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5章 吾道不孤也!

“利可言乎?”

胡用和羅中傑看到了這四個字,心中一跳,前者臉一繃,吐言道:“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這是至聖先師都承認的事,豈能輕易言利?”

話剛說完,注意到羅中傑略感意外的神色,胡用一驚,想到策論核心,聲音頓時小了許多,卻不甘心就此退去。

他看了王甫一眼,見後者未表現出不悅之色,便繼續道:“統聖罷黜百家,亦曾說過‘仁人,正其誼不謀其利,明其道不計其功’,可見道義纔是正道。”

說完這一句,胡用再去看王甫的時候,卻是再次一驚,就見王甫的嘴角,竟掛上了一抹笑容!

“這……”

胡用幾乎無法相信自己的眼睛,在他的記憶裡,這位主持變法的黑麪相公,幾乎是不苟言笑的代名詞,時刻體現出孤高之感,生人勿近。

但眼下,就是這位黑麪相公,看着那份考卷的策論,卻是露出了笑容。

“這篇文章到底寫了什麼?”帶着這樣的想法,胡用顧不得繼續打壓,一低頭,細細的端詳起文章。

邊上,羅中傑同樣被王甫的反應驚到了,有了和胡用一般的想法,壓下心中反感,急忙去看文章。

自古以來,無論儒家如何去做,但對“利”之一字,都是有些忌諱的,能不談就不談,能避過就避過,但邱言的策論,開篇就點出了這個事情,就像是一柄尖刀,寒芒一閃,就捅入心窩,不見半點迂迴,和儒者認知發生尖銳的衝突。

這麼一看,沒過多久,羅中傑就勃然變色,而胡用更是驚叫起來:“離經叛道!簡直是離經叛道!”

二人的目光都落在文中的一句話上——

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嘗無誨焉。

這話是句引用,乃至聖先師所言,意思是說,無論什麼身份,只要遞上拜師摯禮,至聖先師就會加以教誨。

這一句話,從前也被常常拿出,都是爲了說明至聖先師有教無類,但邱言在策論中引用,卻是爲了扣住主題——利!

他在文中明確提出。至聖先師收受摯禮的行爲。也是利益交換的一種。但他老人家沒有因此忌諱,而是堂堂正正的說出來。

“這是曲解聖人之意!包藏禍心!”

這樣的解釋,自然不能被一般儒者接受,胡用和羅中傑雖是官員。但都是讀聖賢書出身的,當然反應巨大,何況胡用剛剛纔用至聖先師的“義與利”來加以指責,音猶在耳,那考卷上立刻也用了句至聖先師的話,來證明自身的觀點,一前一後,讓胡用生出一種被人看透了心思的感覺,在王甫面前丟臉。好像有個巴掌扇在臉上,他如何能夠忍受?

立刻就給考卷作者扣了曲解聖意的名頭。

“先別忙着否定,你們繼續往下面看。”這時候,王甫終於看了兩人一眼,臉含笑意。指了指那策論一章,“我等乃是朝廷命官,不是做學問的學究,關鍵是要知道自己該做什麼,該怎麼去做!”

有瑞以來,儒家學說越發繁雜,各個學派此起彼伏,種種學術觀點堪稱南轅北轍,但個個都正宗,都會用經史典籍中的話語,來證明自家觀點,有時相同的一句典籍話語,會被人以不同角度、不同詮譯,表達出截然不同的含義。

世人便有“我注六經,六經注我”之說,雖有誇大之嫌,卻描述出了當前的學術現象,畢竟先賢構建的人道秩序,本是種概念,又或是種指導思想,不涉及具體的事情、事物,如何展現、理解,要看執行秩序之人的做法。

王甫這一發話,本想開口的羅中傑,立時將口中話語嚥下,而胡用的心思卻是越發沉重,他已然認識到,寫下這份考卷的考生,其學識、見識非同一般,說不定會成大患。

只是,眼下的局面,卻只能繼續觀卷,在發出了驚駭之語後,那策論便毫不遮掩的探究其“利”來,甚至明確提出來“人非利不生,曷爲不可言”!

看到這一句,胡用與羅中傑心神動搖,心神差點失守,而念頭隱隱被牽引過去,恍惚間,看到一頭名爲“利”的野獸,被釋放出來!咆哮嘶吼!

不過,不等他們反應過來,就有名爲秩序的繮繩落下,將野獸拴住,進而駕馭!

“言而不以禮,是貪與淫罪矣!”

二人因此驚醒,回憶剛纔景象,背上滿是冷汗。

“我等竟被此文奪了心神,差點沉溺進去!”

在二人後怕之際,王甫是轉頭看了過來,並問道:“此文說,求利乃人之本性,當加以引導,不能諱疾忌醫,即便閉上眼睛,人們對利益的追求也不會消失,你們覺得這話對不對?”

胡用和羅中傑心未定,還把握不住思緒,但聽了這話,依舊捕捉到了一點危險氣息,冷越多。

“這話似是意有所指,莫非是在說興京商賈之事?”

興京商賈,表面看起來,似乎是新法受到抵制,但深層次的原因,還是利益之爭,很多人都心知肚明,但官場自有潛規,很多時候,心中清楚,亦可裝作沒看到、沒聽過,可現在王甫的一句詢問,卻令胡、羅二人有些進退維谷了!

好在王甫並未繼續逼問,話鋒一轉,再次聊起這篇策論。

策論的前半部分,描述的是民間之人對利的追求,一如雜文,兩者呼應,給人以一脈相承之感。

文中不斷強調,有人以民逐利,而斥爲愚昧,但實際上,即便沒有爲學,但普通民衆在生活中依舊能累積智慧,甚至在某些方面,還要勝過讀書人一頭!

這種說法,令胡用、羅中傑心生不滿,但邱言的策論,寫的情真意切,顯是抒發胸中真意,很多地方都是源自現實細節,是兩位官員所不瞭解的領域,有心反駁。無從下口。

事實上,文中觀點,也是邱言在感悟人道後的最大感受。

前世的時候,他亦受到一些人的影響,認爲科技發達,就等於站在了古往今來的進化巔峰,如今,隨着對人道的慢慢探索,才知道這是種淺薄的進化觀。

古代的人,或許沒有諸多科技手段。也接觸不到浩如煙海的信息狂潮。但並不代表着他們愚昧。任何時代的人,都會思考、會行動,有着符合自身時代的先進之處。

以此爲根,他的這篇策論。言及“利”的時候,不斷強調平凡之處的人道智慧,因紙質近乎聖賢,便有種牽引他人思緒的趨勢,若不是有貢院鎮壓,會造成何等影響,着實難料。

“不妙!此人之才遠超想象,得了官身那還了得?估計會影響新黨權力劃分,若張厚知道是我將考卷保下來的。說不定會有隱患!要壓一壓此生勢頭!”

心中轉過一個念頭,羅中傑組織了一下語言,趕緊就道:“此生目光尖銳,能從細微處見道理,但到底經驗不夠。能提不能解,還需琢磨……”

從發現考卷並非文枝楨所作後,羅中傑的念頭就有了變化,策論中的看法也讓他不喜,這才漸漸與胡用相互附和,但話到一半,卻戛然而止,而後猛地瞪大了眼睛。

同樣的模樣,亦出現在胡用臉上。

二人的目光同時盯着一句話——

“爲天下理財,非是爲利,卻是國之大利!”

開端的五個字,二人並不陌生,他們之所以爭鋒相對,導火索就是這五個字,當時一看,都覺得是新黨思想,可現在通篇看下來,看法卻有了天翻地覆的變化。

“將利與國同言,然後說爲天下理財,這人難道不怕得罪世家大族,然後因言獲罪?就算是會試策論,一旦傳出去,恐怕……”

其實,便是讓此文作者拿個進士身份,論資歷也只是新晉官員,以常理來說,根本不會在朝堂上引起波瀾,但不知爲何,二人偏偏有種感覺,覺得一旦讓這名考生步入官場,後果會不堪設想!

在他們的感官中,彷彿有頭絲毫不被官場規則約束的猛獸,正在磨礪獠牙,躍躍欲試!

這種感受不是憑空生出,源自貢院意志的引導,以及二人在考卷上看到的肆意言語,雖有樸質之言和聖賢精神掩飾,可依舊能看到文章背後,一道難以捉摸的身影。

“一個黑麪相公,已經夠讓世家大族頭疼的了,若再給王甫增個謀士,怕不是天翻地覆!”

就算是投靠定當的羅中傑,一樣生出了顧慮。

但被二人唸叨着的王甫,此時正全神貫注的閱卷,看到了策論的後半部分,心中升起一股強烈情感——

知己!

王甫的心底,竟有了知己之感,笑意越發濃郁。

“理財不聚斂……”

看着看着,王甫忍不住感嘆道:“吾道不孤也!”

這五個字,讓胡用與羅中傑心驚膽戰,兩人對視一眼,同時露出了苦笑,心照不宣。

“本以爲這個考生知弊而無策,現在方知其人早就成竹在胸,雜文沉重,引人反思,策論清晰,條理分明,前後相連,給人一種澄清宇內刻不容緩之感,看相國的表情,一個進士是跑不了了,不知還有無挽回的餘地,必須想想辦法,適當壓低名次!”

ps:感謝“”、“冒險者*天雲”、“風一蚊”、“內褲貴裸無罪”、“買菜排隊”、“龍★帝”、“一根菸走遍天下”投出的月票!

感謝“龍★帝”“淵心小人物”、“壹玖道長”、“太浩吧務001”、“悲光之淚+末日審判”的打賞!

名單如有疏漏還請海涵。

第1169章 登天之基!第1225章 意崩腐裂死中火第1315章 思成實,感在心第430章 噴血第1394章 復入春秋書閣中四百八十八章 觀龍望氣尋己根第694章 天外意志!第270章 駁!第338章 何方得取哪家經?第857章 血河相,水牢中,鎖儒宗第1476章 三句話不離定國第489章 尋源第195章 爭爐第1206章 新龍思祭天,渾儀現前奏第1161章 人侵神第630章 人心如鬼,盡設機關第487章 時來逢運可見龍第755章 欲聞道,世家寒門暗戰第1119章 天上天下第1427章 黑風炸,鬼印門,竈神入尊天第431章 肉中罪第1011章 兩手陰陽化虛無第1101章 金鑾殿上言,攪動天下運第1186章 一珠砸入腦第227章 三家爭邱第801章 百家光暈,大儒雲集!第431章 肉中罪第408章 運由書中起第1077章 鎮當下而謀往後第1433章 超凡之上,天高地厚第1198章 死水堵知行第729章 筆執山河壓神通第1209章 黑風降臨!第1386章 調虎離山引蟄龍第98章 《勸學》第914章 氣運連綿兮性命全第1130章 煽念激憤以爲憑第1129章 寨中各有心第353章 修身才露端倪第296章 一念傳恐,轉心凝氣第1400章 冥入龍土劍魂歸,百鬼夜行黑白來第1010章 人不動,天地動第1211章 無邊生靈立一牆第294章 麻雀雖小,五臟俱全第529章 金甲連山阻飛豹第45章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第843章 破天魔,投影入血獄第200章 佛從兩路來第1131章 詰問民生無所依第1232章 閉門禍來也有因第631章 搶爲榮,勞爲恥?第477章 畫外書生樓中人第729章 筆執山河壓神通第267章 故人傳警,念名頌神第200章 佛從兩路來第1492章 至尊!第620章 靈地現,民願如潮;紅日升,神池翻涌第81章 壞了肉身,攝了魂第248章 陰陽塔第659章 八方來賀,魂成第四境第699章 施公論儒,史書一筆第1349章 火雲繞山,洞中道果第855章 巖鬼吞人皇,水牢起光暈第299章 你若敬神,神自不棄第1199章 五境分三階,星光染神域第250章 各懷心機,神目觀七門第418章 福禍相依,反身格物第618章 假象臨頭心訣傳第106章 罪孽第330章 乘風破浪,迎難而上第1430章 文網落,羣念出,入墨淵第666章 邱入草原胡馬崩第730章 老兒,你算計我!第267章 故人傳警,念名頌神第787章 鵲巢鳩佔?虎口拔牙!第642章 兵家欲得賢,使節懼神通第1285章 義重情深心無人第98章 《勸學》第821章 邱師之字可爲勢,孟生之志不可磨第344章 銀汞落,星雲顯神道第1421章 機關算盡無窮盡第1087章 星君涉八影第994章 求學第1098章 密室暗謀邱第1259章 士林追兵連綿第766章 吞願千年冥土臨!第352章 人文神道雛形第513章 貢院門前故人來第749章 故人寄香絲第1236章 莫問心意,皆歸王法第1226章 記憶如霧隨史改第1030章 法人道而雷霆相第961章 第三根毫毛!第13章 以字養魂,一揮而就第311章 荒蕪古堂,千年以降第1467章 步步生劫,生生似命第819章 印術勢如猛虎,孟生籌謀拜師第435章 七魄化形,腎火現!第1426章 節用,節葬
第1169章 登天之基!第1225章 意崩腐裂死中火第1315章 思成實,感在心第430章 噴血第1394章 復入春秋書閣中四百八十八章 觀龍望氣尋己根第694章 天外意志!第270章 駁!第338章 何方得取哪家經?第857章 血河相,水牢中,鎖儒宗第1476章 三句話不離定國第489章 尋源第195章 爭爐第1206章 新龍思祭天,渾儀現前奏第1161章 人侵神第630章 人心如鬼,盡設機關第487章 時來逢運可見龍第755章 欲聞道,世家寒門暗戰第1119章 天上天下第1427章 黑風炸,鬼印門,竈神入尊天第431章 肉中罪第1011章 兩手陰陽化虛無第1101章 金鑾殿上言,攪動天下運第1186章 一珠砸入腦第227章 三家爭邱第801章 百家光暈,大儒雲集!第431章 肉中罪第408章 運由書中起第1077章 鎮當下而謀往後第1433章 超凡之上,天高地厚第1198章 死水堵知行第729章 筆執山河壓神通第1209章 黑風降臨!第1386章 調虎離山引蟄龍第98章 《勸學》第914章 氣運連綿兮性命全第1130章 煽念激憤以爲憑第1129章 寨中各有心第353章 修身才露端倪第296章 一念傳恐,轉心凝氣第1400章 冥入龍土劍魂歸,百鬼夜行黑白來第1010章 人不動,天地動第1211章 無邊生靈立一牆第294章 麻雀雖小,五臟俱全第529章 金甲連山阻飛豹第45章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第843章 破天魔,投影入血獄第200章 佛從兩路來第1131章 詰問民生無所依第1232章 閉門禍來也有因第631章 搶爲榮,勞爲恥?第477章 畫外書生樓中人第729章 筆執山河壓神通第267章 故人傳警,念名頌神第200章 佛從兩路來第1492章 至尊!第620章 靈地現,民願如潮;紅日升,神池翻涌第81章 壞了肉身,攝了魂第248章 陰陽塔第659章 八方來賀,魂成第四境第699章 施公論儒,史書一筆第1349章 火雲繞山,洞中道果第855章 巖鬼吞人皇,水牢起光暈第299章 你若敬神,神自不棄第1199章 五境分三階,星光染神域第250章 各懷心機,神目觀七門第418章 福禍相依,反身格物第618章 假象臨頭心訣傳第106章 罪孽第330章 乘風破浪,迎難而上第1430章 文網落,羣念出,入墨淵第666章 邱入草原胡馬崩第730章 老兒,你算計我!第267章 故人傳警,念名頌神第787章 鵲巢鳩佔?虎口拔牙!第642章 兵家欲得賢,使節懼神通第1285章 義重情深心無人第98章 《勸學》第821章 邱師之字可爲勢,孟生之志不可磨第344章 銀汞落,星雲顯神道第1421章 機關算盡無窮盡第1087章 星君涉八影第994章 求學第1098章 密室暗謀邱第1259章 士林追兵連綿第766章 吞願千年冥土臨!第352章 人文神道雛形第513章 貢院門前故人來第749章 故人寄香絲第1236章 莫問心意,皆歸王法第1226章 記憶如霧隨史改第1030章 法人道而雷霆相第961章 第三根毫毛!第13章 以字養魂,一揮而就第311章 荒蕪古堂,千年以降第1467章 步步生劫,生生似命第819章 印術勢如猛虎,孟生籌謀拜師第435章 七魄化形,腎火現!第1426章 節用,節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