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愛屋及烏

能壞大事情的往往都是一些不起眼的小事情,比如狄青發作了一次小小的痛風,導致的結果就是正在西北作戰的雲崢必須還朝了。

藉口很奇妙,不是因爲雲崢的殘忍好殺,也不是他在邊關的獨斷專行和飛揚跋扈,是出於對大宋無敵名將的愛護,纔將他從險地弄出來以圖後勢。

人的嘴有兩張皮,正話反說,還是反話正說就要看需要了,只要需要一張嘴能把世上最齷齪的事情說成天下間最偉大的行爲。

好在雲崢已經處理完了青塘的軍務,現在的大宋軍隊在青塘處於無敵狀態,角廝羅打造的帝國在陰謀詭計中煙消雲散了,那些忠貞的將領幾乎被想要牧場想的發瘋了的遠寨六部給殺光了,青誼結鬼章就是看到了這一幕,覺得對不起角廝羅的囑託才了無生趣選擇自殺的。

屠殺原住民,而後遷徙別的部族過來,這對解決當地治安和社會衝突是有奇效的,在這個時候,青塘人會忘記是宋人帶給了她們災難,只會記得是遠寨六部的人搶走了他們的牧場,生存的意義要比復仇更加的重要。

很奇怪,宋人從侵略者變成了仲裁者,只要他們在仲裁社會糾紛的時候不偏不倚,青塘人就會感恩戴德了,至於能夠從根本上看出宋人險惡用心的只能是很少的一部分人,而這一部分人將是宋人最主要的打擊對象,他們甚至用不着自己出馬,只需要讓遠寨六部的人去幹就可以了。

這片土地不適合種莊稼,遠不如把他們拿來當牧場出產牛羊和戰馬,而崔達就是其中最大的受益者,蜀中的商行們藉助雲崢的大軍,已經開拓出來了兩條重要的商道,現在通過青塘,他們再一次連接上了唐蕃古道,又通過黑石城還和遙遠的中亞取得了聯繫,好多早就消失的貴重貨物終於可以重新向遙遠的大食國輸送了,絲綢之路雖然只通了一半,但是它的價值足夠讓全天下的商賈流口水了。

這一次直接的戰爭紅利不多,想要取得豐厚的戰爭紅利,將是崔達和蜀中商家的責任了,雲崢相信,只要給這些人足夠的時間和保護,他們一定會給自己一個天大的驚喜。

所以雲崢只要將商道交給崔達爲首的蜀中商行,再把軍權交給姜哲掌控就萬事大吉了,有李常作掩護,自己在不在青塘並不重要。

這裡早就是鐵板一塊,不論誰想插進來都沒有可能,一旦雲崢將自己的力量和皇帝的力量結合起來就變成了國家的力量,在這樣的力量體系下,別人只能哀嘆,順之者昌,逆之者亡。

雲崢拿手揉揉麪頰,東京城裡的謠言怎麼看怎麼有一股子陳琳身上的腐朽味道?從最後的結果來看這事要不是出自陳琳那個老太監之手纔是怪事情。

也不知道自己勝利的消息被騎兵帶到京師之後,陳琳是個什麼心態,對這些陰人的心思他無從把握起,也無從說起。

雲崢不瞭解,李常卻非常的清楚,端着一壺茶水過來,細細的給自己的主帥分析了朝堂上的局面,不愧是混朝堂的人,三言兩語就把整件事情說的清清楚楚。

在李常看來,能看出大宋在這場三國角逐中並不佔優勢的人不少,但是龐籍這些人只會在提供最大的幫助之後就冷眼旁觀最後的結果,屬於雄性的思維讓他們覺得大宋沒有必要在這場角逐中率先退場,因爲失敗了,大宋輸的起,而一旦成功了大宋就會出現一個前所未有的新格局。

患得患失的秉性是皇帝的性格,他不願意將自己最優秀的統帥送進這場大漩渦裡冒險,於是陳琳就給皇帝出了這樣看似中肯的主意。

“大帥,混朝堂其實也簡單,您只要不違背皇帝的旨意,在任何時候都聽皇帝的再加上您本身就是一位才華橫溢之輩,想要傲笑朝堂很容易,您先前毆打御史,毆打我爲什麼沒被追究責任?就是因爲您和陛下站在一個陣營裡,我們這些人反而在當時揣摩陛下的心思出了差錯,竟然站在陛下的對立面上,所以您打了也是白打。

大帥,我們相處了這麼長的時間,雖然算不得至交卻也是相知之人,至少是拴在一條繩子上的螞蚱,您長於軍陣之道,我李常自信在朝堂智慧上不輸於人,李常不求大帥無條件信任,只求大帥在出現問題的時候能想到還有一個李常可以信任。”

雲崢拍拍李常的肩膀,誠心誠意的道:“打你可能是我做的最錯的一件事,謝謝你。”

說完這句話雲崢就起身離開了帳幕,看着雄偉的遠山一聲不吭。

說道信任這個問題的時候,雲崢唯有苦笑一聲,自己能對李常說三成的真話,能對姜哲他們說一半的真話,能對蘇洵說六成的真話,能對陸輕盈說七成的真話,能對雲二說八成的真話,至於十成十的真話,自己還是在沒人的時候對鬼神說吧。

李常說的沒錯,自己沒有必要學岳飛,拗着性子想要幹驅除韃虜,迎還二帝的事情,這天底下如果沒有比趙禎權勢更加厲害的人,自己就必須在第一時間對皇帝的旨意做出反應,哪怕西北的天塌下來也要先照顧皇帝的心情,既然大宋是人治社會,人情禮法放在第一位比較好。

現在不過是風聲,在文彥博到來之前,雲崢一直都在做準備,做好回京的準備,一旦文彥博宣讀了旨意,自己會在第一時間離開軍營,帶着家將們返回東京。

沒人會不喜歡一條揮之則去,呼之即來的惡狗,既然已經皇家鷹犬,就要有這樣的覺悟,如果狗生出了想做人的意思,不論多麼和善的主人也會把這條狗烹殺的。

在大宋朝,普天之下唯有趙禎一人是人而已……

雄壯的戰馬踩着顛簸的腳步在官道上排成方隊闊步向前,騎士們的神情驕傲無比,腰桿子也挺的筆直,華麗的紅黑二色的披風上即使佈滿了灰塵,也掩蓋不住驕傲的本質,隨着戰馬向前飛奔,筆直的拖在後面。

秋日的東京城也到了豐收的時候,各種各樣的貨物從四面八方涌向這座輝煌之城,全國各地的賦稅糧草也源源不斷的向這座城池聚攏,天下財富在這裡匯聚成一片湖泊,而後又衍生出無數的財物,滋養這片豐饒的土地。

所以,官道上車水馬龍,人流不絕,不但有告老還鄉的官員,也有走馬上任的新貴,有千里販運的商販,也有萬里尋親的孤雛,有上京遊學的士子,更有隨波逐流的歌ji,不管是誰,見到這支驕傲的騎兵隊伍都會駐足觀看。

一些知曉天下事的官宦,從飛虎旗子上就能看出這支軍隊屬於哪裡,當這些人出現在官道上的時候,總會有官吏在路邊拱手發問。

“秦州安否?”

馬上的騎士總會高傲的擡起頭道:“西夏國相狼狽逃遁,董氈授首,將軍已克青塘。”

官吏狂喜不絕,彈冠恭送使者,異口同聲的對家僕喝到:“大宋未有之榮耀,老夫當去恭賀之!”

士子們搜索枯腸,彈劍作歌,ji子會在落葉中起舞,而商販往往就會折道向西,販運米糧,那裡比得上販運牛馬。

有好事的浪蕩子會立刻騎上快馬,先一步將這個好消息傳遞進了東京,免得像上一次一樣城裡的軍漢被這些彪悍的將士活活的嚇死。

有使者快馬來迎,見到騎兵問清楚事情確實屬實,一道煙火就從平地升起,而後東京城中鐘鼓之聲大作,店鋪關門,行人換裝,疍吏淨水灑街,黃土墊道,匆匆出宮的內侍騎上馬再一次向城外狂奔,要那些將士們稍等片刻,等候朝儀準備妥當。

“大伴,這是真的嗎?青塘之地真的的已經進了朕的掌握之中嗎?”趙禎搓着手在大殿裡不停地走動,不時地朝外看看,激動地幾乎不能自抑。

陳琳笑道:“管家勿要着急,既然煙火訊號已經傳來,就說明雲侯確實得手了,再過片刻,就會有奏報呈上來,到時候一看便知。”

趙禎有些不好意思的停了下來,瞅着陳琳笑道:“早知道如此,我們就沒必要折騰狄青了。”

陳琳搖頭撫慰皇帝道:“您是皇帝,天下人都是您的臣民,您的意志就是天的意志,前路茫茫,誰能看得清楚?當初青塘的局面讓朝堂一日三驚,雲崢在全殲張陟之後,我大宋已經立於不敗之地,這時候把一員名將送進危局之中,確實不划算,雲崢戰敗不同於其他人戰敗,一旦這位百戰名將戰敗,對我大宋軍民的打擊更甚,陛下那樣做沒有錯。”

說道這裡陳琳又笑了一下道:“再說了,有誰知道這是陛下的旨意?就算是狄青,也只能猜到是老奴的搞鬼,其餘的人看出來又何妨?陛下愛惜雲崢之心天日可表,老奴敢肯定,雲崢就算是知道了,也只會對陛下感恩戴德。”r1152

第八十一章嘛嘛的寶藏第七十五章 家書抵萬金第三十四章三國論第五十六章 一切都沒變化啊第七十四章疑竇叢生第四十四章危險來自西方第三十五章 東京軼事第五十一章大事化小的前奏第三十八章蠱惑第三十七章 雲家的手段不總是管用第一章大軍初動第三十一節事件升級了第一章 曾公亮的擔憂第十七章掙命第四十五章 心如止水?第二十章大變革就要到來了第四十九章蠱惑軍心第四十九章彭蠡先生第十一章宗族留下來的福祉第三十五章催命鬼第三十六章遇見勃勃的武赫第七十四章 歡迎來到地獄第四十四章 兇暴第七十一章戰爭之神第一章選擇題的重要性第六十一章 謎一樣的信王祉第二十九章賴八眼中的吐蕃人第二十三章誰是傻瓜啊!第八章稻香源記?第十節豆沙關第十五章和氏璧與活字印刷術第七章 皇帝的戒備第五十一章騷擾第一章羣魔攻貪狼第二十七章隱患第四十章造反的徵兆第十四章大義凜然雲將軍第四十七章退潮第四十節喜怒無常李元昊第五十三章倒黴的駙馬第五章沒人在乎的死亡第四十九章送禮的學問第五十七章 三公的候選人第四十六章沒一個簡單的第二十三章爲官之道第四章北守南攻 2第四十九章我來也第十六章殘酷的試煉第八章沒藏訛龐的成功第三十七章大不同第三十一章豪門恩怨第六十一章忽聞海上有仙山第五十七章吃人的勳貴第六十一章 謎一樣的信王祉第七章神奇的家規第十一章 晚春第四十章雲崢的弱點第六十三章雙喜臨門第五十三章天降禍事第四十四章猴戲第二章蘇軾第十二章沒了外殼的陳琳第五章三個斬釘截鐵第三章聯姻是必然之事第二十節地獄第九章女真第六十九章種諤的見聞第三章聯姻是必然之事第六十七章發怒的江湖人第四十六章追糧第六十四章毒刺第十五章太子的世外桃源第四十八章風聞第二十七章王安石的第一步第三十四章脆弱的京城第六十九章種諤的見聞第二十五章前因結果了!第四十八章就這麼多第三十一章 葛秋煙的恐懼第二十五章權謀家第四十九章彭蠡先生求收藏,求推薦第四十四章 露馬腳第二十二章 包拯追來了第七十六章飛翔的李清第三十一章十七禁令五十四斬求票,真的需要求票了第八十章兩不相干第四十章鬥毆第十九一樣的進退兩難第三十九章東京城泛起的沉渣第四十五章疑惑第四十二章 帝王基業第六十六章坐地分贓第十一章千古大謊言第八十四章攻其不備第二十四章苦苦糖第四十二章人言不足恤第四十節喜怒無常李元昊第三章如何才能成爲一個大宋人
第八十一章嘛嘛的寶藏第七十五章 家書抵萬金第三十四章三國論第五十六章 一切都沒變化啊第七十四章疑竇叢生第四十四章危險來自西方第三十五章 東京軼事第五十一章大事化小的前奏第三十八章蠱惑第三十七章 雲家的手段不總是管用第一章大軍初動第三十一節事件升級了第一章 曾公亮的擔憂第十七章掙命第四十五章 心如止水?第二十章大變革就要到來了第四十九章蠱惑軍心第四十九章彭蠡先生第十一章宗族留下來的福祉第三十五章催命鬼第三十六章遇見勃勃的武赫第七十四章 歡迎來到地獄第四十四章 兇暴第七十一章戰爭之神第一章選擇題的重要性第六十一章 謎一樣的信王祉第二十九章賴八眼中的吐蕃人第二十三章誰是傻瓜啊!第八章稻香源記?第十節豆沙關第十五章和氏璧與活字印刷術第七章 皇帝的戒備第五十一章騷擾第一章羣魔攻貪狼第二十七章隱患第四十章造反的徵兆第十四章大義凜然雲將軍第四十七章退潮第四十節喜怒無常李元昊第五十三章倒黴的駙馬第五章沒人在乎的死亡第四十九章送禮的學問第五十七章 三公的候選人第四十六章沒一個簡單的第二十三章爲官之道第四章北守南攻 2第四十九章我來也第十六章殘酷的試煉第八章沒藏訛龐的成功第三十七章大不同第三十一章豪門恩怨第六十一章忽聞海上有仙山第五十七章吃人的勳貴第六十一章 謎一樣的信王祉第七章神奇的家規第十一章 晚春第四十章雲崢的弱點第六十三章雙喜臨門第五十三章天降禍事第四十四章猴戲第二章蘇軾第十二章沒了外殼的陳琳第五章三個斬釘截鐵第三章聯姻是必然之事第二十節地獄第九章女真第六十九章種諤的見聞第三章聯姻是必然之事第六十七章發怒的江湖人第四十六章追糧第六十四章毒刺第十五章太子的世外桃源第四十八章風聞第二十七章王安石的第一步第三十四章脆弱的京城第六十九章種諤的見聞第二十五章前因結果了!第四十八章就這麼多第三十一章 葛秋煙的恐懼第二十五章權謀家第四十九章彭蠡先生求收藏,求推薦第四十四章 露馬腳第二十二章 包拯追來了第七十六章飛翔的李清第三十一章十七禁令五十四斬求票,真的需要求票了第八十章兩不相干第四十章鬥毆第十九一樣的進退兩難第三十九章東京城泛起的沉渣第四十五章疑惑第四十二章 帝王基業第六十六章坐地分贓第十一章千古大謊言第八十四章攻其不備第二十四章苦苦糖第四十二章人言不足恤第四十節喜怒無常李元昊第三章如何才能成爲一個大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