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兵事

第173章 兵事

季節一天天深下去,轉眼又是半個月過去,其間下了一場雪,盧俊義也來到了東京。

將盧俊義安置好之後,趙檉便開始準備練兵事宜。

不但練兵,還要練習兵法。

孟德新書未必是一等一的兵書,眼下大宋傳抄的兵書也不少,並不一定比孟德新書差,也許還要強也說不定,尋常百姓雖然不好看到,但軍中將領和官員之間還是常見的。

趙檉重視孟德新書的原因,不是認爲它一定會比別的書強,而是因爲世人不知。

當今世上流傳的兵法,沒有哪本是真正的秘密,只要宋國有的,遼國基本也會有,西夏也差不多,女真也可能。

大家都熟悉的,知道的,別管學的好不好,總能相互對照推演,威力和作用自然下降了幾成。

雖然說一個師傅教出倆徒弟,也有強有弱,但套路都被對方熟知,那比拼的就不單是各種招數,還有根基和底蘊。

如此一來,兵書的用途除了基本的行軍掌軍之法外,其它作用便會大大降低。

而孟德新書不同,唐末時就失傳了,經過五代春秋亂世,如今世上沒幾人瞭解這套兵書的戰略戰術,這纔是最大的優勢。

孟德兵書十四篇,除了第一篇總綱和最後一篇政略外,中間的十二篇都是兵法戰術。

第一篇臨篇,說的是發起戰爭之前,君主和主帥需要做哪些準備和事情,包括內撫,外交,籌糧,軍餉,宣戰等等,取降臨之意。

第二篇兵篇,說的是戰爭之前,軍隊需要做哪些準備,包括戰前動員,鼓舞士氣,獎賞撫卹,後勤輜重補給這些,讓軍兵精神和心理達到最好的狀態,沒有後顧之憂的前去參加戰爭。

這兩篇和總綱趙檉都傳給了張憲,就在前幾日趙檉又傳給了他第三篇。

第三篇鬥篇,說的是怎麼提高軍隊的戰鬥能力,包括單兵作戰,包圍作戰,大規模軍團戰爭,少人對多人作戰,多人對少人作戰,如何在這些戰鬥中,提高每一個小兵的戰鬥能力,將戰力最大程度發揮出來。

這三篇兵書已經夠張憲吃一陣子,但是哪怕就算理解了,不去實際操作,卻始終只是腦袋裡的“理論”,沒有演化成真正的本領。

因爲理論可能沒錯,但人有時卻會出錯,人在使用理論的時候,需要一個熟悉的過程,好比積累經驗一般。

練一種武藝,招式套路就在那放着,但哪怕你看拳譜一百遍,第一次上手時也未必就能完全練對,甚至還可能傷到自己,只有多練幾次纔會不出錯。

兵書戰策大抵也是此道理,戰場上的不去說,戰場瞬息萬變,要隨機而動,不能生搬硬套,但上戰場之前的準備卻是能夠演練的。

所謂不打無準備之仗,所謂知己知彼,做這些事情就是準備,就是要做到知己。

所以練兵不僅練的是兵,更是練將,練帥!

當然趙檉也想過要練練君,畢竟臨篇裡需要做準備的不但有帥更有君,可這也只能當成玩笑想想罷了,道君皇帝雖然好大喜功,可對真正的戰事卻一點不感興趣,甚至有還些厭惡,他想要的只是結果。

如今侍衛親軍司馬步軍各番頭的軍隊,和一年多前比起來,都有了很大變化。

力量,速度,精氣神都比一年多前要強上許多,這是訓練的結果。

倘若眼下對上殿前司下面的軍隊,不說百分百打贏,也至少有九十的把握。

但,還是上不得戰場,因爲無論怎麼操練,真正的膽量卻是操練不出來的。

想要膽子大悍不畏死,其實除了天生的,要麼或有信念,要麼或在兵火裡錘鍊,剩下就只有像明教弟子那樣,相信死了也會被明尊救出,升入明界,那自然便不怎麼怕死。

這次趙檉操練步軍,自家和譚真各帶一支隊伍,張憲爲他副手,盧俊義爲譚真副手。

他帶的是神衛左廂,譚真帶的是虎翼軍,便在黃河邊對峙練了起來。

一切全都按照真正的戰爭之前準備,營寨直接對立扎下,其間各種動員準備一樣不少,甚至兩邊還像模像樣地寫信,派使者交遞過去。

涉及到軍餉補給輜重等實際的東西,全都用其它代替,總之是將戰前的一整套程序全都做完。

然後斥候刺探,探馬回報,先鋒官繞着黃河行兵,接着獨立扎營,繼續斥候刺探,回報營寨,回報帥帳。

帥帳之內,趙檉看着地圖問張憲:“記住多少?”

從頭到尾的事宜,都是張憲定下來的,也是張憲傳遞下去的,甚至也是張憲前去監督完成的,趙檉只是坐鎮,冷眼旁觀這一切。

“王爺,記得差不多,果然有些事情真正做起來和書上的不一樣。”張憲思索道。

“哪裡不一樣?”趙檉問道。

“軍餉和撫卹,這個很難定,多了怕國力不足難以兌現,少了怕軍兵有怨言。”張憲說道:“還有就是屬下觀糧草輜重這塊,按照元豐改制後的軍律,這塊該由兵部負責,而糧草這裡又由戶部調配給兵部,輜重轅駕這塊則由工部調配給兵部……”

“如何?”趙檉道。

“短期征戰還好,若是戰時和戰線都拖得長了,前方後方消息傳遞遲滯,可能會出些差錯,影響戰局。”張憲道。

趙檉想了想:“如果戰時拖得長了,大抵就是要打消耗,此消彼長,東風壓西風,已經談不上差錯,勝了就是消耗過對方,敗了就是戰略謀劃不夠,至於戰線過長這個倒不算什麼問題。”

張憲道:“王爺,我不太懂。”

趙檉道:“戰線過長無非是以戰養戰,攻的一方去燒殺搶掠就是了,守的一方堅壁清野,這個時候已經不能指望後方的補給,都是要各憑本事纔是。”

張憲道:“王爺,如果攻城守城呢?”

“攻城守城啊……”趙檉聞言兩眼微眯,忽地笑了起來:“這個本王不擅長,你可以去問問王稟,他眼下不是在軍中嗎?”

張憲道:“原來王大人擅長,那屬下現在就去問。”

看着張憲的背影,趙檉眼睛漸漸眯起來,王稟一直都是步軍都指揮使司的軍官,而就在一個月前,被他提爲了步軍司的都虞候。

隔了一日,開始演練單兵作戰和配合作戰。

大宋此刻的步軍,主要武器依順序是刀槍棍弓弩砲,長刀,長槍,棍棒,弓箭,神臂弩,投石砲。

而此刻的步兵重甲尚未完全成型,着步人甲的步兵還算不上重甲步兵。

而步兵的這些武器,真正能對騎兵有大威脅的,只有神臂弩,但神臂弩不是近戰的武器,真正大規模作戰時作用有一定限制。

其次就是長刀,長刀可以斷馬腿,但是因爲此刻的步人甲還做不到覆蓋全身,所以長刀威脅也有限,至於槍棒和投石砲,同樣如此,尤其單兵投石砲,存在砲石消耗難以補充的桎梏。

想要步兵對陣具裝騎兵,大抵可行的是依託戰壕,弓弩開路,全覆重甲,手持大斧大錘等重器,這也是後來岳飛和韓世忠用重甲步兵對敵女真的主要方式。

至於所謂的佈置弓兵於側翼,專射對方馬屁股,讓對方騎兵無法衝鋒破壞步軍陣型,這種事情想想也就罷了,邏輯上沒問題,操作起來極難實現,比紙上談兵還要假。

依眼下步軍的裝備,無論是對遼國騎兵,還是對女真騎兵,都沒有勝算。

而訓練戰場上的單兵作戰,不是簡單的兩個人較量武藝,拼殺的同時,還要對鼓鑼旗子信號,飛箭跑馬,或進或退,都有一個反應。

多人配合亦是如此,圍戰,攻戰,少戰多,多戰少,都有一個不同的章程。

孟德新書裡對這些描述的很細緻,這點和別的兵書不太一樣。

張憲操持着神武左廂,卻發現想要據此訓練步兵根本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事情,禁軍本來就憊懶,想要他們一下子接受這許多東西,一時半刻根本難以完成。

而且,這還沒算最基礎的戰力。

回營時張憲有些悶悶不樂,趙檉道:“鬥篇是訓練精兵的方法,並不是一時半刻就能完成,如果只是幾天就能練出一支精兵來,那天下人人都是軍神了。”

張憲道:“王爺,那要多久才能練出一支精兵?”

趙檉看他一眼,道:“禁軍性子早就形成,軍中又有百十年來傳下的一套戰場保命經驗,想要將他們練成精兵,哪怕就算十出一,沒有個兩年都是完不成,何況……”

說到這裡趙檉頓了頓:“何況所謂精兵是先精,後兵。”

張憲道:“王爺,什麼是先精,後兵?”

趙檉道:“不是每一個兵都可以成爲精兵,有的人自身條件不好,哪怕再練也成不了精兵,有的人生性愚鈍,怕是要十年八年才能練出來,而萬千軍兵,哪個主帥可能由着他一個人去練?”

張憲道:“王爺,是不是鄉兵,廂兵,和禁軍這種區別?”

趙檉搖頭道:“鄉兵不說,至於廂兵,西軍裡面卻是有許多要強過地方禁軍的,單拉出來恐怕不少地方禁軍都不是對手。”

張憲道:“王爺,西軍的廂兵這麼強嗎?”

趙檉望了望帳外那些在地上扭七扭八歇息的禁軍,道:“至少比他們強就是了。”

張憲思索道:“我明白了,王爺的意思是真想練精兵,不能良莠不分的一起操練,要從中挑選,一萬人選五千,五千人選三千,三千人或可再選一千,依此操練。”

趙檉讚許地點了點頭:“道理是這個道理,但數量卻不用拘泥不化,或許一萬人裡有五千人條件可以,那就練五千,三千人可以,那就練三千,這還是要看將帥的眼光。”

張憲點頭道:“屬下記得了。”

趙檉想了想,又道:“新兵總比老兵好練,就像一張白紙,想畫上什麼顏色就可以畫上什麼,而老兵那張紙,上面早就塗抹的亂七八糟,如同這些京畿禁軍,雖然也能勉強畫一畫,但卻是要更費力,更用工夫。”

張憲沉思片刻,道:“可是王爺,哪裡來的新兵操練呢?我聽父親說,禁軍中大多都是家裡傳承,父子相襲,怕不是沒當兵前就知道那些所謂的保命經驗了,而每年收錄各地災荒逃難的壯丁,卻多是充進廂軍,禁軍之中能分配的不多。”

趙檉看着他道:“想訓練新兵?”

張憲道:“是,王爺。”

趙檉點頭笑道:“放心吧,會有機會的。”

十幾日後,練兵結束,而隨着時間一點點過去,年關也逐漸到來。

東京城內的年味慢慢濃了起來,不但大相國寺、開寶寺、觀音院這些地方賣桃符的多了起來,便是州橋、馬行街裹頭的市上,一些落魄書生也支起小攤,邊賣新桃,邊寫春貼。

春帖,就是春聯。

趙檉這日上了一次朝,原是河北田虎造反作亂,聲勢浩大,已經佔據了威勝州和下屬四縣,如今正在攻打昭德府。

道君皇帝龍顏大怒,衆臣畏縮不語,便有領樞密院事童貫出列,薦劉正彥前往河北平叛。

劉正彥乃是一代名將劉法之子,劉法號稱時下名將之首,曾任鄜延路第三主將、鄜延路鈐轄、侍衛親軍司馬軍都虞候,尤其是積石軍之戰,在河湟立下赫赫大功,官至熙河路經略使。

但就在今春三月,劉法受命攻打西夏統安城,力戰而死,剛剛由御史貶爲員外郎的李綱還爲其寫了《吊國殤文》祭奠。

道君皇帝聞聽是劉法之子,便即准奏,加封劉正彥太中大夫,威勝軍節度使,前去平息田虎叛亂。

下了朝後,趙檉回府,看看左右無事,便信步來到後宅。

這時雖然王府內小路上的積雪都已清除,但那房檐屋頂,假山花園等地處地方,白雪扔在,卻是形成了一幅幅雪景,和雕樑畫棟相映成趣。

後宅諸多院子皆無人,看起來冷冷清清,唯有張貞娘所在的小院,此刻有些氣息人聲。

趙檉走進去只見院中堆了個雪人,錦兒穿了一身小紅襖子,正拿着只掃把在雪人身子上擺弄,看樣子是想給雪人做出條胳膊來。

趙檉見她小臉凍得通紅,便是睫毛上都哈氣結出白霜,不由笑道:“出來耍子,怎麼不穿多點衣服?”

錦兒聞言頓時大驚,見是趙檉,小臉更加紅了,忙過來行禮。

趙檉道:“貞娘呢?”

錦兒道:“娘子在樓內繡花。”

“繡花啊……”趙檉想了想,道:“繡花有什麼好的,眼下快到年關外面熱鬧,叫她穿得厚實些,再叫上小郎,一起去州橋那邊走走。”

錦兒年齡小,正是愛熱鬧的時候,聞言歡喜道:“王爺,我現在就去叫娘子。”

(本章完)

第426章 成親,武藝,劍第99章 上架感言第472章 元家人,四季明第172章 大宗正寺的斥責第470章 綁人,刺殺第594章 畢其功於一役,一舉而竟全功第464章 秦王川,山海指第530章 戰,戰,戰第378章 敗走幫源第102章 謀劃第280章 爭奪花魁第162章 梁山之中第254章 月亮光光,舞起霓裳第683章 天下大同(下)(大結局)第244章 內外巡檢第610章 柺子馬第560章 驚豔一槍逞雄英第340章 杭州鏖戰第550章 天上星星參北斗,生死之交一碗酒第503章 陣內廝殺第45章 狠狠打擊第194章 軍情急報第142章 小娘的女紅第24章 殺人江心中第236章 血脈第201章 宋江心事第431章 設樓沖霄第572章 思過崖人行第51章 動手第657章 哥是天上一條龍第194章 軍情急報第477章 元極,暗夜,監牢第610章 柺子馬第561章 追蹤索跡探離形第99章 上架感言第456章 古城,軍制第462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482章 師妹,比試第316章 九變,大麴,提審第577章 天人合一第657章 哥是天上一條龍第401章 父慈子孝第683章 天下大同(下)(大結局)第512章 鉤鐮槍,地趟刀第333章 天高帝遠,有虎猖獗第49章 裡若夢,雙眸如星第385章 疑點重重第303章 水燈畫舫第445章 嵩山絕藝,六指四爪第506章 道君想法,西夏重甲第565章 古怪景象何惚恍,爲他人做嫁衣裳第521章 罪大惡極第54章 失傳的兵書第230章 八步蟬第431章 設樓沖霄第304章 太學詩會第331章 祖孫來歷第255章 兵臨城下第345章 淮左名都,竹西佳處第392章 宗師第619章 此人好色第137章 願立軍令狀第122章 烽火蓬萊路第214章 八方連天一派雲,天下綠林一家人第603章 臨戰第634章 伏殺,北城第226章 上擂臺第47章 惡來之谷第428章 出宮,離開,馬第97章 殺帝,殺金帝完顏阿骨打第653章 皇家學塾,謀劃南征第474章 換家,鬥槍第632章 讀書,字跡第579章 信報,謀事第88章 君騎白馬,青梅折花第512章 鉤鐮槍,地趟刀第401章 父慈子孝第407章 練武,女真,名字第522章 這不對勁!第536章 潰城第55章 花開花落,雲捲雲舒第58章 七步干戈第142章 小娘的女紅第204章 貞娘,你也不想錦兒聽到吧第27章 龍衛與捧日第402章 謀劃將來第359章 紅燭搖曳光影黯第80章 特殊技藝第568章 名號,燕北第79章 招供第236章 血脈第670章 疊翠山第260章 虎狼於外,暗中窺探,狼煙四起,天第279章 燈火璀璨上樊樓第533章 龍旗卷,馬長嘶,劍氣如霜第225章 鐵袖拳第22章 潯陽樓上話北南第357章 七生七死方七佛第554章 自古公公好威名,誅邪劍法現詭形
第426章 成親,武藝,劍第99章 上架感言第472章 元家人,四季明第172章 大宗正寺的斥責第470章 綁人,刺殺第594章 畢其功於一役,一舉而竟全功第464章 秦王川,山海指第530章 戰,戰,戰第378章 敗走幫源第102章 謀劃第280章 爭奪花魁第162章 梁山之中第254章 月亮光光,舞起霓裳第683章 天下大同(下)(大結局)第244章 內外巡檢第610章 柺子馬第560章 驚豔一槍逞雄英第340章 杭州鏖戰第550章 天上星星參北斗,生死之交一碗酒第503章 陣內廝殺第45章 狠狠打擊第194章 軍情急報第142章 小娘的女紅第24章 殺人江心中第236章 血脈第201章 宋江心事第431章 設樓沖霄第572章 思過崖人行第51章 動手第657章 哥是天上一條龍第194章 軍情急報第477章 元極,暗夜,監牢第610章 柺子馬第561章 追蹤索跡探離形第99章 上架感言第456章 古城,軍制第462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482章 師妹,比試第316章 九變,大麴,提審第577章 天人合一第657章 哥是天上一條龍第401章 父慈子孝第683章 天下大同(下)(大結局)第512章 鉤鐮槍,地趟刀第333章 天高帝遠,有虎猖獗第49章 裡若夢,雙眸如星第385章 疑點重重第303章 水燈畫舫第445章 嵩山絕藝,六指四爪第506章 道君想法,西夏重甲第565章 古怪景象何惚恍,爲他人做嫁衣裳第521章 罪大惡極第54章 失傳的兵書第230章 八步蟬第431章 設樓沖霄第304章 太學詩會第331章 祖孫來歷第255章 兵臨城下第345章 淮左名都,竹西佳處第392章 宗師第619章 此人好色第137章 願立軍令狀第122章 烽火蓬萊路第214章 八方連天一派雲,天下綠林一家人第603章 臨戰第634章 伏殺,北城第226章 上擂臺第47章 惡來之谷第428章 出宮,離開,馬第97章 殺帝,殺金帝完顏阿骨打第653章 皇家學塾,謀劃南征第474章 換家,鬥槍第632章 讀書,字跡第579章 信報,謀事第88章 君騎白馬,青梅折花第512章 鉤鐮槍,地趟刀第401章 父慈子孝第407章 練武,女真,名字第522章 這不對勁!第536章 潰城第55章 花開花落,雲捲雲舒第58章 七步干戈第142章 小娘的女紅第204章 貞娘,你也不想錦兒聽到吧第27章 龍衛與捧日第402章 謀劃將來第359章 紅燭搖曳光影黯第80章 特殊技藝第568章 名號,燕北第79章 招供第236章 血脈第670章 疊翠山第260章 虎狼於外,暗中窺探,狼煙四起,天第279章 燈火璀璨上樊樓第533章 龍旗卷,馬長嘶,劍氣如霜第225章 鐵袖拳第22章 潯陽樓上話北南第357章 七生七死方七佛第554章 自古公公好威名,誅邪劍法現詭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