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2章 有聖祖在,不必擔心錢

永平府既要承擔分地到戶試點工作,也要承擔清理官吏隊伍的試點工作,栓柱這個永平知府的工作不可謂不艱鉅,然而這兩個工作其實是有共通性的。

共通在哪?

就是這兩個工作都需要一支精幹的幹部隊伍去執行。

如此,就涉及到人材培養問題。

一直以來,對於人材隊伍的建設,賈六都不怎麼重視。

主要原因是他一直在軍中活動,要不就是在景區管委會幹活,於底層,尤其民政這一塊根本沒有插手的機會。

軍中的人材和地方的人材顯然不是一回事。

李會長倒是意識到人材隊伍於共進事業的助力,因此在四川大刀闊斧整頓全省官員隊伍,使得四川省在編近乎八成官員全部加入共進會,由此確保了共進會對四川的牢牢控制。

但時代的侷限性,同樣也讓李會長只將工作重點放在縣級以上官員,對於鄉村治理依舊是沿用過去的制度。

由此引出一個問題,就是佔據人口多數的鄉村百姓,實際對於四川省的建設工作並不積極,或者說在百姓眼裡官府的事情與他們無關。

說白了,鄉村這一塊,依舊是一潭死水。

都說春江水暖鴨先知,對百姓來說,春江水暖了,他們可能也不知道。

信息渠道受到限制,眼界見識受到限制,一切還同過去一樣,官府說幹嘛,他們就幹嘛。

只要還能有一口飯吃餓不死,大多數百姓不會主動去改變自己目前的生存狀態。

甚至對於勇於吃螃蟹的人,百姓們還會恥笑,說此人是個二流子,敗家子,又或不學好什麼的。

這個現狀從有國家這個概念起,便一直沿續下去。

無法有效動員鄉村,註定四川現在的發展可能比過去加快,但到最後也不過是一個傳統概念中的大省而矣,了不起賦稅翻幾番,年入庫四五百萬兩,跟直隸、浙江、山東差不多。

再多,也不現實。

如果不是因爲要分旗田到戶,賈六這個直隸總督或許也不會想到對廣大農村地區進行改革,建立一支精幹的基層人材隊伍。

幾百萬畝土重新分配,涉及到永平府的幾十萬漢人佃農,沒有一支精幹的基層隊伍,怎麼可能把這件事快速有效的落實到位。

想要在直隸大搞改革新政,也離不開對鄉村體系的動員,以及挖掘鄉村所蘊含的巨大能量。

如果佔據人口多數的農民無法消化工業化的成果,那麼賈六的新政必定是失敗的。

因此,一支忠誠於他的精幹基層隊伍,不僅能幫助賈六完成對農民的直接領導,更能爲他的新政提供無限人力、廣闊市場,同時也能爲直隸提供規模更大的賦稅資金,最終百姓們用擡轎子的方式把賈佳大人擡入紫禁城。

有百姓擁護,這個皇帝,賈六想不當都不成啊。

一切,看着不相干,實際都是相輔相成的。

很自然的,這個涉及到新政改革的鄉村人材培養工作也當立即試點運行,藉着總督大人爲無地漢人分地的東風,全面推廣下去。

“所謂國權不下縣,縣下唯宗族,宗族皆自治,自治靠倫理,倫理造鄉紳.”

爲了讓栓柱瞭解培養人材,建立基層幹部隊伍的重要性,賈六首先就得讓他曉得歷朝歷代行政體系運轉的規則。

賈六問:“國權便是皇權,自古朝廷統治基本到縣爲止,縣以下幾乎沒有領正俸的官員,那麼我問你,既然皇權不下鄉,鄉村乃至深山老林的農民是如何繳糧、繳稅,官府又是如何拉丁抓差的?”

栓柱道:“不是靠鄉里保甲,還有三班六房麼?”

鄉里保甲則是明代的制度,清承明制沿用了下來,就是對於鄉村地區,縣級官府是靠保長、里老人來對農民實現管理的。

不管是清查戶籍,完納賦役,還是維持地方治安,都需要依賴這些保里長。

如果說“三班六房”是縣裡的大小局單位,保甲里老就是下面的村鎮機構。

“三班六房”問題,賈六曾和直隸佈政老楊探討改制的可能。

目前受資金限制,尚不能推廣,但將來這件行政體系的改革一定要是提到議事日程上的。

保甲、鄉約在明代的時候是由地方自己推選,但不是由百姓推選,而是由當地的士紳地主推選。

換言之,明代的保甲長們其實是鄉紳代言人,只有符合鄉紳利益的人才能擔任這個角色。

清代對此進行了改革,就是不再由地方推選保甲長,而是由州縣官員直接任命撤換。

看着是加強了皇權在鄉村地區的統治,實際換湯不換藥。

因爲州縣官又不知道誰人能當保甲里長。

所以,呈遞到老爺案頭上的人選名單,還是由地方的鄉紳擬出來的。

地方鄉紳又恰恰是阻礙官府對基層治理的最大障礙。

很多時候老爺們必須要同鄉紳商量着辦,而不是以爲一道行政命令就能達到目的。

鄉紳們不答應,老爺都得換人。

因爲,老爺們可以隨時換,鄉紳們可是世代永相傳,於土地之上形成了根深蒂固,錯綜複雜的利益網。

打擊鄉紳,對於官員而言不是一件好事。

賈六雖是直隸總督,也不可能和全省的鄉紳爲敵。

畢竟,自古以來鄉紳就是統治體系最重要的一環,甚至是最基礎的一塊。

好在,拿永平府試點諸項工作有個最大的好處,就是這個地方實際不存在什麼鄉紳勢力。

因爲,永平府所有的土地都屬滿洲正白旗所有,如此當然不存在漢人地主士紳。

即便有,也是旗人的代言人。

就是那幫在旗莊充當監工,或者包工頭的包衣們,這幫人也是永平府保甲里長的主要組成部分。

用包衣鄉紳形容他們可能更準確些。

而這些包衣出身的鄉紳,根本無法與賈六抗衡。

老滿他都不怕,況一幫包衣呢。

針對這一利好情況,賈六指示栓柱這個新任永平知府,繞開這些包衣保甲長們,重新委任新的基層管理隊伍。

主要是從無地漢人佃戶中委任,識字最好,不識字也可以,年齡沒有限制,只有一個條件,那就是這個人必須得到同村鄰居的擁護,而不是得到那些包衣鄉紳的認可。

賈六問栓柱:“你還記得我在大沽水營搞的士兵推選制度麼?”

栓柱也是聰明,立時明白少爺的意思:“讓無地漢人同那水營士兵一樣推舉保甲長?”

“不錯,讓百姓自己推舉,但不叫保甲長,而叫委員。”

賈六的意思是村設村委員,鄉設鄉委員,大些的集鎮設鎮委員。

這些委員直屬縣令。

有些交通便利的地方集鎮規模大的話,可以讓縣一級的佐貳官直接駐鎮兼任委員。

不管哪級委員,都要有相應的辦公場地。

村裡簡單,茅草屋一間,或者委員自己家就可以。

鄉、鎮委員可以給一些資金建個平房什麼的用作辦公處,這些辦公處直屬縣主官,可配一兩名書辦、門子、快手、民壯等,但不要超過20人。

佐貳官兼任鎮委員的地方,另再配幫役、捕役、轎伕、馬伕等,不超過40人。

說白了,賈六是要在永平試點建立村、鄉(鎮)、縣三級管理體系。

這其實是明清江南地區的做法,因爲江南地區經濟發達,商業繁榮,有的市鎮人口比其它地方的一個縣人口還要多,高達二三十萬的都有,如此自然需要官府專門派“命官”駐鎮治理。

如縣丞駐,主薄駐,典吏駐,級別最高的甚至有五品同知駐鎮的。

本質上,佐貳官駐鎮,相當於鎮長入縣常務的意思。

不論哪朝哪代,官府體系大多近似,不過說法不同。

與此同時,賈六要求栓柱在永平府城開辦一所永平府基層幹部學校,以府名義於各縣發榜招募童生以上讀書人,或識字超千人員,年齡16以上,40歲以下。

不論出身,不論貧賤,不論是否旗漢。

這些“幹部”以半年期爲一學期,主要教導民政相關知識,學成之後即分配到村委員處見習,以半年或一年爲考覈期,逐次提拔到上一級委員處,或縣衙三班六房處任職。

這些速成的“幹部”不是官,而是吏,就是用於充實基層行政的人員。

至於將來是否由吏入官,則要看賈佳大人能走到哪一步了。

等這些速成幹部學校的吏員完全掌控一縣、一府乃至一省的官府運轉體系,那賈六真就能做到一道命令,全省動員了。

人材培養的重要性,可見一斑。

當然,賈六這邊是給出大體思路,具體落實還要看栓柱這個知府老爺。

他對栓柱是放心的,對其能力也是認可的,栓柱真能在永平府將這些艱鉅工作做好,總結出一套可行的經驗模式用於全省推廣,將來肯定有資格睡他的皇陵。

“桂圖等人,我就不見了,相關案卷回頭你報到老楊那裡永平的事情丁副主任同你對接,需要什麼,按程序報上來便可”

賈六不無期待的看着栓柱。

一聽少爺要走,栓柱趕緊問少爺是不是回保定。

賈六說他打算十月份回保定。

“那少爺去哪?”

“我去盜景陵那邊來信說聖祖皇帝的陵寢有地方已被積水完全滲透倒塌,禮部和工部要派人前往維修,我身爲東陵總管大臣,得親自去看着才放心。”

賈六鼓勵的一拍栓柱肩膀,“好好幹,放手幹,大膽幹,錢的事情不用擔心,有聖祖爺呢。”

第669章 爲了大清就得不要臉第290章 提督有令,誓平叛軍第875章 乾隆優待條件第454章 這回真是水太涼第742章 八旗出征第1003章 皇上親爸爸死了也就這樣了第211章 生進軍機處,死入紫光閣第94章 金川大劫案第833章 罷了,這個皇帝朕當了第123章 索倫不應該再流血第117章 鬼子六悟道金川第331章 先滅八旗,再平綠營第556章 業務上的事我熟第731章 鬼子六殺人了第555章 職業拖後腿第830章 老勒想當老六第760章 重金之下必有懦夫第281章 閣下,上路吧!第827章 皇上,湊和着用吧第868章 老紀,國家有任務給你第852章 軍前賈皇帝第871章 浙江什麼情況?第300章 乾隆你不能污我清白!第779章 王爺,事情不好辦啊第173章 有種一起上啊第345章 招降納叛,也是生意第1015章 我也可以選第591章 弟兄們,來活了第730章 他們不知道王爺有多黑第263章 胡漢三又回來了第244章 皇氣無敵第263章 胡漢三又回來了第654章 大哥,沒想到你是這種人!第682章 兄弟沒的做!第980章 鬼子六小心眼第665章 你們能出多少錢?第633章 債多不愁,鬼多不怕第354章 總理大人來真的第129章 我死了,你們怎麼辦?第935章 有什麼話跟六皇帝說!第307章 大人我是來發財的第655章 賈二第534章 還有這種鳥事?第334章 鬼子六再披甲第285章 忍辱負重挨一槍第866章 秘密調查組第685章 鬼子六坐前面第854章 陛下真乃小太宗第222章 爲了大清,請閣下上路第109章 畫風不對第780章 大過年的,別給王爺添堵第750章 異種也稱王第243章 賈大人又高又強第189章 賈家克清第918章 老富急了,真急了第196章 阿瑪,這是你弟妹第726章 大清第八位皇帝第551章 愛新覺羅六子第414章 八旗大亂鬥第788章 領王爺賞,賣王爺命第657章 大孝子 好大哥第429章 賈代提督第727章 朝中出了奸臣!第691章 我提名愛新覺羅世凱第385章 皇上要血洗宗室第205章 大人想當中堂大爺麼第939章 老陳,不要有思想負擔第266章 額駙的財政危機第961章 朕要做大壽第738章 不是,我交了錢啊第773章 新建陸軍第780章 大過年的,別給王爺添堵第304章 男克清,女文靜第39章 我家有十三付甲麼第873章 朕是甲方爸爸第346章 當世名將鬼子六第323章 終身名譽會長第695章 廢皇帝,選天子第63章 貪生怕死鬼子六第811章 你個漢人神氣什麼!第141章 下個縣長就是你了第602章 賈大人勸農第815章 皇上口諭,好生伺候第528章 天上掉下個總兵官第23章 掃除一切害人蟲第154章 收錢辦事是忠臣第822章 老表爲天子第67章 見死不救是本份第362章 超勇的親王機車了第202章 偶爾叛下國沒有關係第507章 死在巴圖魯刀下,幸哉第419章 我們都是忠臣第386章 好孝孫!第47章 分配單位有五個第123章 索倫不應該再流血第296章 狗官怎麼知道我好這口!第682章 兄弟沒的做!第701章 給賈大人守個靈第252章 額駙從來不胡鬧第193章 先生是知心人啊
第669章 爲了大清就得不要臉第290章 提督有令,誓平叛軍第875章 乾隆優待條件第454章 這回真是水太涼第742章 八旗出征第1003章 皇上親爸爸死了也就這樣了第211章 生進軍機處,死入紫光閣第94章 金川大劫案第833章 罷了,這個皇帝朕當了第123章 索倫不應該再流血第117章 鬼子六悟道金川第331章 先滅八旗,再平綠營第556章 業務上的事我熟第731章 鬼子六殺人了第555章 職業拖後腿第830章 老勒想當老六第760章 重金之下必有懦夫第281章 閣下,上路吧!第827章 皇上,湊和着用吧第868章 老紀,國家有任務給你第852章 軍前賈皇帝第871章 浙江什麼情況?第300章 乾隆你不能污我清白!第779章 王爺,事情不好辦啊第173章 有種一起上啊第345章 招降納叛,也是生意第1015章 我也可以選第591章 弟兄們,來活了第730章 他們不知道王爺有多黑第263章 胡漢三又回來了第244章 皇氣無敵第263章 胡漢三又回來了第654章 大哥,沒想到你是這種人!第682章 兄弟沒的做!第980章 鬼子六小心眼第665章 你們能出多少錢?第633章 債多不愁,鬼多不怕第354章 總理大人來真的第129章 我死了,你們怎麼辦?第935章 有什麼話跟六皇帝說!第307章 大人我是來發財的第655章 賈二第534章 還有這種鳥事?第334章 鬼子六再披甲第285章 忍辱負重挨一槍第866章 秘密調查組第685章 鬼子六坐前面第854章 陛下真乃小太宗第222章 爲了大清,請閣下上路第109章 畫風不對第780章 大過年的,別給王爺添堵第750章 異種也稱王第243章 賈大人又高又強第189章 賈家克清第918章 老富急了,真急了第196章 阿瑪,這是你弟妹第726章 大清第八位皇帝第551章 愛新覺羅六子第414章 八旗大亂鬥第788章 領王爺賞,賣王爺命第657章 大孝子 好大哥第429章 賈代提督第727章 朝中出了奸臣!第691章 我提名愛新覺羅世凱第385章 皇上要血洗宗室第205章 大人想當中堂大爺麼第939章 老陳,不要有思想負擔第266章 額駙的財政危機第961章 朕要做大壽第738章 不是,我交了錢啊第773章 新建陸軍第780章 大過年的,別給王爺添堵第304章 男克清,女文靜第39章 我家有十三付甲麼第873章 朕是甲方爸爸第346章 當世名將鬼子六第323章 終身名譽會長第695章 廢皇帝,選天子第63章 貪生怕死鬼子六第811章 你個漢人神氣什麼!第141章 下個縣長就是你了第602章 賈大人勸農第815章 皇上口諭,好生伺候第528章 天上掉下個總兵官第23章 掃除一切害人蟲第154章 收錢辦事是忠臣第822章 老表爲天子第67章 見死不救是本份第362章 超勇的親王機車了第202章 偶爾叛下國沒有關係第507章 死在巴圖魯刀下,幸哉第419章 我們都是忠臣第386章 好孝孫!第47章 分配單位有五個第123章 索倫不應該再流血第296章 狗官怎麼知道我好這口!第682章 兄弟沒的做!第701章 給賈大人守個靈第252章 額駙從來不胡鬧第193章 先生是知心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