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六章 火藥

被何章這賤逼雷得內焦裡嫩的李陽,也是拿這缺貨沒辦法了,只好明確的重申道:“它的名字本君已經定好了,就叫鞭炮、爆竹!不可以叫陽鞭,我說的夠不夠清楚了?”

何章一臉敬仰的點點頭,讚道:“大人真是視名利如無物,視榮譽如糞土,火藥、鞭炮這等與造紙術齊名之發明,卻能毅然決然的拋卻,這種淡泊名利的境界,着實令屬下佩服之至。既然大人決定放棄以自己名字命名此物,那屬下就卻而不恭了,我決定就叫它何藥、章鞭!”

我章你妹!

你個賤貨,簡直就是厚顏無恥!

李陽徹底無語,厲聲決斷道:“你沒聽清楚嗎,不準叫陽藥、陽鞭,更不準叫何藥、章鞭,只能叫火藥、鞭炮、爆竹,一個字都不能改。”

“不都是鞭嗎。”何章這賤貨不由撇撇嘴,還不爽的嘀咕了一句。

不過,看到李陽這麼強硬的態度,他也知道火藥和鞭炮的名字無法由自己命名了,於是轉而道:“大人,這火藥和鞭炮怎麼製作?”

李陽道:“要想製作火藥,需三種基本原料,硝石、木炭、硫磺。然後按比例配在一起,便可製作出火藥來了。”

“哦?這般容易!”

何章一聽,原來能與造紙術齊名的火藥,製作竟如此簡單,只不過是三種原料的配比,不由大喜:“硝石、木炭、硫磺,將作府便有現成的,大人告訴我如何比例搭配,屬下這就命人去配比幾百斤火藥。”

李陽心想,你們對火藥的特性還完全不瞭解,直接配製幾百斤,一但爆炸了,還不把你們全給炸死啊?

於是擺擺手道:“不急,此物屬危險品,一但引燃,十分之危險。”

“哦?火藥很危險?”

何章終於警惕了起來。

李陽點點頭:“沒錯,火藥的威力巨大,引燃之後,會瞬間釋放巨大的熱量,從而發生爆炸。”

“爆炸?”

何章一怔,疑惑道:“大人,什麼叫爆炸?”

李陽道:“呃,就是如果你弄幾百斤火藥,一但引燃,你那作坊都將被它釋放的巨大熱量產生的張力,而整個被夷爲平地。”

“啊?整個作坊被夷爲平地!”

這一下,何章變得凝重了起來,驚道:“殺傷力如此巨大,若是能用於軍隊作戰,豈不比秦弩還更強悍?”

李陽詫異地看了他一眼,心想這傢伙還真是一個人才,只是稍一聽火藥的特性,就知道它在軍事方面上的巨大潛力。

這一刻,李陽是真的佩服這賤貨了。雖然這貨有點厚顏無恥,但……確實是一個金子。

要知道,中國雖在戰國時就有煉丹術士利用硝石等物煉丹,但是嚴格意義上來說,火藥其實是由晉朝葛洪發明的。而且,中國發明瞭火藥,在漫長的歷史上,卻只將它用於鞭炮、煙花上,真正在軍事上將其發揚光大,發明槍、炮,還是人家國外人呢。

而眼前的這個何章,竟是根據火藥會爆炸這一句話,立刻就想到它對於軍事上的用途,這種眼光,可是非常難得的。

李陽滿意的點點頭:“你說的不錯,火藥一但得到利用,將來定是能夠取代現今的兵器,甚至還會改變軍隊作戰的方式,以及戰爭的形態。”

說到這裡,李陽爲了能更好的讓何章理解,補充道:“可以毫不誇張的說,只要你能利用火藥開發出先進的熱能武器,秦國便能夠輕鬆的成爲世界霸主,迅速的統治秦球,總之火藥在軍事方面的潛能是無限的。”

李陽可是沒有騙他,火藥可是戰爭利器,直接終結了延續了幾千年的冷兵器時代!

何章聽到李陽這番話,早已雙眼放光,臉色潮紅,激動的熱血沸騰,趕緊道:“大人是否已經想到了如何利用火藥製作武器了?”

李陽點點頭,道:“確實有一些想法,不過……眼下還是先把火藥配製出來,先製作一些鞭炮吧,至於如何將其利用開發成武器,以後再說。”

何章點點頭:“對,待火藥發明出來後,我們再發明可以將房子夷爲平地的火藥武器。”

…………

當天,李陽就親自到將作府,配製火藥。

將作府裡並不缺硝石,因爲硝石在在戰國時已用做醫藥。特別是方士很重視硝石,說它是“感海滷之氣所生,乃天地至神之物,……能使七十二石化而爲水,柔潤五金,制煉八石,雖大丹亦不捨此”。所以,在中國早期丹術裡,硝石就是主角。

在秦朝,有大量的硝石礦存在。

自然界中的硝石往往是土壤中含氮有機物質在細菌作用下分解、氧化成硝酸後與土壤中的鉀素化合而成的。所以每當秋高氣爽的季節,它通常呈皮殼狀或鹽花狀析出來,覆蓋在地面、牆腳,這就是所謂的地霜。特別是在豬圈、馬廄、廁所附近的牆角尤多。

硝民掃取這種含硝的土塊,置於桶內,加水浸泡。經過濾後,將濾液熬煮或曬乾,就得到硝石結晶。此外,在某些岩石表面、洞穴或鹽沼地帶偶爾也會找到它。

而硫磺就更是早已就大量開採、使用之物,所以黑火藥的原料都是齊全的,對於李陽來說,最重要的是黑火藥的配製比例。

民間說法“一硝二磺三木炭”,說的就是黑火藥三種成分的質量比。

只不過,黑火藥“一硫二硝三木炭”的配方口訣應該不是很早流傳下來的,因爲古代的火藥配製比例並不是這樣的,所以可見“一硫二硝三木炭”的說法很有可能是後人的記憶口訣,我懷疑多半是中學化學老師乾的。

當然,作爲穿越者,李陽可是十分清楚黑火藥的配製比例。

標準的火藥配製標準比例應該是,硝酸鉀:硫:碳=15:2:3

化學反應以1硫2硝3碳的黑色火藥爲基礎,實際質量配比是:硝酸鉀佔75%、硫佔10%、炭佔15%。(2KNO3+S+3C =點燃= K2S+N2+3CO2)

對於知道火藥配製比例的李陽來說,製作極爲簡單,當何章命人將原料取來之後,李陽就將硝石晶體、硫磺、木炭研磨成粉,然後按比例混合在一起。

不多時,黑火藥就這樣簡易的配製出來了,裝在碗裡,足足有一碗。

看着三種原料混合而成的黑色粉末,何章帶着幾分質疑的表情,問道:“大人,這就是能和造紙術堪比的發明,火藥?”

李陽點點頭:“沒錯,這就是火藥。”

何章左看右看,有點不敢相信,這怎麼看都太簡單了,很難讓人將它與造紙術相提並論。

“來,我們來實驗一下!”

李陽其實也很想知道,自己配製出來的黑火藥到底行不行。

於是立即取了一勺,置於一張紙上,然後用一根樹枝伸過去引燃。

只聽見“嗤”的一聲,一團火光猛然冒起,燃起一股濃煙。看到這一幕,李陽知道,黑火藥算是成功了!

“哇!”

何章一臉的燦爛,顯然是覺得這個小小的實驗非常的有意思。

於是從地上撿起還燃着的小樹枝,對着地上那一碗黑火藥就捅了過去……

李陽一看,臥槽!

直接嚇得一聲驚呼,剛想要制止,可是已經來不及了,只聽見“嘭”的一聲,一道猛烈的火光爆炸開來,頓時李陽就只覺兩眼一花,什麼都看不見了。

第二百八十八章 南巡第二百七十五章 普天同慶第二百六十七章 過年了第四十一章 造紙第二百零七章 搞事情第一百一十六章 友軍來投第三百七十六章 匠癡公輸冊與博學鎮國君第三百一十九章 薩拉族第九十六章 這個人太可怕了第二百八十一章 新農作物第二十六章,必須保第八十一章 問罪第九十一章 分權第二百八十二章 出乎意料第二百六十一章 變天第二百二十四章 東胡右庭第一百四十八章 地球儀第十四章 慶賀第二百七十四章 迴歸第二百五十七章 喜聞樂見第三百四十三章 大秦夢第三百六十三章 商業稅第七十一章 神人第三百八十四章 長遠計第三百章 工程製造署第二百三十章 可憐的冒頓第一百一十九章 捷報第四章 天下居第十六章 公法第二百七十二章 少昊使團第三百六十三章 商業稅第一百七十三章 李陽誤國第一百五十四章 民族融合(爲月票增加一千票加更)第二百三十七章 大將?第一百一十一章 調兵第一百六十六章 朕的大秦亡了?第二百四十一章 驕傲的肅慎王第三百七十六章 匠癡公輸冊與博學鎮國君第三百七十一章 優化的必要性第二百七十章 新氣象第三百五十四章 不差錢第五章 秦國的茅臺第三百零二章 炮第一百三十三章 意識問題第三十章 可續持發展第一百一十章 回家第一百九十九章 李陽之怒第二百九十三章 鎮國君第二百一十三章 北征第一百八十九章 士族亂了?第二百五十四章 保護弱勢羣體第三十二章 倒黴孩子第二十五章 不能保第二百七十六章 監國第二百七十三章 震憾第十六章 公法第三百五十二章 炸藥第一百五十一章 一國兩制(爲月票滿一千加更)第三百四十七章 大基建第八十七章 這個老頭壞的很第四章 天下居第四十六章 鐵錘第二百五十九章 角鬥第二百三十九章 信心高漲的夫餘王第七十六章 玄鳥第二章 獻藥第二百一十九章 冒頓第三百七十三章 公輸冊帶來的消息第三百五十八章 董翳第九十四章 五百兵第二百二十九章 章邯的妙計第一百七十八章 隨便議議第二十四章 找人第三百零九章 民族自豪感第九十章 囂張之極第二百六十一章 變天第一百一十章 回家第十四章 慶賀第二百三十二章 捷報第一百三十九章 豎式(爲盟主有腹肌的園長加更)第一百八十一章 土改策略第三百四十九章 立場第三百三十八章 無敵是多麼寂寞第三百七十三章 公輸冊帶來的消息第二百五十五章 飄了第三百一十六章 高山王第三百二十四章 瓦多王第三十四章 何謂可持續第四十四章 臥槽,無情!第二百三十一章 嬴政的擔憂第二百三十二章 捷報第二百六十九章 改軍制第三百六十六章 律法與正義第七十二章 李陽不死,天理難容第六章 神效第四十八章 歷史進程第一百一十章 回家第二百六十三章 世事玄妙第六章 神效第三百六十六章 律法與正義
第二百八十八章 南巡第二百七十五章 普天同慶第二百六十七章 過年了第四十一章 造紙第二百零七章 搞事情第一百一十六章 友軍來投第三百七十六章 匠癡公輸冊與博學鎮國君第三百一十九章 薩拉族第九十六章 這個人太可怕了第二百八十一章 新農作物第二十六章,必須保第八十一章 問罪第九十一章 分權第二百八十二章 出乎意料第二百六十一章 變天第二百二十四章 東胡右庭第一百四十八章 地球儀第十四章 慶賀第二百七十四章 迴歸第二百五十七章 喜聞樂見第三百四十三章 大秦夢第三百六十三章 商業稅第七十一章 神人第三百八十四章 長遠計第三百章 工程製造署第二百三十章 可憐的冒頓第一百一十九章 捷報第四章 天下居第十六章 公法第二百七十二章 少昊使團第三百六十三章 商業稅第一百七十三章 李陽誤國第一百五十四章 民族融合(爲月票增加一千票加更)第二百三十七章 大將?第一百一十一章 調兵第一百六十六章 朕的大秦亡了?第二百四十一章 驕傲的肅慎王第三百七十六章 匠癡公輸冊與博學鎮國君第三百七十一章 優化的必要性第二百七十章 新氣象第三百五十四章 不差錢第五章 秦國的茅臺第三百零二章 炮第一百三十三章 意識問題第三十章 可續持發展第一百一十章 回家第一百九十九章 李陽之怒第二百九十三章 鎮國君第二百一十三章 北征第一百八十九章 士族亂了?第二百五十四章 保護弱勢羣體第三十二章 倒黴孩子第二十五章 不能保第二百七十六章 監國第二百七十三章 震憾第十六章 公法第三百五十二章 炸藥第一百五十一章 一國兩制(爲月票滿一千加更)第三百四十七章 大基建第八十七章 這個老頭壞的很第四章 天下居第四十六章 鐵錘第二百五十九章 角鬥第二百三十九章 信心高漲的夫餘王第七十六章 玄鳥第二章 獻藥第二百一十九章 冒頓第三百七十三章 公輸冊帶來的消息第三百五十八章 董翳第九十四章 五百兵第二百二十九章 章邯的妙計第一百七十八章 隨便議議第二十四章 找人第三百零九章 民族自豪感第九十章 囂張之極第二百六十一章 變天第一百一十章 回家第十四章 慶賀第二百三十二章 捷報第一百三十九章 豎式(爲盟主有腹肌的園長加更)第一百八十一章 土改策略第三百四十九章 立場第三百三十八章 無敵是多麼寂寞第三百七十三章 公輸冊帶來的消息第二百五十五章 飄了第三百一十六章 高山王第三百二十四章 瓦多王第三十四章 何謂可持續第四十四章 臥槽,無情!第二百三十一章 嬴政的擔憂第二百三十二章 捷報第二百六十九章 改軍制第三百六十六章 律法與正義第七十二章 李陽不死,天理難容第六章 神效第四十八章 歷史進程第一百一十章 回家第二百六十三章 世事玄妙第六章 神效第三百六十六章 律法與正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