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六章 五策

經過這近一年的認識,滿朝文武其實對李陽這個人早已是刮目相看了。只要他說的不是太過荒唐,哪怕就是初聽有些離譜,大家也不敢隨便輕視。

如今,他更是在滅匈奴的事情上,想出了一條策論,更是讓人心底佩服。

要知道,滅匈奴至今可是從未有人想到過好的計策啊,而如今李陽所說的民族融合之策,就似乎大有所爲。

也許,這真的可以像解決南邊的南夷一樣,徹底的解決北方的匈奴。

只不過,要想讓匈奴徹底的融入到華夏民族,卻絕非易事。

正如皇帝所擔憂的那樣,就算他們因爲失去了生存的根本,暫時歸順了,可是卻難保他們不會再次發難。

想到這裡,衆人無不是一副洗耳恭聽的樣子,等着李陽的高談闊論。

提及匈奴的融合之計,李陽也沒有立即開口,而是沉思了起來。

他記得歷史中的清朝,之所以能將遊牧民族融合,女真族自己是遊牧民族只是其中的一個因素,其實,女真只不過是衆多遊牧民族當中的其中之一,原本遊牧民族之間也是戰爭不鬥的,所以清朝能融合遊牧民族,更重要的其實是因爲他們推行的一系列政策。

其一就是懷柔政策,滿清選擇拉攏遊牧族,給予了實際的好處。

其二就是血緣融合,實行滿蒙通婚。

其三是建立盟旗制度,這也是最重要的,把遊牧的各族進行塊狀分割,並且還不允許越界,這樣一來就讓各部落之間變得鬆散,難以聚集力量。

其四則是利用宗教,在草原上推動喇嘛教,鼓勵信仰蒙古喇嘛教,大幅度的削減人數。

大致就是通過以上四種策略,直接就將上千年以來的遊牧民族給徹底解決了。

對於李陽來說,他的能力,說白了就是歷史經驗。

所以,想明白清朝是如何解決遊牧民族的,於是他便開口道:“陛下,若是匈奴人願歸順大秦,只需五個策略,便可徹底將他們融合到華夏民族。”

“哦?快講!”嬴政有點等不及了,催促道。

李陽點點頭:“其一,在草原設郡縣,建城池,將匈奴各小部落通通拆散,小部族首領封縣令。”

“什麼?讓匈奴人自己管理草原?”

此話一出,頓時所有人都露出了驚訝的表情。

嬴政不解道:“讓他們自己管理草原,豈不是等於依舊在朕的大秦統治之外乎?”

“非也!請陛下聽臣解釋。”

李陽搖了搖頭,然後道:“設郡縣,是爲了將草原進行塊狀分割,讓各個小部族頭領任縣令,掌管一地,是爲了讓匈奴人互相制衡。陛下您想,之所以匈奴會成勢,不就是因爲他們各個草原小部落都聽命於冒頓單于嗎?而一但設郡縣,各個小部族皆封縣令,他們此後就是平起平座的身份和地位了,以後誰也不會聽誰的了。介時,整個草原,一盤散沙,我大秦便可永無後顧之憂。”

衆人聽到這裡,都驚呆了。

因爲李陽所說的辦法,經過他的詳解,確實極爲的精妙,讓人有一種醍醐灌頂,茅塞頓開的感覺。

“妙!太妙了!此策非常不錯!”

嬴政聽完之後,也是高興的大聲讚歎了起來。

李陽笑了笑:“陛下,介時可以由我大秦官員任郡守,統領這些大小部落,居中調和各部族之間的矛盾,必定讓這些大小部落,唯我大秦馬首是瞻。同時,嚴格下令,各縣放牧不允許越界,如此一來,他們更是變得鬆散,難以聚集力量。而且,我們可以把河套地區豐沃草場也給他們,這樣一來,各部草場有貧有沃,他們人心更是不齊。就算是靠近苦寒北方的部落想反,得到了豐沃草場的部落也不會追隨,畢竟他們可是過得很豐足啊。”

“好,很好!哈哈哈!”

嬴政大笑了起來,雙眼放光,李陽所說的制衡之計,的確是能很好的將匈奴勢力徹底的瓦解。

而文武大臣們也被李陽玩的這一手製衡之術,給驚住了。

他們都沒有想到,李陽竟然會如此的陰險狡猾。

這時,他們方纔明白,李陽能鬥倒趙高,真的不是運氣。眼下他所說的這條制衡計策,就足可以看出此人的心機和計謀,那真是比一些老謀深算的老臣都猶過不及。

在這一刻,大家都不免有一些心驚。

這傢伙,果然是不簡單啊!

當然,馮去疾也是眉頭微微一皺,深深地看了李陽一眼。

李陽接着道:“而設城池,則更是大有用處,遊牧民族之所以難以滅盡,就是因爲他們居無定所,來去靈活,而設了郡縣,他們就有了固定的區域,加上修建城池,他們便有了安居之所,男子可以外出在規定的草原遊牧,但是他們的妻兒卻會留在城中,如此一來,他們便有了寄託,再也不可能說走就走了。”

衆人紛紛點頭,蒙恬更是大聲讚歎了一句:“中丞相真是好計謀!”

李陽笑了笑。

“你剛纔說有五策,這是其一,那還有呢?”嬴政興趣高漲,立即問道。

李陽道:“這第二嘛,便是通商。最終要讓他們安於大秦的統治,還須能讓他們能夠很好的生存,所以通商必不可少。我們可以用糧食和生活必須品,甚至是一些美酒等奢侈品,去換購他們的畜產,如此一來,不僅他們不會爲了生存,被逼得再次侵襲中原,而且整個草原都將成爲我大秦的牧場,可源源不斷的向中原輸送戰馬、皮毛、牛羊肉,此乃雙贏。”

嬴政再次非常贊同的點點頭。

“這第三嘛,就是文化的同化了。遊牧民族沒有什麼自己的文化,所以華夏文化可以輕而易舉的取代他們自己的文化。因此,這第三條計策,便是把義務教育放到草原全面推行,以此用文化同化、改造他們的思想,統一他們的意識,下一代便再也不足爲慮了。”

衆人紛紛叫彩!

“那這第四呢?”蒙恬問道。

“其四,便是血緣融合!”

李陽笑了笑:“鼓勵華夏民族與遊牧民族通婚,鼓勵兩族間的來往,只要血緣融合了,便真的不分彼此,融爲一體了。”

衆人點點頭,這一條確實也很重要。

這時,不等別人催問,李陽接着道:“第五,就是給他們建功立業的升遷機會。他們不是崇尚武力嗎,他們不是騎**湛嗎?那就在草原徵兵,讓青壯男子盡皆入伍,給他們建功立業的平臺,同時也消耗他們的青壯,減少他們的人口。當然,那些部落頭領,也可以給他們升遷,讓他們來中原任職當官,甚至有能力者,入咸陽權力中樞也是可以的。這樣一來,他們就算爲了自己的榮華富貴,也會讓自己的部落規規矩矩的。”

說到這裡,李陽一笑:“有如此五策,臣想北方之患,或可永除!”

第三百零九章 民族自豪感第三百二十一章 論計第六十一章 溫情一幕(爲QQ閱讀一萬推薦票加更)第三十章 可續持發展第二百七十四章 迴歸第一百九十六章 土地承包制第二百二十六章 大敗匈奴第一百四十八章 地球儀第一百七十二章 講歷史第九十二章 大謀者第三百二十一章 論計第二百三十七章 大將?第六十七章 令人髮指第二百九十二章 好大的官威第十九章 頌詞第九十五章 報復第二百五十四章 保護弱勢羣體第一百零七章 裝逼上癮第三十二章 倒黴孩子第二十二章 神人也第二百三十九章 信心高漲的夫餘王第二百三十七章 大將?第一百六十一章 雕版印刷術第三百一十七章 炸藥第三百零五章 少昊城第三百四十二章 這年輕人第九十章 囂張之極第三百四十一章 涼涼第三十一章 不可持續第三十五章 工程招標第二百四十四章 夢碎第六十九章 中丞相又要裝逼了第二百二十七章 收東胡第一百一十八章 做人的底線呢?第一章 尋醫令第九十七章 利國利民利己第四十三章 誰也別攔我第二百六十七章 過年了第一百九十五章 丈量工作第二百二十三章 敗亡第二百六十五章 歲終第二百六十一章 變天第三十九章 好個錘子第三百五十二章 炸藥第二十八章 表現的機會來了第三百五十五章 大膽的想法第七十三章 有何玄機第一百四十八章 地球儀第二百三十六章 最後一戰第二百四十七章 斥責三問第二十九章 想錯了第二百五十一章 拭目以待第一百五十八章 秦球第三百三十三章 李陽謀國第五十一章 老子要續命第二十一章 老伯威武第一百二十一章 叫陣第八十二章 是人是鬼第一百二十二章 真的中計了第二百九十二章 好大的官威第一百九十六章 聚衆抗法第二百五十三章 行省制第七十六章 玄鳥第四十二章 共商滅秦大計第二百六十三章 世事玄妙第一百二十一章 再傳捷報第三十一章 不可持續第一百七十八章 隨便議議第六十三章 天現異象第六十六章 給他們一個驚喜第三百零一章 飛剪船第二百二十四章 東胡右庭第十八章 秦法沒人性第四十四章 臥槽,無情!第一百一十七章 合兵抗秦第六十三章 天現異象第三百零三章 美洲大陸第二百零六章 陽滋第三百六十七章 律法與正義(二)第九十五章 報復第三章 記得按時吃藥哦第二百三十四章 統一東胡第七十四章 天書第二百六十五章 歲終第一百八十三章 秦國新政第三百六十七章 律法與正義(二)第二百三十一章 嬴政的擔憂第一百八十八章 土改進行中第二百二十八章 我太苦了第三百二十三章 捷報第三百五十六章 信用貨幣第七十二章 李陽不死,天理難容第一百九十四章 預謀大事第三百二十二章 這彎有點急第三百六十章 大秦紙幣第三百零二章 炮第三百零八章 秦國重器第三十九章 好個錘子第七十五章 天書警示第二百三十二章 捷報
第三百零九章 民族自豪感第三百二十一章 論計第六十一章 溫情一幕(爲QQ閱讀一萬推薦票加更)第三十章 可續持發展第二百七十四章 迴歸第一百九十六章 土地承包制第二百二十六章 大敗匈奴第一百四十八章 地球儀第一百七十二章 講歷史第九十二章 大謀者第三百二十一章 論計第二百三十七章 大將?第六十七章 令人髮指第二百九十二章 好大的官威第十九章 頌詞第九十五章 報復第二百五十四章 保護弱勢羣體第一百零七章 裝逼上癮第三十二章 倒黴孩子第二十二章 神人也第二百三十九章 信心高漲的夫餘王第二百三十七章 大將?第一百六十一章 雕版印刷術第三百一十七章 炸藥第三百零五章 少昊城第三百四十二章 這年輕人第九十章 囂張之極第三百四十一章 涼涼第三十一章 不可持續第三十五章 工程招標第二百四十四章 夢碎第六十九章 中丞相又要裝逼了第二百二十七章 收東胡第一百一十八章 做人的底線呢?第一章 尋醫令第九十七章 利國利民利己第四十三章 誰也別攔我第二百六十七章 過年了第一百九十五章 丈量工作第二百二十三章 敗亡第二百六十五章 歲終第二百六十一章 變天第三十九章 好個錘子第三百五十二章 炸藥第二十八章 表現的機會來了第三百五十五章 大膽的想法第七十三章 有何玄機第一百四十八章 地球儀第二百三十六章 最後一戰第二百四十七章 斥責三問第二十九章 想錯了第二百五十一章 拭目以待第一百五十八章 秦球第三百三十三章 李陽謀國第五十一章 老子要續命第二十一章 老伯威武第一百二十一章 叫陣第八十二章 是人是鬼第一百二十二章 真的中計了第二百九十二章 好大的官威第一百九十六章 聚衆抗法第二百五十三章 行省制第七十六章 玄鳥第四十二章 共商滅秦大計第二百六十三章 世事玄妙第一百二十一章 再傳捷報第三十一章 不可持續第一百七十八章 隨便議議第六十三章 天現異象第六十六章 給他們一個驚喜第三百零一章 飛剪船第二百二十四章 東胡右庭第十八章 秦法沒人性第四十四章 臥槽,無情!第一百一十七章 合兵抗秦第六十三章 天現異象第三百零三章 美洲大陸第二百零六章 陽滋第三百六十七章 律法與正義(二)第九十五章 報復第三章 記得按時吃藥哦第二百三十四章 統一東胡第七十四章 天書第二百六十五章 歲終第一百八十三章 秦國新政第三百六十七章 律法與正義(二)第二百三十一章 嬴政的擔憂第一百八十八章 土改進行中第二百二十八章 我太苦了第三百二十三章 捷報第三百五十六章 信用貨幣第七十二章 李陽不死,天理難容第一百九十四章 預謀大事第三百二十二章 這彎有點急第三百六十章 大秦紙幣第三百零二章 炮第三百零八章 秦國重器第三十九章 好個錘子第七十五章 天書警示第二百三十二章 捷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