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5章 名動天下,世人爭相睹

叛亂的爆發起自一場意外,但後續的發展卻出乎大部分人的意料,好似白蓮教登高一呼,立刻從者千萬,連朝廷的官員、將領也不例外。

若是最終白蓮教得逞,推翻了大瑞,建立了自家王朝,那麼在後世史書上,這些從逆之人也就成了從龍功臣,並且從另外一個角度,渲染了大瑞民不聊生,因而義軍一起,從者雲集。

若是時間流逝,這些在青史上定型,對於參與之人而言,哪怕是身死了,只要沒有形神俱滅,一樣能夠收益,或者是乾脆被封神,又或者是轉世承福。

只不過,這些事情隨着邱言的出現,都沒有發生,反倒是白蓮教節節敗退,最終徹底崩潰,而這些背離朝廷的官僚、將領們,也就成了從逆之人,必然是要在青史上留下一筆的——

朝廷雖然從諸多摺子中,知道了惑心符的存在,也明白怪不了這些人,但在形式上依舊要有所表示,而且從逆了就是從逆,現實是殘酷的,哪怕是有原因在裡面,但做過的事情依舊無法抹除,朝廷就算不追究他們的罪責,但肯定也會撤職,做出查辦的樣子,最終全部罷免。

這樣做的目的,是給其他人看的,讓天下人知道,否則你背叛的朝廷,卻還好好的做官,今後還有誰會效忠?還不是敵軍一到,立馬投降,若是敵軍贏了,享受榮華富貴,敵軍敗了,也是官復原職,這世上沒有這樣的道理。

對於這些,那些被解救之人的心中也都明白,更不會感到委屈,因爲他們的犧牲,卻可以保佑身後的家族。

對於這些人而言,只要家族不倒,一切都還好說。

而這次白蓮起兵,在惑心了諸多官僚、武將之後,也以他們爲突破口,進而掌握了不少大世家、大家族,若是朝廷追究起來,這都是要屠滅滿門的禍患,但現在因爲邱言的出手、進言,才保全了諸多家族,這個人情,他們不承也得承。

經此一時,哪怕邱言日後做出有違世家利益的事情,這些世家打壓、打擊,但也不能下死手,因爲哪一家下手了,其他家立刻就掌握了大義,登時陷入被動。

有着這樣的背景,不少世家都過來與他來往,在接到正式的聖旨,離開南方之時,幾大世家盡數出動,爲其送行。

那場面蔚爲壯觀,不只是世家,連那沿途的百姓,也是夾道歡送,更不要說,一路上無論車舟行到何處,都有那儒生、學子過來,只爲一睹其面目。

這次邱言領兵平亂,卻又在那汀州成講學,一時間被引爲美談。

要知道,這五千兵馬轉戰南北,近三十萬大軍都難以阻擋,反倒是自身灰飛煙滅了,已然足以名留青史,而白日講學,翌日就將賊首擒拿,送到府上,更是堪稱傳奇。

有了這般事情,那民間已然開始流傳,說邱言乃是武曲文曲轉世,是上天送來安定江山社稷的大賢,其所倡導的知行之道更是水漲船高,在南方掀起了一波熱潮,無數學子爲之嚮往。

熱潮衝擊理智,甚至在短時間內,令這些學子不去考慮科舉、升官,都念叨着邱學的經世致用,渴望能學得一二,然後也如邱言這般下馬爲學,上馬定國!

更是有那心誠的,不敢不顧的衝破阻礙,就要上前拜見,向邱言請教。

這樣的行爲,自是讓那些個侍衛和護衛如臨大敵,這次請邱言回朝,已經不是單純的皇帝的意志了,邱言在南邊做出這麼大的事情,將那朝廷上下,連同整個軍方,都給震驚到了。

要知道,在白蓮之亂剛露苗頭的時候,這朝廷上也是如臨大敵,雖然幾方利用此事角力,但也並沒有人真相讓那白蓮教順勢做大,只是白蓮教的進境太快,讓朝廷衆人猝不及防。

只是,匆忙佈置調兵計劃後,邱言那邊所作出的事情,卻更讓他們措手不及,從皇帝到大臣,從統帥到兵卒,無不被晃了一下,有種無所適從之感。

此事,在那朝堂上更是引起了接連混亂,朝廷對於兩路精兵是否要繼續南下,都是各執一詞,互不想讓,但僵持階段,卻也令兩路大軍難以動彈,須得等待朝廷的決定。

此事傳出來,讓不少兵家將領暗自冷笑,認爲朝廷會自食惡果。

他們中的大部分人雖也尊敬邱言,但卻不會盲目崇拜,畢竟從現實方面來考慮,蔓延兩道、波及半個江山的亂局,單憑五千人馬是無論如何都難以平息的,而朝廷因爲此事爭執,使得大軍南下受阻,每晚走一步,就要失去一次先機。

此事鬧到後來,甚至引得軍中隱隱有變,有將領妄圖要用兵卒譁變來倒逼朝廷做出決定。

只是,不等他們真有動作,白蓮教主被活捉的消息,就直接傳了過來,這消息一出,朝廷上下盡數跌破眼球,陣陣驚呼。

那些在這三年多時間裡加官入朝的官員,本來並不怎麼重視邱言,因爲未曾見過他當年引起的中樞變化,可此事一出,這才知道那分明是一條即將過江的猛龍!

有鑑於此,朝廷上下便就達成共識,招邱言速速進京,不用在滯留在南方了——

開玩笑,再留下去,還不知道要鬧出多大事端!搞出多大的功勞!

這並非杞人憂天,因爲白蓮教在大瑞土地上的組織毀於一旦,但還有兩路大軍在外,一路海軍縱橫海上,還有一路向西入了沼地,然後轉而南下,進逼十萬大山!

這兩路大軍論及實力也不算小,可現在和邱言的能耐一比,就顯得不夠了,連北伐與入蜀的兩路白蓮教,都是彈指便破,四座大營都不能阻其分毫,再來兩路大軍也不夠看啊,只能在邱言的功勞簿上再添兩筆——這一點,朝上幾乎沒人願意看到了,邱言吃完了肉,總該讓別人也喝點湯。

可見這危險局面一去,朝廷上的諸多念頭,就都重新興,他們中的很多人,在這個時候似乎忘記了當初白蓮教北伐軍給他們造成的困擾和擔憂,反而覺得其他兩路大軍,也應該能夠破滅——這是邱言所爲太過輕鬆,給他們造成的錯覺。

卻不說這些瑣事,邱言的人道身在告別了嶺南後,沿途北上,沿途多有講學,前來聽學之人絡繹不絕。

本來,他的求學主要流傳在北方,在南方影響很小,可經過這南方平亂之後,其人名聲在南邊越發響亮,邱學更成一時風尚,比之北地還要顯得繁榮。

不過,等真正踏足北地,才又顯得邱學之盛,在北地的流傳絲毫也不下於南邊,甚至還有過之,不光是儒生推崇,連帶着兵卒亦是多有過來求教者。

這形成也就較爲緩慢,好在朝廷正在消化邱言南下所帶來的諸多變化,只是希望他趕緊離開南邊,省的影響力越來越大,對於他幾時來到,倒是不怎麼奢求。

但半個月的時間,也足夠一行人來到東都了。

待得車馬安頓,早有東都留守和晏王迎來,城中的官員也都在城門出迎接。

相見之後,便是一番寒暄,那位與邱言有過接觸、甚至算是有些過節的晏王,也是笑顏相對,只是眉宇間多少能見些許不自然,想來他也沒有料到,這還未過去多久,再次見到邱言,就是這麼一番情況了。

當初,他攔路截殺,隨後又有諸多舉動,都是居高臨下的看着邱言,仗着自身的親王身份,隱隱自傲,可這才幾年時間,再次見到邱言,他的身份、名望、影響力都難以與其相比了。

只是,既然邱言沒有追究過去的意思,晏王又怎麼會主動提起,隨後到了城中,就由那留守出面,邀請邱言參加晚宴,最後也是賓主盡歡。

不過,在那宴中,也有人提及些許事情,其中就有這城中幾位大儒的事情,說是最近半個月以來,幾位大儒除了用餐的時候,大部分時間都悶在各自的房間裡,也不知是怎麼回事。

邱言聽了,並未言語,但心裡卻很清楚,這是城中大儒在那文網中和血獄大儒、宗師們論道,沉浸其中了。

好在提起來的人,也是當成軼事來說,很快就略過不提。

這晚宴中,衆人自是對邱言多有追捧、又有獻媚,最終賓主盡歡。

待得邱言回到驛館,已經月上中梢,不過還是能見到一道身影等在外面,見了邱言,便就問好,聽這個聲音,赫然就是之前在馬車中提醒邱言的那人。

這人看上去很年輕,約莫二十歲,面容清秀,臉龐給人以柔和之感,說話的時候嘴角帶笑,有一種儒雅、平和的味道。

“先生回來了。”

邱言見了此人,就道:“孫杰,我若回來的晚些,也不必在外面等。”

那人卻道:“這可不行,在下既然想要拜師,這禮數是不可廢的。”

邱言聞言,也不勸他,邁步入門。

這人名爲孫杰,乃是那江南孫家的嫡系子弟。

第396章 一邊降魔,一邊講法第794章 通通罷黜!第750章 眼觀氣,林中伏第1490章 垂釣第955章 陰靈元嬰爲引第15章 神道路第985章 雷光控之於手,人道沉澱第941章 在下,乃抿元正神麾下...第605章 畫作黑漩跨洲去第1390章 堂外羣儒論邱徒第1300章 前有古念,後有來人第1497章 心魔狂舞第345章 本性定行,光輝符篆!第493章 神來!神來!第1036章 再入遺蛻地,又是三百年第1171章 人皆如是言,方纔有此言第1056章 天時地利成神通第903章 心魔流轉如瘟疫第241章 此意沖天起第879章 性命森羅第1386章 調虎離山引蟄龍第196章 寶珠匿形,羽妖遞書第379章 案前氤氳,心內猿動第1106章 玉璧青兮一張長第1296章 白帝第107章 信民有求,神靈當應第976章 衆勢難逆城下盟第436章 以力逼,以勢壓第822章 先定草原,而後安置諸部第1342章 北俱有山第516章 谷與民末,利藏於文第1358章 王算王,黃雀在後第1244章 開賢堂,匯聚八方第842章 人網一點動!第1402章 陰陽碎晶,忘川黃泉立鬼門第291章 戰書第833章 龍王有請第1263章 邱來海波現巨影第874章 文網破碎羅漢陣第153章 一舉逆轉,洗污聚望第1409章 陰陽輪迴有雷至第1057章 有鴻十分劍與手第144章 押上天庭,三魂缺一第244章 有眼無珠!第1305章 道果不明,星空混沌第198章 暗潮第501章 九畫言上古的邱慎之第199章 大國師!第182章 投石立威,求字救命第55章 潛藏飛躍總由心第193章 混世銅爐!第979章 將憂對言愁,哪料一夜驚第1419章 原姆悉第1051章 血獄血光出血日!第264章 法!術!勢!第1127章 雷霆辣手,殺雞儆猴第561章 身承神入世,兵捉文離榜第764章 字若有靈皆可活第1241章 明法方可落子第703章 病榻奏對,樞密尋賢第915章 欽差革新,溫水煮蛙第1083章 竺坨蘭風將起第985章 雷光控之於手,人道沉澱第1216章 民願沸騰成爐,氣運升騰灌入第90章 道城隍?第1208章 各懷機心予心念第481章 一筆點化,紙上人聲第783章 天將借雷壓神,歸來卻探暗星第305章 馬家宴,春秋來第256章 舉爐破空,有王攔路第1249章 士林行,天志議第1131章 詰問民生無所依第601章 帝王驚,九韻反饋第716章 以敵練膽,意在立道第594章 彈指破陣!第117章 喚神第406章 裂陽以惜身,化生而爲雨第821章 邱師之字可爲勢,孟生之志不可磨第307章 魂不過三第906章 留魔名,種魔根,天下半數皆有魔第1315章 思成實,感在心第408章 運由書中起第1222章 荒山小廟藏毫毛第676章 莫將書者作倖人第50章 成全第1349章 火雲繞山,洞中道果第605章 畫作黑漩跨洲去第183章 肩頭三火福祿壽第1155章 唯重其利第259章 求星辰之行,步氣朔消長第1259章 士林追兵連綿第737章 蜃景北疆大單于第602章 強扭信民念!第845章 日下監生農忙,漆黑雷霆劈宮第403章 巷裡尋神,城外擊日第971章 天下支一網,諸賢隔世傳第752章 語點藩籬,滴水之恩涌泉報第343章 恨啖其肉,言斷其魂第565章 言兵連氣向北望第478章 屏風
第396章 一邊降魔,一邊講法第794章 通通罷黜!第750章 眼觀氣,林中伏第1490章 垂釣第955章 陰靈元嬰爲引第15章 神道路第985章 雷光控之於手,人道沉澱第941章 在下,乃抿元正神麾下...第605章 畫作黑漩跨洲去第1390章 堂外羣儒論邱徒第1300章 前有古念,後有來人第1497章 心魔狂舞第345章 本性定行,光輝符篆!第493章 神來!神來!第1036章 再入遺蛻地,又是三百年第1171章 人皆如是言,方纔有此言第1056章 天時地利成神通第903章 心魔流轉如瘟疫第241章 此意沖天起第879章 性命森羅第1386章 調虎離山引蟄龍第196章 寶珠匿形,羽妖遞書第379章 案前氤氳,心內猿動第1106章 玉璧青兮一張長第1296章 白帝第107章 信民有求,神靈當應第976章 衆勢難逆城下盟第436章 以力逼,以勢壓第822章 先定草原,而後安置諸部第1342章 北俱有山第516章 谷與民末,利藏於文第1358章 王算王,黃雀在後第1244章 開賢堂,匯聚八方第842章 人網一點動!第1402章 陰陽碎晶,忘川黃泉立鬼門第291章 戰書第833章 龍王有請第1263章 邱來海波現巨影第874章 文網破碎羅漢陣第153章 一舉逆轉,洗污聚望第1409章 陰陽輪迴有雷至第1057章 有鴻十分劍與手第144章 押上天庭,三魂缺一第244章 有眼無珠!第1305章 道果不明,星空混沌第198章 暗潮第501章 九畫言上古的邱慎之第199章 大國師!第182章 投石立威,求字救命第55章 潛藏飛躍總由心第193章 混世銅爐!第979章 將憂對言愁,哪料一夜驚第1419章 原姆悉第1051章 血獄血光出血日!第264章 法!術!勢!第1127章 雷霆辣手,殺雞儆猴第561章 身承神入世,兵捉文離榜第764章 字若有靈皆可活第1241章 明法方可落子第703章 病榻奏對,樞密尋賢第915章 欽差革新,溫水煮蛙第1083章 竺坨蘭風將起第985章 雷光控之於手,人道沉澱第1216章 民願沸騰成爐,氣運升騰灌入第90章 道城隍?第1208章 各懷機心予心念第481章 一筆點化,紙上人聲第783章 天將借雷壓神,歸來卻探暗星第305章 馬家宴,春秋來第256章 舉爐破空,有王攔路第1249章 士林行,天志議第1131章 詰問民生無所依第601章 帝王驚,九韻反饋第716章 以敵練膽,意在立道第594章 彈指破陣!第117章 喚神第406章 裂陽以惜身,化生而爲雨第821章 邱師之字可爲勢,孟生之志不可磨第307章 魂不過三第906章 留魔名,種魔根,天下半數皆有魔第1315章 思成實,感在心第408章 運由書中起第1222章 荒山小廟藏毫毛第676章 莫將書者作倖人第50章 成全第1349章 火雲繞山,洞中道果第605章 畫作黑漩跨洲去第183章 肩頭三火福祿壽第1155章 唯重其利第259章 求星辰之行,步氣朔消長第1259章 士林追兵連綿第737章 蜃景北疆大單于第602章 強扭信民念!第845章 日下監生農忙,漆黑雷霆劈宮第403章 巷裡尋神,城外擊日第971章 天下支一網,諸賢隔世傳第752章 語點藩籬,滴水之恩涌泉報第343章 恨啖其肉,言斷其魂第565章 言兵連氣向北望第478章 屏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