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上蒼的寵兒

雲家忙的人仰馬翻的,家主就要走了,陸輕盈很希望丈夫能在家裡過完年再走,可是雲崢只是笑着搖頭,按理說家主去鎮守邊關,是可以帶妾侍的,陸輕盈即便是很不願意,還是打算把葛秋煙送去雁門關,這事被雲崢一口回絕,他的軍隊裡不容許出現女人。

這是雲崢的底線,他發現在大宋主將表率的作用非常的明顯,如果自己不害怕,自己的軍隊就不會害怕,如果自己向前衝,自己的部下就會跟着向前衝,如果自己不帶女人上戰場,別的將校就不敢帶女人上戰場,如果自己不徇私,別人就沒膽子徇私,一入軍中,成千上萬雙眼睛盯着自己,就算自己的武力低危,在需要全軍進攻的時候,自己還是要上陣的,任何人都代替不了。

以前的時候,雲崢認爲狄青戴着面具在萬軍中衝殺是一種非常愚蠢的行爲,主帥就該坐鎮在安全的地方指揮作戰,直到自己上了戰場之後才徹底明白,如果自己不能解決戰場通訊問題,就休想把主帥從戰場的第一線解救出來。

指揮使任福戰死在西夏,這是一位三品的高級武將,廣南東路鈐轄張忠及廣南東西路鈐轄蔣偕這兩位也是三品武將,結果沒跑掉,也死在儂智高的手裡。至於遼國大將蕭達凜就更不用說,只要是有一場決定命運的戰%一%本%讀%小說xstxt爭發生,高級軍官死掉一些根本就不足爲奇。

雲崢一點都不喜歡披甲上陣,他喜歡穿着輕裘站在後面觀戰。只可惜大宋的軍事土壤不容許出現這樣的事情,這也是那些文官指揮軍隊往往只能取得小勝,卻不能拿到大捷的原因,但是隻要失敗,往往就會是毀滅性的,在亂軍中想要收攏軍隊,主將不在軍陣前是毫無辦法的。

雲崢到目前總共衝陣衝了兩次,兩次還都是在敵軍敗象已成的情形下進行的,即便是這樣,從戰場上下來。他的兩條腿就像是彈琵琶一般抖個不停。好在雲崢的自控力還是不錯的。這樣的場景一般只會出現在洗涮血污的時候……

將門多寡婦,楊家就不說了,只要是朝廷正得用的那些將門,誰家還沒有一兩個寡婦。就連什麼用處都沒有的石家。曹家。也不例外,徵青塘的時候,石中信的侄子就戰死在了那裡。回來的時候,石家也只是問雲崢家中子侄在戰場上可曾得力。

生在將門,如果死在東京是大事故,他的家人一定會窮追不捨的,可是死在戰場上,絕對不會有人來過問,即便是家中最優秀的晚輩死了,也不會有人來問的。

猴子走的時候小蟲哭的死去活來,她身上的嫁衣還沒有褪去猴子就要出征了,憨牛相比之下就痛快的多,朝自家老婆吼一嗓子就出了門,然後就抱着手和別人一起看猴子的笑話。

陸輕盈咬着嘴脣,一言不發,倒是落落抓着爹爹的衣衫嚎哭着不讓爹爹離開。惹得雲崢廢了好大的力氣才安撫好自家的閨女。

走的時候雲崢朝陸輕盈揮揮手,回家滿打滿算才三個月,這就要離開了,多少有些愧疚,蘇洵這一次腳疾發作去不了雲中雁門關,蘇軾卻被老蘇送進了軍隊,如今正在得意洋洋的向雲二和蘇轍告別,還答應多做些軍旅詩歌送給他們。

“我要署名權!”雲二向蘇軾揮手,有些遺憾,他也想去雁門關,只可惜身爲人質,他那裡都去不得,爲此鬱悶了好久。

就在雲崢出發的時候,耶律洪基也離開了臨潢府開始向東京道前進。

不是他有多麼的喜歡狩獵,而是因爲這是祖制,名曰“捺鉢。“捺鉢”,是契丹語,相當於漢語中表示皇帝出行所居之處的“行在”。但與中原王朝皇帝的“行在”又有很大不同。中原王朝的皇帝平時住在京城的皇宮裡,“行在”僅僅作爲出行時的臨時住所。而契丹皇帝“每歲四時,周而復始”,巡守於捺鉢。顯然,捺鉢實爲契丹朝廷的常駐之地。

“天地之間,風氣異宜,人生其間,各適其便”。這就是契丹人生活在廣闊的大草原上,逐漸形成了隨季節變化輾轉遷徙的遊牧習俗。

契丹建國以後,雖然處處向大宋學習,,但是“逐水草而居”的遊牧生活傳統卻並沒有被拋棄。即使是貴爲國君的皇帝,也要“秋冬違寒,春夏避暑,隨水草就畋漁”,隨着季節、氣候和水草的變化而四季遊徙,並隨時處理國家政治事務,於是便產生了契丹的四季捺鉢制度。契丹人一般把春秋捺鉢地點通稱爲“春水”、“秋山”,後人遂將春水秋山來代指四季捺鉢。

春捺鉢的地點主要在長春州的魚兒濼和東北松花江的支流鴨子河一帶,每年的正月,遼國皇帝從冬捺鉢營地啓程,到達春捺鉢地約住六十日,直到四月中旬“春盡”爲止。春捺鉢的活動主要是鉤魚、捕天鵝並接受生女真諸酋長的朝賀。今年因爲秦國王耶律重元生病了,所以耶律洪基就提前離開了臨潢府向鴨子河挺進,爲自己的太皇叔祈福。

此次隨行的大軍有鐵騎六萬,年初就已經開始的女真叛亂,讓耶律洪基費盡了心力,連續征剿了半年多,纔將女真叛亂平息,女真首領烏骨逎的人頭已經被勇猛的契丹猛士砍下來製作成了酒杯,而烏骨逎的兒子克里鉢卻逃脫了,鑽進了茫茫林海不知所蹤,聽說克里鉢割下自己的一隻耳朵敬獻給天神,發誓報仇。

爲了安撫已經暴亂的東海女真,不要讓這場風暴席捲整個女真部落,耶律洪基預備在今年春耐鉢上安撫一下這些女真人,將他們必須進獻的物資減少一成……,所以,這一次的春耐鉢容不得半點馬虎。

鉤魚是春捺鉢的一項重要活動,到達春捺鉢地魚兒濼以後,就先在冰上搭起帳篷,鑿冰鉤魚。由於魚長期在冰下缺氧,“遇可出水之處,亦必伸首吐氣,故透水一眼,必可致魚”。

通常第一條魚由皇帝親手來鉤,鉤得第一條魚謂之得頭魚。得頭魚後,即於大帳置酒設宴,皇帝命前來祝賀的女真各部酋長依次歌舞,上壽助興。一般“頭魚”不是普通的魚類,而是鰉魚、鱘魚之類,體重力大,不易捕取,皇帝得頭魚除了娛樂之外,更多的是以彰顯其武功與威嚴。

到冰雪消融、天鵝飛回的時候,春捺鉢捕鵝的活動就開始了。

侍從們都要穿墨綠色的衣服,每人準備連錘一柄,鷹食一器,刺鵝錐一枚,在水泊周圍每隔五、七步排立。

“皇帝冠巾,衣時服,系玉束帶,於上風望之。”如果誰發現了鵝,就高高舉起旗幟,鵝受驚飛起後,侍從們敲起扁鼓,搖動旗幟。

此時,專門飼養海東青的侍官將海東青呈給皇帝,皇帝放飛海冬青。海東青飛上天空,與鵝搏鬥。待鵝與鷹墜地,距離最近的侍從立刻上前,拿起刺鵝錐將鵝殺死,取鵝腦子給海東青吃。皇帝得頭鵝之後,先要祭祀祖廟,然後羣臣們各獻酒果,飲酒作樂。

遼國地域遼闊,想要維持一個完整的國家,皇帝一年四季就要不停地奔波,非常的辛苦,耶律洪基的煩惱和雲崢相同,都有一個通訊問題需要解決。

遼國人想要從東北的大海之濱跑到遙遠的粘八葛部最健壯的戰馬也需要跑整整半年。

“虎水女真的叛亂致使大遼錯失了一次絕佳的南下,或者西進的機會,着實讓朕惱怒,若非虎水女真叛亂,何來宋國大將雲崢滅國之機,如今趙禎手裡有了養馬地,恐怕會有北進的想法,說到底,燕雲十六州是紮在遼宋兩國心頭的一根鋼針。”坐在巨大的攆車上的耶律洪基輕輕的嘆息着。

一個身着白裘的女子笑道:“陛下向來勇猛,擒虎射狼無數,如今怎麼突然忌憚起宋帝趙禎了?您以前不是說他就是一個沒性子的皇帝嗎?”

耶律洪基笑道:“那是以前,如今的宋國變化很大,當年儂智高在南面叛亂,朕還想着這一次宋國會有很多年翻不過身來,想不到他的大將狄青,雲崢,竟然在最短的時間裡平滅了叛亂,尤其是宋將雲崢,有膽有識,率軍孤軍深入交趾國,一戰幾乎滅了交趾國,硬是將宋國的損失轉嫁在交趾頭上,等到朕想要增加歲幣銀10萬兩、絹20萬匹的時候,他們的大軍卻已經回到了宋國,可惜啊,機會一去不復返啊。”

“雲崢此人以前籍籍無名,爲何在短時間裡就讓陛下如此的稱讚?”白衣女子蕭觀音疑惑的問道。

耶律洪基羨慕的道:“宋國就是這個樣子,他們總能在合適的時候出現合適的人才,幫着他們度過一些難以逾越的險灘,難道說上蒼真的在庇佑他們?

朕也非常誠懇的膜拜上蒼,每年都把最肥美的漁獲,最健壯的漂亮的牛羊獻給上蒼,爲何我們帳下就沒有驚才絕豔的人物出現,那個人不但是很好的將領,他的詩詞也過人一等啊。朕翻遍了咱們大遼的好男兒,沒有一人可以敵其鋒纓。”(未完待續……)

ps:第二章

第三十六章生死由天不由人第五十四章大撤退第七十一章陸輕盈的噩夢第一章 開始了第六十一章絕地啊第三十三章豬吃老虎!第三十四章左大鵬的要求第六十三章 誰是惡人?第二十五章權謀家第十六章可惡的宋人第五十一章點天燈 5第三章北守南攻 1第九章少年軍第六十章非悍卒不得成其功第五十八章驢子和老虎第一章大軍初動第五十一章馭下之道第七十五節大米掉進沙子裡第十章飲茶第五十七章下雨了第二十四章瘦也要先長筋第十六章有機會殺人就莫要錯過第八章 呂惠卿的幸福第四十九章蠱惑軍心第四十二章斷鴻的故事第二十九章鬼船第二章 我只要臣服第五十二章夫妻鬥法第二十三章溫柔鄉和疑惑第十九章甕城火第六十三章大趨勢第六十三章先發制人第五十五章關於恐懼的話題第四十六章大行動第五十六章鷹揚虎視第十三章母子第六十章鍾秀八分第五十三章偷雞不着蝕把米第七章率獸食人第三十五章都是離人第二十四章 令人絕望的差距第六十二章李德政第二章**煩第三十四章三國論終章——我們在海上第二十二章衆生相第二章 大關中第五十章城市的秘密第十八章兄弟間的相似性第七十八章 蒙塵的赤子心第二十二章 五穀裡數不過豌豆圓第三十章戰爭創傷綜合症第三章皇帝的意志第四章朋友的義務第五十五章西軍帶來的麻煩第六十六章惡名在外第八章溫泉關 1第五章沒人在乎的死亡第七十四章 歡迎來到地獄第七十八章何謂革命?第十四章 商賈都是貪婪的第四十九章 死人,活人第五十四章韓稚圭第三十三章隱私第四十章戰爭進行時第七十一章殺人的智慧不是智慧第二十五章呂惠卿的智慧第五十四章大撤退第二十五章你還是處子啊第五十八章耶律乙辛的反擊第五十四章殘毒第三十七章圍山第九章殺心第二十三章古今沒區別第四十七章男人間的心有靈犀一點通第十三章淳樸的交易第六十二章李德政第四十六章成功從來都是有跟腳的第三十章戰爭創傷綜合症第二十四章午餐第二十九章半獸人 2第十六章 老實的狄青第二十八章大將軍的女兒不是良配第五章雲二的開場白第二十三章迷霧第五十章好一手聲東擊西第六十九章 軍論第三十六章驕傲和規矩第十七章被遺忘的人第四十七章傷情第七十二章受盡委屈的登徒子第十八章郎坦的計劃第五十九章人爲財死鳥爲食亡第二十四章溫水煮青蛙第十三章**啊,**!第五十章點天燈 4第五十六章生活的意義就在幹活第四十八章抱團取暖第二十章皇帝的計謀第十七章小蠻的旅行
第三十六章生死由天不由人第五十四章大撤退第七十一章陸輕盈的噩夢第一章 開始了第六十一章絕地啊第三十三章豬吃老虎!第三十四章左大鵬的要求第六十三章 誰是惡人?第二十五章權謀家第十六章可惡的宋人第五十一章點天燈 5第三章北守南攻 1第九章少年軍第六十章非悍卒不得成其功第五十八章驢子和老虎第一章大軍初動第五十一章馭下之道第七十五節大米掉進沙子裡第十章飲茶第五十七章下雨了第二十四章瘦也要先長筋第十六章有機會殺人就莫要錯過第八章 呂惠卿的幸福第四十九章蠱惑軍心第四十二章斷鴻的故事第二十九章鬼船第二章 我只要臣服第五十二章夫妻鬥法第二十三章溫柔鄉和疑惑第十九章甕城火第六十三章大趨勢第六十三章先發制人第五十五章關於恐懼的話題第四十六章大行動第五十六章鷹揚虎視第十三章母子第六十章鍾秀八分第五十三章偷雞不着蝕把米第七章率獸食人第三十五章都是離人第二十四章 令人絕望的差距第六十二章李德政第二章**煩第三十四章三國論終章——我們在海上第二十二章衆生相第二章 大關中第五十章城市的秘密第十八章兄弟間的相似性第七十八章 蒙塵的赤子心第二十二章 五穀裡數不過豌豆圓第三十章戰爭創傷綜合症第三章皇帝的意志第四章朋友的義務第五十五章西軍帶來的麻煩第六十六章惡名在外第八章溫泉關 1第五章沒人在乎的死亡第七十四章 歡迎來到地獄第七十八章何謂革命?第十四章 商賈都是貪婪的第四十九章 死人,活人第五十四章韓稚圭第三十三章隱私第四十章戰爭進行時第七十一章殺人的智慧不是智慧第二十五章呂惠卿的智慧第五十四章大撤退第二十五章你還是處子啊第五十八章耶律乙辛的反擊第五十四章殘毒第三十七章圍山第九章殺心第二十三章古今沒區別第四十七章男人間的心有靈犀一點通第十三章淳樸的交易第六十二章李德政第四十六章成功從來都是有跟腳的第三十章戰爭創傷綜合症第二十四章午餐第二十九章半獸人 2第十六章 老實的狄青第二十八章大將軍的女兒不是良配第五章雲二的開場白第二十三章迷霧第五十章好一手聲東擊西第六十九章 軍論第三十六章驕傲和規矩第十七章被遺忘的人第四十七章傷情第七十二章受盡委屈的登徒子第十八章郎坦的計劃第五十九章人爲財死鳥爲食亡第二十四章溫水煮青蛙第十三章**啊,**!第五十章點天燈 4第五十六章生活的意義就在幹活第四十八章抱團取暖第二十章皇帝的計謀第十七章小蠻的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