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6章 強行收回租界

蕭震雷接到電報之後立即想到了這件事情很可能是朱爾典搞出來的,目的就是對他進行恫嚇,讓他在泗水事件上進行讓步。可他不是一個隨便會退讓的,朱爾典的目的很簡單,讓他讓步,不會也不敢真的發動戰爭,畢竟現在歐洲的局勢已經很緊張了,英國當局沒有多餘的精力放在遠東地區,因此才讓把日本拉近自己的同盟裡牽制俄國和美國,可一旦英國和中國開戰,勢必會影響英國在歐洲的戰略部署,俄國和美國也就有理由干涉遠東事務,這絕對不是英國樂意看到的結果。

蕭震雷有足夠的底氣與英國人周旋,他料定英國人不敢大幹,只能用威脅、恫嚇這種手段,但他害怕這種手段嗎?他立即給馬漢龍下令,命令吳淞各炮臺立即進行還擊,把英國軍艦往死裡打,同時下令滬軍第一師師長蔡威率部衝進公共租界對萬國商團進行繳械,如有反抗,堅決鎮壓,並對公共租界實施全面佔領和戒嚴。

吳淞炮臺一共有五座炮臺,十數門岸防火炮,分別在東、西、南、北和獅子林,對吳淞口夾江對峙,形成了一座嚴密的防禦體系,如果同時開炮,一艘軍艦是無論如何頂不住的。

在發了電報之後,蕭震雷立即向全國和外界通電,聲明由於英國軍艦率先對華界進行炮擊,造成了數十人的傷亡,吳淞炮臺守軍纔不奮起還擊,同時鑑於英國軍艦率先對華界開炮的原因,蕭震雷聲明自己已經下令滬軍第一師進入公共租界展開行動。這所有的責任都是英軍軍艦無故對華界開坡引發的,是英軍想挑起戰爭。一切責任全在英國當局。

通電之後,此時雖然是在深夜。但是這個消息立即在全世界範圍內引起了巨大的轟動,最先得到消息的不是公共租界,反而是國外。公共租界內的外國公民們絕大多是還不知道,滬軍第一師就已經開進租界,並且衝進了將萬國商團的駐地,將駐守在駐地內值守的萬國商團全部強行繳械,在控制了萬國商團之後,滬軍第一師又火速包圍了英軍在租界內的軍營並闖進軍營內控制住了所有的英軍。

直到滬軍第一師控制了整個公共租界和公共租界內各國的軍營駐地,上海灘的市民們纔得到消息。租界內的民衆才從睡夢中醒來,在這一過程中,滬軍第一師得手也不是那麼順利,同樣遭到了一些抵抗,但是抵抗很快被瓦解,反而激起了滬軍第一師很多士兵的兇性,這些士兵忍耐洋人早就忍受夠了,現在有這麼一個報復的機會,哪裡會輕易放過?凡是反抗的洋人軍官和士兵都遭到了殘酷的鎮壓。截止第二天早上,一共有七八十個軍官和士兵被槍殺。

在蕭震雷下令不久,吳淞五座炮臺同時對英國軍艦“林納特”號進行了猛烈的還擊,鋪天蓋地到炮彈在該艘軍艦上和周圍江面上爆炸。“林納特”號軍艦當即遭到重創,艦長凱特爾嚇得屁股尿流,當即下領軍艦火速撤退。脫離岸防炮臺的射程範圍之內,等脫離之後。才發現軍艦受損嚴重,人員傷亡也極爲慘重。凱特爾再也不敢讓軍艦進入射程向炮臺射擊了,岸防炮臺的火炮射程畢竟要比艦炮射程遠得多,火力和威力也要大得多,艦船比岸防炮臺的優勢在於可以隨時移動,而岸防炮臺卻不能。

很多公共租界居民直到第二天早上出門上班才發現外面的世界變了,大街上到處是站崗的士兵,這些士兵還是新軍士兵,一打聽才知道是滬軍第一師闖進了租界接管了權力,並且將公共租界內的所有外國武裝全部繳械了,這讓許多市民們熱淚盈眶。

多少年了,終於有一支自己國家的軍隊進入了租界,市民們在打聽到事情的前因後果之後立即互相奔走相告,所有的市民在最短的時間了知道了這個消息,人們自發的組織起來在大街上游行,高舉旗幟,大喊口號聲援南京臨時政府,聲援蕭震雷。

公共租界工部局被接管了、巡捕房昨夜所有在值班的巡捕全部被扣押,只要是暴力機關全部被佔領,但軍隊並未限制市民包括外國公民出行的權力,這讓很多人認識到這支軍隊並非是野蠻的,這是一支有紀律、戰鬥力極強的文明軍隊。

其他各國領事館倒是沒事,只有英國領事館被包圍了,包括朱爾典、法磊士等人全部被困在裡面,朱爾典意識到自己犯了一個天大的錯誤,他不該用這種極端的手段刺激蕭震雷,這下好了,中國軍隊衝入了公共租界,再想讓他們退出去只怕千難萬難。

幸運的是,包圍英國駐滬使館的滬軍很快接到了新的命令,不再限制裡面英國人的自由,在軍官的帶領下撤退了,這讓朱爾典等人暗自鬆了一口氣,但他們從領事館出來之後發現中國軍隊並未撤離公共租界,工部局和巡捕房的工作全部陷入了癱瘓狀態,不過這項工作現在由滬軍接管了,而在江面上的英國軍艦由於沒有接到上面的命令也敢輕舉妄動。

這一夜突如其來的變化讓在上海灘的所有外國人,特別是各國領事們意識到現在的中國已經不是之前的清廷了。

“威爾遜,去買火車票,我們要去南京再去見見那位蕭次長,該死的,這次搞砸了,也不知道蕭震雷想要怎麼收場,如果他拒不下令軍隊從租界撤軍,那我們很可能從此失去對租界的控制權,想必倫敦方面已經知道此事,說不定等待我們的是一頓板子!”

朱爾典的憂心忡忡讓威爾遜的情緒也變得十分低落,不過他還是安慰朱爾典:“先生不比太過擔心,我們完全可以把責任推到中國人身上!”

朱爾典聞言大怒:“你是豬嗎?中國人在行動之前就事先向外界通電了,各國都早就知道了此事,我們想推卸責任都不可能!”

威爾遜被罵了一頓,臉色頓時變得通紅,但很快又想到了另外一個辦法,連忙道:“先生,我們可以把責任推給那幾個開炮的水兵身上,就說他們事先喝醉了,在沒有命令的情況下才向華界開炮的,然後將他們秘密處死,造成他們畏罪自殺的假象,只有這樣,我們才能脫身,您只要給凱特爾中校發電,我想他應該知道事情的輕重,會妥善處理好的!”

朱爾典仔細思索了威爾遜說出的這個辦法,認爲這是當前他與此事脫身的唯一好辦法,當即道:“好,就這麼辦,你馬上去買火車票,我立即分別給凱特爾和倫敦方面發電報!”

“是,先生,我這就去!”

威爾遜走後,朱爾典立即首先給凱特爾發電報,發完電報之後,他還沒有來得及向倫敦方面報告此事,蕭震雷卻在他向倫敦方面報告之前代表南京臨時政府通電全世界,單方面聲明:由於英國軍艦無故對華界開炮,這是對中華民國主權的侵犯,臨時政府宣佈從即日起,解除與英國在公共租界的租界條約,解散公共租界工部局以及其他一切行政機構,由中華民國臨時政府全面接管公共租界行政管理權,並進行駐軍,宣佈收回外國在公共租界的一切領事裁判權和司法權,外國領事館在公共租界不再享有司法審判權力,不論是華人還是外國公民都將處在中華民國的司法管轄權之下。

實際上在這個時候,也只有英國纔在公共租界有駐軍,法國只在法租界有駐軍,其他國家在公共租界都沒有駐軍,因此昨夜的軍事行動,實際上只有英國人受到了損失和打擊,其他各國領事館都相安無事,這也是蕭震雷爲什麼敢對公共租界下手的原因,只惹英國一家,不招惹美國和日本以及其他列強勢力。

其實蕭震雷這段時間一直在與德國方面進行密談,而且在昨夜,蕭震雷已經連夜與德國在南京的公使希爾曼達成了協議,並簽訂秘密合作協議。德國表示如果蕭震雷在遠東地區與英國方面發生軍事衝突或戰爭,德國一定會進行秘密支持,不僅在財力上支持,而且還會從武器裝備、彈藥上進行全面暗中支持,德國方面唯一的要求就是需要蕭震雷出售礦石給德國,出售礦石只要價格合理,這是正常的貿易,並不是賣國行爲,蕭震雷當然求之不得。

其實德國這麼做也有着自身的考慮,德國想在遠東尋找一個代言人,現在也只有蕭震雷最爲合適,如果蕭震雷能夠在遠東拖出英國人,那麼英國人勢必要花費更多的精力和資源在中國,如此一來,德國就會輕鬆得多。

在今天早上,德國方面還通電公開對英國進行責難,說英國方面擅自破壞遠東地區的和平,這是嚴重違反各國在遠東地區的協議的,並讓英國方面保持克制,如果英國單方面對中國採取武力的行爲,德國在青島的艦隊和軍隊絕對不會袖手旁觀。

在德國之後,就是沙俄,沙俄也立即通電錶示支持中國,由於這幾年英國拉攏日本這個小弟對沙俄在遠東進行牽制,造已經讓沙俄極爲不滿,現在正好有一個機會落井下石。

美國緊隨其後對英國方便的行爲表示不理解,由於蕭震雷在美國秘密訂購了兩艘戰列艦和兩艘重型巡洋艦,這讓蕭震雷成爲了美國最大的客戶,美國船廠的商人接到了蕭震雷的電報後立即動用關係,讓美國政府站在了中國這一邊,在資本的世界,錢果然是無敵的。

第155章 典禮第415章 再擴軍第551章 新計劃第90章 二手貨第61章 加入第410章 圖謀德國東亞艦隊(3)第80章 碰頭第133章 踩點第455章 登陸新幾內亞島第365章 總裁第535章 圍殲三十萬第687章 支持傳統文化第512章 清理琉球第583章 巷戰開始第286章 宰肥羊第342章 討袁第512章 清理琉球第545章 與德軍拼刺刀第183章 財貨迷人心第612章 英國妥協第356章 兩面夾擊第262章 酒吧接頭第667章 日本黃金第601章 見南洋華僑第34章 挑土第419章 通氣第733章 進軍奧匈腹部第108章 真相第30章 嚴老九第226章 流水生產線第706章 西進計劃第50章 再碰壁第333章 組建空軍第502章 英德大海戰第610章 三巨頭會議(2)第361章 登陸第657章 進攻四國島第145章 商團司令第391章 國會山演講(1)第449章 戰前軍情分析第172章 庭審交鋒第250章 買地勘探石油第481章 佈局沙俄(1)第497章 成立第475章 故意冷落第662章 朱爾典與天皇密談第650章 戰區合併第703章 救市第566章 登陸日本本土第231章 賣火炮技術(2)第718章 北疆與西疆第562章 價比黃金大發洋財第650章 戰區合併第358章 列強幹涉第289章 求助第385章 訪日本第589章 日本人打對攻第714章 拼命第38章 當場擊殺第13章 黑鍋第728章 一言而決第1章 “華人與狗不得入內”第115章 打碼頭(2)第595章 烈火焚城第567章 步兵進攻(1)第219章 栽贓陷害第287章 弔唁第486章 海軍艦船加裝防空武器第701章 大意第244章 最後的手段第311章 血戰第689章 蘇德停戰第446章 目標德屬太平洋島嶼第251章 用鈔票砸人第609章 三巨頭會議(1)第460章 難以攻破的堡壘第98章 公館血戰第725章 海軍新編計劃(1)第391章 國會山演講(1)第701章 大意第7章 革命黨第599章 護短(3)第727章 遠征第二艦隊第537章 潛艇來襲第562章 價比黃金大發洋財第452章 攻破日軍防線第733章 進軍奧匈腹部第560章 賣坦克裝甲車(2)第63章 競標酒會(2)第227章 火炮廠和彈藥廠第705章 德軍新動向第222章 新編制出爐第322章 處置第628章 以戰養戰第305章 獨立浪潮(1)第670章 分工行動第135章 劫法場(一)第377章 雪狼部隊第446章 目標德屬太平洋島嶼第289章 求助
第155章 典禮第415章 再擴軍第551章 新計劃第90章 二手貨第61章 加入第410章 圖謀德國東亞艦隊(3)第80章 碰頭第133章 踩點第455章 登陸新幾內亞島第365章 總裁第535章 圍殲三十萬第687章 支持傳統文化第512章 清理琉球第583章 巷戰開始第286章 宰肥羊第342章 討袁第512章 清理琉球第545章 與德軍拼刺刀第183章 財貨迷人心第612章 英國妥協第356章 兩面夾擊第262章 酒吧接頭第667章 日本黃金第601章 見南洋華僑第34章 挑土第419章 通氣第733章 進軍奧匈腹部第108章 真相第30章 嚴老九第226章 流水生產線第706章 西進計劃第50章 再碰壁第333章 組建空軍第502章 英德大海戰第610章 三巨頭會議(2)第361章 登陸第657章 進攻四國島第145章 商團司令第391章 國會山演講(1)第449章 戰前軍情分析第172章 庭審交鋒第250章 買地勘探石油第481章 佈局沙俄(1)第497章 成立第475章 故意冷落第662章 朱爾典與天皇密談第650章 戰區合併第703章 救市第566章 登陸日本本土第231章 賣火炮技術(2)第718章 北疆與西疆第562章 價比黃金大發洋財第650章 戰區合併第358章 列強幹涉第289章 求助第385章 訪日本第589章 日本人打對攻第714章 拼命第38章 當場擊殺第13章 黑鍋第728章 一言而決第1章 “華人與狗不得入內”第115章 打碼頭(2)第595章 烈火焚城第567章 步兵進攻(1)第219章 栽贓陷害第287章 弔唁第486章 海軍艦船加裝防空武器第701章 大意第244章 最後的手段第311章 血戰第689章 蘇德停戰第446章 目標德屬太平洋島嶼第251章 用鈔票砸人第609章 三巨頭會議(1)第460章 難以攻破的堡壘第98章 公館血戰第725章 海軍新編計劃(1)第391章 國會山演講(1)第701章 大意第7章 革命黨第599章 護短(3)第727章 遠征第二艦隊第537章 潛艇來襲第562章 價比黃金大發洋財第452章 攻破日軍防線第733章 進軍奧匈腹部第560章 賣坦克裝甲車(2)第63章 競標酒會(2)第227章 火炮廠和彈藥廠第705章 德軍新動向第222章 新編制出爐第322章 處置第628章 以戰養戰第305章 獨立浪潮(1)第670章 分工行動第135章 劫法場(一)第377章 雪狼部隊第446章 目標德屬太平洋島嶼第289章 求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