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國色天香登門

“還暢飲什麼啊!”冒襄大大搖頭,道:“都火燒眉毛的急事了,你還有心思喝酒?我問你,你是不是去見阮大鋮了?他與你都說了什麼?”

“沒什麼……沒有什麼……”侯方域打着哈哈,高呼着道:“酒呢?好久好菜都在哪裡,還不快奉上來!”

“侯方域!”冒襄猛地大喊,看着侯方域道:“你沒喝酒裝什麼醉!快說啊,你和阮大鋮到底怎麼了?我與密之、定生都看到你從阮大鋮府中走出來,到底發生了什麼?現在報館上下都說你是阮大鋮的人了啊!你要出走復社嗎?”

侯方域沉默了,此刻的他腦海裡都是方纔李香君的話語。

“所以侯公子卻要選擇當狗……是嗎?”

“所以侯公子便是將自己打包賣了,將這一腔名節,侯氏兩代清譽,江南數年名望,都賣了,換了這扇,換了這銀,現在又要來換我李香君。”

“放棄了名節,投靠閹黨,變成人人唾罵的叛徒。這還是你嗎?還是我記憶中的朝宗嗎?”

……

冒襄皺着眉頭,看着深色變幻的侯方域,神色驚疑:“說話啊朝宗!你可千萬不要犯糊塗啊,那阮大鋮是什麼人?當年爲了一個吏科給事中背叛了東林投靠了閹黨到現在,多少年了?快二十年了,依舊洗刷不掉這一個污點!當年張公推周相復位,多盛大的事情,阮大鋮心力錢財無數投入,依舊不得東林上下容納。朝宗你要是行差踏錯,可真的沒人救得了你了!”

侯方域無意識地點了點頭,腦海中所有的話語都落成了李香君那最後的幾個字:“印刷的問題,我來解決。”

見侯方域有了反應,冒襄鬆了口氣,剖心挖肺地道:“朝宗啊,我來和你說幾句體己話,你可千萬別衝動。你去瓊州這麼久恐怕不知道閹黨也得意不了多久了。京師式微。阮大鋮閹黨的路子也不管用了。南京這邊,太子一來,原來的內守備就靠邊站了。而且,面對這樣一位。我們內部,可真的不能再動盪了。”

這時,閣樓上,一扇窗子打開,李貞麗妖嬈的面目露出來。笑着道:“兩位公子,每日午間都是寒舍休息打掃的時候呢,還請饒恕,這個時間恐怕不便接待呢。至於那邊久候的侯公子吶,我女兒說的話都是一字一句切真無比的。說過的話便一定能做到。您吶,就別擔心了。”

說完,那一扇窗子又重新關了起來。

冒襄有些尷尬,侯方域卻漸漸定計,重重呼出一口濁氣,似乎要將這些日裡的不爽都吐出去。道:“我明白,我明白。張公抹不開臉不願意去阮集之處討要銀子,我便去了。一時沒想到會引起誤會,我這就去張公處負荊請罪,這些日來支出的銀子都退給鄧忠。”

“這就好啊!”冒襄大笑起來:“浪子回頭金不換,我們還是兄弟好友!”

侯方域笑了,攬住冒襄的肩膀,心道:是啊,我有兄弟,有事業。兄弟如手足。女子如衣物……有舍纔有得罷……

……

烏衣巷這裡住過王謝豪門,而今也迎來了朱慈烺信重的大臣,前任都察院左都御史,而今卸任在南京的李邦華。

只不過。今日的李家門子李福生卻有些麻爪了。倒不是掂量着要不要索賄,李家家風甚是嚴格,斷然容不得這等人。李福生是在想着,眼前這的訪客竟是一個女子。

而且是一個國色天香,氣質上佳又迥然不同於尋常大家閨秀的女子。這女子身段曼妙,五官精緻。眉頭微皺,眸光似水看得人心生無數憐意。但同時也讓李福生嘆息了起來:“這可別是老爺熱起來的情債吧……”

還好,來人很快道出了來意:“聽聞吉水李公居於此,當日故人曾雲若有困難,可報‘益明’二字於李公門前,故此冒昧,煩請老伯通傳。”

“啊啊……”李福生聽完,卻是猛地跳了起來,也不回話了,直接跑回來內宅。

見此,繃緊了身子的李香君悄悄鬆了口氣。他明白,自己猜對了。

李府後院。

李邦華笑着道:“實在沒想到啊,工坊區這才旬月的時間就創造了這麼大的稅收。”

上面,列着燕子磯工坊區上個月的稅收。

“眼下的稅率呢還算是輕的。”朱慈烺笑道:“暫時只徵收了百分之十的增值稅。這其實是一種開拓,將原先直接取於民手的稅從源頭上徵收,這樣效率更高,一視同仁。”

“增值稅就是取決於生產額啊,這麼說起來比起傳統的印刷方式,我們的效率真的是高太多了。”李邦華感嘆着:“旬月之中,工坊區的稅收便達到了七千三百九十二兩的地步。而這,還是大部分工坊都沒有開建之前。怪不得殿下以工商爲重啊,就是不知道啓明市那邊如何了?”

朱慈烺回憶了下,道:“啓明市那邊麼,去年入庫的增值稅稅收應該是在九十三萬兩罷。畢竟開建之初,民用工坊不多。刨去軍工作坊,其中比例要下降一半。”

“太難得了。憑空多出百萬財源,殿下不愧有點金聖手啊!”李邦華又是感嘆了起來。

朱慈烺矜持地笑了:“其實仔細觀察我全部的所謂並未如何深入內裡,手把手教導他們如何經營。更多的,我只是做了一些微不足道的保護工作。比如我們的律法、我們的治安建設、規範的管理、更少的折騰與擾民、更多的引導。我們的同胞便爆發了旺盛的生命力,蓬勃發展於此了。當然,皇家工坊與官辦工坊就另說了。”

“微臣領會一些了。”李邦華緩緩頷首。

朱慈烺看向李邦華,輕輕笑了一下:“李公最近可以多關注一些工商發展的事情。不出意外,復社的事情也可以收尾了。”

復社的搗亂收尾了,那豈不是組閣就盡在咫尺了?

朱慈烺從來不會說廢話,尤其是這個緊要關頭。

想到這裡,李邦華的心跳猛地加速了起來。

這時,老僕李福生朗朗蹌蹌地走了過來,道:“老爺……老爺,那個人來了。”

“哪個人?”李邦華被老僕這麼一打斷,有些光火:“不清不楚地,咋呼着什麼?”

“就是留了益明二字的那個女子啊!”李福生一說,李邦華與朱慈烺都愣了。

【正版是起點中文網。關注我的微信公衆號:。剛剛發了飛剪船的圖片,愛心讀者給太子的畫像,玄武湖的配圖,以及還有很多作品相關的有趣番外之類的東西喲~】(未完待續。)

第六十九章:緣分第七十八章:虎口拔牙千萬兩第六十四章:捷報入京第十八章:戰果第四章:親征閱兵第三十五章:復活吧,朕的飛熊團第四十一章:還真不客氣第三十七章:蒙古與北伐第十五章:塞外第九十七章:動手收網第五十章:關係微妙第三十七章:逆風行舟第五十四章:遼東女將第五十章:冒險計劃第三十八章:如見神蹟第三十章:瘟疫已克第十八章:太子講學第一百零三章:殖民護衛隊第十三章:錦衣衛出動第五十九章:媚香樓裡滄海桑田第二十九章:號召第一百六十七章:英雄無愧第一百一十六章:興子微微一笑第一百五十一章:大將之風第二十章:北方的鐵蹄第七十章:鐵騎突出刀槍鳴第八十一章:正黃旗完了第一百三十二章:伺機而戰第五十五章:刺客第六十章:都來聽旨第十三章:沙場心機第五章:皇子取名第二十八章:誇耀武功第一百零七章:特林城的巴什科夫第一百二十五章:遇敵第一百一十三章:孝莊的辦法第二十九章:救我第十四章:心機使詐第四十五章:天堂有路你不走第七十三章:毅然決絕第九十章:天理教少教主第五十五章:刺客第一章:太子的闊氣第一百一十六章:興子微微一笑第一百二十二章:頭痛的歐洲人第九十五章:過洋牽星第四十八章:找命門第二十章:從未屈服第九十六章:初見湯若望第六章:火銃見真章第三十五章:敢犯我中華者,雖遠必誅第一百七十二章:隻手撐天第一百六十八章:私情與基本盤第三十二章:中華天威不容褻瀆第六十六章:意有所指第六十五章:拼殺第三十章:連下兩城第五十五章:三韓關稅第二十五章:日本來客第七十一章:新式鑄炮法第一百二十四章:這大明,是他的天下第一百零三章:老營選鋒第四十二章:日本天皇的邀請第三十二章:錯愕的劉宗敏第十四章:拯救鄭氏第一百一十七章:全面戰爭第六十七章:柳生十兵衛的未來第七十三章:海戰遭遇鄭氏第二章:蒙古援軍第一百一十五章:陳綱立紀,救濟斯民第五十一章:真理越辯越明第二十七章:最危險的關頭第四十九章:張家窯第二十七章:喂罰酒,堆京觀第六十四章:論功行賞第五十七章:勝利信心第四十七章:三鎮匯聚第十四章:工匠來了第一百一十五章:想跑也跑不了第六十一章:大軍出關第十章:天下清名第七章:氣死皇太極第一百六十一章:我血沸騰劍未冷第六十二章:出征馬六甲第七十五章:再入京師第三十五章:敢犯我中華者,雖遠必誅第八十四章:王師北定河套時,捷報無忘傳京中第四十三章:右哨的過去第八十六章:歸服第九十章:賣少了第一百零三章:土豪們第二十六章:逆孤者亡第四十五章:彙總集冊第四十二章:宣佈大勝第三十四章:不是一個人在戰鬥第八十四章:神興寺第五十七章:攻佔盛京第八章:送來的精兵第一章:西安裡第一百零四章:後勤之疑
第六十九章:緣分第七十八章:虎口拔牙千萬兩第六十四章:捷報入京第十八章:戰果第四章:親征閱兵第三十五章:復活吧,朕的飛熊團第四十一章:還真不客氣第三十七章:蒙古與北伐第十五章:塞外第九十七章:動手收網第五十章:關係微妙第三十七章:逆風行舟第五十四章:遼東女將第五十章:冒險計劃第三十八章:如見神蹟第三十章:瘟疫已克第十八章:太子講學第一百零三章:殖民護衛隊第十三章:錦衣衛出動第五十九章:媚香樓裡滄海桑田第二十九章:號召第一百六十七章:英雄無愧第一百一十六章:興子微微一笑第一百五十一章:大將之風第二十章:北方的鐵蹄第七十章:鐵騎突出刀槍鳴第八十一章:正黃旗完了第一百三十二章:伺機而戰第五十五章:刺客第六十章:都來聽旨第十三章:沙場心機第五章:皇子取名第二十八章:誇耀武功第一百零七章:特林城的巴什科夫第一百二十五章:遇敵第一百一十三章:孝莊的辦法第二十九章:救我第十四章:心機使詐第四十五章:天堂有路你不走第七十三章:毅然決絕第九十章:天理教少教主第五十五章:刺客第一章:太子的闊氣第一百一十六章:興子微微一笑第一百二十二章:頭痛的歐洲人第九十五章:過洋牽星第四十八章:找命門第二十章:從未屈服第九十六章:初見湯若望第六章:火銃見真章第三十五章:敢犯我中華者,雖遠必誅第一百七十二章:隻手撐天第一百六十八章:私情與基本盤第三十二章:中華天威不容褻瀆第六十六章:意有所指第六十五章:拼殺第三十章:連下兩城第五十五章:三韓關稅第二十五章:日本來客第七十一章:新式鑄炮法第一百二十四章:這大明,是他的天下第一百零三章:老營選鋒第四十二章:日本天皇的邀請第三十二章:錯愕的劉宗敏第十四章:拯救鄭氏第一百一十七章:全面戰爭第六十七章:柳生十兵衛的未來第七十三章:海戰遭遇鄭氏第二章:蒙古援軍第一百一十五章:陳綱立紀,救濟斯民第五十一章:真理越辯越明第二十七章:最危險的關頭第四十九章:張家窯第二十七章:喂罰酒,堆京觀第六十四章:論功行賞第五十七章:勝利信心第四十七章:三鎮匯聚第十四章:工匠來了第一百一十五章:想跑也跑不了第六十一章:大軍出關第十章:天下清名第七章:氣死皇太極第一百六十一章:我血沸騰劍未冷第六十二章:出征馬六甲第七十五章:再入京師第三十五章:敢犯我中華者,雖遠必誅第八十四章:王師北定河套時,捷報無忘傳京中第四十三章:右哨的過去第八十六章:歸服第九十章:賣少了第一百零三章:土豪們第二十六章:逆孤者亡第四十五章:彙總集冊第四十二章:宣佈大勝第三十四章:不是一個人在戰鬥第八十四章:神興寺第五十七章:攻佔盛京第八章:送來的精兵第一章:西安裡第一百零四章:後勤之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