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桓漪與李信的震驚
“李信。”
“你有統兵一方的天賦,但看軍中之事可不能看表面。”
桓漪轉過身,對着身邊的青年將領道。
“難道趙軍士氣低弱還有貓膩不成?”李信有些詫異的道。
“廉頗這人用兵如神,昔日他在長平布軍,就連武安君也無法攻破他的陣勢,只能與趙國拼持久戰,最終還是通過離間計讓當初的趙王撤下了廉頗,換上了趙括,這纔有武安君大破趙國,讓趙國現如今都大受影響。”
“此番我據城而守,不出城,不追擊,又有多座城池遙相呼應,互爲犄角,廉頗也沒有辦法攻下。”
“所以。”
“他示我軍以弱,目的就是想讓我放下警惕,讓我軍產生輕視。”
“不得不說,他這手段很高明,如若是莽撞一點的,只怕都想着邀功出城追擊了。”桓漪笑了笑,帶着幾分看透的笑意。
“廉頗,果然老謀深算。”
看着城前的一片戰火燎原,桓漪冷笑了一聲。
“竟然這麼快?”
“本將可以斷定,未來我大秦要滅列國一統天下,趙玄,必是首屈一指的戰將。”桓漪沉聲說道。
“趙玄騎兵攻城雖看似莽撞,但是卻也讓暴鳶引起了輕視,城門被趙玄斬破後,士氣已喪,或許這就是趙玄騎兵攻城的目的,一來是速度很快,二來也是爲了引起暴鳶輕視。”李信分析道。
“攻破陽翟後,趙玄便帶麾下五千輕騎,着韓軍戰甲,奇襲新鄭,騙開城門,殺入新鄭,斬敵數千,攻破韓王宮,最終擒韓王以及百官,逼迫韓王投降。”
將戰報合起來。
“韓已經爲我大秦所滅,大秦東出戰略已成,趙必有動作。”
相邦府。
“能夠比得上你將才的,蒙武那傢伙的兒子蒙恬,王翦那傢伙的兒子王賁,他們自幼就在軍中長大,熟兵家,有統兵天賦,而你也不逞多讓。”
神情立刻變得一幅吃驚的樣子。
“將我軍情況上奏大王,稟明有我軍駐守一日,趙國休想奪回疆土。”桓漪說道。
“但是本將與你的情況可不同,你效忠的君王皆是見識淺薄的昏庸君王,而我桓漪效忠的君王乃是真正的雄主。”
“但趙玄以騎兵攻城,破陽翟,斬了暴鳶那廝,着實是讓本將沒有想到的。”桓漪也是感嘆的道。
“如今在韓國戰場上風頭正甚的那個年輕將領,得大王恩重,在全軍賜予宣揚的趙玄。”
李信接過來,定睛一看,臉上也浮起了驚色。
就在這時。
“昔日你據守長平抵禦武安君,死守不出,如今本將倒是讓你也嚐了這滋味了。”
爲將一方。
桓漪十分感嘆的說道。
仔細看了半天后。
不僅要統兵禦敵,更要分析天下戰場形勢。
“原來皆是因爲趙玄這奇襲之策。”
“多謝上將軍教誨,末將銘記於心。”李信鄭重回道。
“廉頗。”
“啓稟上將軍。”
“恩。”李信也點了點頭,眼中帶着幾分期盼:“真想見見趙玄,看看他究竟是何許人也,聽聞他剛剛入伍不到一年,來自一個普通的山村,從未接受過兵法學習,可是他竟如此厲害,或許這就是天賦異稟吧。”
目光一轉。
“大王必重賞趙玄。”
“趙玄?”
李信一臉訝異的說道。
“難怪韓如此快就被滅了。”
“誰?”
桓漪一愣,然後也點了點頭:“的確,我大秦滅韓之戰,最爲出彩的便是這趙玄了。”
桓漪接過來。
“在大秦軍中年輕一輩,你也足夠出彩了。”
“上將軍,難道攻破韓都之人又是這趙玄?”李信驚訝的道。
“滅國之功歸於一身。”
“李信,日子還很長,你也還很年輕,戰場之上,除了要熟知兵法詭變之道,還是要親臨戰場實踐,如若如同昔日的趙國趙括一樣,縱然有兵家之才,卻只有理論,未曾親歷戰場,未有掌軍經驗,最終也只有兵敗身死一途。”桓漪對着李信說道,語氣之中有着對後者的強烈期望。
“看來本將還是小瞧他了。”
“陽翟一戰,暴鳶聚兵而守,若非強攻根本不可能破城,不付出上萬銳士的代價,幾乎不可能破城。”
桓漪笑了笑,將手中戰報對着李信一遞。
“以後有機會會見的。”
咸陽城。
“如此能力,如此膽魄,在年輕一輩之中,或許這趙玄當爲翹楚。”
“感受如何?”桓漪看着李信笑道。
“幸虧有上將軍親自掌軍,否則,我不是這廉頗對手。”李信有些感慨的道。
桓漪作爲大秦老牌上將軍,自然是有着他的能力。
“他這膽魄,當真是有勇有謀。”
“他,從末將現在知道的,無論是勇力還是統兵,似乎都出乎常人預料。”李信帶着幾分敬佩的道。
“你們三人在我大秦年輕一輩之中當爲翹楚。”桓漪笑着說道。
“報。”
“剛剛傳來的密報,韓都已經被我大秦攻克,韓,已經亡了。”兵卒激動的道。
“末將領命。”李信躬身一拜。
一個兵卒快步來到了桓漪面前,躬身一拜。
“另外。”
“趙玄,我不如。”李信老實的回道。
“你自己看看吧。”
“何事?”桓漪看向來人道。
“破邊境就斬一主將,嶄露頭角。”
“陽翟破,或許此刻韓都已經爲我大秦攻破,韓已亡了。”桓漪笑着道。
“說起來。”
“多謝上將軍看重,李信還差得遠,不過在李信心目中,還有一人值得敬佩。”李信不卑不亢的說道。
桓漪笑了笑。
“以本將對趙王的瞭解,他絕對會氣急敗壞,令廉頗加大攻勢,李信,你立刻傳令全軍,加大防守力度。”
“上將軍,此乃破韓詳細戰報。”兵卒恭敬將手中的戰報對着桓漪一遞。
打開一看。
“趙玄,趙玄。”
桓漪一愣,表情是既喜又驚。
“不過現在形勢變了。”
當今大秦相邦王綰,還有廷尉任職的姚賈相對而坐。
“相邦。”
“不知這一次你召下官前來,有何要事?”姚賈看着王綰問道。
PS:謝謝老鐵們的支持,感謝。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