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8章 怒斥!

“還能吃點東西麼?”謝洛夫拿着大馬士革鋼刀,正好看到了桌子上的蘋果,楞了一下。

怎麼又是蘋果?在面對不同的人,這種同樣的場合已經出現過無數次,謝洛夫現在都不由得多想,只能安慰自己,無神論者不要多想這種巧合。只不過是因爲他看望的人,都是時日無多的老人,和毒蘋果這種無稽之談沒有關係。

“那就謝謝了,其實你已經是蘇聯共產黨的總書記,來看望我,我已經非常高興了。”伊巴露麗溫和的笑笑,“全世界蘇聯的聲勢越發的高漲,幾年來的對抗,蘇聯都沒有吃虧,這和以前真的完全不一樣了。”

“那是全體蘇聯人民的力量,和領導人是誰沒有關係,我能做的就是正確的引導絕大多數的人,讓他們做正確的事情。”謝洛夫低着頭熟練的削皮,聲音很平靜,“一個成熟的國家並不需要偉大的領袖,偉大領袖只存在國家艱難的時代。如果不是蘇聯一直面臨着強大的外部壓力,也不會變成現在這樣子。當我們突破最後一道枷鎖,我的任務也就完成了。國家也不用被迫和歐洲比福利,和美國比軍備,一手拿刀一手建設終究不能長久……”

很快把削好的蘋果遞給伊巴露麗,看着對方道,“到了今天,從革命年代走過來的偉大革命者已經越來越少,我來和國家實力的對比沒有關係,只是單純的表達對伊巴露麗同志的尊重,國際共產主義運動中的歷史,伊巴露麗同志在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而我,只是一任總書記,未來的蘇聯共產黨總書記會很多很多,我遲早會被忘記。”

“不會的,如果你能打破這個平衡的話。”伊巴露麗不置可否的說道,“我在蘇聯待過不少時間,可以說蘇聯是我的第二故鄉。也許蘇聯真正的核心秘密我不知道,但是我感覺你有了一定的準備,希望蘇聯能夠變成真正符合社會主義當初設想的國家。”

“希望吧!”謝洛夫心中還是有些震動的,對於很多國家的最老一批的共產黨員,蘇聯對這些人的意義非同尋常,哪怕就是謝洛夫自己都不能理解,當初這些來自不同國家的人,爲什麼會真正擁護一個新生的蘇聯。

現在全世界範圍內,這種人仍然存在,仔細找找總能找的到,聊了一會之後,謝洛夫離開了馬德里醫院,他一直待在這裡,對這家醫院本身也不方便。

“不知道五十年前,哪裡留下了國際縱隊的血。”謝洛夫的下一站是西班牙共產黨總部,和西班牙共產黨總書記安吉塔見面,來到這裡一次總不能看一眼就離開。

西班牙共產黨和法國共產黨、意大利共產黨關係很好。也就是說正在進行改良,不過謝洛夫相信只要蘇聯本身不出問題,這些改良派都不會掀起大浪。

這些歐洲共產黨養尊處優慣了,這個世界上貧窮的地方還是佔據大部分,他們已經脫離了自己開始時候的基礎,這種黨派自然不會對蘇聯產生思想衝擊。蘇聯需要提防的黨派,還是那些太接地氣的黨派。

“謝洛夫總書記,很多報紙說,蘇聯將和美國共同銷燬在歐洲的中程導彈,是不是這麼回事!”西班牙共產黨總書記安吉塔剛剛見面,就直接詢問現在吵得沸沸揚揚的大新聞,西班牙也是歐洲的成員,當然非常關心這件事,特此求證。

“有這件事,畢竟我們和美國一樣,承受了很多盟國的壓力,撤除這些核導彈也是好事。大體上已經確定下來,可能還有細節需要處理。”謝洛夫沒有隱瞞,在他看來只要這批中程導彈銷燬,在回來就基本上不可能了。蘇聯從數量對比當然是吃了大虧,但戰略上是勝利了,中程導彈又打不到美國,美國在歐洲的中程導彈卻能打到蘇聯。這種劣勢不是多出一倍數量的導彈就能改變的。

單獨從銷燬中程導彈的事情來說,可能那時戈地圖唯一一個還算起到正面作用的角色。雖然看起來蘇聯吃虧,卻也突破了蘇聯身上的一道枷鎖。可誰知道後來戈地圖竟然開始瓦解蘇聯武裝力量,直接把好事變成了挖蘇聯地基的壞事。

中程導彈條約,就相當於蘇聯臉上出現了一顆痣,正常情況下需要點下去。戈地圖竟然選擇拿刀把它挖下去,如果這樣的話,還不如一直用核導彈互相威脅。

“沒準我這纔是真正的歷史,戈地圖是從我這個世界穿越過去的,美國是不是研發了什麼黑科技,才製造出來一個搞亂蘇聯的人,通過時間機器送到了過去?”回國途中的謝洛夫腦洞大開,所有改革一項沒有效果,很多開局很好的政策全部被廢除,這命中率也太寬張了。

胡思亂想不過是生活中的調劑,他還沒有回到蘇聯,就接到了斯摩棱斯克廣場的消息,法國的態度已經轉變,希望蘇聯和美國儘快簽署條約,銷燬中程導彈。在利比亞人質危機的立場也開始微妙的轉變。

“這都在我的預料當中,法國人這種搖擺,我們也不是沒有見過。不過法國人立場的轉變,通過我們的渠道要在阿拉伯國家散播,尤其是阿拉伯民族主義有廣泛認同感的國家,海灣國家就算了,那些酋長國,我都其他辦法對付他們。”謝洛夫毫不在意的說道,“沒有人能一口吃下去一個胖子,每次解決一個問題,最終我們會看到沒有問題的那一天。”

在克里姆林宮的中央主席團會議上,剛剛回國的謝洛夫目空一切的說道,“中程導彈一旦全部銷燬,我們收到的威脅更小,而陸地上的優勢會更大了。歐美國家一直認爲,沒有人敢真的進攻西歐,因爲他們有強大的核武器。這個世界上就沒有一定的事情,核戰爭的準備我們永遠都在準備,只要時機到了,就要去做。”

“按照我們早先的計劃,我們應該撤銷一些部隊,減輕西歐國家的壓力。”第二書記利加喬夫接口道,“同志們都已經瞭解,撤銷的部隊是土耳其戰爭之後,被加強的駐波蘭北方集羣部隊,撤銷三分之二的編制,也就是二十萬人。”

土耳其戰爭之後,蘇聯南線壓力大減,將高加索地區的蘇軍抽調加強在波蘭的北方集羣,繼續對西歐保持高壓態勢。此一時彼一時,在中程導彈被銷燬之後,蘇聯常駐歐洲的兵力就十分顯眼了,哪怕就是撤除整個北方集羣,華約的軍事力量在數量上也佔據絕對優勢。

爲了讓蘇聯的坦克大軍不在這麼顯眼,同時換一個進攻方向,謝洛夫在之前的蘇聯中央主席團會議上,就主張將前線的蘇軍撤回到國內。只是撤回國內,並不是要裁軍。

“石油價格還在下降,我們是沒有問題的,不過伊拉克和伊朗,雖然還沒有明說,但我們也能調查出來,伊拉克共產黨和伊朗人民黨都面臨着強大的壓力。對海灣國家的敵意也在上升,我們不能等出事了在開始支援兩個國家,那時候已經來不及。而是現在就要開始調整部署,成爲盟國的堅實後盾。”謝洛夫繼續說道,“撤回蘇軍回國當然要大張旗鼓的進行,不過回國之後部署在哪裡,這是絕密。高加索地區的軍營十年來沒有被廢棄,不需要修理就可以重新投入使用。”

外交部長葛羅米柯點頭,他和謝洛夫一樣纔剛回國不久,贊同道,“原則上,我們和美國將在兩年內銷燬所有在歐洲的中程導彈。”

“在中程導彈被銷燬的同時,我們把北方集羣的士兵重新運回國內,時間也是兩年!”謝洛夫計算了一下時間道,“現在我們再次進行一些調整,這一次和原來不同,而是需要各部門的統一調整,尋找進行致命一擊的機會。”

蘇聯這邊的政治環境就是這樣,恨不得一些改變知道的人越少越好。美國的政治環境就完全不同,里根必須讓所有人知道他又做成了什麼事。

行不行都要先演一波,這對冷戰鬥士里根總統並不是多麼困難,同時美國媒體開始報道法國態度的變化,一些小道消息開始流傳,比如里根怒斥了法國,讓密特朗改變了初衷,在強大的壓力下和美國站在了一起。

事實上法國的轉向已經開始了,法國需要的東西蘇聯和美國都答應了。法國總統密特朗表示利比亞人質危機應該儘早解決,蘇聯也應該肩負起國際責任,和法國、美國一起解決問題,這批人質的安全牽動着很多民衆的心。

里根自稱怒斥密特朗、密特朗是真的在怒斥卡扎菲。看着報紙的大特務噘着嘴搖頭道,“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這個世界本來就是這樣的,本質從來都沒有改變過。”

“利比亞已經答應,開放軍事基地給蘇聯!”茨維貢大將趁機回報好消息。

第258章 偷的第822章 對抗是主流第764章 狠人謝爾比茨基第403章 蘇黎世第457章 教父第67章 孩子必須做特務第367章 空降新德里第471章 俄化烏克蘭第326章 負責人謝洛夫第604章 文化出版第570章 溪山戰役第640章 手機出現第471章 俄化烏克蘭第360章 還能這麼玩?第417章 原則第416章 開墾遠東第397章 主持撤軍第313章 恆河水第161章 完事第333章 戈爾什科夫第674章 石油危機第941章 關於貝利亞的問題第596章 米高揚的建議第69章 十萬軍官第618章 六九年的世界第574章 霍查第774章 我們英國中立第225章 準備就緒第162章 印尼同志第127章 手機第180章 歐洲焦點第735章 先進戰鬥機第371章 從錫金開始第422章 蘇聯崩潰論第626章 投奔自由第240章 大哥第67章 孩子必須做特務第800章 撒切爾夫人上臺第296章 多元化社會第490章 政變註定失敗第610章 勃列日涅夫謀劃第207章 林業經濟第205章 我們的優勢第143章 這是暴亂第637章 黎筍訪蘇第419章 我的克格勃第1114章 布什的應對第621章 邊界演習第807章 伊朗人民黨第446章 有良心的主席第823章 里根經濟學第179章 談理想第588章 軍事演習第46章 時間緊任務重第155章 蘇加諾總結以及感謝第431章 謀劃蘇丹第191章 能上庸下第885章 總書記第644章 三哥的決心第1010章 兩伊聯盟第142章 計劃就是計劃第382章 這個病叫懶第600章 進攻和緩和第742章 救他兩命第556章 鐵娘子第608章 兌現承諾第876章 南斯拉夫的變化第589章 冷淡的交流第974章 撤軍第223章 利益均沾第500章 反政變準備第537章 烏蘭巴托第1009章 空虛的波斯灣第80章 克里姆林宮第44章 滾回西柏林第399章 印度反美第536章 大局第74章 全是大人物第297章 間諜之橋第276章 新主席第360章 還能這麼玩?第936章 法蘇友好靠德國第962章 殺氫彈之父第274章 茹科夫斯基第898章 閉幕第950章 法國人第546章 爆發式增長第342章 突破封鎖線第818章 圖160第27章 不只是修道牆第691章 代理人戰爭第251章 伊共第453章 美國會干涉第822章 對抗是主流第54章 柏林牆成第18章 教兵王做人第827章 目標孟買第732章 總政委歸國第754章 又是長期計劃
第258章 偷的第822章 對抗是主流第764章 狠人謝爾比茨基第403章 蘇黎世第457章 教父第67章 孩子必須做特務第367章 空降新德里第471章 俄化烏克蘭第326章 負責人謝洛夫第604章 文化出版第570章 溪山戰役第640章 手機出現第471章 俄化烏克蘭第360章 還能這麼玩?第417章 原則第416章 開墾遠東第397章 主持撤軍第313章 恆河水第161章 完事第333章 戈爾什科夫第674章 石油危機第941章 關於貝利亞的問題第596章 米高揚的建議第69章 十萬軍官第618章 六九年的世界第574章 霍查第774章 我們英國中立第225章 準備就緒第162章 印尼同志第127章 手機第180章 歐洲焦點第735章 先進戰鬥機第371章 從錫金開始第422章 蘇聯崩潰論第626章 投奔自由第240章 大哥第67章 孩子必須做特務第800章 撒切爾夫人上臺第296章 多元化社會第490章 政變註定失敗第610章 勃列日涅夫謀劃第207章 林業經濟第205章 我們的優勢第143章 這是暴亂第637章 黎筍訪蘇第419章 我的克格勃第1114章 布什的應對第621章 邊界演習第807章 伊朗人民黨第446章 有良心的主席第823章 里根經濟學第179章 談理想第588章 軍事演習第46章 時間緊任務重第155章 蘇加諾總結以及感謝第431章 謀劃蘇丹第191章 能上庸下第885章 總書記第644章 三哥的決心第1010章 兩伊聯盟第142章 計劃就是計劃第382章 這個病叫懶第600章 進攻和緩和第742章 救他兩命第556章 鐵娘子第608章 兌現承諾第876章 南斯拉夫的變化第589章 冷淡的交流第974章 撤軍第223章 利益均沾第500章 反政變準備第537章 烏蘭巴托第1009章 空虛的波斯灣第80章 克里姆林宮第44章 滾回西柏林第399章 印度反美第536章 大局第74章 全是大人物第297章 間諜之橋第276章 新主席第360章 還能這麼玩?第936章 法蘇友好靠德國第962章 殺氫彈之父第274章 茹科夫斯基第898章 閉幕第950章 法國人第546章 爆發式增長第342章 突破封鎖線第818章 圖160第27章 不只是修道牆第691章 代理人戰爭第251章 伊共第453章 美國會干涉第822章 對抗是主流第54章 柏林牆成第18章 教兵王做人第827章 目標孟買第732章 總政委歸國第754章 又是長期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