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9章 外患

新政府已經成立,內閣各部門也已經組建完成,政府機構開始正式行使職能,新政府在政治、軍事和外交方面等方面多管齊下。

在政治方面,新政府派出官員前往各省督促當地進行政府機構改革,按照中樞的要求進行,裁撤和新建一些機構,例如裁撤掉一些不必要的部門和吃閒飯的官員,新建一些必須的政府機構,例如新建工商、稅務、海關、法院、警察局、派出所等等,將官府內原有的相關機構裁掉,不使職能出現重複現在。

新政府還規定,各地行政主官不再有破案和審案的工作和職責,維持治安和刑事偵破工作由當地警察局全權負責,審案工作由法院負責,政府各職能部門的工作將受到當地監察局的監督。

щшш⊙тт kдn⊙c○

由於現在是軍政時期,各地政府主要官員還是由上方委派,一些關鍵性部門的主要官員也由上面委派的主官任命,諮議局只能選舉一些不太重要的副職。

同時新政府下令將各地財稅徵收權收歸中樞,在各地建立的稅務局就是承擔這一職能的,爲了維護中樞權威,各地徵收的財稅先統一上繳中樞財政,然後再由中樞財政下撥一部分給各地財政用於地方政府財政支出,由於現在貨幣流通在民間還有很多直接用銀子交易的現象,爲了防止銀錢押運途中出現損耗的情況,這一規定暫時先實行兩年。兩年之後地方財政收入直接留用在當地,不必先行全部上繳中樞。

新政府規定,取消人頭稅、城門稅等等一系列苛捐雜稅。在預算內財政收入構成主要由兩個部分組成。其一是中樞與地方共享收入,其二是地方固定收入。中樞與地方共享的財政收入分爲農業稅、增值稅、所得稅、資源稅、證券交易印花稅。分配額度上,中樞配享農業稅和增值稅的百分之七十五,配享所得稅百分之六十,配享資源稅的百分之百,配享證券印花稅的百分之九十五,其他歸地方財政。而地方固定財政收入有營業稅、城建稅、契稅、房產稅、車船使用稅、印花稅、耕地佔用稅、菸葉稅、土地增值稅、城鎮土地使用稅等。(百度搜索給力文學網更新最快最穩定)

爲了將新政府的政令執行徹底。中樞還往各地派出調查組,一方面調查各地的行政機構的裁撤和組建情況。另一方面調查苛捐雜稅的取消情況和新的稅收政策的實施情況。對於那些不執行中樞行政命令或者故意拖延的情況,中樞進行堅決打擊,特別是在新政府發佈行政命令之後,各地還在私下徵收各種苛捐雜稅的現象。一經發現,對當地官員追究行政責任和刑事責任,輕則坐牢,重則交給法院審判後槍斃。

在外交方面,新政府已經與德國、美國等周邊一些國家建立了外交關係,並且互派了外交公使。

12月25日,按照蕭震雷的指示,新政府外交部門向各列強駐華公使館發出照會,照會規定。在三個月之內,對於還未與新政府建立外交關係的國家,新政府將強行收回各公使館所在土地。將遣返各國外交人員,什麼時候雙方建立外交關係了,再互派外交人員租用土地建設使館。

新政府這一招太狠了,強行逼着各國與新政府建立外交關係,如果建立外交關係,則實際上是等於承認了新政府在國際上的合法性。用蕭震雷的話說,新政府就是中華全國民衆之政府。是得到了全國各族民衆承認的合法政府,至於外國承不承認,這不重要。只要全國民衆承認,它就是合法的。如果列強不承認新政府,新政府也將不承認清廷與列強簽訂的一切不平等條約。

對於新政府發出的照會,列強各國駐華公使氣得牙直癢癢,本來還想用新政府剛剛成立之際,合法性存在着質疑的問題拿捏一番,想以此來脅迫新政府答應一些條款,卻沒想到新政府根本沒按常理出牌,特別是沙俄駐華公使庫明斯齊還準備以此爲要挾來脅迫新政府承認讓外蒙古自治。

各國駐華公使各自將這一情況向國內彙報後就等待國內的消息,列強各國現在都在互相牽制着,也沒有多餘的精力和力量來管遠東事務,而且爲了這麼一點小事也不值得大動干戈,於是沒過幾天,各國紛紛承認了新政府爲華夏之合法政府,除了沙俄之外。

辛亥革命期間,俄國爲了將自己在遠東的勢力向南延伸,策動了哲布尊丹巴集團宣佈外蒙古“獨立”,爲把外蒙古至於它的保護之下,沙俄當局大肆宣傳說“蒙古與支那共戴滿朝,故合爲一國,今滿朝已亡,自可獨立,而此獨立者,結餘兩方之間,自應由兩方共同保護”。

1912年9月,沙俄派原駐華公使朗索爲慈去庫倫,以全權專使身份逼迫庫倫當局直接簽訂《俄蒙協約》,協約規定保障蒙古自治的政治協約以及規定俄國人在喀爾喀權力的專條,不準中國兵進入蒙境,不準中國人移植蒙地。蒙古人方面也要承諾不締結違背俄中條約所賦予俄國人的權力的協定,不得使外國人在蒙古享有之權力多餘俄國人在彼得享之權力。

當時袁世凱的北洋政府駐俄公使劉鏡人得知消息後立即抗議俄國干涉中國內政,北洋政府當時也向沙俄當局發出照會,稱:“蒙古爲中國領土,現雖地方不靖,萬無與各外國訂立協約之資格,茲特正式聲明,無論沙俄與蒙古訂立何種條款,中國一概不承認”。

爲了儘快讓北洋政府得到國際社會的承認,當時的袁世凱不得不派出代表團與沙俄代表團在京城展開談判,談判一直進行了半年之久,就在雙方商談得差不多的時候,刺宋案爆發了,緊接着蕭震雷和孫文等人聯合發起了北伐戰爭,這場戰爭迫使談判停止下來,也讓沙俄的如意算盤落了空。

這不,新政府剛剛成立不久,沙俄駐華公使庫明斯齊又找上門來,要求重啓談判,並向新政府外交部發出了重啓談判的照會,外交部接到照會之後,公文很快呈送到內閣總理宋世傑這裡,由於此時新政府剛剛成立,國內還沒有完全平定,因此在外交上還不宜觸怒列強,對於這個尺度的把握,即便是身爲內閣總理的宋世傑也不好把握。

這天晚上,宋世傑不得不帶着庫明斯齊呈送過來的外交照會公文來見蕭震雷,請求指示。

蕭震雷抽着煙接過宋世傑遞過來的公文仔細看了一遍,拿眼睛瞄了一眼宋世傑說道“對於這種無理的要求,外交部門就應該當即表示不會就此事繼續展開談判,蒙古自古就是我中國之領土,蒙古是否自治、要不要自治,都是中國政府自己的事情,關他沙俄什麼事情?沙俄的目的很清楚,就是要爲吞掉蒙古做準備。你看看,從袁世凱當時的代表陸徵祥與俄國人已經達成的意向上來看,沙俄當局的目的已經昭然若揭,我相信如果這份協議當時就算成功簽訂了,沙俄當局肯定會再次推翻,要求重新談判,因爲這上面有一條規定蒙古爲中國不可分割之領土,這一條妨礙了沙俄吞掉蒙古意圖!”

宋世傑點頭道:“那我明天就責成外交部門直接向庫明斯齊回覆,關於蒙古問題不再進行談判,沙俄此前在蒙古的行爲屬於干涉中國內政,擅自派兵進入蒙古驅逐我國駐蒙古辦事官員,並且對我國在蒙古的駐軍進行繳械屬於嚴重的入侵行爲,我國要採取什麼樣的措施?”

蕭震雷想了想說道:“保留進一步追究的權力!”

沙俄此時雖然部署在遠東的兵力不多,大部分兵力被牽制在西線,但是沙俄卻是英法兩國的盟國,這三個國家已經在好幾年前就簽訂了戰略同盟協議,如果與沙俄開展,就要同時與英國和法國開戰,且不說中國此時國內都還沒有平定下來,即便是平定下來,中國也沒有能力與三國同時開戰,這純粹是自取滅亡之道。以現在的情況來看,蕭震雷也只能說出保留進一步追究的權力這種話,既不軟弱退宿,也不激怒沙俄,避免開戰,實際上沙俄不會也不敢輕易在遠東地區開戰,畢竟它的大部分兵力都被牽制在西線,被德國、奧匈和奧斯曼帝國牽制了。

宋世傑走了之後,蕭震雷在書房裡沉思了很久,思考着如何解決外部因素的壓力,讓自己騰出手來先解決國內問題。新政府現在最大的外敵不是英法兩國,而是日俄兩國,這是由於地緣政治關係引起的,英法等國雖然強大,但是畢竟與中國沒有邊境接壤,而且英法等國被以德國爲首的同盟國牽制,無暇分身,可沙俄和日本卻不一樣,這兩國直接與中國接壤了。()R466

,請

第237章 中外商戰之價格大戰第729章 斬首戰犯第729章 斬首戰犯第606章 英國首相暈倒第238章 價格大戰(2)第110章 忍第415章 再擴軍第476章 原來無恥可以到這種程度第69章 美女被**第399章 日本加入同盟國第468章 搶佔山頂第42章 英國大力士第133章 踩點第676章 滅口第239章 資金鍊斷裂第753章 探底第122章 邀請入會第164章 談條件第457章 自殺式的武士道第614章 對俄政策第408章 圖謀德國東亞艦隊(1)第266章 一見如故(1)第223章 下馬威(一)第13章 黑鍋第568章 步兵進攻(2)第747章 安置第280章 金融風暴(2)第255章 將計就計第112章 獨闖龍潭第318章 南北和談第550章 絞肉磨盤第461章 紙幣換黃金第31章 找茬第705章 德軍新動向第318章 南北和談第227章 火炮廠和彈藥廠第195章 庶民日報第532章 第二批遠征軍來自藩屬國第255章 牽一髮而動全身第13章 黑鍋第606章 英國首相暈倒第559章 賣坦克裝甲車(1)第400章 世界大戰爆發第459章 硬骨頭——203高地第38章 當場擊殺第237章 中外商戰之價格大戰第9章 矇混過關第339章 冒牌貨第228章 見盛大人第162章 招供第395章 蠻橫的日本第321章 兵亂第336章 檢閱第561章 青黴素面世第731章 慘烈凡爾賽第129章 沒人沒錢沒槍第178章 牛仔傑克第434章 受降第470章 收復旅順要塞第624章 西線開戰第142章 鐵血救國社第367章 清室優待條件第437章 繼續第26章 交易第427章 謀日(2)第463章 強硬第639章 俘虜問題傷腦筋第589章 日本人打對攻第196章 招聘記者第235章 中外商戰(2)第31章 找茬第233章 瘋狂貸款(2)第499章 進攻琉球第449章 戰前軍情分析第115章 打碼頭(2)第304章 起義第653章 東線無戰事第225章 槍械兵工廠第661章 遠東國際軍事法庭成立第227章 火炮廠和彈藥廠第745章 小小慶祝第226章 流水生產線第197章 剿匪消息第673章 目標火車站第199章 土包子縣令第762章 狗急跳牆第518章 朝鮮人的異動第165章 嘴臉第447章 關東風起第581章 撤離第642章 強行發動第586章 做炸藥包第304章 起義第741章 醜惡嘴臉第406章 廢除一切不平等條約(1)第141章 振作第250章 買地勘探石油第522章 中東戰略第284章 逼迫站隊第11章 頭版頭條
第237章 中外商戰之價格大戰第729章 斬首戰犯第729章 斬首戰犯第606章 英國首相暈倒第238章 價格大戰(2)第110章 忍第415章 再擴軍第476章 原來無恥可以到這種程度第69章 美女被**第399章 日本加入同盟國第468章 搶佔山頂第42章 英國大力士第133章 踩點第676章 滅口第239章 資金鍊斷裂第753章 探底第122章 邀請入會第164章 談條件第457章 自殺式的武士道第614章 對俄政策第408章 圖謀德國東亞艦隊(1)第266章 一見如故(1)第223章 下馬威(一)第13章 黑鍋第568章 步兵進攻(2)第747章 安置第280章 金融風暴(2)第255章 將計就計第112章 獨闖龍潭第318章 南北和談第550章 絞肉磨盤第461章 紙幣換黃金第31章 找茬第705章 德軍新動向第318章 南北和談第227章 火炮廠和彈藥廠第195章 庶民日報第532章 第二批遠征軍來自藩屬國第255章 牽一髮而動全身第13章 黑鍋第606章 英國首相暈倒第559章 賣坦克裝甲車(1)第400章 世界大戰爆發第459章 硬骨頭——203高地第38章 當場擊殺第237章 中外商戰之價格大戰第9章 矇混過關第339章 冒牌貨第228章 見盛大人第162章 招供第395章 蠻橫的日本第321章 兵亂第336章 檢閱第561章 青黴素面世第731章 慘烈凡爾賽第129章 沒人沒錢沒槍第178章 牛仔傑克第434章 受降第470章 收復旅順要塞第624章 西線開戰第142章 鐵血救國社第367章 清室優待條件第437章 繼續第26章 交易第427章 謀日(2)第463章 強硬第639章 俘虜問題傷腦筋第589章 日本人打對攻第196章 招聘記者第235章 中外商戰(2)第31章 找茬第233章 瘋狂貸款(2)第499章 進攻琉球第449章 戰前軍情分析第115章 打碼頭(2)第304章 起義第653章 東線無戰事第225章 槍械兵工廠第661章 遠東國際軍事法庭成立第227章 火炮廠和彈藥廠第745章 小小慶祝第226章 流水生產線第197章 剿匪消息第673章 目標火車站第199章 土包子縣令第762章 狗急跳牆第518章 朝鮮人的異動第165章 嘴臉第447章 關東風起第581章 撤離第642章 強行發動第586章 做炸藥包第304章 起義第741章 醜惡嘴臉第406章 廢除一切不平等條約(1)第141章 振作第250章 買地勘探石油第522章 中東戰略第284章 逼迫站隊第11章 頭版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