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2章 錦州

這一路走下去,到底會有多少人信高方平並不知道。但這不重要,只要有一個,哪怕區區一個,火種就有了,以高方平蠱惑人心的能力,遲早開枝散葉。

到那個時候,這場護路戰爭的主體就是山民,對於他們就是保護家園。所以這仍舊是全民戰爭的一種。

否則處於對立,脫離羣衆,依靠派軍隊來護路、絞殺山民,投入十倍的人力物力也是鏡花水月。

就是這個原因,古代吃不飽的年代裡,幾乎沒有政府真正剿滅過土匪,土共例外。那些官僚他們甚至無法分辨人們到底是不是匪。於是政務如何能好得起來?

會者不難難者不會,這個時代的川中全是這種形勢,這就是必須大魔王入川的原因,別人做不了這些工作。譬如僅僅進錦州到現在的兩次事件中,換种師道的話,會是剿滅兩個寨子,雖然威懾了,但和其他的山民就再也不會是朋友了。

換一般官僚那就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什麼也不會解決,留下爛攤子繼續等着。

然而高方平一個人沒殺,已經修了兩個橋,和兩個山民村寨建立了信任機制。朋友說不上,但高方平心裡比誰都清楚,以我大魔王的洗腦能力,那些山民間已經有至少一半人願意信我了,另外一半會謹慎觀察。

於是高方平心中有數,有了這些“山神”作爲班底,打贏這場天路戰役只是時間問題……

就此一路走下去,又遇到了好幾波半民半匪的存在,無壓力,都被豬肉平給“複製粘貼”了。

大魔王就這麼簡單粗暴,和牛明白們沒啥區別,總結出一套模板範文後,就會一次又一次的用。樑姐畢世靜聽大魔王第一次說“哪怕就信我這一次”時,那是又感觸又熱血沸騰的。

後面就醉了,大魔王幾乎對所有山民都這套模板,甚至一個字都懶得改。

高方平纔是覺得她們弱爆了,我小高又不是文青,不想搞什麼文學上的求新求變。老子們乃是工業黨,工業的一大特徵就是標準化,可複製,流水線,高效率。

不可避免的,高方平在錦州山道上那副“披肝瀝膽的認錯”形象,真的在山民之中傳開了。

有道是從人類行爲學講,大家喜歡會認錯且願意糾正的人。這才叫接地氣。只要反駁一句,對山民說“你們受苦這不是我的錯”,哪怕事實如此,就真正站在了他們的對立面,這就叫脫離羣衆,這也是自我批評的必要性和精髓所在。

高方平對着山民們裝逼了數次:哪怕就信我這一次。

已經被沒文化的山民們把這個說辭引爲“大宋第一雄語”了,人都是感性的,哪怕明知官員喜歡胡說八道不可信任的情況下,也有一部分人願意再信豬肉平一次。無他,他們覺得豬肉平和其他當官的有些不一樣。

就這麼的,經歷了無數場的演講後,終於快進錦州城。

城外十里亭,鄧洵武帥錦州數十官員,組成了較爲隆重的儀仗,等着迎接高方平。

大隊人馬來的時候風塵僕僕、灰頭土臉,連他高方平都一副逃難的模樣。整個隊伍裡大包小包的,帶着各種各樣的山貨。

官員們幾乎舌頭掉在地上,就連鄧洵武也不禁尋思:他們這些鳥人是改行做了商隊呢,還是做土匪把山道上的山民給搶光了?

思考着,老鄧他禮節不差,面面俱到的走前鞠躬,“下官錦州知州鄧洵武,帥麾下諸官,參見明府。”

其餘官員紛紛跟隨着。

這老頭當然和大魔王不對付,遙想當年,就是這老傢伙在張懷素案時,帶着百官來堵截的,那時他乃是大宋常委之一,刑部尚書兼尚書右丞。高方平區區一個縣級永樂軍知軍,真個被他們欺負的沒脾氣,好在老蔡及時的趕去救場了。

張懷素案後,鄧洵武的不合時宜讓蔡京非常不滿,加之蔡京當時爲了示好小高,於是一腳把老鄧給擼了下去,入川一干就是近六年。上個三年任期,他就是知永康軍(管理都江堰)。其後沒出幺蛾子,就弄來錦州這個地方知州。

現在錦州財政雖然不算好看,然而鑑於其地理位置的重要性,以及糧食豐厚,建制上也是上州,級別比永康軍高兩級。

所以鄧洵武從永康軍任期滿了後,知錦州,算是開始回血,不出幺蛾子的話最多再三年,他就又蹦躂回京去了。然而讓鄧洵武雙眼發黑的在於,眼看政治hp就快回滿之際,傳來了大仇人高方平帶宰相職務判成都府路的消息。

現在麼,鄧洵武想死的心都有了,豬肉平一入川那麼我老鄧基本廢了,此生無法指望,官路也就如此這般了。

懷着這樣的心病,老鄧既是抱有了很深成見,卻也不想在明面上得罪豬肉平,至少表面工作得面面俱到的,否則被這酷吏又找一些理由,那就真的晚節不保,如果被他擼去雙流知縣的話,媽的那才叫無顏見家鄉父老。

老鄧也是成都人,正是雙流縣走出去的人。年紀大了的人都思鄉,回雙流當然是好事,然而這些愛面子的讀書人只喜歡衣錦還鄉,或者如蘇轍那樣大圓滿了後,一身輕回鄉,那就叫清流了。

曾經做到了常委之一的人,若被整了以一個知縣身份回雙流去,那還不如死了算了。

yy完畢,其餘官員低着頭,而老鄧不知豬肉平葫蘆裡賣什麼藥,這小子一點不尊老愛幼,趾高氣揚的騎在馬上,仍舊不下馬受禮?

禮儀上,別人見禮後,上官下轎下馬就叫受禮了,代表滿意禮節了。然而看豬肉平這飛揚跋扈的態勢又擺譜了,不下馬,當然就是他小高不滿意禮節。

於是全部人大爲尷尬,更是紛紛把腰彎了一些,形成了一大片人撅着屁股的態勢。

“這個有時候啊,本堂就在想,何爲禮義廉恥。”高方平騎在馬上侃侃而談。

鄧洵武打算接口,從聖人角度解釋一下禮義廉恥,卻被高方平指着道:“你閉嘴,我不喜歡被人打斷了。”

老鄧要是還年輕的話,鐵定一腳把他從馬上踢飛,可惜現在只能苦笑着搖頭了。

高方平又道:“看看你們的樣,坐的是寶馬,住的是大宅子,玉扳指一個比一個綠,一個比一個大腹便便。真個是威風八面,舉着‘肅靜避讓’的牌子,一出門就弄的鬼神避之,雞飛狗跳。此種無比牛逼的氣場,壓的我是相當的自卑。我肉那麼少,你們肉那麼多,我沒首飾,你們一個個的、脖子上的珠子比人家狗鏈還粗,我嘴上無毛,你們一個個老成持重三縷長鬚仙風道骨,怎麼看這都是個將軍的場合,這叫禮儀嗎?”

我@#¥

就算是一羣學問人,也面面相視了起來,要這麼說的話,還真被他豬肉平以對比的手法,詭辯的思維,側證了老子們無禮儀。難怪他不下馬。

於是官員羣體騷動了起來,更低調了些,有的故意縮着肚子,不顯得那麼胖了,有的用寬大的袖子,把手上的名貴玉扳指遮掩了起來。都在作爲,不一而足。

老鄧扭頭瞪了他們一眼,尋思你們這些傻子竟是信了他豬肉平?這小子整個一腦殼有坑的害人精,以爲這樣他就對你們有好感了?

然而高方平真的轉性了,有了這個動作後就下馬了,把馬繮交給菊京後,一擺手,和鄧洵武平排一起向錦州城走去。

就此一來肅靜了,在沒有一個人說話,全部陪着大魔王無聲的散步,東看看,西瞧瞧,沒人知道他想開什麼腦洞……

錦州街市還算熱鬧。物資豐富程度比之汴京差遠了。但是人口衆多,密集程度甚至不低於汴京,人來人往的擠在一起,顯得相當歡樂。

物資種類雖然不夠豐富,不過得益於得天獨厚的地理條件卻很充足,物價很低。

始終沒人說話,肅靜避讓的牌子也被他們給藏起來了,所以大頭百姓就沒心沒肺的樣子,不會如同城管來了那般雞飛狗跳了。

其實看這裡百姓的態勢,以及街市的繁鬧程度,明顯的和當年的江州區別太大。所以在政務上,高方平也相信鄧洵武這傢伙並非一無是處,不說他有多大作爲,但看街市的這個氣氛,他到也沒真的和老百姓對立,沒拉過太大仇恨。

東街幾夥賣藝的賺來了不少吆喝,錦州的圍觀衆們覺得還算新奇,便紛紛扔出幾個鐵錢在地上,有的相對富裕些,會放一個銅錢在賣藝漢子的兒子手裡。

官差戾氣也不重,懶洋洋的樣子會和外鄉的賣藝人交流幾句,眼尖的菊京便發現賣藝漢子會笑着放兩銅錢在官差袖口裡。

這其實在大宋已經算是很正常的溫和行爲,高方平也懶得多管。

這個時節,西街有很多賣果乾的,還有他們特製的栗子杏仁什麼的。

乞丐有但是不多,偶爾能見到附近店鋪掌櫃的給小乞丐一碗粥或一個餅,然後後腦勺一掌說“快去別處,別待我門口”,小乞丐就會換個地方。

巷子口有擺龍門陣的,有下棋的,還有饒舌婦人,有鬥嘴的年輕人。有正在君子好逑的文青。

中街上,能見到不少大富之家的文青衙內們,似乎來旅遊的,操着外地口音、帶着書童這裡瞧瞧哪裡轉轉,時而議論一下錦州的名勝景點。

中心水井處,聚集了許多婦人等着用水,這些娘們嗓門很大又不怎麼會排隊,於是有時會相互吵架,有時又會合力、相互幫助做點什麼,她們大多是廚娘來洗碗的,主婦來洗衣的,丫鬟來取水的。

幾個力巴似的閒漢,坐在中心水井斜對面,懶洋洋的等待着有人請他們做工程,猶如當年高唐的大羆似的。不同的是,這些傢伙會向水井附近的婦女調戲幾句,甚至還會明目張膽的講幾個黃段子。

鄧洵武作爲一個老文青最恨“無禮”之人,於是哪怕現在不該高調,老頭也忍不住對差人呵斥道:“把那幾個傻子給老夫捉回去打二十鞭,讓他們長點記心,非禮勿視都不說了,他們簡直是耍流氓。”

於是錦州十八銅人衝了上去,把那些力巴漢子海扁了一頓,拖着回去了。

高方平看得滿臉黑線,該管的老鄧他不管,不該管的他上綱上線,人家說幾句話而已,顯然那些婦女也適應了這些風氣,爲此把人海扁一頓拖走有意思啊?

高方平還被迫害妄想的覺得老鄧腦子有問題,他這是“借今諷古”,諷刺我這個當年禍害東京的花花太歲?

轉過街口,一個吹糖人的攤子上,老頭手藝很不錯。這應該算是一門藝術了,不過在這個時代卻很普通。

也不知道小屁孩們到底是對糖有興趣,還是對糖人有興趣,圍了一大羣在老頭的攤子上,咬着指頭觀看。

一個路過、並不餓的小丫頭對她娘說要糖人。她那膀大腰圓的娘把她揪着耳朵走,卻是轉眼小丫頭掙脫了她娘,跑過去攤子上,把她喜歡的那個糖人拿起來咬了一口。

她娘追了過去粗暴的幾拳打翻在地,卻是最終放下了錢在老頭攤子上,拿走了那個被咬過一口的糖人。

再往前走,又爺孫兩個在吆喝“米粉,武侯都愛吃的米粉吆”。

高方平肚子也餓了,又不想跟着鄧洵武他們去赴宴,便停下了腳步道:“諸葛亮真的吃這米粉?”

汗,見他是官,級別還很高。老頭也不敢戲弄官員,尷尬的道:“理論上應該吃過吧,當然小的只是猜測。”

“肯定吃過了。”他孫子補充道。

“好吧就來些米粉爽爽。”高方平道。

“大老爺打算來幾碗?”老頭便很高興的樣子。

“八萬碗,你負責組織起來,送七萬五千碗去城外,另外的送來州衙,今個我買單請他們吃米粉。”高方平道。

老頭和小屁孩腦袋一偏就倒在地上,懷疑是不是聽錯了。

隨即他們一老一小磕頭了起來,求饒道:“請老爺不要爲難咱們,這簡直比周瑜讓諸葛丞相弄十萬箭只還難,做不到那不是您要治咱們罪了?”

“這算軍糧,做不到還真有些罪。”高方平嘿嘿笑道:“好在你不是軍需官是民,有罪也可以赦免。其實這有何難,錦州那麼多米粉,你去通知串聯一下各家廚子,推着車去城外供應,也就差不多了,大宗買賣要給本堂一定折扣,兩文的米粉算一文半,就這麼定了,快去辦吧。”

這當然是有得賺的,鑑於基數非常牛逼,還能賺不少,算是撿到寶貝了,於是他們屁顛屁顛的去準備了……

第451章 判還是不判第696章 論瞎掰只服蔡卞第894章 汝妻和女兒我照顧之第784章 又變身了第115章 造勢第858章 你在秘密謀劃什麼第469章 童貫第5章 抓住了一隻小蘿莉第833章 夠狠的第790章 報紙治國第658章 上訪黨的殊死一搏第三百六十五章 少年分校第二百一十九章 人生若只如初見第448章 公堂咆哮帝第188章 女中豪傑第841章 第二次紈絝世界大戰第810章 將來的事將來再說第946章 臣看好您哦,加油第977章 偉大的成就第二百九十五章 準備轉入敵後第971章 小蘿莉的日子第759章 瑣碎的汴京第二百一十四章 李清照來訪第702章 大宋厲害了第960章 我爹爹沒造反第698章 決戰河中府第888章 思鄉歸國心切第564章 真正的阻力所在第779章 要不要報賬第933章 小老張又調皮了第766章 不作不死第64章 拼命三郎石秀第654章 論整人只服王德旺第41章 借廂軍一用第713章 曾經那份熱血澎湃第171章 所謂的政治協商第65章 你跳什麼跳第19章 踢飛鬧鐘第三百章 不相信史書了第944章 老烏龜時文彬第638章 小種帥來訪第411章 密探零零發第634章 納粹——《我的奮鬥》第192章 汝妻我養之第500章 要親民第691章 不砍你一刀念頭不通達第34章 關於腦殼中的YY第480章 老範的威力很大第618章 朝廷對高方平去留的建議第782章 實習相爺的那些事第1章 花花太歲第三百九十六章 瞎說什麼大實話第207章 對萬之王的對穿腸第586章 天大冤情!絕不認罪第601章 大宋麻雀戰第486章 劫法場事宜第845章 整個世界都是敵人第932章 我又任性了第二百四十四章 陶節夫的顧慮第693章 中計了第924章 小子你攤上事了不是第123章 先容老僕試毒第468章 中堂趣事第478章 這鍋我不背第三百七十九章 還不夠猥瑣第608章 趙佶覺得厲害了第491章 朱應俸第677章 一線曙光第582章 有消息來了第809章 你妹的這下哭瞎了第486章 劫法場事宜第746章 不可逆的好條件第二百八十二章 對皇后娘敬而遠之第三百章 不相信史書了第二百六十四章 比武審判第38章 大奸臣術第520章 市井第二百四十五章 大晚上了您還不卸甲第771章 西夏的精英大V們第840章 又被捉了第972章 娃娃中的領袖第530章 老常又有問題了第469章 童貫第854章 二龍戲珠第656章 維穩黨誓師第783章 敘舊——那些往事第三百七十八章 你必須難過第968章 告高麗目的軍書第456章 大陽謀第26章 出事了第二百二十九章 這個豬頭切1半給我第737章 甲馬戰術第915章 一隻腿不會哭第686章 統治性完勝西適寧部第674章 沖沖沖沖衝第二百九十五章 準備轉入敵後第二百二十四章 神醫安道全第576章 紙幣經濟的擴張第二百七十八章 微服私訪第95章 這下糟糕了
第451章 判還是不判第696章 論瞎掰只服蔡卞第894章 汝妻和女兒我照顧之第784章 又變身了第115章 造勢第858章 你在秘密謀劃什麼第469章 童貫第5章 抓住了一隻小蘿莉第833章 夠狠的第790章 報紙治國第658章 上訪黨的殊死一搏第三百六十五章 少年分校第二百一十九章 人生若只如初見第448章 公堂咆哮帝第188章 女中豪傑第841章 第二次紈絝世界大戰第810章 將來的事將來再說第946章 臣看好您哦,加油第977章 偉大的成就第二百九十五章 準備轉入敵後第971章 小蘿莉的日子第759章 瑣碎的汴京第二百一十四章 李清照來訪第702章 大宋厲害了第960章 我爹爹沒造反第698章 決戰河中府第888章 思鄉歸國心切第564章 真正的阻力所在第779章 要不要報賬第933章 小老張又調皮了第766章 不作不死第64章 拼命三郎石秀第654章 論整人只服王德旺第41章 借廂軍一用第713章 曾經那份熱血澎湃第171章 所謂的政治協商第65章 你跳什麼跳第19章 踢飛鬧鐘第三百章 不相信史書了第944章 老烏龜時文彬第638章 小種帥來訪第411章 密探零零發第634章 納粹——《我的奮鬥》第192章 汝妻我養之第500章 要親民第691章 不砍你一刀念頭不通達第34章 關於腦殼中的YY第480章 老範的威力很大第618章 朝廷對高方平去留的建議第782章 實習相爺的那些事第1章 花花太歲第三百九十六章 瞎說什麼大實話第207章 對萬之王的對穿腸第586章 天大冤情!絕不認罪第601章 大宋麻雀戰第486章 劫法場事宜第845章 整個世界都是敵人第932章 我又任性了第二百四十四章 陶節夫的顧慮第693章 中計了第924章 小子你攤上事了不是第123章 先容老僕試毒第468章 中堂趣事第478章 這鍋我不背第三百七十九章 還不夠猥瑣第608章 趙佶覺得厲害了第491章 朱應俸第677章 一線曙光第582章 有消息來了第809章 你妹的這下哭瞎了第486章 劫法場事宜第746章 不可逆的好條件第二百八十二章 對皇后娘敬而遠之第三百章 不相信史書了第二百六十四章 比武審判第38章 大奸臣術第520章 市井第二百四十五章 大晚上了您還不卸甲第771章 西夏的精英大V們第840章 又被捉了第972章 娃娃中的領袖第530章 老常又有問題了第469章 童貫第854章 二龍戲珠第656章 維穩黨誓師第783章 敘舊——那些往事第三百七十八章 你必須難過第968章 告高麗目的軍書第456章 大陽謀第26章 出事了第二百二十九章 這個豬頭切1半給我第737章 甲馬戰術第915章 一隻腿不會哭第686章 統治性完勝西適寧部第674章 沖沖沖沖衝第二百九十五章 準備轉入敵後第二百二十四章 神醫安道全第576章 紙幣經濟的擴張第二百七十八章 微服私訪第95章 這下糟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