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第81章 活字印刷術

第81章 活字印刷術

在內城西城的鳴玉坊中有一條箔子衚衕,箔子就是用葦稈編成的簾子,這條衚衕有大量售賣箔子的商鋪,因此被稱爲箔子衚衕。

這一日,皇太子的儀仗駕臨箔子衚衕,讓整條街都喧鬧了起來。

剛到箔子衚衕東口,朱慈烺就看到了一座皇家寺廟——護國聖祚隆長寺,這座寺廟是萬曆四十五年建的。

山門面闊一間,石門額上刻有“敕建護國聖祚隆長寺”,朱慈烺略微遲疑了下,最終決定進寺看看。

大寺坐北朝南,幾個大殿建築氣勢恢宏,香火旺盛,寺中有高大的鐘樓,規模宏大、氣象雄偉,頗顯明代風格,

明初的建築風格,與宋代、元代相近,古樸雄渾,明朝中期的建築風格以嚴謹著稱,而晚明的建築風格趨向繁瑣。

護國聖祚隆長寺中央還有一尊高近五米的銅鑄佛像,下有千瓣蓮座,每瓣都鑄有一尊小佛,被稱爲“千佛繞毗盧”。

朱慈烺先是到大千佛殿燒了幾炷香,拜了拜,然後參觀了天王殿等幾個大殿,這座寺廟建成不過二十年,平日維護得當,依舊顯得嶄新莊重。

後世北京西城區西四北三條的那座古寺,正是眼前這座皇家寺院,只不過經過時間的侵蝕,歷史的變故,後世的這座寺廟鐘鼓樓早已被拆除。

大千佛殿內的銅五方佛已遷移至法源寺供奉,其餘佛像已經沒有了,天王殿、大千佛殿、前西配殿則是被一些商店當作了倉庫,其他殿宇也被當成了民居。

昔日的佛門聖地,後世已經成爲芸芸衆生居住的大雜院了。朱慈烺感慨,戰爭和王朝更替,使得多少中華文明慘遭摧毀。

在離開了護國聖祚隆長寺後,朱慈烺直接讓儀仗前往此行的目的地——漢經廠。

漢經廠在箔子衚衕中,是大明的皇家印刷廠,負責刻版印刷佛經、儒學經典及朝廷文書,也印刷《百家姓》等通俗讀物。

聽說皇太子的儀仗將要駕臨漢經廠,漢經廠的典簿立刻吩咐將廠裡廠外全速打掃一遍,然後帶着所有官員和工匠站立在大門百米處迎接皇太子的到來。

他們誰也想不到,漢經廠這個存在感極低的十八線皇家機構,皇太子居然親自蒞臨!這是皇明二百多年破天荒頭一遭的事情啊。

記得漢經廠來過最大的官好像是司禮監從四品的右少監,那個死太監還是來奉旨催促印刷佛經的,一副很牛逼的樣子。

皇太子的儀仗終於到來,漢經廠的官員們紛紛興奮不已,一個個歡快的行禮,在六品典簿的引導下,皇太子的儀仗纔不急不緩的進入漢經廠。

朱慈烺沒有理會熱情的官員們,先是簡單的視察了一番漢經廠的印刷作坊。

他發現這個漢經廠的規模並不大,佔地只有一千多平方,大概有工匠百名,印刷設備很是齊全。

朱慈烺問向身後一路相陪的漢經廠管事,道:“漢經廠的印刷製版是雕版還是活版?”

漢經廠的管事叫史志東,今年四十六歲,是個六品典簿,舉人出生,因爲文墨還算不錯,又通曉佛經,且在京城中有些關係,這纔好不容易在漢經廠混個一官半職的。

經過多年來的摸爬打滾終於混到了漢經廠一把手,雖然知道在漢經廠當差沒什麼前途,但史志東只能如此。

現在舉人不值錢,想混個正兒八經的差事非常的不容易,有官做就不錯了。

漢經廠的典簿工作量也極少,每天有大把時間研究學問,史志東沒事可以寫寫文集什麼的,寫的不錯的還能自己印刷幾本,青史留名。

懷着這樣的心態,史志東在漢經廠一干就是二十年,對漢經廠的事簡直是瞭如指掌。

見皇太子問話,史志東恭敬道:“回稟殿下,漢經廠的印刷雕版和活版都有,不過雕版的運用比較多,因爲宮裡要求印刷的經文和書籍,我們這裡大多有刻好的雕版,印刷起來極爲的方便,除了一些急用的新經文和小稿件,纔會用活字版印刷。”

朱慈烺點點頭,也能理解,所謂的雕版,就是事先在板料上雕刻好字,印書的時候,先用一把刷子蘸了墨,在雕好的板上刷一下。

再用白紙覆在板上,另外拿一把乾淨的刷子在紙背上輕輕刷一下,把紙拿下來,一頁書就印好了。一頁一頁印好以後,裝訂成冊,一本書也就印刷成功了。

雕版印刷術發明於唐朝,並在唐朝中後期開始普遍使用,宋代雖然發明了活字印刷術,但是普遍使用的仍然是雕版印刷術。

活版則是先製成單字的陽文反文字模,然後按照稿件把單字挑選出來,排列在字盤內,塗墨印刷,印完後再將字模拆出,留待下次排印時再次使用。

皇家所需的經文範圍有限,難怪漢經廠還使用老套的雕版印刷。

其實在歷史上,不管是在明代,還是在清代,活版始終都沒有超過雕版印刷,雕版印刷直到清朝滅亡前才退出中國印刷舞臺。

這個時候,朱慈烺身邊的吳忠道:“這位大人,咱家心中有些疑惑,不知道大人可願爲咱家解釋一二?”

見這位皇太子身邊的公公問話,史志東哪敢拒絕,忙道:“公公請講,下官知無不言。”

吳忠好奇道:“咱家雖出生貧賤,卻也知曉故宋有人發明了活字印刷術,可爲什麼這活字印刷術比雕版印刷術先進,大家還用雕版印刷呢?雕版需要事先花兩三個月的時間去紋刻,應該沒有活字印刷省事吧?”

朱慈烺也是有些不解,活字印刷術發明了將近一千年,中國到清末的主流印刷居然還是雕版印刷,很少見到活字印刷。

史志東見自己所識終於有了用武之地,於是解釋道:“回這位公公,活版印刷的要求比較高,用木模的話,印二百部左右的書,木模子就會被浸泡脹大而使字跡變得模糊。

鐵模和鉛模的話,由於現在的主流是以煙墨爲顏料的墨水,在鐵模和鉛模活字上很容易變成墨水珠子,容易印出一團墨跡。

想要解決這個難題,必須使用吸水性強的紙張,結果就是紙張的背面也會有墨跡,無法做到雙面印刷,無形中又提高了印刷的成本,還不如木活字。

只有銅活字模才能很好的解決這些問題,不過我大明銅礦不多,銅又是製造貨幣的原材料,銅字模太貴,大多數人用不起,因此銅活字無法大規模應用。

我們皇家的漢經廠用的活字版就是銅模,除了漢經廠,早在百年前,經濟繁榮的江南一帶已經開始流行銅活字印刷。

其中最著名的有無錫的華家、安家,蘇州的孫家和南京的張家等,他們用銅活字印賣的書籍流傳甚多,印刷效果也很不錯。”

吳忠作了一揖,道:“咱家懂了,多謝這位大人解惑。”

朱慈烺心道,這個史志東倒是有幾把刷子,可以一用。

其實並不是因爲之前書名吊的原因,最近上面不是整的嚴嘛,本書爲了規避歷史虛無主義,在編輯老哥徐徐的建議下,因此將書名《回到明朝當大帝》改爲《大明最後一個狠人》,既然改成狠人了,那就要狠起來了!

(本章完)

1201.第1195章 帝王權謀845.第841章 新式武器314.第312章 京師危機522.第520章 以彼之道還之彼身1255.第1249章 遠東總督604.第602章 神器出動219.第218章 誅殺(首訂加更)1091.第1085章 散婚飯1116.第1110章 王上何故先降?98.第98章 出征770.第767章 馬拉松式追殺24.第24章 賑災第一步1154.第1148章 活捉明皇!554.第552章 固執的崇禎167.第167章 觸目驚心363.第361章 大後方340.第338章 圍攻 撤軍586.第584章 潰逃931.第926章 獅子大開口649.第646章 封狼居胥884.第879章 定王朱慈炯的行動82.第82章 報紙555.第553章 安排765.第762章 收復吐魯番948.第943章 千年未有之大變局86.第86章 晉商的反制1256.第1250章 巴拿馬運河357.第355章 大軍夜襲1344.第1338章 高牆672.第669章 中華神壇(求訂閱)877.第873章 強硬的新任總督433.第431章 玩不起?113.第113章 查驗首級708.第705章 決心1077.第1071章 圖上作業236.第235章 大明第一清官375.第373章 決戰1192.第1186章 升官發財1058.第1052章 刷新了世界觀(補更)1186.第1180章 腰斬1072.第1066章 歸屬感425.第423章 南京勳貴1314.第1308章 軍國秘技1056.第1050章 全球部署(必看,結尾有大事333.第331章 試探性進攻1041.第1035章 幕府亡了914.第909章 內宮改革1023.第1017章 南宮山首戰215.第214章 楚王1033.第1027章 破陣(補更)590.第588章 天下第一1352.第1346章 牛頓與牛筆826.第823章 喜迎王師690.第687章 王法無情(爲護法紫氣縱橫鬼見191.第191章 春耕(求訂閱)920.第915章 微服陝西1115.第1109章 遭遇英軍113.第113章 查驗首級468.第466章 就你這種貨色也敢逼宮?(爲盟446.第444章 吏治變革91.第91章 落幕1333.第1327章 京師換防148.第148章 單章說明 感謝1163.第1157章 憤怒的太子1344.第1338章 高牆69.第69章 勇衛營的弱點278.第276章 崇禎的恐慌593.第591章 大順亡了157.第157章 溫體仁下課418.第416章 收尾678.第675章 傾心(爲雞你鈦鎂加更)745.第742章 進京告御狀994.第989章 和平大業423.第421章 衣錦還鄉903.第898章 無能抗議428.第426章 監國理政1248.第1242章 大爭之世1135.第1129章 大破690.第687章 王法無情(爲護法紫氣縱橫鬼見942.第937章 大明湖畔448.第446章 再加一把火,商稅1266.第1260章 推動時代的人438.第436章 羣英薈萃85.第85章 造勢521.第519章 崇禎十五年804.第801章 兵臨江戶灣118.第118章 清軍會師1091.第1085章 散婚飯387.第385章 慶功宴446.第444章 吏治變革566.第564章 崇禎禪讓310.第308章 上元夜宴699.第696章 突襲赤坎樓969.第964章 大明的經濟戰274.第272章 清軍的絕死突圍(加更)1283.第1277章 駙馬陣前罵三桂1245.第1239章 統一天下522.第520章 以彼之道還之彼身552.第550章 大順建國 清軍南下399.第397章 取證 動手
1201.第1195章 帝王權謀845.第841章 新式武器314.第312章 京師危機522.第520章 以彼之道還之彼身1255.第1249章 遠東總督604.第602章 神器出動219.第218章 誅殺(首訂加更)1091.第1085章 散婚飯1116.第1110章 王上何故先降?98.第98章 出征770.第767章 馬拉松式追殺24.第24章 賑災第一步1154.第1148章 活捉明皇!554.第552章 固執的崇禎167.第167章 觸目驚心363.第361章 大後方340.第338章 圍攻 撤軍586.第584章 潰逃931.第926章 獅子大開口649.第646章 封狼居胥884.第879章 定王朱慈炯的行動82.第82章 報紙555.第553章 安排765.第762章 收復吐魯番948.第943章 千年未有之大變局86.第86章 晉商的反制1256.第1250章 巴拿馬運河357.第355章 大軍夜襲1344.第1338章 高牆672.第669章 中華神壇(求訂閱)877.第873章 強硬的新任總督433.第431章 玩不起?113.第113章 查驗首級708.第705章 決心1077.第1071章 圖上作業236.第235章 大明第一清官375.第373章 決戰1192.第1186章 升官發財1058.第1052章 刷新了世界觀(補更)1186.第1180章 腰斬1072.第1066章 歸屬感425.第423章 南京勳貴1314.第1308章 軍國秘技1056.第1050章 全球部署(必看,結尾有大事333.第331章 試探性進攻1041.第1035章 幕府亡了914.第909章 內宮改革1023.第1017章 南宮山首戰215.第214章 楚王1033.第1027章 破陣(補更)590.第588章 天下第一1352.第1346章 牛頓與牛筆826.第823章 喜迎王師690.第687章 王法無情(爲護法紫氣縱橫鬼見191.第191章 春耕(求訂閱)920.第915章 微服陝西1115.第1109章 遭遇英軍113.第113章 查驗首級468.第466章 就你這種貨色也敢逼宮?(爲盟446.第444章 吏治變革91.第91章 落幕1333.第1327章 京師換防148.第148章 單章說明 感謝1163.第1157章 憤怒的太子1344.第1338章 高牆69.第69章 勇衛營的弱點278.第276章 崇禎的恐慌593.第591章 大順亡了157.第157章 溫體仁下課418.第416章 收尾678.第675章 傾心(爲雞你鈦鎂加更)745.第742章 進京告御狀994.第989章 和平大業423.第421章 衣錦還鄉903.第898章 無能抗議428.第426章 監國理政1248.第1242章 大爭之世1135.第1129章 大破690.第687章 王法無情(爲護法紫氣縱橫鬼見942.第937章 大明湖畔448.第446章 再加一把火,商稅1266.第1260章 推動時代的人438.第436章 羣英薈萃85.第85章 造勢521.第519章 崇禎十五年804.第801章 兵臨江戶灣118.第118章 清軍會師1091.第1085章 散婚飯387.第385章 慶功宴446.第444章 吏治變革566.第564章 崇禎禪讓310.第308章 上元夜宴699.第696章 突襲赤坎樓969.第964章 大明的經濟戰274.第272章 清軍的絕死突圍(加更)1283.第1277章 駙馬陣前罵三桂1245.第1239章 統一天下522.第520章 以彼之道還之彼身552.第550章 大順建國 清軍南下399.第397章 取證 動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