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八章 提意見

在這琅琊郡的造船廠裡,居然能遇到春秋戰國時期,以機關匠造聞名的公輸家族的人,而且還是公輸家現任的掌門人,李陽那是又驚又喜。

關於公輸家,後世有人認爲,公輸家只出魯班一人,其後便是默默無聞。

其實,這個說法是錯誤的。

因爲魯班的家族原本就是工匠世家,而且他的祖輩父輩非常擅長的就是木匠活,做出來的東西都是奇巧無比的。

魯班從小耳濡目染關於建築和木匠方面的知識,加上其個人的天賦,所以才造就了他在匠造方面的成就。

既然魯班本身就是木匠世家,所以在他之後,公輸家自然是繼承和發揚家族的事業。

所以,公輸家,自魯班之後,其實一直精於機關、匠造之能。只不過,魯班的名頭太大,其後人難有超越、蓋過魯班之名頭罷了。

李陽很好奇,公輸家族,乃是機關匠造世家,天下聞名,將作府怎麼就沒有把他請過去呢?畢竟,將作府裡可是天下匠師雲集,幾乎厲害的能工巧匠,都被徵召過去了。

想到這裡,李陽便轉頭對何章問道:“何章,眼前這位公輸冊,你亦是今日方知吧?”

沒想到的是,何章卻笑道:“院長不知,我與公輸冊,多年前便已相識。”

“哦?”這一下,李陽感到有些意外了。

這時,公輸冊主動解釋道:“回鎮國君,下官多年前亦在將作少府任職,只不過陛下欲要打造海船,出海尋找仙藥,故而下官請纓回鄉,負責造船之事。”

“原來如此!”

一聽這話,李陽恍然大悟。

公輸家,確實是魯國世家,也就是山東人。

只不過,讓李陽沒有想到的是,原來大秦的海船製造業,居然是因秦始皇這貨想要出海尋找仙藥才大興起來的。

當然,李陽此時也大致的明白,爲什麼大秦的海船能夠如此的發達,其原因或許就跟這位主導海船製造的公輸冊,有脫不了的直接關係。

李陽對公輸冊,敬重有加,這倒讓公輸冊心裡有點發虛了。

這倒不是因爲李陽的官位有多大,而是李陽在發明創造上的成就,纔是當今天下第一人。而自己這點機關匠造之術,跟人家李陽一比,根本就不值得一提。

想想那造紙術、印刷術、馬鞍、馬鐙、火藥,哪一件不是震驚世人,無人可比?

所以,在李陽的面前,公輸冊那是一點逼都不敢裝。

接下來,李陽就在公輸冊的帶領下,進入了造船廠內部進行參觀。

造船廠佔地極大,分爲室內和室外兩個部分,室內爲構件加工,室外則是整船組裝。

大秦的製造業就是這麼的發達,連造船都是流水線作業,分爲不同的車間,簡直牛逼的不行。

此時的海船,自然是純木質船。

加上公輸家,又是木匠世家,或許這也是秦始皇安排公輸冊擔任海船製造局都造丞一職的原因吧。

只見,船廠內,數百名木工,認真的在忙着船體的各種木質構件。

公輸冊頭頭是道的在一旁講解,對於木工,以及造船之事,他還是充滿了自信和驕傲。

而走出木工匠坊,前方就是碼頭,碼頭邊上無數匠人,正在將制好的船體構件,進行組裝成船。

一艘三十米長的巨大海船,已經快要組裝完成,此時正停靠在碼頭岸邊。

這條船,大概已經接近百噸了。

只不過,經過詳細的瞭解,李陽發現,此時的海船,還是平底硬帆船。

平底硬帆船,最大的缺陷就在於,平底在波浪大的地方,重心不穩;而硬帆,在浪高風大的地方更不行。所以,平底硬帆船,更適合江河,而不太適合海洋。

李陽一見到這種平底硬帆船,當下就把它的缺點指了出來,這可讓大家都極爲的驚訝。

特別是公輸冊,詫異的不行,問道:“院長怎麼對這種海船如此瞭解?”

李陽笑道:“這皆是徐福告知我的。”

衆人恍然大悟。

沒辦法,總不可能說,老子是穿越的吧?

公輸冊道:“院長有所不知,海上風浪極大,非江河之風浪可比,故而海上航行,風高浪急,重心會有不穩。”

李陽道:“那你可曾想過,可以將平底改爲尖底?”

“將船底改爲尖底?”公輸冊一愣,眉頭皺了起來。

李陽道:“沒錯,如果將船底打造成尖底,那麼水下部分更多,這樣一來就增加了吃水線下的船體,將重心下移至吃水線下,重心越下船隻自然就越穩,抗風浪的能力越強,極爲適宜海洋航行。”

聽到這話,公輸冊雙眼一亮,頓時驚道:“對呀,我怎麼就沒有想到可以加重水下的重心呢。”

說到這裡,公輸冊驚訝的看向李陽,他現在是真的見識到了李陽的能力了,頓時一臉佩服的道:“院長果真是有通天之智,身懷曠世絕學,智慧卓絕,居然隨隨便便就能將海船大步改進,着實令人驚歎不已,下官着實歎服!”

公輸冊可不是拍馬屁,他是真的被李陽的這番話給驚得目瞪口呆了。

自己這幾年也一直在爲如何讓海船更加的穩定,而苦思冥想,只是一直都沒有想到好的辦法,結果……眼前的這位鎮國君,居然只是看一眼,就想到了改進它的辦法,這怎麼不令人感到震驚呀。

當然,何章等人,也是極爲的驚訝。

雖然李陽已經發明過造紙術、印刷術、火藥之類的神物了,他的才智大家都是知道的,但是卻也沒有想到他居然會連造船也如此的有建術,這簡直就是全才啊。

當下,巡撫任布便深深一揖,道:“院長之才,當真是世之少有,從古至今,無人可比啊。”

李陽笑了笑,倒是極爲的謙虛:“諸位不必誇讚,本君也只不過是隨便提點小意見罷了,不值一提。”

身爲公輸家族現任掌門人,有着天下第一能工巧匠之稱的公輸冊,聽到此話,卻是有一種想哭的感覺。

自己多年解決不了的問題,在人家的口中,居然只能算是提的小意見……

蒼天啊,這人與人之間的差距,咋就這麼大呢?

在匠造方面,一直驕傲自大的公輸冊,今天第一次感受到了什麼叫自卑,什麼叫在你專業領域上的吊打。

原本在造船業上,以“專家”自居的公輸冊,此時也立即作“學生”姿態,虛心的求教道:“院長大才,不知對海船,還有何設想,望多加指教。”

他是真的在虛心求教,如果能得到更多的改進海船的想法及意見,那簡直就是一大收穫。

只不過,他心裡同時又覺得,李陽畢竟不是從事造船傳業的人,如今能突發奇要,想到將平底改成尖底,增加水位線下的船體,提高海船的穩定性,這已經就是極爲的意外了。若再想有別的改進之法,顯然不太可能了。

李陽道:“本君對海船,確實有一些想法,比如這硬帆,其實亦可改進。”

“帆如何改進?”公輸冊是真的驚呆了,這人怎麼真的還有其它設想啊?

李陽道:“硬帆支撐點只有一個,所以帆的面積有限,大量使用木質骨架也限制了其吃風,因此航速很慢,跨洋航行時效率低下,不適合遠洋航行。而且,硬帆只能一升到頂,不能根據情況調整帆力,這點對於穿越島羣都不利。所以,本君倒認爲,可是改爲軟帆。”

接着,李陽開始誇誇其談,講了一下軟帆船是如何樣子的。

最後,總結道:“軟帆,吃風大,支撐點多,所以面積可以更大,速度和載重都有極大優勢,另外即使是同一桅上軟帆是一節一節的,可以根據情況調整帆力,這樣的好處一是有利於海戰和躲避礁石,二是如果遇到較小的風暴時也可以安全慢速行駛。”

“…………”

公輸冊直接傻掉,嘴巴驚成了“O”型,整個人都凌亂了!

他突然發現,李陽居然比自己都更懂的如何造船!

第三百四十七章 大基建第一百一十七章 合兵抗秦第二百一十六章 長城大營第六十四章 陰謀套路第一百七十一章 逆子!第三百五十八章 董翳第一百二十八章 戰國水晶杯第一百六十六章 朕的大秦亡了?第一百五十八章 秦球第三百四十七章 大基建第三百六十八章 請功第二章 獻藥第五十六章 彩第五十一章 老子要續命第三百六十七章 律法與正義(二)第七章 吉星第一百七十二章 講歷史第二百一十八章 李陽的傳聞第三百三十四章 剷除新政第一百零七章 裝逼上癮第一百五十三章 嘴巴開過光第一百二十六章 入城第八十七章 這個老頭壞的很第二十五章 不能保第一百二十二章 真的中計了第七章 吉星第二百八十八章 南巡第一百二十一章 叫陣第四十章 唯利是圖第二百四十二章 一個衝殺足矣第一百零四章 背鍋俠第二百九十五章 暴利第十六章 公法第二百一十四章 看看你第二百六十二章 行省置設第一百四十九章 天文地理學說第四十七章 可憐的惡漢第八十七章 這個老頭壞的很第三百五十七章 人才?第三百六十六章 律法與正義第二百零五章 斬 (爲月票滿一千票加更)第三百七十九章 普天同慶第三百四十章 搞事情第二百零二章 精銳鐵騎第二百一十九章 冒頓第九十六章 這個人太可怕了第一百九十六章 土地承包制第二百七十八章 徐福的功勞第三百零五章 少昊城第八十五章 韓信第二百三十六章 最後一戰第六十六章 給他們一個驚喜第一百七十五章 土地改革第二百一十八章 李陽的傳聞第二百六十二章 行省置設第二十九章 想錯了第一百七十七章 大早朝第二百四十三章 撈軍功第一百四十二章 孤獨第七十六章 玄鳥第二百零八章 大出意外第七十六章 玄鳥第二百八十六章 指點江山第一百九十七章 以命護法第一百二十三章 李陽有危第三百七十章 正當防衛第三十二章 倒黴孩子第三百八十七章 嫁衣第九十五章 報復第九十七章 利國利民利己第二百五十九章 角鬥第三百二十四章 瓦多王第二百四十六章 無情第一百七十五章 土地改革第九十五章 報復第一百二十六章 入城第二百三十九章 信心高漲的夫餘王第三百七十章 正當防衛第二十九章 想錯了第二百二十章 出使第三百三十四章 剷除新政第一百七十五章 土地改革第一百零一章 滾第一百八十三章 秦國新政第二十一章 老伯威武第三百七十九章 普天同慶第九十九章 大膽李陽第十二章 震動天下第三百四十三章 大秦夢第六十七章 令人髮指第二百六十二章 行省置設第二百三十九章 信心高漲的夫餘王第七十一章 神人第三百七十六章 匠癡公輸冊與博學鎮國君第九章 算了,不裝了第四十九章 不單純第三百三十五章 密謀第三百二十七章 投降第二百六十五章 歲終第一百五十八章 秦球
第三百四十七章 大基建第一百一十七章 合兵抗秦第二百一十六章 長城大營第六十四章 陰謀套路第一百七十一章 逆子!第三百五十八章 董翳第一百二十八章 戰國水晶杯第一百六十六章 朕的大秦亡了?第一百五十八章 秦球第三百四十七章 大基建第三百六十八章 請功第二章 獻藥第五十六章 彩第五十一章 老子要續命第三百六十七章 律法與正義(二)第七章 吉星第一百七十二章 講歷史第二百一十八章 李陽的傳聞第三百三十四章 剷除新政第一百零七章 裝逼上癮第一百五十三章 嘴巴開過光第一百二十六章 入城第八十七章 這個老頭壞的很第二十五章 不能保第一百二十二章 真的中計了第七章 吉星第二百八十八章 南巡第一百二十一章 叫陣第四十章 唯利是圖第二百四十二章 一個衝殺足矣第一百零四章 背鍋俠第二百九十五章 暴利第十六章 公法第二百一十四章 看看你第二百六十二章 行省置設第一百四十九章 天文地理學說第四十七章 可憐的惡漢第八十七章 這個老頭壞的很第三百五十七章 人才?第三百六十六章 律法與正義第二百零五章 斬 (爲月票滿一千票加更)第三百七十九章 普天同慶第三百四十章 搞事情第二百零二章 精銳鐵騎第二百一十九章 冒頓第九十六章 這個人太可怕了第一百九十六章 土地承包制第二百七十八章 徐福的功勞第三百零五章 少昊城第八十五章 韓信第二百三十六章 最後一戰第六十六章 給他們一個驚喜第一百七十五章 土地改革第二百一十八章 李陽的傳聞第二百六十二章 行省置設第二十九章 想錯了第一百七十七章 大早朝第二百四十三章 撈軍功第一百四十二章 孤獨第七十六章 玄鳥第二百零八章 大出意外第七十六章 玄鳥第二百八十六章 指點江山第一百九十七章 以命護法第一百二十三章 李陽有危第三百七十章 正當防衛第三十二章 倒黴孩子第三百八十七章 嫁衣第九十五章 報復第九十七章 利國利民利己第二百五十九章 角鬥第三百二十四章 瓦多王第二百四十六章 無情第一百七十五章 土地改革第九十五章 報復第一百二十六章 入城第二百三十九章 信心高漲的夫餘王第三百七十章 正當防衛第二十九章 想錯了第二百二十章 出使第三百三十四章 剷除新政第一百七十五章 土地改革第一百零一章 滾第一百八十三章 秦國新政第二十一章 老伯威武第三百七十九章 普天同慶第九十九章 大膽李陽第十二章 震動天下第三百四十三章 大秦夢第六十七章 令人髮指第二百六十二章 行省置設第二百三十九章 信心高漲的夫餘王第七十一章 神人第三百七十六章 匠癡公輸冊與博學鎮國君第九章 算了,不裝了第四十九章 不單純第三百三十五章 密謀第三百二十七章 投降第二百六十五章 歲終第一百五十八章 秦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