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9章 六子,要團結

全殲清洞庭湖水師,佔領君山清軍水營後,顧安並沒有傳令休整,而是利用繳獲的清軍戰船運兵至嶽州城下,將指揮所遷至嶽州城西呂仙觀,開始全面合圍嶽州城。

湖南巡撫巴延三聞君山水營被佔,驚慌失措之下乘船逃到嶽州南邊的鹿角港,於此港停留半日又覺不安全,遂帶着隨從百十人倉皇逃至南邊四十餘里地的何鋪子鎮。

當真是草木皆兵,如驚弓之鳥。

若不是撫標副將李忠源及時帶兵趕到,怕是這位撫臺大人能夜行三百里直接逃回省城長沙。

守衛嶽州城的清軍主力是總兵官雅滿泰指揮的三千綠營兵,另有近來湖南新募練勇兩千人,此外是知府郭天恩招募的青壯,明面上有守軍上萬。

雅滿泰是蒙古正黃旗出身,前綏遠將軍舒明之子,五年前以御前二等侍衛轉任湖南綠營副將,去年剛提的總兵官。

在此之前,雅滿泰實際並無領軍經驗,只在乾隆三十二年以御前三等侍衛身份往西藏辦過事。

不過雅滿泰也非一般旗人紈絝,還是有些本事的。

在興漢軍抵達嶽州發起攻城後,雅滿泰沒有一昧龜縮城內,而是接連組織兵馬出城與興漢軍廝殺搏鬥,兩方互有勝負。

一開始,雅滿泰並不知道水師已經覆沒,只是疑惑爲何水師方面遲遲沒有動靜。

等到初四那天才發現番賊竟將大營紮在了城南的呂仙觀,至此才知水師已經被殲,否則番賊不可能將大營扎到南邊去的。

消息傳出,城中頓時人心惶惶,謠傳長毛破城後會殺死所有腦後留有辮子的男人,因此不少百姓偷偷割辮。

嶽州知府郭天恩甚至已經做好闔家罹難的思想準備,但爲了給郭家留下骨血,還是偷偷的將幼子交於老僕藏在民間。

興漢軍方面,完全沒有了後顧之憂的顧安爲加強攻堅能力,命投降的清軍都司江養元帶領降兵將戰船上的火炮拆下運至岸上,結果就是每日炮擊不斷,城上清軍不敢擡頭也。

只嶽州城曾在康熙年間兩次加固,比之省城長沙還要高大,城中守軍又有七八千人之多,憑城堅守之下,興漢軍想要一舉克城難度很大。

大年初五,顧安命俘虜攜信至城,勸降城中守將清湖南總兵雅滿泰。

開出的條件不可謂不寬大,即雅滿泰可以帶兵撤走,興漢軍保證不對其追擊。

之所以如此,也是顧安不想在嶽州這座堅城下損失太重,畢竟南下攻略湖南就他這一路人馬,要是損失過大,即便取得嶽州對於整個戰局而言,也是弊大於利。

一旦湖北戰局吃緊,他這路兵馬是隨時都要抽出力量回援的。

因此損失大了不能及時回援,於整個戰略層次就是失敗的。

顧安身上有封信,是其遠在北方的滿洲姑父寫給他的。

上面說存人失地,則人地皆存;存地失人,則人地皆失。

這個道理無論是攻守哪方,都是通用的。

姑姑也有信給他,倒是沒說什麼,就是姑侄倆的貼己話。

小時候什麼的,長大了什麼的,以前什麼的,現在什麼的

有句話卻有深意,大意是姑姑將來起不起靈,葬入何處,全在於你這個侄兒。

雅滿泰身爲正宗蒙古老滿,自是不會背棄列祖列宗向興漢軍投降,爲明心志更是召集部下旗漢軍官,當衆將替興漢軍送信的兩名水營官兵斬首懸級於城頭。

這個做法相當不地道。

兩國交戰,不斬來使!

你滿洲入關佔領中國已經百年,就算是僞朝,也不能不講規矩。

年輕氣盛的顧安大怒,命第一旅和第五旅對嶽州北門發起進攻,更是調集所有火炮猛攻北門,戰事激烈爲開戰以來未有之。可惜最終功虧一籌,損失數百官兵未能破城。

投降過來的清洞庭湖水師都司李國輝獻策挖掘地道,然後塞入火藥爆破城牆。

顧安採納,用三天時間在嶽州南門下方挖出兩條地道,結果因炸藥威力不夠,僅是炸塌城牆一小部分,未能破城而入。

仗打到這個地步,已經不是什麼計謀能奏效的,完全就是雙方拼糧草,拼耐力,拼增援。

冷靜下來的顧安並沒有向遠在武昌的三爺爺請求援軍,而是一方面組織軍力繼續圍困嶽州城,一方面組織投降的清軍水營官兵利用水運便利,不斷襲擊環洞庭湖的清軍駐地,使嶽州城徹底成爲一座孤城。

另一方面派出部分官兵攻擊嶽州府所轄各縣,擴大地盤同時招兵買馬,壯大實力,從而彼消我漲。

糧草方面,圍城興漢軍暫時不缺,攻佔君山清軍水營時繳獲了大批清軍糧食,至少可以撐到三月。

困守嶽州的清軍日子變得極不好過。

退到牆子鋪的清湖南巡撫巴延三在度過一開始的危險期後,也漸漸回過味來,意識到絕不能放棄嶽州,否則他這個湖南巡撫怕是當到頭了。

“避難”在長沙的清湖廣總督陳輝祖接報洞庭湖水師覆沒,嶽州被興漢番賊圍困後,也是立即給巴延三下了死命令,要其不惜一切代價組織兵力增援嶽州。

就差說出若嶽州丟失,你巴延三不死於賊就死於法的狠話。

總督大人也是沒辦法,誰讓他自個因爲丟失武昌官降三級留用呢。

這要是再丟了嶽州,致使番賊長驅直入糜爛湖南,皇上能饒過他?

巴延三急了,可他自個哪懂兵事,只得將破局希望寄託在副將李忠源身上。

李忠源是湖南本地人,十七歲入伍,曾參加過緬甸之役,也曾在金川與番賊戰鬥過兩年,力大無窮,可以說是湖南綠營第一悍將。

其早先提出水陸合力搶奪城陵礬的計劃若能實行,戰局肯定不是如現在這般被動。

只過去的事沒法提。

在巡撫大人的一再“懇求”下,李忠源遂帶領撫標1500人,連同1800餘練勇緊急救援嶽州。

爲了能攻破興漢軍防線,李忠源部更是攜帶了三十多門火炮。

清軍抵近嶽州城南聖安寺一帶時與興漢軍發生交戰,李忠源親率士兵利用火炮掩護,向興漢軍防線發起猛烈攻勢。

在重賞刺激下,又是身先士卒,清軍自是士氣高昂,鬥志旺盛,當面防守的興漢軍第二旅敵擋不住,只得往後方撤退二十幾裡,遺屍三百餘,被俘者也有百人之多。

僅從戰鬥結果而言,無疑清軍獲得重大勝利,這讓李忠源信心劇增,等從俘虜口中得知其對手是個年僅二十歲的番賊小將後,更是不將這毛頭小子放在眼中,不可一世的很。

人有自信是好事。

然而盲目自信,且未能窺視全局得出的自信,往往就很要命。

得勝之後的李忠源已經不滿足於衝進嶽州城救援,而是想一舉擊潰興漢軍,封侯受蔭,遂指揮所部清軍大舉北進,欲圖一戰解嶽州之圍。

“三千人就想吞掉我!”

得知李忠源突破第二旅防線逼近嶽州城的顧安,決定利用李忠源輕敵冒進的機會,一面傳令第二旅繼續佯敗北撤,一面調集主力第一旅、第三旅,連同第五旅一部於清軍北進必經之路的樹林設下伏兵。

伏兵的軍力是北進的清軍兩倍有餘。

嶽州城中其實已經能聽見南方傳來的槍炮聲。

嶽州知府郭天恩懷疑是援軍已到,因此希望總兵雅滿泰能夠帶兵出城接應援軍,只雅滿泰過於小心,擔心是城外長毛使的奸計故意誘他們出城,因此遲遲不能決斷,導致失去裡應外合重創興漢軍的機會。

戰爭,就是無數偶然疊加成的最終結果。

顧安以一個旅作誘餌不斷誘李忠源輕率北進,結果就是李部被一點點的誘到伏擊圈。

槍炮大作,喊殺震天,清軍陣型當時就發生混亂,亂作一團。

顧安乘機催發伏兵,一部截斷清軍退路,另兩部從兩側猛攻清軍。

由於興漢軍多打旗幟,又得樹林掩護,使得清軍根本不知有多少人,遇襲之後兩三個月前才招募的練勇最先崩潰,紛紛往回跑,結果被從後方兜上來的興漢軍壓着打,不得不掉頭往回跑,如此一來,讓本就驚亂勉強應戰的綠營兵也是大亂。

激戰中,清軍陣亡、踩踏而死多達兩千人,其中將領47人,可謂是慘敗。

主將李忠源縱馬左衝右突無法殺出重圍,後戰馬被興漢軍用火槍射中,墜馬後的李忠源被生擒。

除百多人逃出,餘衆一千餘皆跪地乞降。

戰後,顧安給武昌發去的戰報稱:“我三面而出,疾趨如風。清軍驚潰,生擒賊將李忠源,斃敵大半,嶽州已成甕中之鱉。”

李忠源部的被全殲不僅使嶽州徹底失去外援,也讓湖南巡撫巴延三無牌可打,得知李忠源部覆沒,巴大人二話不說坐着驢車就往省城長沙逃去。

生擒李忠源後,顧安令人禮遇,欲勸降這位清軍大將,奈何李忠源壓根無降意,不住大罵興漢軍乃長毛漢奸,只願一死以報大清。

顧安無奈,令人將李忠源押至嶽州城下,當着城中清軍總兵雅滿泰等人的面將這位湘中第一悍將斬首。

李忠源人頭落地時,雅滿泰心中肯定有悔意,悔不該不聽郭知府的意見出城接應,以致援軍被殲,自個真的坐困危城。

援軍的被殲讓嶽州守軍士氣變得低迷,城中更有反清分子散播謠言,製造事端,人心浮動。

雅滿泰最終決定與副將熊定安率部突圍。

熊定安祖上便是入《貳傳臣》乙編的明臣熊文舉,其是武進士出身,曾在乾隆二十七年武科考試中取得第一名的好成績。

也就是俗稱的武狀元。

熊定安善於使用火器,是清軍難得的火器專家,其部800人清一色火銃,是湖南綠營僅有的一支全火器化部隊。

然而這支全火器化部隊從開戰到現在,幾乎沒有發揮作用,完全處於被動挨打,且有全軍覆沒危險。

因此熊定安同意總兵大人突圍。

只是在突圍前,雅滿泰卻突發奇想命人將一個裝滿炸藥的信盒送給興漢軍。

藥盒就是熊定安所制,只要打開就會爆炸。

爲了讓興漢軍主將顧安相信並開啓,雅滿泰還在信盒上親筆書寫“送與顧將軍親啓”幾個大字,並讓送盒的人稱他願與興漢軍接洽開城事項。

本是想能炸死顧安,不能炸死也能讓興漢軍指揮中樞癱瘓,爲他們的突圍爭取時間,結果信盒送去卻是沒有收到任何迴音,也沒見城外的興漢軍有任何撤兵跡象。

原因是顧安壓根沒有親手開啓這個信盒,而是讓一名俘虜在空地先行開啓,結果自是讓雅滿泰的陰謀曝光。

這也是顧安的滿洲賈姑父一手指導的結果,這位賈姑父除對內侄手把手教導用兵之道,更是告訴內侄敵軍送來的任何東西都不要親自開,也不要單槍匹馬同新近投降的清軍將領會談,另外行軍途中哪怕渴得再厲害,也不要飲用生水,務必煮開才行。

大年十七,雅滿泰堅持不住了,決定突圍。

一直緊密注視城中清軍的興漢軍很快發現嶽州清軍突圍,一場突圍與反突圍的廝殺很快開始。

在嶽州城東王家河鋪一帶,兩軍激戰最爲激烈。

此處有一不知名小山包,雅滿泰從城中突出後便率兵佔領此處高地,並將欲奪回此地的興漢軍一部擊退。

然而有十五名“長毛”因爲迷路沒能與大隊一同撤下,於是就在該地一處池塘畔的蘆葦叢中潛伏,到了夜間,這羣士兵纔開始摸黑往回撤,不曾想又迷了路,結果摸到了山包處雅滿泰的指揮部。

帶頭的兩長眼見四面八方都是清軍,索性咬牙帶着手下兄弟向着清軍發起死亡攻擊。

正全力往東邊突圍的清軍壓根不知後方有這麼一羣人,毫無防備之下竟被十五名興漢軍死士衝得亂七八遭,只以爲來了多少番賊。

就這麼着,十五名“長毛”持刀把清軍後方攪得不得安寧,甚至連雅滿泰的指揮部都叫嚇得轉移。

這一“轉移”引發突圍清軍的大崩潰,雅滿泰是僥倖突出重圍跑到了嶽州東邊的大雲山一帶,然後一數身邊的士兵就餘七十多人。

悲憤交加的雅總兵倒是老實,在給皇帝的奏摺中詳細說了此次兵敗過程,一點不曾諱言自己的得失,說什麼“奴才看的甚真,數千官兵不敵十數番賊,實出情理之外.”

又對左右感慨道:“憾山易,憾難,不意翅此。”

嶽州守陷的八百里急遞是大年二十三日送到京師的。

而此時,賈六正在家中對着富勒渾劈頭蓋臉的罵:“別人造我的謠伱不管,別人刺殺我你也不管,我他孃的自己動手查你就管,抓些人就跟捅了你菊花似的,你說你什麼意思!”

“你富中堂是不是真不將我賈佳世凱當兄弟看了!要真是這樣的話,好,當着安親王的面,咱們以後各走各的!我死了都不用你來弔喪!你叫人弄死了,也別怪我點炮仗!”

“那個話怎麼說來着?對,家祭無忘告乃翁!我死你不管,你死我也不管!”

賈六一拳打在桌上。

拳風沒能讓桌子裂開,卻讓老富心頭沒來由一顫,臉上很是不自在。

色大爺開口了,把情緒激動的大表侄按在凳子上,眉頭微皺,以長輩口吻教育道:“六子,破壞團結的話不要說,富中堂不是不關心你,只是希望你不要把事做絕了,鬧的太大,對你,對富中堂,對我,都不是好事。”

湖廣戰局兩章半交待,應該算精簡了。

第527章 老富調兵了第287章 額駙要獨走!第18章 我會當個好貪官第520章 投機分子兩面派第581章 苟富貴,勿相忘第702章 請各位把槍交一下第56章 給賈大人請安了!第381章 皇上有問題第915章 六子也很可憐的第6章 愛新覺羅大老表第362章 超勇的親王機車了第41章 領班鬼子六第896章 朕給弟兄們賠個不是第870章 乾隆的親子鑑定報告第982章 是,幫主!第15章 實在不行買個官第386章 好孝孫!第283章 請立即平亂第95章 少爺,不會有同行吧?第180章 誓死保衛賈大人第735章 大清有我就夠了第67章 見死不救是本份第193章 先生是知心人啊第464章 忠心是要經過批准的第741章 打仗靠的是勇氣!第840章 賢弟起步價一個仁宗第955章 破壞龍抵達中樞第260章 本官是不收錢的第852章 軍前賈皇帝第595章 大人,卑職可以進步麼?第671章 天命在我!第53章 挪用公款好六子第679章 篡清大業第978章 狗皮帽子出關城第743章 朱家做皇帝,王爺做什麼?第535章 你對額駙不老實!第688章 這單子,我接了!第366章 做好大清的兵就行了第835章 得國最正鬼子六第773章 新建陸軍第447章 賈總統第119章 私人恩怨第663章 先滅綠營,再平八旗第210章 感謝總督大人,感謝朝廷第807章 賈世凱反大清小團伙第438章 十八相送一水黑第524章 老當益壯賈大全第160章 好男兒當叫門第184章 我要這位姑娘第647章 額駙這裡加倍第765章 別了,愛新覺羅第477章 我,乾隆,打錢第456章 賈部堂第459章 八旗的滅頂之災第902章 富中堂又出山了第376章 額駙心裡要有準備第617章 少爺,祥瑞啊!第242章 鬼子六是好人第471章 六子,別這樣第1004章 人人都革命第148章 走,小桃紅,一起!第865章 好阿瑪第886章 沒有世祖,就沒有大清第307章 大人我是來發財的第15章 實在不行買個官第500章 皇上,這纔是真相第780章 大過年的,別給王爺添堵第253章 額駙真高!第21章 有錢趕緊來買官第639章 保不離柱,柱不離保第114章 請中堂大人別追了第137章 我們纔是忠臣第747章 愛新覺羅*某某第464章 忠心是要經過批准的第61章 收錢辦事,童叟無欺第771章 本王不高興第565章 八旗內務整頓委員會第382章 乾隆,你跑不掉了!第606章 再辦大將軍第14章 中堂拉兄弟一把第50章 馬伕,很有前途第465章 冤有頭,債有主第121章 回去把賬結一下第827章 皇上,湊和着用吧第34章 成績好有什麼不對第963章 朕,鬼子六,打錢!第472章 高皇帝漢復第939章 老陳,不要有思想負擔第670章 兵部對我不夠友好第329章 六鬼子真的六第778章 本王又進步了第721章 只要八旗在,大清就在!第410章 龜兒子,造反不喊你爹!第574章 賈大人的後事安排第255章 額駙死社稷第437章 世凱,勤王啊!第510章 少爺,不要滿裡滿氣第833章 罷了,這個皇帝朕當了第240章 賈大人代表大清
第527章 老富調兵了第287章 額駙要獨走!第18章 我會當個好貪官第520章 投機分子兩面派第581章 苟富貴,勿相忘第702章 請各位把槍交一下第56章 給賈大人請安了!第381章 皇上有問題第915章 六子也很可憐的第6章 愛新覺羅大老表第362章 超勇的親王機車了第41章 領班鬼子六第896章 朕給弟兄們賠個不是第870章 乾隆的親子鑑定報告第982章 是,幫主!第15章 實在不行買個官第386章 好孝孫!第283章 請立即平亂第95章 少爺,不會有同行吧?第180章 誓死保衛賈大人第735章 大清有我就夠了第67章 見死不救是本份第193章 先生是知心人啊第464章 忠心是要經過批准的第741章 打仗靠的是勇氣!第840章 賢弟起步價一個仁宗第955章 破壞龍抵達中樞第260章 本官是不收錢的第852章 軍前賈皇帝第595章 大人,卑職可以進步麼?第671章 天命在我!第53章 挪用公款好六子第679章 篡清大業第978章 狗皮帽子出關城第743章 朱家做皇帝,王爺做什麼?第535章 你對額駙不老實!第688章 這單子,我接了!第366章 做好大清的兵就行了第835章 得國最正鬼子六第773章 新建陸軍第447章 賈總統第119章 私人恩怨第663章 先滅綠營,再平八旗第210章 感謝總督大人,感謝朝廷第807章 賈世凱反大清小團伙第438章 十八相送一水黑第524章 老當益壯賈大全第160章 好男兒當叫門第184章 我要這位姑娘第647章 額駙這裡加倍第765章 別了,愛新覺羅第477章 我,乾隆,打錢第456章 賈部堂第459章 八旗的滅頂之災第902章 富中堂又出山了第376章 額駙心裡要有準備第617章 少爺,祥瑞啊!第242章 鬼子六是好人第471章 六子,別這樣第1004章 人人都革命第148章 走,小桃紅,一起!第865章 好阿瑪第886章 沒有世祖,就沒有大清第307章 大人我是來發財的第15章 實在不行買個官第500章 皇上,這纔是真相第780章 大過年的,別給王爺添堵第253章 額駙真高!第21章 有錢趕緊來買官第639章 保不離柱,柱不離保第114章 請中堂大人別追了第137章 我們纔是忠臣第747章 愛新覺羅*某某第464章 忠心是要經過批准的第61章 收錢辦事,童叟無欺第771章 本王不高興第565章 八旗內務整頓委員會第382章 乾隆,你跑不掉了!第606章 再辦大將軍第14章 中堂拉兄弟一把第50章 馬伕,很有前途第465章 冤有頭,債有主第121章 回去把賬結一下第827章 皇上,湊和着用吧第34章 成績好有什麼不對第963章 朕,鬼子六,打錢!第472章 高皇帝漢復第939章 老陳,不要有思想負擔第670章 兵部對我不夠友好第329章 六鬼子真的六第778章 本王又進步了第721章 只要八旗在,大清就在!第410章 龜兒子,造反不喊你爹!第574章 賈大人的後事安排第255章 額駙死社稷第437章 世凱,勤王啊!第510章 少爺,不要滿裡滿氣第833章 罷了,這個皇帝朕當了第240章 賈大人代表大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