129章 破營760.第757章 使團入京855.第851章 國姓爺的人生巔峰109.第109章 破城583.第581章 浩瀚軍威148.第148章 單章說明 感謝745.第742章 進京告御狀859.第855章 集體處決1112.第1106章 空中轟炸520.第518章 賜婚198.第198章 巡視軍營 (爲盟主JackieZXW加22.第22章 奉旨撫民509.第507章 兄弟反目105.第105章 專治各種不服676.第673章 天子撩妹117.第117章 攻城675.第672章 邂逅美人1227.第1221章 太子黨急了22.第22章 奉旨撫民45.第45章 勇衛營出兵439.第437章 君子六藝538.第536章 八旗軍登陸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