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7章 對被服廠的建議

天才3秒記住本站網址【筆迷閣】蕭震雷等一行人在南京視察了幾家兵工廠之後就轉道乘火車去了河南,在這裡有八家軍用被服廠和軍鞋以及軍用皮帶廠。

蕭震雷等人最先視察一家軍用被服廠,這家被服廠的周廠長在前面帶路,一邊帶路一邊向蕭震雷等人介紹被服廠的情況。

在前往生產車間的路上,周廠長介紹道:“大總統、包副部長,目前我們被服廠一共有男女工人3236人,其中女工佔了絕大數,有3008人,其他都是男工人。男工人主要負責幹一些重活,例如工廠的保衛工作、機器、電力的維護和維修、原料、成品、機器設備的搬運、後勤等等,女工就負責生產被服。

我們工廠目前採用三班倒的工作、生產製度,每班八個小時,採用流水線生產作業,我們目前一共有十條生產線,每條生產線一百多人,一個車間內有兩條生產線,一共有五個生產車間,一共有一千臺縫紉機,我們有自己的食堂、宿舍、澡堂、醫務室,還有夜校教室!”

走進一間生產車間,這車間廠房很大,而且由於工人衆多顯得很熱鬧,到處都是縫紉機工作的聲音,聲音不大,女工們都坐在一臺縫紉機面前緊張的工作,一塊塊布料被他們縫製起來,經過流水線的工序傳到下一個生產環節,最後一套套軍服被生產出來。

周廠長介紹道:“大總統,這個車間有兩條生產線,其中一條生產軍服的上衣,另一條生產線生產軍服的褲子,最後按照配套的尺碼組成配套的一套套軍服,這個工作有專人完成!”

蕭震雷等人沿着生產線的各個生產環節走下去。看着女工們細心地用縫紉機縫製着每一塊布料,蕭震雷來到了最後包裝的環節,他拿起一套軍大衣展開看了看,又摸了摸布料,再看看縫製部位的針線縫製密度,點頭道:“不錯,不錯!這是軍官大衣還是士兵大衣?”

周廠長介紹道:“大總統,這是軍官大衣,布料是用羊毛中加入亞麻,使用特殊針織方法紡織而成。結實耐磨、既保暖又散汗!”

蕭震雷問道:“爲什麼軍官有大衣穿而士兵沒有?這不是搞等級歧視嗎?”

後勤副部長包玉臻在旁邊解釋道:“大總統,我們後勤部門原本是準備也定製士兵大衣的,但是考慮到在冬天士兵穿着大衣造成行動不便。也會影響作戰能力,因此取消了士兵大衣的製作,不過站崗和巡邏士兵是有軍大衣的,士兵的冬衣都是短裝棉衣和棉褲,既保暖又方便作戰”。

“原來是這樣!”蕭震雷聞言點點頭,但還是道:“咱們也不差這點錢。除了手槍這些武器和其他待遇之外。軍官有的,士兵也應該有。有句話怎麼說的?叫‘不患寡,患不均’。除了冬裝短棉衣之外,另外再給士兵發一套軍大衣,作戰時。讓士兵們穿短裝棉衣,不作戰不訓練時可以讓他們穿軍大衣,誰不喜歡穿得好看一點,而且士兵們都是一個個年輕小夥子,都是正處在求偶的年紀,哪個不希望外面被漂亮女孩多看上幾眼呢?這個軍大衣要設計得穿在身上讓人感覺英武帥氣才行!”

包玉臻連忙立正道:“是,大總統,我回去之後就安排人處理這件事情”。

接下來蕭震雷又觀看了軍褲的生產線各個環節,這個被服廠的生產管理做得井然有序,沒有絲毫混亂的樣子,每個人都在做事,沒有閒人。

蕭震雷一邊觀察一邊走,又問周廠長:“周廠長,被服廠除了能夠生產軍用被服和軍服之外,還能夠生產其他的衣服嗎?”

周廠長搖頭道:“大總統,我們這是軍用被服廠,除了生產軍用被服之外,也沒有多餘的產能生產其他的服裝,雖然我們的工人都是裁縫方面的熟練技術工人,但是我們沒有服裝設計師、沒有其他服裝的款式和版型,就無法生產其他服裝!”

蕭震雷問道:“周廠長,戰爭結束之後,軍隊對於軍用被服的需求量肯定是大大降低,既然需求量下降,被服廠的產能就得下降,畢竟你生產再多,軍方需要的也有限,你想過產能過剩的問題怎麼解決嗎?”

“這

??”周廠長聞言,一時間說不出話來,隨後問道:“大總統,戰爭沒這麼快結束吧?”

蕭震雷笑道:“不管是快是慢,它遲早是要結束的,等到戰爭結束時再去考慮怎麼辦就晚了,我建議你們這些軍工企業要現在就開始考慮產生過剩的問題,國家不可能解決所有產能過剩的國有工廠的工人吃飯問題,我希望你們這些工廠的頭頭要自己想辦法解決工人的生存問題,我舉着例子,雖然你們不需要這麼多產能生產軍需品了,但是你們現在可以考慮如何利用過剩的產能生產民用商品,然後想辦法將這些產品推向市場賺取財富維持工廠工人的生計,又能夠獲得工廠技術研發的研發資金,除了上繳國家利稅之外,多餘部門你們可以增添設備、更新設備、增加工人工資、新建生產車間,這些都是可行的。但又不能將生產軍需品的生產線廢棄不用,一但國家再需要你們全力需要你們生產軍需品,你們又可以以最快的速度最大產能爲國家生產軍需用品!”

周廠長聞言眼睛一亮,連忙道:“我明白大總統的意思了,我們工廠這就招募一些服裝設計師,對服飾進行研究設計,待國家對軍需品的需求下降之後,我們工廠就可以將一部分過剩的產能用來生產普通民用服飾,我們還可以爲其他工廠生產員工服飾、政府單位公務員服飾等等!”

蕭震雷很滿意周廠長的反應如此之快,拍拍他的肩膀道:“很好,你能這快就想到這麼多可行的辦法,可見能力是很強的,不錯不錯!”

接下來蕭震雷等一行人又參觀視察了另外幾家軍用被服廠和軍鞋皮帶廠,軍工產品的質量和耐用性都是沒話說,畢竟考慮到使用者的特殊性,軍方後勤部門對於軍需品的質量和耐用性要求都是極高的,品檢方面也特別嚴格。

基於軍工產品的耐用性和超級質量,不僅軍方對它們青睞有加,而且這些非戰鬥裝備還特別受到勞保市場的喜愛,大量從事體力勞動的人們喜歡軍用作訓服、鞋子、襪子,它們可以使用很長時間,而且耐磨性很好。但是由於現在是戰爭時期,這些軍需品生產工廠沒有多餘的產能爲民間市場提供貨源,估計等戰爭結束後,這些軍需品生產工廠才能爲民間市場提供貨源,向民間勞保市場和軍用品愛好者提供貨源也可以給這些工廠帶來一部分收入來源,解決一點點產能過剩的問題。

軍鞋生產廠,這幾家工廠生產三種軍鞋,第一種是普通軍鞋,主要由帆布和膠底製作而成,優點是耐磨、成本低廉,缺點是缺乏對小腿的保護,在野外作訓容易被蚊蟲鑽入,另外還有一個缺點就是容易引起腳臭。第二種是軍用皮鞋,這是軍人正裝皮鞋,軍官和士兵都有。第三種,是戰鬥靴,面料用牛皮製作而成,鞋底採用厚實耐磨塑料橡膠鞋底,高幫,能夠保護小腿部位,利於格鬥,適應野外長時間作戰而不會讓腳部感覺勞累。

這三種軍鞋中,普通軍鞋的需求最大,主要是配發對象是士兵,由於士兵經常需要訓練,這種軍鞋的損耗也很大,每個士兵每年配發兩雙。軍用皮靴,每個士兵和軍官三年配發一雙,休假、探親和參加重要場合時穿。戰鬥靴只配發給特種部隊和國防軍各軍偵查部隊精銳士兵。

這民間市場對三種軍鞋的需求也是相當大的,但是目前市面上還沒有出現這種產品,允許生產這些軍需品的工廠都沒有剩餘的產能向民間市場提供貨源,其他廠家沒有資質,不允許生產軍需品,而且沒有相當應的生產技術,質量也不過關,即便生產出來,貨物的質量也無法與真正的軍需品質量相比。

有幾家軍鞋工廠的產能倒是過剩,但是沒有得到軍需後勤部門的授權,不允許向民間市場提供貨源,軍方後勤部門一些將領認爲軍需品自然是由軍隊使用的,讓民間使用軍需品算怎麼回事?如果有老百姓穿戴軍需品假裝軍人招搖撞騙怎麼辦?因此這也是市面上沒有出現軍需品的原因。

蕭震雷參觀完這些工廠之後表示,上級部門會根據現實情況酌情考慮逐漸放開對於一般非戰鬥類軍需品、非高技術軍需品的管制,逐步允許這些軍需品生產工廠向民間市場提供貨源。一方面是讓這些軍需品生產工廠多一些收入來源、增加員工福利、讓這些軍工企業多一些資金提高生產技術、增添生產設備。另一方面是讓這些軍需品工廠多一些市場競爭力,允許它們在市場上賺取利潤,解決國家暫時無法解決的產能過剩的問題。(。)

第37章 生死狀第27章 人爲財死第458章 前線視察第151章 妙計第278章 升任協統第705章 德軍新動向第117章 捅破天(一)第182章 殺鄂那海第113章 猛龍過江第668章 黃金換命第170章 滅口第81章 範高頭的壽宴第174章 表演第103章 巡捕上門第144章 加入商團第499章 進攻琉球第576章 搶奪水塔第539章 反潛(2)第274章 示威(1)第767章 特使借款第557章 準備進攻日本本土第783章 直升機第747章 安置第361章 登陸第194章 辦報紙第451章 極高的戰術素養第626章 東線危局第74章 各取所需第782章 噴氣式戰機第790章 遣散第10章 老頭子第419章 通氣第196章 招聘記者第190章 救命大洋第478章 日本人屈服第504章 轟炸倫敦(2)第576章 搶奪水塔第513章 籌備組建遠征軍第728章 一言而決第226章 流水生產線第131章 伏擊第722章 契卡第384章 出訪第436章 舉國沸騰第28章 三百萬兩贖金第585章 進攻受阻第233章 瘋狂貸款(2)第489章 北美情報工作進展第721章 輿論引導第448章 日本人的應對第266章 一見如故(1)第599章 護短(3)第648章 軍糧罐頭第720章 總統新聞發佈會(2)第159章 中伏第19章 消息第513章 籌備組建遠征軍第570章 步兵進攻(4)第554章 背後一刀第212章 逃兵事件第123章 懷疑第302章 辛亥革命爆發第243章 拖字訣第5章 道臺和知縣第4章 臨時轉移第506章 又賣500架第334章 海圻號回國第490章 蔡松坡的病第751章 德國投降第767章 特使借款第574章 傳授巷戰戰術第202章 被堵第192章 軍情五處第644章 巷戰專家第328章 華東總督第477章 恢復朝貢體系第736章 奧匈求和(3)第791章 和談第738章 奧匈投降第759章 敬重第445章 進兵沙俄第84章 青幫四巨頭第585章 進攻受阻第150章 豬一樣的隊友第91章 暴露第441章 轟炸東京(4)第372章 被神化的人第86章 結仇第117章 捅破天(一)第303章 海軍歸附第688章 施壓蘇俄第456章 川島速浪被抓第315章 故人來第572章 巷戰失利第729章 斬首戰犯第545章 與德軍拼刺刀第144章 加入商團第562章 價比黃金大發洋財第76章 忽悠第786章 圍攻莫斯科(2)
第37章 生死狀第27章 人爲財死第458章 前線視察第151章 妙計第278章 升任協統第705章 德軍新動向第117章 捅破天(一)第182章 殺鄂那海第113章 猛龍過江第668章 黃金換命第170章 滅口第81章 範高頭的壽宴第174章 表演第103章 巡捕上門第144章 加入商團第499章 進攻琉球第576章 搶奪水塔第539章 反潛(2)第274章 示威(1)第767章 特使借款第557章 準備進攻日本本土第783章 直升機第747章 安置第361章 登陸第194章 辦報紙第451章 極高的戰術素養第626章 東線危局第74章 各取所需第782章 噴氣式戰機第790章 遣散第10章 老頭子第419章 通氣第196章 招聘記者第190章 救命大洋第478章 日本人屈服第504章 轟炸倫敦(2)第576章 搶奪水塔第513章 籌備組建遠征軍第728章 一言而決第226章 流水生產線第131章 伏擊第722章 契卡第384章 出訪第436章 舉國沸騰第28章 三百萬兩贖金第585章 進攻受阻第233章 瘋狂貸款(2)第489章 北美情報工作進展第721章 輿論引導第448章 日本人的應對第266章 一見如故(1)第599章 護短(3)第648章 軍糧罐頭第720章 總統新聞發佈會(2)第159章 中伏第19章 消息第513章 籌備組建遠征軍第570章 步兵進攻(4)第554章 背後一刀第212章 逃兵事件第123章 懷疑第302章 辛亥革命爆發第243章 拖字訣第5章 道臺和知縣第4章 臨時轉移第506章 又賣500架第334章 海圻號回國第490章 蔡松坡的病第751章 德國投降第767章 特使借款第574章 傳授巷戰戰術第202章 被堵第192章 軍情五處第644章 巷戰專家第328章 華東總督第477章 恢復朝貢體系第736章 奧匈求和(3)第791章 和談第738章 奧匈投降第759章 敬重第445章 進兵沙俄第84章 青幫四巨頭第585章 進攻受阻第150章 豬一樣的隊友第91章 暴露第441章 轟炸東京(4)第372章 被神化的人第86章 結仇第117章 捅破天(一)第303章 海軍歸附第688章 施壓蘇俄第456章 川島速浪被抓第315章 故人來第572章 巷戰失利第729章 斬首戰犯第545章 與德軍拼刺刀第144章 加入商團第562章 價比黃金大發洋財第76章 忽悠第786章 圍攻莫斯科(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