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兵發西域

宋神宗說得異常興奮,沒有注意到王安石和呂惠卿的表情,直到他說完,這才發現二人處於震驚之中,不由得有些奇怪,問道:“你們這是怎生了?” wωω ◆ttκā n ◆¢ o

“呃!”王安石嘴裡發出了陣磨牙聲,這才清醒過來,有些愣愣的問道:“官家,西域真的降了?”

“那能有假?”宋神宗把手中的軍報一揚:“吳驥甚時間謊報過軍情?”

“不是那意思!”呂惠卿忙接過話頭,扶着額頭,道:“自從前朝退出西域,西域一直爲大食所控制,雖然大食東進的腳步已經止住了,可是,大食在西域的影響無與倫比,西域爲何說降就降了呢?”

阿拉伯帝國崛起後,其征服腳步旋風一般快,很快就征服了地中海沿岸,然後大舉東進。阿拉伯帝國東進的第一個障礙就是波斯帝國,兩國發生了數十年的戰爭,最後阿拉伯帝國滅了波斯帝國。

波斯帝國末代國王的太了卑路斯率領大批波斯人東撤,前來唐朝尋求避難,他本人還做了唐朝的官。

這次東撤有一個後果,就是把摩尼教帶到中土,因爲翻譯的錯誤,就成了“魔教”。

沒有了波斯帝國的阻擋,阿拉伯帝國東進的步伐就更快了,很快就與唐朝在西域對上了。在當時兩國都處於上升期,實力雄厚,在西域爆發了長達百年的戰爭,唐朝因爲安史之亂而退出了西域。

不過,阿拉伯帝國雖然想再繼續東進,卻是心有餘而力不足,因爲征服過快,無法把征服之地同化,在唐朝退出西域之後,阿拉伯帝國不得不致力於內政,把征服之地進行“伊斯蘭化”,把整個中東地區變成了伊斯蘭的大本營。

然後,阿拉伯帝國又發生了動盪,無力再東進,只能轉而控制西域。唐朝退出西域,阿拉伯帝國一家獨大,在西域的影響力相當的大。

可以這樣說,當時的西域主要就是受阿拉伯帝國的影響。誰也沒有想到,西域說降便降了,這太出人意表了。

“他能不降?他敢不降?”宋神宗頭一昂,胸一挺,滿面紅光,大笑起來:“朕的二十五萬精銳大軍擺在河西之地,只要朕一道旨意擲下,就會大舉西域,任他大食也不是對手。你們也不想想,隋煬帝巡到張掖,西域二十八國前來獻地稱臣。隋煬帝沒有調動多少大軍,而朕的二十五萬難道是擺設?更別說,吳驥一戰而盡屠西夏和吐蕃兩國聯軍六十餘萬,這在華夏數千年曆史上就沒有過,誰能不懼?誰能不恐?”

說到此處,宋神宗不住點頭,讚歎不已:“吳驥說得對,誰冒犯了華夏,就要承受華夏的怒火!西夏和吐蕃冒犯了華夏,已經承受了華夏的怒火,有了這前車之鑑,不會再有人敢冒犯華夏了!”

“河西之戰是一場立威之戰!”王安石猛點頭,道:“自從前朝滅亡後,大宋不能振華夏聲威於異域萬里之外,異族不知華夏之威嚴。如今,他們終於知曉了!”

“是以,西域之降,又何足怪?”宋神宗大聲作結,眉頭一挑,道:“朕以爲,前朝當年在西域設安西四鎮,是很好的基石,前朝以此爲基,西域一百多年沒有異動,朕決心恢復安西四鎮。介甫,你們以爲呢?”

“安西四鎮雖然時有反覆,曾經爲吐蕃奪去過。不過,其重要是勿用置疑的,臣贊成恢復安西四鎮。”王安石不住點頭。

“官家,西域既已歸降,大宋需派一員良將坐鎮!”呂惠卿提醒一句。

“嗯!”宋神宗重重點頭,道:“自漢代收西域始,若想西域安寧,必得擇一良將。班定遠坐鎮西域,西域無異動。高仙芝坐鎮西域,以區區三兩萬之衆,與大食舉國之兵相抗,讓人讚歎啊!西域欲穩定,必欲擇將。”

眉頭一挑,沉思着道:“朕以爲,鎮守西域的大將非吳驥莫屬。”

“吳驥若去西域,西域無憂也!”王安石和呂惠卿二人對視一眼,大是贊同這一提議。

然而,宋神宗卻是重重搖搖頭,道:“吳驥若是坐鎮西域,西域必然安穩,可是,朕卻以爲,這是大材小用,埋沒人才。河西一戰之後,萬國震恐,爭相獻地,就剩下耶律洪基了。只要解決了耶律洪基,大宋就恢得到前朝時的盛況,版圖盡復。然而,問題也接踵而至,這些地方長期處於異族治下,朕要從頭治理,需要革故鼎新。革故鼎新嘛,不僅要革新文事,還要革新武事。文事嘛,呵呵,異常順利。至於武事,革故鼎新還少不了吳驥,是以,吳驥就不去西域了。”

宋朝能有眼下之局面,就是因爲吳驥首先推動的,是因爲他在邊關推動了宋朝的軍事革新。當然,這還不夠,遠遠不夠。說到軍事革新,誰也不如吳驥,要想對宋朝軍隊進行大規模的整頓,這人選非吳驥莫屬了。

“吳驥若去了西域,西域自然是高枕無憂,卻是不能發揮吳驥所長,還是官家深謀遠慮。”王安石和呂惠卿不得不服氣。

“朕的意思,西域就讓種諤去鎮守。吐蕃舊地,就讓姚古去。河西之地就交給李憲。”宋神宗似乎下定了決心,笑道:“他們是西兵的將領,把這西邊之事交給他們,再好不過了。”

種諤是良將,也是宿將,把西域交給他,不會有問題,王安石和呂惠卿沒有異議。

“至於吳驥嘛,要他從河西搬師,回到幽州,然後把耶律洪基順道解決了,就回汴京。”宋神宗踱步,沉思着道:“到那時,朕要修內政,這需要十年時間。十年以後,朕的大軍就會大舉西進,雪唐恥,與大食爭雄西域。”

越踱越快,腳步輕快得象在飛:“前朝的口衆、銀兩都沒有朕多,就能把大食壓着打了數十年。十年後,朕的口衆、銀兩更多,兵精糧足,朕就不信,還收拾不了大食!”

右手猛然一劃,仿若驚雷閃電,威猛不凡。

xxxxxxxx興慶府,吳驥的帥府,一衆將領正爭得面紅耳赤,誰也不讓誰。

“不行!不行!你不能去!西域得我去!”

“憑甚你能去,我就不能去?你能打仗,我也不輸於你!”

“憑甚麼?憑我追隨吳大帥一路從北地殺來,是我們,是我們,從北地推動了大宋的強盛!西域就非我去不可!”

“大帥,大帥,您瞧瞧,他搶你的功呢。”

“你休要胡說!誰敢搶大帥的功?我是隨着大帥鞍前馬後效力,這次去西域,我們這些老人能少麼?少不得!少不得!”

“你這甚話呢?論老,你老得過我們西兵?”

“西兵又怎生了?你們有能奈,把橫山打下來了?要不是我們在北方打得狠,你們拿得下橫山麼?你們打了數十年的西夏,拿橫山沒奈何。這次,是你們走了好運,趕上了!”

“對!西兵就打了興慶府一仗。我們可是從北地一仗一仗熬過來的,契丹都給我們擊破了,若論戰功,你們沒我們大。這去西域,得我們去,你們西兵,等下一批!”

西兵與西夏交手數十年,雖是號稱天下精銳,卻是沒多少勝仗,一座橫山就阻擋他們無法越雷池一步,種諤、姚古和李憲聽在耳裡,不由得很是羞愧,低下了頭顱。

“好了,莫爭了!”吳驥把衆將的爭吵聽在耳裡,一陣頭大。這些將領聽說要去西域,個個跟趕酒席似的,爭破了頭。不爲別的,只是因爲去了西域可以雪唐恥,與大食打。

吳驥一發話,衆將好象給人用剪刀把話頭剪斷似的,戛然而止。

“大帥,這是官家的旨意!”吳星快步上前,把聖旨遞給吳驥。

吳驥展開一瞧,很是遺憾:“西域我也去不成了!”

“大帥不去了,誰去?”衆將萬分驚奇。

進軍西域,吳驥是不二人選,竟然不去了,誰能不奇?

“種將軍,你看吧。”吳驥搖搖頭,把聖旨遞給種諤。

種諤接在手裡一瞧,不由得大喜:“是我去!是我去!”

xxxxxx興慶府城外,宋軍集結,吳驥騎在戰馬上,爲他們送行,大聲訓話道:“弟兄們:往西就是玉門關,就是陽關,過了玉門關、陽關,就踏上了進軍西域的征程!前朝詩人說‘西出陽關無故人’,我不得不說,他說錯了!因爲,在西域有很多華夏兒女,他們在翹首以待!他們是我們的親人!你們去了西域,不僅要帶去大宋的威嚴,還要帶去華夏一家親!要把濃濃親情帶到西域,溫暖每一個華夏兒女的心田!”

“華夏一家親!”

“華夏一家親!”

將士們振臂高呼,吼得河山,激動異常。

自從唐朝滅亡後,天下大亂,四分五裂,華夏兒女流落在外,難以團聚。今天,他們終於可以團聚了!

“進入西域的道路,是一條英雄古路!”吳驥接着訓話:“開拓這條英雄古路的先輩們用他們的汗水、鮮血、姓命爲代價,開拓出了這條古路!今天,你們有幸,踏着他們的足跡,進軍西域,這是你們的榮幸!”

“君不見霍終軍,弱冠系虜請長纓;君不見,班定遠,絕域輕騎催戰雲……”也不知道是誰率先唱起了吳驥他們進入西夏之地的戰歌,將士們齊聲高唱。

“君不見霍終軍,弱冠系虜請長纓,君不見班定遠,絕域輕騎催戰雲……”在嘹亮的歌聲中,將士們踏上了進軍西域的征程。

(未完待續)

第109章 燕雲光復(七)第35章 精兵之路第22章 一鳴驚人第88章 大軍雲集第10章 吳驥練兵(上)第14章 會師河西(中)第30章 身膺重任第1章 雄心萬丈第62章 我們會回來!第39章 強強聯手第34章 西夏滅亡第108章 華夏一家親(五)第108章 華夏一家親(三)第24章 再接再勵第35章 精兵之路第52章 火炮第58章 血戰不斷(下)第17章 歲幣交接第9章 前程似錦第43章 大軍壓境第7章 懸賞第30章 斬虜刀揚威第109章 燕雲光復(九)第73章 雄州大捷第56章 血戰歸信第8章 妙計破城第109章 燕雲光復(十一)第109章 燕雲光復(六)第24章 痛打遼狗第108章 華夏一家親(二)第21章 珠算問世第34章 是齊雲社?第15章 領賞第96章 首戰告捷第37章 滿載而歸第89章 除夕流血夜(五)第14章 歸信縣第89章 除夕流血夜(四)第66章 各懷機心第35章 精兵之路第53章 驚天大爆炸第33章 自投羅網第12章 夏州之戰(上)第12章 貪心第15章 大唐遺風第73章 雄州大捷第92章 有人歡喜,有人憂(七)第25章 千古憾事第89章 除夕流血夜(七)第55章 秋風起,大軍動第103章 驚天大戰(五)第64章 耶律洪基的底牌第92章 有人歡喜,有人憂(三)第68章 西夏的謀劃(下)第77章 你,可以滾了第64章 耶律洪基的底牌第9章 前程似錦第109章 燕雲光復(一)第87章 抵達涿州第36章 揚眉吐氣第100章 巔峰對決(下)第13章 西夏震恐(下)第25章 大唐遺民第40章 出其不意第10章 生財之道第22章 硬仗(下)第19章 傳承的是雄風第89章 除夕流血夜(三)第64章 耶律洪基的底牌第93章 瘋狂反撲第67章 唯一的希望第20章 設伏第87章 抵達涿州第34章 是齊雲社?第9章 前程似錦第45章 炸!炸!炸!第89章 除夕流血夜(八)第29章 打上門來第58章 死亡時刻第34章 認罪第33章 滅西夏之戰(五)第40章 耶律洪基的怒火第6章 這是兵麼?第28章 便宜行事第23章 狼狽爲奸(上)第97章 叫囂千軍第94章 兩軍對陣第74章 王韶面君第4章 重續輝煌(下)第58章 血戰不斷(上)第19章 皮室軍第100章 巔峰對決(下)第23章 囂張的契丹人第92章 有人歡喜,有人憂(六)第97章 叫囂千軍第31章 財源廣進第44章 定計滅盜第19章 皮室軍
第109章 燕雲光復(七)第35章 精兵之路第22章 一鳴驚人第88章 大軍雲集第10章 吳驥練兵(上)第14章 會師河西(中)第30章 身膺重任第1章 雄心萬丈第62章 我們會回來!第39章 強強聯手第34章 西夏滅亡第108章 華夏一家親(五)第108章 華夏一家親(三)第24章 再接再勵第35章 精兵之路第52章 火炮第58章 血戰不斷(下)第17章 歲幣交接第9章 前程似錦第43章 大軍壓境第7章 懸賞第30章 斬虜刀揚威第109章 燕雲光復(九)第73章 雄州大捷第56章 血戰歸信第8章 妙計破城第109章 燕雲光復(十一)第109章 燕雲光復(六)第24章 痛打遼狗第108章 華夏一家親(二)第21章 珠算問世第34章 是齊雲社?第15章 領賞第96章 首戰告捷第37章 滿載而歸第89章 除夕流血夜(五)第14章 歸信縣第89章 除夕流血夜(四)第66章 各懷機心第35章 精兵之路第53章 驚天大爆炸第33章 自投羅網第12章 夏州之戰(上)第12章 貪心第15章 大唐遺風第73章 雄州大捷第92章 有人歡喜,有人憂(七)第25章 千古憾事第89章 除夕流血夜(七)第55章 秋風起,大軍動第103章 驚天大戰(五)第64章 耶律洪基的底牌第92章 有人歡喜,有人憂(三)第68章 西夏的謀劃(下)第77章 你,可以滾了第64章 耶律洪基的底牌第9章 前程似錦第109章 燕雲光復(一)第87章 抵達涿州第36章 揚眉吐氣第100章 巔峰對決(下)第13章 西夏震恐(下)第25章 大唐遺民第40章 出其不意第10章 生財之道第22章 硬仗(下)第19章 傳承的是雄風第89章 除夕流血夜(三)第64章 耶律洪基的底牌第93章 瘋狂反撲第67章 唯一的希望第20章 設伏第87章 抵達涿州第34章 是齊雲社?第9章 前程似錦第45章 炸!炸!炸!第89章 除夕流血夜(八)第29章 打上門來第58章 死亡時刻第34章 認罪第33章 滅西夏之戰(五)第40章 耶律洪基的怒火第6章 這是兵麼?第28章 便宜行事第23章 狼狽爲奸(上)第97章 叫囂千軍第94章 兩軍對陣第74章 王韶面君第4章 重續輝煌(下)第58章 血戰不斷(上)第19章 皮室軍第100章 巔峰對決(下)第23章 囂張的契丹人第92章 有人歡喜,有人憂(六)第97章 叫囂千軍第31章 財源廣進第44章 定計滅盜第19章 皮室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