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7.第863章 新式軍裝

第863章 新式軍裝

大明最重要的旗幟有數種,龍旗只是其中一個,還有北斗旗,日旗和月旗,並無後世傳言的日月浪濤旗。

大明以往也沒有國旗,只有不同旗號的軍旗,直到晚晴時期,三角形的黃龍旗纔是中國真正意義上的第一面國旗。

傳言中,自隆慶開關後,明朝對外貿易發展迅速,大明的諸多海船按照國際標準,也在桅杆上懸掛一面旗幟以區別尼德蘭、葡萄牙等國船隻,成爲事實上的中國國旗,也就是日月旗。

實則不然,並無任何證據證明明朝商船使用了這種日月旗,網傳近年從南洋打撈上來的明代船隻發現過這種旗幟,現實中也並沒有任何的考古實物展出。

再者,幾百年了,用什麼樣材料造的旗幟在海底不爛?

也就是說,大明全國並無一個統一的國旗。

前段時間,朱慈烺和幾個內閣大臣爲制定國旗,參考了大明迄今爲止用過的所有旗幟,主要以民間廣爲流傳的一些爲主。

他發現了一個驚奇的現象,五色旗,龍旗,太陽旗,太極旗等等,竟然都是明朝原創的!(參考明朝留下的一些畫作)

民間船隻,多懸掛黃底紅日旗,跟後世的日本國旗類似(基本帶旗幟的明朝畫作中,都是這種黃底紅日旗)

還有太極旗,竟是一些明軍的中軍坐纛旗!

武英殿中,就擺放着一面長近三米的新制大明國旗,旗面爲紅色,長方形,其長與高爲三與二之比。

這面國旗稱爲四星金日旗,旗幟通體紅色,中間是一輪黃色金日,射出十二道光芒,金日下面是四顆黃色的五角金星。(章評中有配圖)

旗幟的紅色,象徵大明屬於火德,亦指統治大明的朱姓皇族。

金日代表大明,位於旗幟的正中不偏不倚,是取中國位於四方之中之意。

金日的顏色是黃色,又代表着漢人的膚色,象徵着大明是漢族人建立和統治的國家,黃色位於中央,意指大明將漢族的利益視爲核心利益。

金日的十二道光芒,即指一天十二個時辰,一年十二個月,表示大明光輝時刻都在普照萬方。

金日下的四顆五角金星,象徵着四方,即“際天極地,罔不臣妾”之意,又表示着禮義廉恥,國之四維,是大明世代遵守的道德規範。

爲何是五角金星?因爲五角星代表着勝利,同時在東方文明的陰陽五行裡面,五行相生相剋的連線剛好是五角星。

“際天極地,罔不臣妾”出自鄭和第七次下西洋時,在福建長樂南山的天妃行宮刻碑文,爲《天妃之神靈應記》。

上曰:“皇明混一海宇,超三代而軼漢唐,際天極地,罔不臣妾;其西域之西,迤北之北,固遠矣,而程途可計;若海外諸番,實爲遐壤,皆捧琛執贄,重譯來朝.”

大意是:從天的頂端到地的極地,沒有不以臣、妾之禮歸順我大明的!

這句話說的很霸氣,彰顯了大明的強盛,頗有一些“凡日月所照,江河所至,皆爲漢土”的味道。

國旗和軍旗都搞定了,接下來便是將士的軍服了。

大明的軍士穿戴全套盔甲並佩掛武器後,身體負荷相當大。

據嘉靖朝兵部郎中唐順之的《武編》記載,“各邊軍役戰,身荷鎖甲戰裙,臂避等物,共四十五斤!

鐵盔、腦蓋重七斤,頓項、護心鐵、護脅重五斤;

弓撒、箭袋重十斤,腰刀三斤半,蒺藜、骨多重三斤,箭筒一斤,戰勾連綿皮上下衣服共八斤,通計八十八斤半。”

明朝的一斤差不多是六百克,也就是,大明邊軍一個軍士的整套裝備,高達現在的一百零五斤左右。

天武軍的裝備更加精良,且裝備的和鼎步槍就有九斤半,再配上刺刀、裝子彈的皮包、手榴彈等物,更加沉重。

然而,時代變了,隨着火器的迅猛發展,再厚的盔甲都扛不住一槍撂倒。

明軍的盔甲雖然製作精良,但基本失去了防護的作用,沉重的盔甲不僅不能爲步兵提供多少保護,反而會因爲沉重影響步兵的機動性。

該到了改變的時候了!

朱慈烺拍拍手,一隊御林軍捧着盔甲走進來,他說道:“朕讓尚衣監打造了一些樣品,大家都來看看怎麼樣。”

接下來,徐盛和一隊英俊高大的御林軍充當模特,現場換起了衣服。

首先展示的是普通軍士的軍服,類似皇帝儀仗中的旗手衛罩甲。

一頂帽兒盔,海軍爲藍色,陸軍爲黑色,冒頂有紅纓,將領的冒頂有一對孔雀翎。

甲是深紅色布罩甲,外包金邊,胸背處綴方補,胸部方補分成圖案對稱的兩半,背部方補爲完成的一塊,上身類似馬甲,有布結釦,以銅釦扣之。

新式軍服很輕便,上厚下薄,內襯帶有少量鐵片防刀劍,手肘處甲葉較薄,使得整隻手屈升靈活。

因甲衣一體,士兵穿着非常快捷方便,就如穿上一件外衣一樣,臨戰時可在不到半分鐘內完成着裝。

新式軍服不僅區分了不同將領,每個軍職還分爲好幾套,也有平時穿的禮服。

禮服的造型就更漂亮,最大的特點是帶有曳撒。

在以往,只有大明的官員、內官或者朝廷賜下的服飾才能帶有曳撒,如麒麟服、飛魚服。

這玩意代表的是身份,沒想到天子竟然用來當普通軍士的禮服。

接下來展示的是將官的軍服和禮服,相比普通軍士的,他們的軍服看起來更加華美,威武。

一個字,帥!

就連原本長得不怎麼樣的人,穿上這身行頭後,整個人的形象陡然拔高三個階段。

各將看着嘖嘖稱讚,沒看眼笑,俗話說人靠衣裝馬靠鞍,一身得體的服飾,會讓人看起來更有精氣神。

軍人,必要時也得靠軍服來顯示英武之氣!

接下來,衆將就軍服防護方面展開了討論,一些將領對軍服上身罩甲內襯具體加多少鐵片等問題提出了看法。

以後對外戰爭,對手不一定都拿着火器,比如南洋那邊,聽說有很多土著還拿着原始武器。

因此,新式軍服防刀槍等冷兵器還是很有必要的。

隨着衆人商量,最終明軍天武九年款的軍服正式定了下來。

(本章完)

1263.第1257章 長子西征922.第917章 知縣老爺的鐵腿功731.第728章 鑾駕遇刺283.第281章 再斬巡撫1118.第1112章 緬甸善後769.第766章 英勇的汗王62.第62章 殘酷血戰432.第430章 殺殺江南才子的銳氣535.第533章 突發狀況328.第326章 請命平遼103.第103章 單章感謝!771.第768章 屠君滅國748.第745章 驚動天子793.第790章 出兵琉球1192.第1186章 升官發財836.第832章 平壤決戰104.第104章 不屈的韃子605.第603章 不可描述的場面648.第645章 跑到祖地了455.第453章 給勳貴們登臺的機會982.第977章 幕府狗急跳牆422.第420章 忠魂祠1149.第1143章 欺負年輕人889.第884章 自上而下的強勢836.第832章 平壤決戰142.第142章 議南遷447.第445章 軍隊大調整450.第448章 天下士林很厲害嗎?1117.第1111章 天武帝的劫數1334.第1328章 太子的決心697.第694章 強渡海峽549.第547章 人心1240.第1234章 太簡單了375.第373章 決戰472.第470章 雷霆鐵腕775.第772章 皇明一統694.第691章 情定終生1229.第1223章 要什麼理由?650.第647章 兵不血刃371.第369章 天降異象464.第462章 殺稅監 大亂起556.第554章 諸臣誤朕1217.第1211章 事件鬧大了52.第52章 想當包衣的建奴1142.第1136章 自由撤退2.第2章 崇禎召見1123.第1117章 地堡陣639.第636章 應對之策771.第768章 屠君滅國481.第479章 天災人禍279.第277章 誰跑誰是孫子841.第837章 重振旗鼓526.第524章 騰出手來收拾鹽商862.第858章 東方殖民者911.第906章 無互動式相親771.第768章 屠君滅國563.第561章 招降724.第721章 機會來了343.第341章 統籌作戰1358.第1352章 海內一統271.第269章 後悔來到大明的韃子(爲傾城殘1203.第1197章 三司會審820.第817章 亢奮的太上皇1313.第1307章 皇明天軍264.第262章 明軍分兵 太子入衛1060.第1054章 柳暗花明691.第688章 半路殺出個小舅子172.第172章 不堪一擊115.第115章 何人出戰?1295.第1289章 激烈426.第424章 清查南直隸衛所土地107.第107章 九戰九捷811.第808章 天皇的小心思38.第38章 不長眼的光時亨211.第210章 連斬三個總兵(爲舵主我想你是962.第957章 太陽王的崛起440.第438章 令人懵逼的國考956.第951章 熱情的大洋馬們(補更)48.第48章 誅殺成國公548.第546章 潰敗88.第88章 京城流血夜(下)475.第473章 燒燬東林書院208.第207章 獻賊的逆襲1135.第1129章 大破143.第143章 提刀砍御史858.第854章 順治勞改918.第913章 拖家帶口的西巡1311.第1305章 八皇會戰(4)1350.第1344章 美利堅國主51.第51章 夜不收出戰982.第977章 幕府狗急跳牆54.第54章 血染石景山389.第387章 放肆三日859.第855章 集體處決633.第630章 互相試探1026.第1020章 士兵的日記914.第909章 內宮改革192.第192章 遇刺(求月票)1121.第1115章 整肅軍紀245.第244章 左軍反了!
1263.第1257章 長子西征922.第917章 知縣老爺的鐵腿功731.第728章 鑾駕遇刺283.第281章 再斬巡撫1118.第1112章 緬甸善後769.第766章 英勇的汗王62.第62章 殘酷血戰432.第430章 殺殺江南才子的銳氣535.第533章 突發狀況328.第326章 請命平遼103.第103章 單章感謝!771.第768章 屠君滅國748.第745章 驚動天子793.第790章 出兵琉球1192.第1186章 升官發財836.第832章 平壤決戰104.第104章 不屈的韃子605.第603章 不可描述的場面648.第645章 跑到祖地了455.第453章 給勳貴們登臺的機會982.第977章 幕府狗急跳牆422.第420章 忠魂祠1149.第1143章 欺負年輕人889.第884章 自上而下的強勢836.第832章 平壤決戰142.第142章 議南遷447.第445章 軍隊大調整450.第448章 天下士林很厲害嗎?1117.第1111章 天武帝的劫數1334.第1328章 太子的決心697.第694章 強渡海峽549.第547章 人心1240.第1234章 太簡單了375.第373章 決戰472.第470章 雷霆鐵腕775.第772章 皇明一統694.第691章 情定終生1229.第1223章 要什麼理由?650.第647章 兵不血刃371.第369章 天降異象464.第462章 殺稅監 大亂起556.第554章 諸臣誤朕1217.第1211章 事件鬧大了52.第52章 想當包衣的建奴1142.第1136章 自由撤退2.第2章 崇禎召見1123.第1117章 地堡陣639.第636章 應對之策771.第768章 屠君滅國481.第479章 天災人禍279.第277章 誰跑誰是孫子841.第837章 重振旗鼓526.第524章 騰出手來收拾鹽商862.第858章 東方殖民者911.第906章 無互動式相親771.第768章 屠君滅國563.第561章 招降724.第721章 機會來了343.第341章 統籌作戰1358.第1352章 海內一統271.第269章 後悔來到大明的韃子(爲傾城殘1203.第1197章 三司會審820.第817章 亢奮的太上皇1313.第1307章 皇明天軍264.第262章 明軍分兵 太子入衛1060.第1054章 柳暗花明691.第688章 半路殺出個小舅子172.第172章 不堪一擊115.第115章 何人出戰?1295.第1289章 激烈426.第424章 清查南直隸衛所土地107.第107章 九戰九捷811.第808章 天皇的小心思38.第38章 不長眼的光時亨211.第210章 連斬三個總兵(爲舵主我想你是962.第957章 太陽王的崛起440.第438章 令人懵逼的國考956.第951章 熱情的大洋馬們(補更)48.第48章 誅殺成國公548.第546章 潰敗88.第88章 京城流血夜(下)475.第473章 燒燬東林書院208.第207章 獻賊的逆襲1135.第1129章 大破143.第143章 提刀砍御史858.第854章 順治勞改918.第913章 拖家帶口的西巡1311.第1305章 八皇會戰(4)1350.第1344章 美利堅國主51.第51章 夜不收出戰982.第977章 幕府狗急跳牆54.第54章 血染石景山389.第387章 放肆三日859.第855章 集體處決633.第630章 互相試探1026.第1020章 士兵的日記914.第909章 內宮改革192.第192章 遇刺(求月票)1121.第1115章 整肅軍紀245.第244章 左軍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