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2章 戴高樂

溪山基地從地面上只有一條公路通往外界,這條公路上武元甲配備了一個師的兵力,讓從地面求援徒勞的,最要命的是這幾天的天氣狀況不好,讓美國最大的優勢空軍力量有些發揮不出來,連續不斷的陰雨天氣幫了北越軍隊一把,他們把溪山基地中的美國海軍陸戰隊團團圍住,不斷圍攻的同時佈置了截斷美國援軍的兵力。

溪山戰役被視爲美國能不能撲滅北越南下的決戰,不論是白宮還是美國媒體,都視爲相信決戰時刻已經來臨。電視新聞也整天圍繞着武元甲將軍將可能重演奠邊府大捷進行報道,以至於溪山基地美軍每天的生活情況佔據了新聞報料的首要位置。到底威廉?威斯特摩蘭將軍通過這一戰重創北越穩定住局勢,還是武元甲重演奠邊府大捷,成爲美國人討論的話題。

同樣北越的軍事行動也引起了社會主義陣營的關注,這次北越大動干戈的採取進攻態勢,也傳遍了莫斯科、華沙、柏林等城市。人們彷彿能在報紙上聞到硝煙的味道。

威廉?威斯特摩蘭將軍不會輕易認輸的,就算被打了一個措手不及,他覺得只要通過這次戰役重創北越軍隊,就能徹底穩定住局勢,從而取得戰爭的勝利。在菲律賓、馬來西亞、南越起飛的轟炸機晝夜不停的往返,投下的炸彈幾乎要把溪山基地周圍的山都要融化了,美空軍、海軍、海軍陸戰隊航空兵共出動f-4、f-105、b-52、a-1攻擊機、a-7等各型戰機輛萬餘架次,投彈八萬噸。

正當世人在關注溪山之戰如何展開的時候,北越正規軍和越共的正規軍們卻悄悄地潛入西貢、順化以及南越的大多數城市。他們三三兩兩裝扮成難民、農民、工人以及休假的南越軍隊士兵。

“所有兵力已經就位,在明天凌晨,所有的南越目標會同時遭到攻擊。”武元甲在稍晚的時候對越南發佈了總攻擊的命令。南越民族解放戰線、北越正規軍部隊襲擊了南越幾乎每一個大的城鎮以及美軍大部分的基地和機場。其實早些時候北越軍隊已經在波來古、廣南、達樂等地周圍展開了進攻,攻勢展開後,幾乎所有地方的進攻都讓美國和南越軍隊猝不及防。西貢和順化的大片地區突然發現他們已經被“解放”,揮舞着武器列隊行進在大街上的北越正規軍、越共部隊公開呼籲大家起來參加革命。

威廉?威斯特摩蘭將軍這個時候才發現,一個溪山基地不是武元甲的目的,經過了短暫的忙亂之後,他冷靜了下來,開始命令各地的美軍固守依仗充足的火力最大可能殲滅滲透進來的北越部隊,威廉?威斯特摩蘭是有這個底氣的,在南越的美軍數量高達五十萬,甚至比這次北越投入的全部兵力還要多。

“美軍當然能打垮這次北越的攻勢,他們這麼多人。但這種幾乎全境的進攻,可是狠狠地打了美國政府的臉,他們一直說北越已經奄奄一息,美軍已經處在勝利的邊緣,這次戰役可以看到北越不是在活蹦亂跳麼?”謝洛夫看完戰報之後,不在關心這個問題,沒有幾個月的時間,雙方是決不出勝負的。這又不是中世紀全面戰爭,開個全景地圖上去一通殺就完事了,就算是遊戲,上面還有士氣槽呢。

早晚美國人就會知道自己捲入這場戰爭是多麼的不智,越南戰爭不但讓美國出現了財政赤字,同時也讓美國的國際形象受損,六十年代社會主義思潮再次開始席捲,和美國從側面幫助蘇聯也是分不開的,隨後整個七十年代美國必須夾着尾巴做人,好調理這次戰爭帶來的內傷,直到蘇聯捲入到了阿富汗戰爭,美國才迎來了反擊的機會。

這場戰爭之後,美國必須要夾着尾巴做人一段時間,來補充一把已經有些透支的國力,這個時候美國才第一次感受到他們國力不是無窮無盡的,什麼都干涉一樣會頂不住。這和朝鮮戰爭是不同的,那時候歐洲和蘇聯都在恢復階段,現在其他勢力早已經擺脫了二戰的影響,此消彼長之下,美國得到削弱,面對的就不是一堆弱雞了。

法國巴黎,戴高樂的總統府內,身材高大但比較消瘦的戴高樂默然的看着窗外,他知道自己的決定可能會讓法國更加強大,也可能會讓法國陷入到危險當中。

從二戰結束之後,法國就不得不面對兩個國家,美國和蘇聯,美國實力強大,蘇聯距離法國很近,而且法國內部的法國共產黨一直對各界政府形成了掣肘。

美國希望繼續充當西歐的領導者,而法國的獨立傾向使得美國在爭取法國支持最終失敗的情況下,不得不甩開法國,並減少法國對其他盟國的負面影響,保持大西洋聯盟的穩定。

經濟上的援助和政治上尤其在阿爾及利亞問題上雙方的衝突。到美蘇緩和苗頭的出現、歐洲經濟一體化、美國國際收支的惡化和黃金的外流、以及戴高樂上臺後的獨立政策的實行都迫使美國根據在歐洲局部利益和形勢的變化作出了相應調整。

對於戴高樂,美國各界政府當然都是討厭的,可法國的重要性,以及法國內部法國共產黨的力量,不得不讓美國在某些地方對戴高樂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經濟方面:美國加強經濟的滲透,迫於自身國際收支的惡化,停止對法國的經濟援助,重點防止法國的美元攻擊,核方面:美國拒絕對法國核武器的研製提供技術性的幫助,只是附帶條件的提供核原料,並通過多邊核力量計劃企圖把法國核力量納入美國的控制,遭到法國的拒絕,最後歸於失敗,法國獨立核力量部分實現。

軍事方面,美國一方面採取避免與法國衝突的保守政策,儘量減少法國的行爲對北約效用和一致性的影響。另一方面開始加強沒有法國的聯盟團結,以對抗蘇聯。

可以說從戴高樂上臺以來,已經找了美國數不清的麻煩,不過東歐的蘇聯虎視眈眈,美國不能對法國怎麼樣,所以纔出現美國每次被法國找麻煩,只能被動應對的局面。

蘇聯的因素也很重要,戴高樂不可能當做沒有看見法國共產黨的存在。隨着美蘇關係的鬆動,西歐國家對蘇政策也有所調整。戴高樂上臺後奉行獨立自主外交,法蘇關係更是明顯改善。在國際共運中,赫魯曉夫上臺開始,各國共產黨紛紛探求與蘇聯模式不同的、適合本國特點的社會主義道路。所有這些,都爲法共擺脫蘇聯模式的羈絆提供比較寬鬆的環境。作爲西歐共產黨中與蘇共最爲密切的法共,開始走上緩慢而謹慎的探索之路。

在波匈事件之中,法國共產黨雖然收到了一些波及,但馬上蘇聯後續的處理也算乾淨。而且那次風波僅限於兩個東歐小國,沒有波及到蘇聯。所以現在法國共產黨勢力仍在,在法國社會有着強大的號召力。而且法國共產黨和蘇聯的親密程度,甚至比意大利共產黨都更進一步,這都是讓戴高樂頭疼的地方。

對於美元,戴高樂是深惡痛絕的,而且他最早發現了美元的問題,至少從西歐國家當中是最早的,三年前他就看出了佈雷斯頓森林體系不穩定,尋找機會拿着美元換了一批黃金,但那時他遭到了美元的反擊,所以沒有佔多少便宜。現在越南戰爭進行當中,美國的軍費已知在提升,一直注意着美國經濟情況的戴高樂忽然發現,佈雷斯頓森林體系似乎在搖搖欲墜。僅僅越南戰爭美國就打掉了八千億美元的軍費。

對待美元的態度,法國一直都走在最前沿,古巴導彈危機那年,法國某報紙說,戴高樂總統應該時刻準備亮出持有的大量美元這張外交王牌,通過向美國購買黃金而對其施壓。美國政府對此頗爲重視。三年前法國拿出美元儲備購買黃金,被美國把風潮打壓下去。而這次戴高樂準備找一批大的,聯絡一些和法國關係不錯的國家,一起終結美元的地位。

就在美國和北越溪山大戰的時候,戴高樂覺得是一個好機會,可以動手了。時間不長,法國各大銀行的行長來到了總統府,他們也不知道總統有什麼事情找他們,但隱隱覺得應該是一件重要的事情。

這次戴高樂和法國各大銀行的行長,一直討論到了深夜,時機和盟友,以及資金貯備,美國的債務情況,甚至正在進行中的春季攻勢,來尋找有利的時間。佈雷斯頓森林體系和美元的發行量沒什麼關係,不然美元的發行量早就遠遠超過黃金的數量了,主要是美國的債務問題,美國的債務和多印刷美元,纔會對黃金產生影響,持有美元、美國國債和美元的票證,都可以去美聯儲領取黃金。(。)

第899章 總部前的校車第303章 退役第532章 三駕馬車第890張 抵制奧運會第418章 誰纔是接班人第862章 老上司第679章 主席團擴大第306章 警告第3章 年終會議第386章 印度鐵娘子第556章 鐵娘子第134章 印尼的價值第350章 聯合國辯論第16章 十項全能第337章 美國的應對第352章 謝洛夫和胡佛第1032章 鍋是沙特的第11章 年終酒會第87章 謝列平集團第805章 伊朗內亂第42章 對峙第7章 總局全體會議第1023章 第七軍第557章 高低突防第929章 埃及調停第859章 昏迷第339章 針鋒相對第366章 共諜作祟第214章 全國安全大會第724章 驅除行動第83章 民主的陣痛第447章 找主席溝通第601章 互相監視第939章 柏林牆下的交鋒第280章 索契第143章 這是暴亂第951章 皇國興廢在此一戰第454章 保加利亞朋友第665章 小規模交火第925章 里根不甘寂寞第200章 它炸了第62章 正義的法國第578章 反戰浪潮第34章 毫無長進第415章 謝洛夫種地第313章 恆河水第356章 美蘇攤牌第896章 在肅反名單上第150章 蘇修頭子第491章 輕易碾壓第131章 印尼代表團第686章 他們回來了第616章 斯大林之錘第368章 喪家之犬第三百六十四 掌戰爭局勢第683章 東南亞戰鬥第1006章 第七艦隊出擊第726章 戰爭的尾聲第686章 他們回來了第944章 斯大林格勒第19章 外高加索軍區第415章 謝洛夫種地第577章 爸爸回來了第999章 解開枷鎖第827章 目標孟買第1010章 兩伊聯盟第489章 雲爆彈第194章 一天時間第920章 帝國主義不團結第322章 感動的毛妹第970章 繁忙的謝洛夫第748章 新戰術轟炸機第935章 產業轉移第669章 駙馬爺第732章 總政委歸國第335章 U2偵查第504章 影后也兼職第782章 我和普希金第348章 哈瓦那閱兵第308章 摸金校尉第121章 種玉米第284章 切格瓦拉第465章 抗議發酵第473章 內務部長第574章 霍查第30章 霍克森寶藏第1034章 五年計劃第961章 和平號空間站第927章 中美洲風暴第346章 赴任古巴第947章 里根優勢很大第508章 放手一搏第924章 同志加兄弟第268章 我的部下第970章 繁忙的謝洛夫第993章 人心浮動第643章 重返聯合國第278章 赫魯曉夫視察第44章 滾回西柏林第907章 我想進攻蘇聯
第899章 總部前的校車第303章 退役第532章 三駕馬車第890張 抵制奧運會第418章 誰纔是接班人第862章 老上司第679章 主席團擴大第306章 警告第3章 年終會議第386章 印度鐵娘子第556章 鐵娘子第134章 印尼的價值第350章 聯合國辯論第16章 十項全能第337章 美國的應對第352章 謝洛夫和胡佛第1032章 鍋是沙特的第11章 年終酒會第87章 謝列平集團第805章 伊朗內亂第42章 對峙第7章 總局全體會議第1023章 第七軍第557章 高低突防第929章 埃及調停第859章 昏迷第339章 針鋒相對第366章 共諜作祟第214章 全國安全大會第724章 驅除行動第83章 民主的陣痛第447章 找主席溝通第601章 互相監視第939章 柏林牆下的交鋒第280章 索契第143章 這是暴亂第951章 皇國興廢在此一戰第454章 保加利亞朋友第665章 小規模交火第925章 里根不甘寂寞第200章 它炸了第62章 正義的法國第578章 反戰浪潮第34章 毫無長進第415章 謝洛夫種地第313章 恆河水第356章 美蘇攤牌第896章 在肅反名單上第150章 蘇修頭子第491章 輕易碾壓第131章 印尼代表團第686章 他們回來了第616章 斯大林之錘第368章 喪家之犬第三百六十四 掌戰爭局勢第683章 東南亞戰鬥第1006章 第七艦隊出擊第726章 戰爭的尾聲第686章 他們回來了第944章 斯大林格勒第19章 外高加索軍區第415章 謝洛夫種地第577章 爸爸回來了第999章 解開枷鎖第827章 目標孟買第1010章 兩伊聯盟第489章 雲爆彈第194章 一天時間第920章 帝國主義不團結第322章 感動的毛妹第970章 繁忙的謝洛夫第748章 新戰術轟炸機第935章 產業轉移第669章 駙馬爺第732章 總政委歸國第335章 U2偵查第504章 影后也兼職第782章 我和普希金第348章 哈瓦那閱兵第308章 摸金校尉第121章 種玉米第284章 切格瓦拉第465章 抗議發酵第473章 內務部長第574章 霍查第30章 霍克森寶藏第1034章 五年計劃第961章 和平號空間站第927章 中美洲風暴第346章 赴任古巴第947章 里根優勢很大第508章 放手一搏第924章 同志加兄弟第268章 我的部下第970章 繁忙的謝洛夫第993章 人心浮動第643章 重返聯合國第278章 赫魯曉夫視察第44章 滾回西柏林第907章 我想進攻蘇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