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山中2

在丁立的老家,一直有個說法,說他們老家是來自山西大槐樹下{///上傳}說是當年張獻忠屠四川,伏屍幾百萬後來,就從山西那些地方把人給遷徙到了四川

當然這個民間傳說是一個誤傳,大體的東西都對了,就是把時間給搞錯了其實山西大槐樹的傳說比這要早上好幾百年,是明代初期的事情

元朝韃子佔領中國,對外連年對外用兵,對內欺凌漢人,加之黃淮流域水災不斷,饑荒頻仍,終於激起連綿十餘年的紅巾軍起義

兩淮、山東、河北、河南百姓十亡七八元末戰亂的創傷未及醫治,明初“靖難之役”又接踵而至冀、魯、豫、皖諸地深受其害,幾成無人之地

在元末戰亂時,蒙古地主武裝察罕貼木兒父子統治的“表裡山河”——山西,卻是另外一種景象,相對顯得安定,風調雨順,連年豐收,較之於相鄰諸省,山西經濟繁榮,人丁興旺再者,外省也有大量難民流入山西,致使山西成了人口稠密的地區明朝滅亡元朝後爲了鞏固政權和發展經濟,從洪武初年至永樂十五年,五十餘年間組織了八次大規模的移民活動

晉南是山西人口稠密之處,而洪洞又是當時晉南最大,人口最多的縣據記載,明朝時在洪洞城北二華里的賈村西側有一座廣濟寺,寺院宏大,殿宇巍峨,僧衆很多,香客不絕泡*書*(寺旁有一棵“樹身數圍,蔭遮數畝’”的漢槐,車馬大道從樹蔭下通過汾河灘上的老鷂在樹上構窩築巢,星羅棋佈,甚爲壯觀明朝政府在廣濟寺設局駐員集中辦理移民,大槐樹下就成了移民集聚之地

所以背井離鄉的移民,連籍貫出處都忘記了,只有山西大槐樹下海記得清清楚楚

記得以前上學的時候還聽老師講過傳說說是當年老百姓都不願意遷徙,當時的官府就哄騙人說朝廷開恩,不想去的人在大槐樹下登記預期沒有登記的,就是想要遷徙的結果這般一來,老百姓紛紛上當一來登記,當場就被繩子一捆帶上就走

傳說當年移民時,官兵用刀在每人小趾甲上切一刀爲記至今凡大槐樹移民後裔的小趾甲都是復形兩瓣“誰是古槐遷來人,脫履小趾驗甲形”

當時,爲防止移民逃跑,官兵把他們反綁然後用一根長繩聯結起來,押解着移民上路由於移民的手臂長時間捆着,胳膊逐漸麻木,不久也就習慣了,以後遷民們大多喜歡揹着手走路,其後裔也沿襲了這種習慣在押解過程中,由於長途跋涉,常有人要小便只好向官兵報告:“老爺請解手我要小便”次數多了,這種口頭的請求也趨於簡單化,只要說聲“老爺,我解手”,就都明白是要小便此後“解手”便成了小便的代名詞

像是丁立,小腳趾都是兩瓣的當時老師問誰是這樣的?整個班級有一般人舉手,可見小縣城大部分也都是遷徙來的

後來丁立交往的天南海北的人多了就是四川雲南那邊也有類似的說法,都說自己祖先在山西大槐樹下

丁立估摸着雲哥的情況卻也差不多隻是不知道是明末還是明初的時候,遷徙當年張獻忠四川大屠殺也是確有其事,傳說當年張獻忠寫過一首詩,題在一個石碑上那首詩寫着:“天生萬物以育人,人無一善以報天殺殺殺殺殺殺殺”據說這事情在四九年以前是老幼婦孺,人人皆知

但是現在的考古發現的所謂“七殺碑”上並無一“殺”字,與傳聞截然不同,實爲張獻忠“聖諭碑”:“天生萬物與人,人無一物與天,鬼神明明,自思自量”可見“七殺碑”實爲滿韃子統治者爲誣衊張獻忠而散佈的流言,並且,此流言影響之大

實際上,屠殺是有的據考證,清初四川人口只剩下50來萬,重慶城現朝天門到七星崗通遠門一帶只剩下數百家人,重慶所轄的州縣內,有的只剩下十幾家人這些人當是滿韃子屠殺的,爲了掩人耳目,不再傳出像是揚州十日,嘉定三屠之類的不利於統治的事情所以把一腦袋屎都給扣到了老張頭上反正老張已經掛了,也不會站出來跟他們對質

總之到康熙朝的時候,又組織了幾次大規模的人口遷移,這次是從東南諸省遷徙人口到的四川

雲哥既然說不清楚,那麼也搞不明白到底他們祖上是那一次遷徙過來的?不過這裡這麼多傳說和明代有關,比如那崖居是明代修的躲匪洞,剛纔上去的石堡又傳說是明末爲了對抗李自成而修的堡壘,那麼估計還是明初的時候,山西大槐樹下遷徙過來的

“嘿嘿,來這裡是找什麼的?那麼考古啊,這是”餘偉很不滿意了

丁立加不滿意:“千里迢迢的,你不會就帶着我來看這些破東西?你說的那些時刻在什麼地方?”

餘偉也不理他問雲哥:“這要是東周的,起碼有兩千年的歷史了?這棺材怎麼還好好的?”

“這是我們當地纔有的梳子木,結實的很”雲哥說了一句,忽然想到了什麼,說:“你們要看時刻,那倒是有不過,估計你們也看不懂上面都是些天書”

丁立頓時大喜:“走,走,帶我們先去看看再說”

石刻就在懸崖的一個洞中,想是因爲爲了隱蔽的關係石刻並沒有刻在懸崖外的岩石上,那便成了摩崖石刻了

雖然說東周的文字屬於六國文字系統,早已經破譯了的但是憑丁立和餘偉這樣的傢伙是怎麼也沒有辦法看懂的,真正的鳥篆倒是丁立看起來還有些熟悉,和很多符籙裡面的寫法相似

“沒錯了,就是這一篇”餘偉取出了照片對照半天,終於確定下來洋洋得意的說:“我早就翻譯好了”()

泡書閱讀最最全的小說 ///

第103章 傳承第13章 王領隊第14章 徐卓浩第130章 欲擒故縱第6章 見鬼第70章 癲癇第85章 遭遇第93章 付偉2第156章 痕跡第136章 醫院第7章 登島第44章 危險生物第24章 劍術第167章 取義第120章 雷印二第159章 鼎第一部七十五章 峰迴路轉第126章 論道第142章 鵲巢鳩佔第52章 孽債第6章 山海白澤第2章 萬瘸子第75章 武法第98章 工程第100章 九龍水第30章 迷魂術第41章 禽獸不如第24章 劍術第115章 爆破第24章 遊天宮第149章 考古隊第159章 鼎第36章 陰身第179章 搏殺第92章 跳樓第171章 壯烈第88章 崖葬第142章 鵲巢鳩佔第88章 同行第132章 報恩第127章 天打雷劈第187章 獲救第126章 石堡2第23章 石頭山第48章 範青青第19章 五虎下山局第11章 密道壁畫2第60章 星圖發動第161章 諸幻皆空第138章 請教第48章 又見洞神第97章 奇案第161章 諸幻皆空第94章 山水第79章 洪範第81章 真龍第59章 謎團第143章 咒術盜墓第151章 圖騰2第179章 搏殺第139章 開眼第62章 祖墳第47章 練功第185章 該死的貓第150章 高人第2章 海上仙山第119章 老丈人第114章 黑暗第15章 痋第29章 碟仙第153章 星宿分野第21章 大鯢龍魚第67章 洞第159章 鼎第1章 姑父第48章 又見洞神第27章 浩然之氣第74章 殭屍第7章 救命第148章 廢墟第162章 真相第168章 孽煞第71章 鬥法第167章 取義第147章 金杖第75章 茅山術第71章 祝水咒第14章 看病第40章 騎馬布第4章 胡可俠的過往第10章 倒七關第60章 屍變第105章 鬼子的陰謀第21章 火車之一第96章 真言手印第11章 密道壁畫2第11章 古麇國第42章 再次進洞第113章 洞神第38章 紛亂如麻
第103章 傳承第13章 王領隊第14章 徐卓浩第130章 欲擒故縱第6章 見鬼第70章 癲癇第85章 遭遇第93章 付偉2第156章 痕跡第136章 醫院第7章 登島第44章 危險生物第24章 劍術第167章 取義第120章 雷印二第159章 鼎第一部七十五章 峰迴路轉第126章 論道第142章 鵲巢鳩佔第52章 孽債第6章 山海白澤第2章 萬瘸子第75章 武法第98章 工程第100章 九龍水第30章 迷魂術第41章 禽獸不如第24章 劍術第115章 爆破第24章 遊天宮第149章 考古隊第159章 鼎第36章 陰身第179章 搏殺第92章 跳樓第171章 壯烈第88章 崖葬第142章 鵲巢鳩佔第88章 同行第132章 報恩第127章 天打雷劈第187章 獲救第126章 石堡2第23章 石頭山第48章 範青青第19章 五虎下山局第11章 密道壁畫2第60章 星圖發動第161章 諸幻皆空第138章 請教第48章 又見洞神第97章 奇案第161章 諸幻皆空第94章 山水第79章 洪範第81章 真龍第59章 謎團第143章 咒術盜墓第151章 圖騰2第179章 搏殺第139章 開眼第62章 祖墳第47章 練功第185章 該死的貓第150章 高人第2章 海上仙山第119章 老丈人第114章 黑暗第15章 痋第29章 碟仙第153章 星宿分野第21章 大鯢龍魚第67章 洞第159章 鼎第1章 姑父第48章 又見洞神第27章 浩然之氣第74章 殭屍第7章 救命第148章 廢墟第162章 真相第168章 孽煞第71章 鬥法第167章 取義第147章 金杖第75章 茅山術第71章 祝水咒第14章 看病第40章 騎馬布第4章 胡可俠的過往第10章 倒七關第60章 屍變第105章 鬼子的陰謀第21章 火車之一第96章 真言手印第11章 密道壁畫2第11章 古麇國第42章 再次進洞第113章 洞神第38章 紛亂如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