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8章 文治武功,留待封神

“……以糧而安沼心,以種制其傳承,則沼亂可以息矣……”

“……各沼所墾,其耕種器具和牛隻皆給於官,凡屯種之處合用犁鏵耙齒等農具,着令有司撥官鐵炭,鑄造發用……”

“……凡屯田合用耕牛若有不足,即便移文索取……”

“……沼人當漸習於牛耕,故牛爲重,而沼地之風土,卻不易養活,便受制於大瑞……”

“……當以聖人教化輔之,循序漸進,如春雨潤物,無聲無息,待得沼地初平,耕作之風遍行其間,擇一人任沼地總管,遷中土大姓以實五沼,待得大姓定,世家生,自有中土來者紛紜踵至……”

“……時過境遷,中土來者與沼人畛畔相入、盈虧相察,則移風易俗,自此再無沼人之患!”

啪!

“當真是妙計!妙策!開前人之所爲開,成後世不世之功!”

看着手中密摺,李坤忍不住拍案稱讚,這封密摺是剛剛送來的,內里約莫三百多字,先是簡單的介紹了三天前和沼人王子浮圖的接觸,跟着便談起了平沼之策。

“邱卿的這封密摺,所言之事當真驚人,從前任官言及沼人之禍,都是安撫、鎮壓,又或者是示之以恩,懾之以刀兵,又或者是遷徙沼人入劍南,化作藩屬,以沼治沼,但按着邱卿的這封奏摺,分明是要永絕沼患!和這個一比,幾日前派人輕描淡寫的就說得沼人聯軍退兵,又算得了什麼?”

邊上,白麪老人魏公公見了皇帝笑顏,也很是開心,最近兩年,李坤笑容越來越少,頭上白髮越來越多,那眉頭越皺越緊,整個人的精氣神越發衰頹,他看在眼裡,急在心裡。

尤其是最近,朝中派系傾軋越發嚴重,也令李坤越來越耗費心力,更是鮮見笑容,現在邱言的一封奏摺,就令李坤笑顏大開,他這位從小看着李坤長大的老人自然也是欣慰,對邱言的印象更是越發親善。

如今,聽到李坤誇讚,他雖然沒有看過奏摺,卻也從那話語中聽出大概意思,就道:“老奴還記得官家幾日前,聽到報捷的摺子,說是邱學士不費吹灰之力,就說得沼人退兵,平息一場邊患,那時羣臣還都說邱學士興許是暗自和沼人有了約定,要派人去查呢。”

“這些事,還是有人想要打壓邱卿,朕心裡清楚,都是老生常談了,算不得什麼。”李坤說着,微微點頭,“不過,邱卿確實給了寡人驚喜,別人都是用兵用權,給樑給錢,他倒好,不聲不響的培養出了這種種子,小小一顆種子,卻要成了我大瑞安定西南的關鍵。”說着說着,李坤忍不住哈哈大笑,暢快之極。

“邱學士可謂學究天人,非尋常之人能夠比擬,爲國之棟樑,”魏公公又道:“這樣的忠臣、能臣,能給官家分憂,若沼人之患永絕,官家又要成一不世之功!”

之所以說是又,就因爲李坤已經有了場“不世之功”,對於皇帝而言,能稱得上功勞的,無非就是文治武功,治世治出盛世,動武開疆拓土。

經過幾十年的發展,而今的大瑞正是烈火烹油、鮮花錦簇,雖說有着頹敗氣相,逼得不得不變法,但平心而論,比起前朝的治理,是強上太多了,但這個文治之功,不能全算在李坤頭上。

而論起武功,李坤確實足以青史留名了,先有徐進經營河湟,向西開邊,這本是李坤之父、大瑞先皇時拍板的政策,但先皇駕崩,到了李坤登基後方才功成,便也能算在他的頭上,這是其一。

其二,則是剛剛消停的北疆之戰,這一戰,大瑞聯合三水部,共擊柔羅,前後連綿近四年,徹底擊潰了柔羅人的主力,斬殺三王,逼得其殘存部族攜牙帳北遷,已然式微,草原因此羣龍無首,在名義上,各部族都奉大瑞皇帝爲正統,所以後世若是計較,這一時期的大瑞版圖,必是包括了北疆草原的。

開疆拓土,擊敗北疆強敵,這樣的武功,可謂輝煌,若是經過史家潤筆,後世或許會將這李坤看成是一代雄主!雄才大略!

當然,史書上的皇帝,往往有着自己的標籤,一般而言和他們的實際性格,是有着出入的,但功績不可抹殺。

所以,魏公公的這句恭維,並不是奉承,而是實情,他也真心希望邱言能將五沼之地併入大瑞半版圖,再添李坤輝煌!

不過,對於這些,李坤卻看的很開,就見他笑道:“照邱卿之說,要絕沼患,不是一兩年的功夫,想移風易俗,更需要漫長時間,朕未必就能看到,但只要能平息,終歸是好的,也算是給子孫後代留下一個安穩局面,朕可以瞑目!”

“請官家不要說這些不吉利的話。”魏公公聞言,立時焦急起來,語中甚至忍不住帶了一點責備。

李坤也不以爲意,笑了笑,轉了話題:“先不說這些,而今劍南兵改初見成效,沼地局面也有了變化,再有一年半載,朕就可以調邱卿回京了,到時又是一番景象,大伴可都安排好了。”

“官家放心,京中佈局已然完善,衆臣、世家大族的言論,都可知曉。”

“這就好,朕不希望到時再被掣肘,對了,這封奏摺讓人收好。”說着,李坤將手中奏摺放在桌上,話鋒一轉,“祭天大典安排的如何了?”

魏公公又道:“萬事俱備,只等柔羅酋虜送到,就可進行。”

李坤點點頭,接着說起一事:“朕要冊封竈公神人,這事已經通知道門了麼?”

魏公公就回道:“幾位供奉都說要稟明師門,讓師門之人過來觀禮。”

“這樣就好,總不能太冷落了神人,那神人對朕有再造之恩,不可怠慢,”李坤說着,嘆了口氣,“可惜,母后與宗正不同意在祭天大典的時候冊封神人,不然就不必操心這些事了。”

這些話,於公乃是國祀之重,於私是皇帝的自傢俬事,魏公公雖與皇帝感情深厚,也不方便輕易置喙,便就低頭不語。

李坤說了兩句,也就收口,回到桌邊,重新看起奏摺,但看着看着卻皺起眉頭。

“嶺南道的奏摺越來越古怪了,所有人都衆口一詞,發動了那麼多的力量,居然找不到白蓮妖教的餘孽,也算離奇,按理說,就算抓不住匪首,也該能夠找到一二嘍囉。”說話間,他擡頭看向魏公公。

“老奴也接到了那邊的情報,同樣沒有提及妖道餘孽的下落。”魏公公這般迴應,對於這一點,他心裡也很奇怪,正着手調查,在沒有出結果前,肯定不能妄議,更不能輕易告知皇帝,因爲皇帝的一念之差,就有可能引起一連串的後果。

“其實,朕覺得整個嶺南道的官場,最近頗爲奇怪,他們的那些手段,朕心知肚明,時常會有要官要錢的事,不要說妖道餘孽,就算沒有餘孽,也會找出一些餘孽,可這幾年卻好似變了性子,不僅不再向朝廷苦窮、跑官,反倒是一個個都似安坐生根,踏踏實實的在那邊爲政。”

說到這裡,李坤自嘲的笑了笑:“這也是諷刺,官員安心做事,朕反倒要懷疑起來了。”

魏公公趕緊解圍道:“官家的擔憂,也是人之常情,畢竟不可能人人都如邱學士一樣。”

主僕二人的對話持續了一會,李坤就再次投入批閱奏摺中,與此同時,在朝廷內外,也流傳着有關南北的消息。

北邊的消息,乃是上次安置使逼反幾部的後續,說是朝廷派了欽差過去,撤職拿辦,然後安撫草原牧民之心,又宣佈了朝廷的意思,轉而要用邱言所呈奏疏之策,並且正安排人手。

只是,這邊消息一透露,北地的三水部等部族居然主動有了迴應,說是願意配合,令一場有可能波及甚廣的叛亂,靠着邱言的名字就消弭無形。

南邊的消息,同樣和邱言有關,也同樣和異族相關,更是關係着大瑞的邊疆安危,真是沼人聯軍土崩瓦解的消息。

“這邱言風頭太盛,本以爲他離開京城就會消停,結果卻更不得了了,一南一北,草原人和沼人,都因這個名字而平息了禍亂。”

“不簡單吶,皇上也沒有忌諱他的功勞的意思,這般看來,此人前途着實不可限量。”

“不知此人迴歸京城,會是何等光景。”

……

在京中各界對邱言議論紛紛中,七天之後,他們迎來了獻俘大典,那日京城中人頭攢動,無論官民軍士,早就聽說了國朝在北疆大勝,開疆拓土,也都是與有榮焉,很是揚眉吐氣了一把。

在萬衆期待中,柔羅人與幾大部族的俘虜,過城門而入,場面熱鬧至極。

緊隨其後的,便是皇帝的祭天大典。

國之大事,在祀與戎。

一連幾天,京城都是紛紛擾擾,沉浸在歡樂與激昂的情緒中,直到這股情緒接近尾聲,又有一場皇帝參與的大典啓動——

封神大典!

第1067章 振翅難脫藩籬,引動黃金之丹第482章 畫中有念,邱言有話第497章 邱言,你禍事近矣!第1098章 密室暗謀邱第897章 五百年來昔何在?第1185章 十三人,寄他念第408章 運由書中起第438章 邱某之言,盡在其中第620章 靈地現,民願如潮;紅日升,神池翻涌第750章 眼觀氣,林中伏第1105章 舟馬勞頓山壁前第22章 吞魂第1371章 天梯由此爲妖來第692章 杖底漣漪,死亦不休第175章 賠了夫人又折兵第1478章 贈典送西歸,黑煞現星雲第919章 看兩府變遷,欲祭天封神第776章 善惡終有報,歸土入燕趙第138章 離爲火第108章 術業有專攻,法職各不同第1154章 引得八方競相動第430章 噴血第374章 危急時刻,褪危抓機!第3章 山神棄廟走第524章 雜言民事當呈龍前第811章 一死豈如願,餘生皆纏罪第517章 氣成湖水運如柱第758章 觀氣如潮,因人擇事第1167章 聚民成史!第429章 老師,且聽弟子道來...第804章 天魔動日晷,遺蛻扭時空!第441章 星辰瓊樓,呂良出關第1112章 莫言其他,且說來意第709章 真法如一,邱言傳兵道第1310章 遺蛻乾坤,九國五家第1264章 海水燃,風暴由一人第841章 繁華何所出?第98章 《勸學》第350章 一日一幅,日漸精進第255章 鬼母自西來,銅爐從天落第407章 道友請留步第1168章 虛空造物可爲靈第一千二百一零章 純陽雷霆倒行逆施第743章 君當歸中土,學子翹首待第1066章 大鵬扶搖萬民丹第1198章 死水堵知行第1194章 都不用走了第1282章 仙道異動驚朝堂第355章 無懼無悔,惟惡惟私第1107章 性命兩分第344章 銀汞落,星雲顯神道第1497章 心魔狂舞第1077章 鎮當下而謀往後第936章 星君成道,雞犬升天第1377章 不入往路相對言第476章 大紅燈籠高高掛第626章 翰林練兵第929章 登壇起運柱,落山裂冥土第1154章 引得八方競相動第733章 血祭神靈,心想事成!第1008章 你可知錯?第101章 是仇!早晚要報!第1242章 貓言北俱,妖王所屬第37章 禍福無門,唯人自召第1287章 教宗師明理第165章 民願爲天,當勇當堅第925章 平沼之策第1059章 運涌裂天,他朝之果抵現災第900章 荒冢新墳,歷史一頁第18章 世事無常,壯魂三法第353章 修身才露端倪第1325章 意與身何所成謎第1348章 便從古道話真諦第326章 虛實爲鑑,史官筆下念第867章 此事豈能輕了,且將私仇來報第655章 好個人道大賢!第807章 局中局,人外人第377章 空城驚敵走,心路起波瀾第920章 坐脈觀芥子第294章 麻雀雖小,五臟俱全第143章 火輪迴,天人分第73章 收手!安居!不養望!第123章 九陽當空!第875章 七情六慾業火黑鏈第848章 瑞神宗魂遊冥府第1488章 原來如此第573章 三元及第!第779章 祖墳鎮運,紙上陰陽第69章 誰人曾予我束縛第472章 在心裡,也在身邊第467章 驚爆!第1057章 有鴻十分劍與手第1341章 井中煉猴,意貫蒼茫第140章 卦由心生第15章 神道路第351章 山碎殿碎人何在第161章 上靈轉,心魔跳第1402章 陰陽碎晶,忘川黃泉立鬼門第1113章 耳聞英雄會,抓盡眼前人第572章 扯念動軍,定心上榜!
第1067章 振翅難脫藩籬,引動黃金之丹第482章 畫中有念,邱言有話第497章 邱言,你禍事近矣!第1098章 密室暗謀邱第897章 五百年來昔何在?第1185章 十三人,寄他念第408章 運由書中起第438章 邱某之言,盡在其中第620章 靈地現,民願如潮;紅日升,神池翻涌第750章 眼觀氣,林中伏第1105章 舟馬勞頓山壁前第22章 吞魂第1371章 天梯由此爲妖來第692章 杖底漣漪,死亦不休第175章 賠了夫人又折兵第1478章 贈典送西歸,黑煞現星雲第919章 看兩府變遷,欲祭天封神第776章 善惡終有報,歸土入燕趙第138章 離爲火第108章 術業有專攻,法職各不同第1154章 引得八方競相動第430章 噴血第374章 危急時刻,褪危抓機!第3章 山神棄廟走第524章 雜言民事當呈龍前第811章 一死豈如願,餘生皆纏罪第517章 氣成湖水運如柱第758章 觀氣如潮,因人擇事第1167章 聚民成史!第429章 老師,且聽弟子道來...第804章 天魔動日晷,遺蛻扭時空!第441章 星辰瓊樓,呂良出關第1112章 莫言其他,且說來意第709章 真法如一,邱言傳兵道第1310章 遺蛻乾坤,九國五家第1264章 海水燃,風暴由一人第841章 繁華何所出?第98章 《勸學》第350章 一日一幅,日漸精進第255章 鬼母自西來,銅爐從天落第407章 道友請留步第1168章 虛空造物可爲靈第一千二百一零章 純陽雷霆倒行逆施第743章 君當歸中土,學子翹首待第1066章 大鵬扶搖萬民丹第1198章 死水堵知行第1194章 都不用走了第1282章 仙道異動驚朝堂第355章 無懼無悔,惟惡惟私第1107章 性命兩分第344章 銀汞落,星雲顯神道第1497章 心魔狂舞第1077章 鎮當下而謀往後第936章 星君成道,雞犬升天第1377章 不入往路相對言第476章 大紅燈籠高高掛第626章 翰林練兵第929章 登壇起運柱,落山裂冥土第1154章 引得八方競相動第733章 血祭神靈,心想事成!第1008章 你可知錯?第101章 是仇!早晚要報!第1242章 貓言北俱,妖王所屬第37章 禍福無門,唯人自召第1287章 教宗師明理第165章 民願爲天,當勇當堅第925章 平沼之策第1059章 運涌裂天,他朝之果抵現災第900章 荒冢新墳,歷史一頁第18章 世事無常,壯魂三法第353章 修身才露端倪第1325章 意與身何所成謎第1348章 便從古道話真諦第326章 虛實爲鑑,史官筆下念第867章 此事豈能輕了,且將私仇來報第655章 好個人道大賢!第807章 局中局,人外人第377章 空城驚敵走,心路起波瀾第920章 坐脈觀芥子第294章 麻雀雖小,五臟俱全第143章 火輪迴,天人分第73章 收手!安居!不養望!第123章 九陽當空!第875章 七情六慾業火黑鏈第848章 瑞神宗魂遊冥府第1488章 原來如此第573章 三元及第!第779章 祖墳鎮運,紙上陰陽第69章 誰人曾予我束縛第472章 在心裡,也在身邊第467章 驚爆!第1057章 有鴻十分劍與手第1341章 井中煉猴,意貫蒼茫第140章 卦由心生第15章 神道路第351章 山碎殿碎人何在第161章 上靈轉,心魔跳第1402章 陰陽碎晶,忘川黃泉立鬼門第1113章 耳聞英雄會,抓盡眼前人第572章 扯念動軍,定心上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