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3章 三老

“姬老、孟老、孫老,你們三位德高望重,輩分高絕,文章底蘊更是深厚,這一次要讓那邱言低頭認錯,撤去那胡鬧一般的百家聖賢堂,還要由你們領頭纔是。”

說着說着,一名看上去正直壯年的男子,便說出這般話語,此人倒也有些名氣,乃是海外的一名大儒,名爲韓遠,書院建立在一座海島上,聽聞已經教化到了扶桑之地,被稱爲東去賢者,這次也是聽聞風聲,竟是親自回返中原。

這些人,正是從天下各地匯聚過來的儒家大儒們。

他們之所以聚集在這裡,爲的不是旁的,正是一個多月前,知行書院聖賢堂開堂之後,顯露出來的氣相——

與他們口中所說不同的是,那些徒子徒孫在請出他們的時候,主要強調的,卻是知行書院的聖賢堂,能夠看似簡單的聯繫士林,將人送走,倒是沒有過多的提及聖賢中百家聖賢齊聚的事情。

可以說,在那些執掌書院、書齋和書香世家的人眼中,百家聖賢的畫像,並不能算是真正的威脅,真正動搖他們根本的,還是那座聖賢堂,所體現出來的恐怖能力——

如果人人都能靠着那座聖賢堂,輕而易舉的步入士林,那麼知行書院在學子中的影響力,立刻就要突破天際!

當然,隨後經過探子的探查,以及安插在知行書院中的內應,又不斷獲得了更多的信息,得知那聖賢堂中,也有制約,況且還要和知行之道掛鉤。並不輕而易舉就能進去的,而且知行書院如今雖然名聲大噪,似乎京城人人皆可進入,但其實也有門檻,只是這個門檻不是邱言設置。而是書院中逐漸形成的潛規則。

說到這裡,便知道是難以避免的,哪怕邱言權勢滔天,可以改變整個王朝的走向,有的時候卻改變不了身邊人心的習慣,因爲這種改變需要時間。

所以。知行書院建立起來之後,邱言並沒有太過直接的干涉,而是身體力行的去影響,只是他的人道身如今繁忙的很,幾名得力弟子也都入了士林。現在又不是退而著書,全力爲學的時候,對書院的控制,難免就要有疏漏,當然,如果動用神通,任何漏洞都不會存在,但這樣就與體驗人道的本意相悖。得不償失。

這也就造成了門檻的存在,對於其他書院而言,未嘗不是一劑安慰藥。但威脅已經出現,那些掌舵人們,也擔心這般門檻,只是邱言故佈疑陣,哪裡能輕易放棄?

再加上現在消息剛剛傳開,風頭正勁。諸家都有怒氣,自然是最理想的發難時機。只不過諸多世家的前車之鑑不遠,而不少書院都與世家有着聯繫。多爲某個世家在其中具有不小的勢力,是以對邱言打壓世家,改變格局的事情,最是清楚不過了,難免心有餘悸,這纔要迂迴而行,清楚各自書院中的德高望重的宿老出面。

這也是書院不同於世家,在天下士子心中有着不同一般的地位,與世家這樣依靠血緣關係,和利益紐帶,來維繫結構的組織不同,書院所代表的學說,第一是有着正統加持,歷史傳承,另外就是有着無數潛移默化的影響,濃郁的文化基礎,不光是士子,便是普通的民衆也都認同,涉及方方面面,可以說是無物不包。

邱言要動世家,或許還能拉攏到些許利益攸關的同盟,可若是要攻取書院,採用暴力手段,那就絕對無法奏效了。

正是這個原因,書院掌舵人才敢有所動作,否則再給他們十個膽子,也是不敢輕舉妄動的。

不過,即便如此,邱言畢竟宰執天下,赫然是權勢滔天,那太皇太后和太后對其頗爲稱讚,而剛剛登基的新皇帝,更是爲其馬首是瞻,有此背景,那政事堂幾乎成了他的一言堂,如今一句話說下去,連樞密院都要俯首稱臣,把佔據了邊疆好大利益的衛所制度,給生生廢除了。

切不要小看這衛所一事,這事雖是邱言倡導,爲了解決一時矛盾,但當初邱言的權力纔有多少?影響力幾何?這一招固然是爲了安定邊關,但同樣也是在給兵家好處,拉攏將領支持,本就是對兵家有利的,一旦建立,就不受邱言控制,發展壯大。

不久之前,甚至還有邊將上奏朝廷,要在四邊推廣,甚至要在中原腹地中展開相似的衛所,以令兵員連綿,護衛邊疆長治久安。

但隨後皇帝駕崩,一連串的事情爆發出來,將這事情擱置,等新帝登基,邱言掌權,稍微平息了世家之爭,第一件事,居然就是裁撤衛所。

那掌握了天下兵馬的兵家統領,對此也是一一配合。

有這般情況放在這,書院、書齋之人,有怎麼好過分?是以這次出面的大儒,打着的口號,也是衝着那聖賢堂的百家畫像。

好在諸多掌舵人雖是存着其他心思,以百家畫像爲突破口,而對於那些沉浸儒道一輩子的大儒們看來,那聖賢堂的建立,對於他們而言,着實是一種侮辱,將自己所代表的正確的學說,和其他錯誤的學說建立者放在一起,哪裡能夠忍受?

正因如此,很多不問世事的大儒們紛紛出馬,經過一個多月的跋涉,聚集於此。

那韓遠話中所提及的三人,也是這一批大儒中資格最老的幾人,分別是姬默、孟展、孫庵,來歷皆爲不凡,都是老態龍鍾的模樣,但精氣神卻不一般,立於幾人邊上,便能感受到一股洗滌人心的意境。

姬默單從名字上,就能看出來,是那齊魯大地上傳承最爲古老的世家,源自至聖先師的後裔,而且是現存的姬家中資格最老、輩分最高,與那春秋書院的鄭老相比,也是毫不遜色的。

歷代王朝對於至聖先師的後代,都是封以衍聖公的爵位,而當今的那位衍聖公,還要喊姬默一聲叔爺爺。

至於那孟展,有傳聞說他是中古亞聖的後裔,不過他之所以出名,卻與其人的血統無關,而是生生自己打造出來的,此人少年時變十分好學,遠近聞名,後來接連拜師,孜孜不倦,只是雖然好學,但資質卻算不上好,別人一遍就能學會的東西,他卻要三遍,別人一個月就能練好的本領,他往往不得要領。

只是,這孟展卻有着一股韌性,鍥而不捨,埋頭苦學,終於使得那山南之地的一位大儒動容,將他收爲弟子,但在那位大儒的諸多弟子中,這孟展並不出衆,待得出師之後,又周遊天下山川,幾年沒有音訊,幾乎都被以爲是不幸遇難。

但最終還是歸來,這個時候的孟展,已經將近五十歲了,但那時的他竟是明顯有了蛻變,然後大器晚成,成爲那爲大儒真正的衣鉢弟子,將原本名不見經傳的南山書院發展壯大起來。

在大小陳之前,被稱爲在世聖賢的,其實便是這孟展,只是他生性低調,也並不怎麼大肆招收弟子,他的弟子中,也沒有多少達官顯貴,多數都是行走民間,久而久之,當一代士子老去,心生的讀書人對於孟展的這個名字,也就並不怎麼清楚了,只是知道這是一位德高望重的長者。

但對於那些掌控書院,學派中的上層而言,孟展這個名字卻是值得敬畏的。

與姬默、孟展相比起來,那位孫庵則有不同,可以說是來歷非凡,出身大族,只是此孫非彼孫,並不是江南孫家,而是江西的孫家,聽說是承中國兵家聖賢之後,但後來漸漸崇儒,但兵家的本事並沒有放下,便如這位孫庵,他的年齡比之大瑞王朝還要大,其父曾經是大瑞太祖的軍師,可謂淵源深厚。

不過,事成之後,太祖大封羣臣武將,那爲軍師卻在其子孫庵的勸說下,辭了官爵,歸於家中爲學,因而爲太祖所敬重。

如今,孫庵出馬,就算是皇室也不敢造次,有他一句話,固然不能讓邱言失勢,但絕對會讓局勢有所變化。

可以說,姬默、孟展、孫庵這三位,哪一位出馬,都足夠讓當朝宰執吃一壺,結果一下子三個全都來了,不要說其他人,便是這次聚集於此的諸多大儒,也是萬分意外的,而如韓遠這般還存着其他心思的人物,更是爲之欣喜,若非還有養氣的底子,怕是已經忘形了。

“有三位先生出馬,等我等聯繫上了九韻齋主等人,一同去那知行書院,以堂堂正理壓服定國侯,便能還天下一片清明瞭。”韓遠說話間,心裡還有許多沒有說出,在他看來,這樣好的局勢,應該儘可能的利用,只讓邱言撤掉聖賢堂,未免有些不夠,若是能夠讓他退位讓賢,方能真正安枕無憂。

只是,那三位老先生,對此卻並無多少反映,只有姬默淡淡說道:“九韻他們,是不會回來的,這一點的見識他還是有的,之前的那件事,老朽也曾聽說,想來九韻應該是脫胎換骨了,至於你說的定國侯,我們幾個還是要去看看的。”

ps:感謝“玄元極聖天帝”和“曲盡源”的打賞、月票!又收穫了萬賞,但最近有些忙,加更只能先欠着,爭取儘快補上!

第1260章 學海無涯意爲舟第1398章 墨家語墨待變臨第315章 魂入漩,三物相隨第74章 止謗莫如自脩第946章 阻道顯龍光第1267章 風起風落擒星君第586章 翰林觀人,新居思神第1211章 無邊生靈立一牆第633章 有胡如稚童第699章 施公論儒,史書一筆第1185章 十三人,寄他念第920章 坐脈觀芥子第311章 荒蕪古堂,千年以降第1194章 都不用走了第72章 餐風飲露,無爾飢兮第313章 魑魅魍魎第830章 病懨之軀騰元嬰!第1283章 兵家出第1236章 莫問心意,皆歸王法第1331章 變數!變數!變數!第1228章 念入黑風人策馬第177章 冊封從神第788章 上門,一網打盡!第717章 長驅若無敵,只是峰迴轉第436章 以力逼,以勢壓第167章 山中龍,城外劍第539章 星光重生!神魂陰靈!第301章 十二時辰日晷第914章 氣運連綿兮性命全第1174章 兩家興衰明我心第621章 邱修撰翰林演周饒第1163章 傀儡盡時其自現第1228章 念入黑風人策馬第1236章 莫問心意,皆歸王法第788章 上門,一網打盡!第971章 天下支一網,諸賢隔世傳第93章 武道拳意,道試地魂第523章 驚同考新舊易位第360章 八道聖賢精神!第173章 你這神也別當了第1024章 千里求一句,當面不知惜第1058章 隕王劍敗星隕手第299章 你若敬神,神自不棄第13章 以字養魂,一揮而就第634章 安營紮寨成陣陽第1145章 三方對第52章 畫中界,紅袖迷離第1261章 靖世霸海有故人第266章 天降星光,疑似故人來第1337章 天地鎖運!第620章 靈地現,民願如潮;紅日升,神池翻涌第691章 石中杖,七彩光!第881章 與監生機緣第1204章 吾有一計第375章 爆!第1113章 耳聞英雄會,抓盡眼前人第634章 安營紮寨成陣陽第301章 十二時辰日晷第91章 三幅畫第1119章 天上天下第257章 以言對武,國法重如山第812章 走馬上任第437章 一石起浪,文運龍氣第1296章 白帝第936章 星君成道,雞犬升天第499章 他鄉遇故知第946章 阻道顯龍光第588章 獨院眠醒如夢崩第1138章 莫猜失子心第846章 宮中急信召邱言!第188章 魂魄一氣化墨寶第1187章 人未至,膽先寒第351章 林不在深,有人則靈第1231章 厚今薄古,言不離父第279章 地元外龍,火成三昧第1365章 一束破冰原!第842章 人網一點動!第752章 語點藩籬,滴水之恩涌泉報第150章 收割!第1067章 振翅難脫藩籬,引動黃金之丹第1419章 原姆悉第707章 圖閬所在,再臨沙場第120章 岩漿嘴,念頭純第785章 百變不足慮,貫穿萬層障!第208章 邱言論兵第572章 扯念動軍,定心上榜!第678章 虎從一點破,訊自八方來第731章 回溯?第758章 觀氣如潮,因人擇事第429章 老師,且聽弟子道來...第1291章 當仁不讓,可有異議?第1152章 滅世十去八九第1250章 律令不可違,人心則多變第600章 心悖念,氣通鬼第1186章 一珠砸入腦第46章 律法人情,陽謀順勢第877章 一人得道,部洲昇天!第96章 隨風潛入夢第1321章 當盡退其兵,再得其技
第1260章 學海無涯意爲舟第1398章 墨家語墨待變臨第315章 魂入漩,三物相隨第74章 止謗莫如自脩第946章 阻道顯龍光第1267章 風起風落擒星君第586章 翰林觀人,新居思神第1211章 無邊生靈立一牆第633章 有胡如稚童第699章 施公論儒,史書一筆第1185章 十三人,寄他念第920章 坐脈觀芥子第311章 荒蕪古堂,千年以降第1194章 都不用走了第72章 餐風飲露,無爾飢兮第313章 魑魅魍魎第830章 病懨之軀騰元嬰!第1283章 兵家出第1236章 莫問心意,皆歸王法第1331章 變數!變數!變數!第1228章 念入黑風人策馬第177章 冊封從神第788章 上門,一網打盡!第717章 長驅若無敵,只是峰迴轉第436章 以力逼,以勢壓第167章 山中龍,城外劍第539章 星光重生!神魂陰靈!第301章 十二時辰日晷第914章 氣運連綿兮性命全第1174章 兩家興衰明我心第621章 邱修撰翰林演周饒第1163章 傀儡盡時其自現第1228章 念入黑風人策馬第1236章 莫問心意,皆歸王法第788章 上門,一網打盡!第971章 天下支一網,諸賢隔世傳第93章 武道拳意,道試地魂第523章 驚同考新舊易位第360章 八道聖賢精神!第173章 你這神也別當了第1024章 千里求一句,當面不知惜第1058章 隕王劍敗星隕手第299章 你若敬神,神自不棄第13章 以字養魂,一揮而就第634章 安營紮寨成陣陽第1145章 三方對第52章 畫中界,紅袖迷離第1261章 靖世霸海有故人第266章 天降星光,疑似故人來第1337章 天地鎖運!第620章 靈地現,民願如潮;紅日升,神池翻涌第691章 石中杖,七彩光!第881章 與監生機緣第1204章 吾有一計第375章 爆!第1113章 耳聞英雄會,抓盡眼前人第634章 安營紮寨成陣陽第301章 十二時辰日晷第91章 三幅畫第1119章 天上天下第257章 以言對武,國法重如山第812章 走馬上任第437章 一石起浪,文運龍氣第1296章 白帝第936章 星君成道,雞犬升天第499章 他鄉遇故知第946章 阻道顯龍光第588章 獨院眠醒如夢崩第1138章 莫猜失子心第846章 宮中急信召邱言!第188章 魂魄一氣化墨寶第1187章 人未至,膽先寒第351章 林不在深,有人則靈第1231章 厚今薄古,言不離父第279章 地元外龍,火成三昧第1365章 一束破冰原!第842章 人網一點動!第752章 語點藩籬,滴水之恩涌泉報第150章 收割!第1067章 振翅難脫藩籬,引動黃金之丹第1419章 原姆悉第707章 圖閬所在,再臨沙場第120章 岩漿嘴,念頭純第785章 百變不足慮,貫穿萬層障!第208章 邱言論兵第572章 扯念動軍,定心上榜!第678章 虎從一點破,訊自八方來第731章 回溯?第758章 觀氣如潮,因人擇事第429章 老師,且聽弟子道來...第1291章 當仁不讓,可有異議?第1152章 滅世十去八九第1250章 律令不可違,人心則多變第600章 心悖念,氣通鬼第1186章 一珠砸入腦第46章 律法人情,陽謀順勢第877章 一人得道,部洲昇天!第96章 隨風潛入夢第1321章 當盡退其兵,再得其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