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8章 把尼二那家子撈出來(上)

共和2759年(西元1918年)3月26日,漢京總統府。

“什麼,莫桑比克人口減半?”文德嗣看着手裡的情報,着實吃了一驚。按照情報上的說法,美日佔領區到處是“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的狀況。

國家情報局局長霍進思少將答道:“是的,據我們情報人員的分析,莫桑比克地區人口數量減半,這還是最保守的估計。日本在莫桑比克興建了百餘座火葬場,終日煙火不斷……”

中國國家情報局是一個去年成立的部門,前身就是總參下屬的軍事情報局。因爲該單位的任務範圍擴大,再叫“軍事情報局”就不太合適了,於是文德嗣就將其從重新改組爲國家情報局。雖然編制還掛在總參旗下,但實際上已經不歸總參管理了,他們直接對最高領袖負責。

“三光、集團部落、集中營,這他媽可真夠狠的……真不愧是日本人,果然還是一樣的味道,他們就不會想點兒別的辦法嗎?”文德嗣忍不住吐糟。

霍進思說道:“文總,美國人佔領區情況更嚴重,初步估計人口減員高達80%……”

文德嗣皺起眉頭,語氣不變的問道:“我們的人損失大嗎?”

“確認損失734人,另有235人失去聯繫。按照您的命令,剩下的我方人員以及他們領導的勢力,以及受我們控制的勢力都已經就地轉入游擊戰,或撤離到德意控制區……”

“嗯,不過游擊戰就不要投入太多精力,這種東西限制很大。一旦敵方對控制區進行三光,將羣衆隔離,游擊戰就很難開展。協約國現在已經不要臉了,這種行動不會有太多效果,當然能給他們找點兒麻煩也是不錯……”文德嗣點點頭,說道:“俄國那邊的情況怎麼樣了?”

俄國現在已經打成一片了,事情的起因和原時空差不多。在九月革命之後,由各方勢力參加的立憲會議最終於1917年12月1日召開,布黨提出了“廢除資本主義所有制,建立社會主義公有制”的提案,但布黨在立憲會議的席位不到三分之一,所以他們的方案就斯巴達了。立憲會議拒絕通過布黨控制的蘇維埃大會單方面提出的“廢除土地私有制,礦藏、工廠收歸國有”等條款

沒有達到預定目的的布黨就將立憲會議斥爲反革命。

隨後,早已準備充分的布黨政府當天在彼得格勒戒嚴,並調集忠於布黨的軍隊進入首都,強制解散了立憲會議。布黨違反憲政規則的行爲激起了民衆強烈的不滿,當日就出現了抗議解散立憲會議的工人遊行示威,而布爾什維克軍人卻向和平的遊行隊伍開槍射擊。同日孟什維克、社會革命黨等反對派聯合發表傳單,譴責布黨背叛工人階級,並稱其統治爲“沙皇專制”。

不過這點兒輿論壓力對於烏里揚諾夫領導的布黨來說,不過是毛毛雨,他們根本就不爲所動。緊跟着在12月10日,布黨政府又建立了全俄肅反委員會(簡稱契卡),開始清洗國內反對勢力。12月15日,布黨政府又頒佈了建立脫離軍隊國家化、完全由布黨領導的紅軍的法令。

這下子,不但俄國各派都傻眼了,世界各國也都傻眼了。說實話,布黨這回玩得確實太過火,吃相太難看了,就連向來支持他們的左派作家高爾基都發文指責,說布黨用“來複槍驅散了近百年來俄國最優秀分子爲之奮鬥的夢想”。布黨這麼不按規矩玩,大家當然不服氣。既然布黨要靠武力解決分歧,那麼打就是了。

隨後,控制了首都的布黨政府又連續發佈了一連串的新政策,主要有:全俄所有銀行被國有化,私人的銀行賬戶被沒收。教會的財產(包括銀行賬戶)被沒收。工廠的所有權、控制權移交給蘇維埃……等等。

不過以上都是針對他們自己國內,別人也不好說什麼。布黨在國際上真正拉仇恨的是這一條,他們宣佈:除了德奧兩國之外,其他國家的外債全部拒絕償還。沒錯,他們賴賬了,把全世界的帳都賴了。

還有就是布黨沒收財產和工廠、礦山的政策,也同樣波及到了西方的資本家。西方國家主要是英法的資本家,在俄國有很多資產,比如英國的羅斯柴爾德財團,就在俄國擁有大量產業。還有很多法國銀行,在俄國也有大量投資。結果這一下全打了水漂,血本無歸了。

作爲佔有俄國債務大頭的協約國頓時都傻眼了,你們自己打內戰咱可以不管,但居然把老子的債務都賴掉了,產業也沒沒收了,這尼瑪簡直不能忍啊!就連中國也傻眼了,因爲俄國在中國這邊也欠了兩億多華元的債務,雖然遠遠比不上英法美,但這筆錢也不少了。這些債務國都紛紛譴責蘇俄政府的不講信用,但烏里揚諾夫是鐵了心耍賴,根本不當回事

立憲會議被解散後,投票給社會革命黨的農民強烈反對布黨沒收土地的政策,企業主也無法容忍布黨把工廠、礦藏收歸國有。於是各大門派都開始組織自己的武力,準備和布黨做過一場。此時各地的鬥毆和小規模武裝衝突已經成了家常便飯,在各大城市的街頭上,經常都能見到不同派別的支持者們互相pk,從最基本的拳頭髮展到棍棒、刀斧等冷兵器對戰,再發展到手槍對射什麼的,但還沒發生的大規模武裝衝突。

而布黨政府在1918年1月30日和同盟國簽訂的《佈列斯特-立陶夫斯克條約》,成了真正引爆了俄國全面內戰的導火索。烏里揚諾夫在簽約之後,宣佈退出一戰,並和同盟國停戰。如果只是停戰的話倒也沒什麼,俄國人早就不想打了。但這個條約卻是個喪權辱國之極,按照條約,俄國放棄了對芬蘭、波蘭、烏克蘭、立陶宛等波三小的主權,並承認以上國家的獨立。放棄高加索以南的領土(土耳其佔領)。並給予德奧60億馬克的戰爭賠款。

這個條約使得蘇俄喪失了三百多萬平方公里的土地和近五千萬居民,而且在被佔領區有佔全國煤炭開採量的90%,鐵礦石的73%,54%的工業以及33%的鐵路。

這個條約徹底激怒了國內原本中立的民族主義者們,社會革命黨等反對派也趁機發難,指責布黨賣國,2月1日,莫斯科臨時政府的軍隊向布黨控制的特維爾發起進攻,隨後各地的派別武裝紛紛火併,俄國內戰就此全面爆發。

布黨雖然在輿論中已經臭了大街,成了過街老鼠,但是人家手裡掌握了槍桿子,反對派只靠嘴炮一樣沒用。嚴格說起來,此時的布黨武力並不佔優,他們僅僅控制了首都和幾個城市,大多數的武裝力量他們還控制不了。布黨真正的長處是組織,布黨的組織結構非常完善而高效,烏里揚諾夫的意志可以貫徹到基層的每一個毛孔。而他們的反對派們卻是另一個極端,各門各派一盤散沙不說,就連各派內部都沒無法做到統一。自古有序勝無序,一盤散沙的白軍幾乎是一觸即潰,被組織嚴密的紅軍打得節節敗退。

霍進思說道:“文總,布黨的紅軍現在已經完全控制了彼得格勒和莫斯科等西部重要城市,臨時政府的白軍多次交戰失禮,已經被分割開了,臨時政府主力已經撤退到了葉卡捷琳堡。鄧尼金領導的白綠聯軍被壓縮在烏克蘭和高加索地區。內斯托爾?馬克諾率領的黑軍停留在第聶伯河東岸,正在與烏克蘭王國協商,請求他們的支持……”

目前俄國熱鬧得很,下場參賽的選手可不只是紅白兩方,還有“黑軍”和“綠軍”兩股勢力,“黑軍”是無政府主義者的軍隊,他們誰都不服,他們曾經和布黨結盟,但很快就鬧翻了

。“綠軍”是抵抗敵軍、守護自身財產的農民自發組織的,類似於團練。當然,這兩股勢力也只是配角,唱主角的還是紅白兩軍。

文德嗣想了想說道:“高爾察克呢?現在怎麼樣了?”

“我們的人已經加入他組織的俄羅斯救國軍,部分人員已經成功取得了他的信任,成爲了他旗下軍隊的骨幹。現在俄羅斯救國軍已經在鄂木斯克和車里雅賓斯克一帶建立了根據地,現在已經牢牢控制了以上地區。在臨時政府退入葉卡捷琳堡後,高爾察克率軍與他們匯合,現在羣龍無首的臨時政府內閣已推選高爾察克爲最高執政官,高加索的鄧尼金和尤登尼奇也都承認了他的地位。”

霍進思頓了頓說道:“……不過,目前白軍的形勢依然不容樂觀,他們的盟友黑軍和綠軍都是烏合之衆,根本指望不上。而白軍內部又是派系林立,資本主義、民族主義、自由主義、溫和社會主義、保皇派、共和派完全是一團亂麻。高爾察克雖然得到了他們的承認,但高爾察克的威信還是不足,政治手腕也很差,根本鎮不住這些勢力。”

“嗯,我知道了。”文德嗣沉吟一會兒,說道:“尼古拉二世那家子呢?”

“布黨把他們轉移到了喀山,我們在當地也有佈置……”霍進思識趣的說道。

文德嗣下達了命令:“好,立刻想辦法把他們撈出來。白軍太廢柴了,如果沒有沙皇家族出來當盟主,他們根本不行,絕對頂不了多久。一個統一的俄國,無論是紅是白,都是不符合我們的利益的……”

…………………

俄羅斯,喀山。

喀山位於伏爾加河中游左岸,與莫斯科、彼得格勒是俄羅斯的三大歷史文化城市。這裡青山環抱,江水如帶,綠樹成蔭,名勝古蹟甚多。

喀山城中還有克里姆林宮、喀山大教堂等多處華麗的古建築羣,既有歐洲風格的教堂,也有亞洲格調的喇嘛廟。在建築羣中,斯拉夫式的拱門、羅馬式的尖頂、蒙古包形的圓穹和中國式的雕樑畫棟,這些地方凝聚着幾個世紀的建築精華,五光十色,雜然紛呈,富有情趣

如果是在和平時代,這裡肯定是個旅遊的好去處。不過現在去喀山旅遊可不是個好主意,這裡已經成了一個兵營。原本這裡是多股勢力控制的地盤,內戰全面爆發後,紅軍就向其他勢力發起進攻,這裡的白軍相當廢柴,一個能打的都沒有,還不到一週時間,就被紅軍攆着屁股趕了出去。

此後,這裡就成了紅軍的地盤。現在白軍撤到了卡馬河以東休整,紅軍也在隔河對望的喀山這裡囤積兵力和物資,準備一鼓作氣收拾掉這羣渣渣白軍。目前喀山這裡已經集中了八萬紅軍,整個城市實行了軍管,就像一個大兵營。

一輛中國出產的金龍小客車出城後,就往喀山東北駛去。喀山城外的氣氛就相對沒這麼緊張了,車上的人也鬆了口氣。

“注意,前面還有一個哨卡。大家表情放鬆些,我們是中國商人,合法的商人……”坐在副駕駛位的左安向後面的乘客說道。後面的七八個漢子聽到後,都向他露出八顆牙齒,做了一個標準的職業笑容。

“好,就是這樣!”左安笑着伸出大拇指。

不久,就遇到一個哨卡,左安很自覺的把車在路障前停下,並且很識趣的拿出證件,又給過來檢查的衛兵班長遞上兩瓶二鍋頭。

“達瓦里希,我們是林風木材公司的,這是彼得羅夫政委簽發的通行證……”

“中國的紅星,好!”衛兵班長看了看酒瓶上標籤,滿意的點點頭,就隨便的看了看證件,又看了看車裡的人,問道:“這些人都是林風木材公司的?”

“是的,這都是我們公司的員工。我們在維索卡亞的伐木場出了點技術問題,我們要去伐木場看看……”左安笑道。

“嗯,走吧……”大概是看在二鍋頭份上,衛兵班長只是走馬觀花的檢查了一下,就揮揮手讓放行了。

“班長,又拿到什麼好東西!”左安的車剛開走,另一個衛兵就湊了過來。

“是中國的紅星酒!伊萬,今天咱們班就幹了它們!”班長笑道:“媽的,這些中修分子的好東西真不少。”

第266章 肥美的南美軍火市場(下)第152章 開國大典第694章 打擊(2)第271章 威力巨大之酸素魚雷(下)第525章 歐洲局勢再起波瀾第300章 激鬥!織布駱駝第670章 西門總督第437章 攪屎恆久遠,一根永流傳第30章 共同社第290章 聯合艦隊赴歐第49章 合格的軍火商第67章 四川解放第656章 大洋洲的投資和移民第673章 一樣的配方,熟悉的味道(3)第73章 空軍發軔(中)第649章 雷神之威第495章 小鬍子上臺了!第584章 海軍間諜案(中)第468章 大蘑菇的栽培(中)第388章 國內的情況第301章 進擊的聯合艦隊第450章 夜起暴風掃日本第471章 新的黃河第179章 中美馬尼拉協議第94章 本時空PLA成立!第229章 大戰爭,好生意第317章 法羅羣島大海戰第387章 損失與收穫第303章 俄國二月革命第16章 筆廠第199章 釣魚島大海戰(一)第108章 魏總工的生意第549章 賣賣賣,不賣不是人...第382章 地中海風雲(四)第336章 南洋攻略(四)第136章 定都之爭第183章 奧斯曼的拐點第407章 海軍假日和國際聯盟(上)第681章 “強大”的尼泊爾(下)第620章 澳洲攻略(一)第330章 航空工業的成果第190章 中日癸丑戰爭(二)第718章 根本停不下來(5)第390章 攀鋼和鈦第697章 打擊(5)第48章 湖北解放第575章 登基第573章 “獸類大作戰”落幕第524章 西班牙內戰收宮第329章 高爾察克的求助第537章 我到河北省來-Ⅱ第48章 湖北解放第196章 舟山海戰(三)第407章 海軍假日和國際聯盟(上)第234章 獵殺運金船隊第509章 即將失效的華盛頓條約第99章 下馬威第598章 沒有協議的協議第25章 團練第667章 非洲問題(3)第65章 起義前夜第425章 文化輸出第646章 法德談判第121章 蘇皖魯戰役(下)632章 納拉伯裝甲大會戰下第398章 奧匈帝國解體第274章 本土艦隊的日落第260章 唐普的狼獾(上)第437章 攪屎恆久遠,一根永流傳第492章 黑魚和黑蛋第492章 黑魚和黑蛋第91章 席捲天南(下)第415章 琉球的秋收(上)第607章 大洋風雨起澳新第562章 顛覆進行時(中)第291章 打個招呼第13章 忽悠錫良第334章 美國佬的“非裔迴歸行動”第231章 人道主義救援物資第27章 拉羊與被拉羊第455章 各界的反應第188章 宣戰第657章 優惠政策第493章 被看到了……第409章 魔改愛莉第690章 人革聯維和部隊(4)第650章 世界工廠第141章 西北和外蒙第635章 當前的世界局面第279章 日落日德蘭(下)第13章 忽悠錫良第497章 漢京奧運會第629章 裝甲熊貓(下)第575章 登基第102章 修約和關稅(下)第627章 裝甲熊貓(上)第200章 釣魚島大海戰(二)第143章 西門的春天第219章 憂鬱的首相
第266章 肥美的南美軍火市場(下)第152章 開國大典第694章 打擊(2)第271章 威力巨大之酸素魚雷(下)第525章 歐洲局勢再起波瀾第300章 激鬥!織布駱駝第670章 西門總督第437章 攪屎恆久遠,一根永流傳第30章 共同社第290章 聯合艦隊赴歐第49章 合格的軍火商第67章 四川解放第656章 大洋洲的投資和移民第673章 一樣的配方,熟悉的味道(3)第73章 空軍發軔(中)第649章 雷神之威第495章 小鬍子上臺了!第584章 海軍間諜案(中)第468章 大蘑菇的栽培(中)第388章 國內的情況第301章 進擊的聯合艦隊第450章 夜起暴風掃日本第471章 新的黃河第179章 中美馬尼拉協議第94章 本時空PLA成立!第229章 大戰爭,好生意第317章 法羅羣島大海戰第387章 損失與收穫第303章 俄國二月革命第16章 筆廠第199章 釣魚島大海戰(一)第108章 魏總工的生意第549章 賣賣賣,不賣不是人...第382章 地中海風雲(四)第336章 南洋攻略(四)第136章 定都之爭第183章 奧斯曼的拐點第407章 海軍假日和國際聯盟(上)第681章 “強大”的尼泊爾(下)第620章 澳洲攻略(一)第330章 航空工業的成果第190章 中日癸丑戰爭(二)第718章 根本停不下來(5)第390章 攀鋼和鈦第697章 打擊(5)第48章 湖北解放第575章 登基第573章 “獸類大作戰”落幕第524章 西班牙內戰收宮第329章 高爾察克的求助第537章 我到河北省來-Ⅱ第48章 湖北解放第196章 舟山海戰(三)第407章 海軍假日和國際聯盟(上)第234章 獵殺運金船隊第509章 即將失效的華盛頓條約第99章 下馬威第598章 沒有協議的協議第25章 團練第667章 非洲問題(3)第65章 起義前夜第425章 文化輸出第646章 法德談判第121章 蘇皖魯戰役(下)632章 納拉伯裝甲大會戰下第398章 奧匈帝國解體第274章 本土艦隊的日落第260章 唐普的狼獾(上)第437章 攪屎恆久遠,一根永流傳第492章 黑魚和黑蛋第492章 黑魚和黑蛋第91章 席捲天南(下)第415章 琉球的秋收(上)第607章 大洋風雨起澳新第562章 顛覆進行時(中)第291章 打個招呼第13章 忽悠錫良第334章 美國佬的“非裔迴歸行動”第231章 人道主義救援物資第27章 拉羊與被拉羊第455章 各界的反應第188章 宣戰第657章 優惠政策第493章 被看到了……第409章 魔改愛莉第690章 人革聯維和部隊(4)第650章 世界工廠第141章 西北和外蒙第635章 當前的世界局面第279章 日落日德蘭(下)第13章 忽悠錫良第497章 漢京奧運會第629章 裝甲熊貓(下)第575章 登基第102章 修約和關稅(下)第627章 裝甲熊貓(上)第200章 釣魚島大海戰(二)第143章 西門的春天第219章 憂鬱的首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