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宋江和方臘

正月十二,大宋使者趙良嗣趕到潤州。

皇帝在手詔中盛讚了李虎和遼東義軍南下所取得的戰績,然後答應給李虎二十萬貫的援助,不過他有一個附加條件,在北伐之前,必須賣給大宋一萬匹戰馬。

李虎心理稍稍得到了一絲平衡。老子給你賣命,你好歹也要意思意思,不能成天空口講白話。

趙良嗣的心情不太好,看上去很苦悶。他告訴李虎,爲了這二十萬貫援助,皇帝和一幫宰執們爭論了很久,最後還是蔡京想了個招,從京東路的賑濟款中拔出了二十萬貫。皇帝這麼做,顯然是爲了安撫李虎,擔心激怒他,把一樁好事變成壞事。

“陛下說,北伐成功之後,使相居功至偉,大宋絕不會虧待於你。”趙良嗣看到李虎神色平靜,於是話鋒一轉,說到了戰馬的事。

去年一年,李虎賣給大宋三千匹戰馬,但這個數量太少了,爲了準備北伐,大宋需要更多的戰馬,所以趙良嗣懇求李虎,在九月之前,無論如何賣給大宋一萬匹戰馬。

“這是絕對不可能的事。”李虎說道,“我把戰馬都賣給大宋,我怎麼辦?我拿什麼打仗?按照去年的約定,一年三千匹戰馬,不能再多了,而且,戰馬的價格要翻一番,每匹二百兩白銀。”趙良嗣暗自苦嘆。賊就是賊,當落難的時候,爲了得到救援,信誓旦旦,象狗一樣搖尾乞憐。等到打下平州路了,腰桿硬了,馬上翻臉不認人,沒有一絲一毫的情義,更沒有任何信義可言,如此看來,李虎的承諾根本就是放屁,所有的一切都是不可靠地,大宋若想北伐成功,不能把希望寄託在李虎身上,而是要再次聯金攻遼。

“大宋有大宋的難處……”趙良嗣細述了諸多困難。其中提到一件事,引起了李虎的注意。京東賊宋江在梁山泊舉旗造反,聲勢很大,如今四處攻城掠地。禍害四方,因爲京東路的梁山泊距離汴京比較近,所以對京城造成了很大的影響。

“你等等……”李虎打斷了趙良嗣,“你說梁山泊有個叫宋江的舉旗造反了?這是真的?”

趙良嗣奇怪地看了他一眼。我是大宋使者,我有必要欺騙你嗎?“宋江造反大約是兩三個月前的事,聽說他手下有三十六個賊首,都是梁山泊一帶有名的強寇。京東路的禁軍已經開始圍剿,但宋江有一兩萬軍隊,還有大量船隻,短期內估計很難平定。”

宋江?梁山泊?《水滸傳》中地人物也出現了。李虎暗自心寒,呼吸突然有些急促,對自己的判斷愈發沒有信心。難道老爹的故事都是真的?都是對未來地預言?如果他的預言都要變成現實。那過幾年金軍豈不就要南下?大宋豈不要遭受靖康之恥?

不可能。這絕對不可能。

“方臘呢?你聽說過方臘這個人嗎?”李虎急切問道。宋江造反後。就是方臘造反。據老爹說。方臘造反地規模非常大。宋軍爲了鎮壓方臘。調用了幾十萬大軍。前前後後打了大半年時間。如果這個人也出現了。那麼。幾乎可以斷定。老爹地故事就是對未來地預言。而岳飛、韓世忠、楊再興等人也將陸續出現在宋金大戰地戰場上。

“方臘?”趙良嗣想了片刻。搖搖頭。“沒有聽說過這個人。他是誰?幹什麼地?”

李虎沉默不語。趙良嗣不知道這個人。那麼方臘如果是真實存在地。他還沒有造反。由此引出一個問題。方臘何時造反?是在北伐之前還是在北伐之後?如果是在北伐之前。那宋軍北伐地時間肯定要推遲。由此又引出第二個問題。宋軍是不是因此錯過了最佳地北伐時間。從而錯失了良機。未能收復燕雲故土。所以纔有後來地金軍南下。纔有恥辱地靖康之難?

倒過來推理地話。造成靖康之難地原因是宋軍未能收復燕雲十六州。而造成宋軍北伐功敗垂成地原因是方臘造反。那麼。方臘是否真實存在就成爲判斷老爹故事真實性地一個最有利地證據。

“方臘和我一樣。是個反賊。”李虎決定把這個未知地事情告訴趙良嗣。“宋江造反。可能會延遲宋軍北伐時間。而方臘造反。後果也是如此。但宋軍北伐地最佳時機就是今年。就是在金軍攻佔上京前後地一段時間內。假若錯過這個時間。金軍南下了。那麼。大宋北伐能否成功。誰都難以預料。所以。請你回去告訴陛下。援助也好。戰馬也好。這兩件事都是次要地。我都可以讓步。都可以做出犧牲。但陛下無論如何要阻止方臘造反。這是重中之重。”

趙良嗣心跳驟然激烈。李虎說得一本正經,非常嚴肅,不像是開玩笑,好象他通過某種途徑知道大宋有個叫方臘的人正在準備造反,而且造反的規模好象不小,甚至嚴重到可以延緩宋軍北伐。假如宋軍延緩了北伐時間,其後果正如李虎所說,將來的形勢就難以預料了。

“你認識他?他在哪?準備什麼時候造反?”趙良嗣急忙問道。

李虎搖搖頭,眼露迷茫之色。他也想知道方臘在哪?他更想知道方臘是不是真實存在。

“我們爲什麼造反?不就是沒有活路嗎?”李虎說道,“你告訴陛下,讓他給大宋百姓一條活路,那宋江就不會造反了,方臘也就不會造反了,北伐肯定能成功。”

趙良嗣傻不拉唧地望着李虎,愣了半天,說了一句話,“使相,你瞭解大宋嗎?”

李虎也傻裡吧唧地望着趙良嗣,不知道怎麼回答。我瞭解大宋嗎?應該算了解吧,從我懂事時候開始,我就跟着老爹四處流浪,老爹教了我許多東西,而這些東西和大宋息息相關,我當然對大宋有所瞭解了,不過,我離開大宋很多年了,兒時的記憶已經模糊了,如果說了解,自己都不相信。

趙良嗣苦笑,馬上轉移了話題。這件事說了等於沒說,做爲皇帝的特使,碰到這種事只能具實稟奏,而且李虎最後那句話極其不合適,連稟奏都免了。

李虎心裡很亂,想了半天才問道:“陛下的意思呢?”

“陛下認爲,平州路無險可守,所以最好的防禦就是進攻,如果你能保持攻勢,將非常有利於宋軍北伐。”

李虎冷笑,直娘賊,念念不忘我這點人馬,一門心思要消耗我,既然如此,那你就慷慨一點,多給點錢。讓人做炮灰還不給飯吃,天下哪有如此摳門地皇帝?

“給我二十萬貫援助,附加條件是賣給你們一萬匹戰馬,然後還要我給你們賣命,請問……”李虎一字一句地問道,“換作是你,你覺得應該如何回答?”

趙良嗣笑得比哭還難看,他長長嘆了一口氣,神情非常沮喪,“我立即回大宋。”他是個使者,他地主要任務是根據皇帝的要求和對方進行談判,如今談判破裂,他只能回大宋復旨了。

臨走之前,趙良嗣說了一句話,“使相,如果你瞭解大宋,或許你地想法會有所改變。”

這句話讓李虎想了很久,然後他請來了李綱,把皇帝的手詔和有關條件具體說了一下。

“李副郎,給我一個理由,給我一個主動進攻的理由。”

李綱凝神沉思,整理了一下思緒,隨即說了起來。

我大宋立國一百五十餘年,造反的非常少,算起來也只有太宗年間的四川王小波和李順,還有這次的京東賊宋江。這主要得益於大宋的各項制度,比如募兵制,每有災害則必募兵,每募一兵則少一寇。還有就是國庫充實,可以及時予以賑濟安撫,比如前年黃河爆發大洪水,淹死河北百萬人口,受災百姓達千萬之衆,但因爲賑濟及時,河北安然無恙。

這個國庫充實是指國庫有錢,但這錢不是盈餘累積,還是賒借而來,大宋一百多年來的國庫都是這種狀況,國貧而民富我大宋一朝的財政長期困窘,國力萎靡不振,積貧積弱,然而,從表面上來看,卻是繁榮昌盛,百姓的富裕程度遠遠超過了漢唐盛世,究其原因,是因爲大宋的經濟政策非常寬鬆,不立田制、不抑兼併。

所謂不立田制,就是放棄自三代井田、秦漢名田、曹魏屯田、西晉佔田乃至北朝隋唐均田以來的國家土地管制傳統,允許民間私人爲田主。

所謂不抑兼併,就是朝廷對經濟中的民間競爭與“兼併”現象採取類似自由放任的不干預態度。

這種寬鬆的政策大大刺激了經濟繁榮,但同時也造成吏治腐敗,“三冗二積”(冗官、冗兵、冗費、積貧、積弱)、國力孱弱之弊日益嚴重,於是到了神宗朝,便出現了王安石變法。

第15章 烏雲壓頂第53章 北岸紮營第18章 見鬼了第25章 狗孃養的老天爺第82章 騙人騙到這份上第69章 害你沒商量第72章 阻截第80章 平燕策第15章 五月紀事第37章 亂中取勝第32章 代北變化第98章 不可思議的君主第3章 握手共誓第62章 倒戈第16章 全線激戰第42章 當頭棒喝第9章 逃離陷阱第12章 夜戰第94章 不要上當第9章 駱駝河第45章 仗勢欺人第57章 主力在哪?第64章 宗望的慾望第54章 決戰前夜第10章 要錢第55章 洗劫汴京第77章 最大的內奸第79章 契丹人的歡呼第94章 母愛第46章 戰局惡化第75章 誘敵第100章 破敵第88章 讓你去送死第84章 難懂的戰場第93章 點火第32章 先進太原第10章 要錢第96章 陰謀第35章 有失必有得第4章 我喜歡第25章 驪山爭議第52章 利大還是弊大?第77章 契丹人的憤怒第40章 火器第28章 冬天裡的一把火第9章 聽皇帝的不會錯第91章 真真假假第23章 驃悍無敵的折家軍第41章 他們在騙你第62章 我當然要搶第69章 打你一個巴掌第20章 汴京風雨第43章 又是陷阱第10章 國力第59章 死人復活第34章 驚天之變第37章 手舞足蹈第79章 追殺第52章 兩手準備第10章 倒戈第38章 老皇帝的如意算盤第3章 握手共誓第19章 海上之盟第74章 做人要低調第45章 仗勢欺人第53章 年頭變了第48章 知己不知彼第34章 河北義士第56章 牽一髮而動全身第41章 計在明月第93章 步步推進第60章 攔路打劫第24章 馳援信都第88章 草芥第37章 全新策略第20章 絕不拋棄第50章 奔襲第28章 魂飛魄喪第49章 又一個鳥人給騙了第50章 糧道第25章 驪山爭議第87章 我該回家了第86章 陳兵飲馬河第17章 未來的大宋官學第46章 殺人去第67章 夫人也會騙第16章 張浚的選擇第34章 河北義士第3章 錯誤第39章 跟着我好好混第63章 舉起屠刀第4章 包圍第62章 老子就是騙你第60章 包圍西京第72章 阻截第71章 總帥挖坑第34章 長孫康寧的危機第10章 有話好好說第22章 刨地三尺第80章 利益第一
第15章 烏雲壓頂第53章 北岸紮營第18章 見鬼了第25章 狗孃養的老天爺第82章 騙人騙到這份上第69章 害你沒商量第72章 阻截第80章 平燕策第15章 五月紀事第37章 亂中取勝第32章 代北變化第98章 不可思議的君主第3章 握手共誓第62章 倒戈第16章 全線激戰第42章 當頭棒喝第9章 逃離陷阱第12章 夜戰第94章 不要上當第9章 駱駝河第45章 仗勢欺人第57章 主力在哪?第64章 宗望的慾望第54章 決戰前夜第10章 要錢第55章 洗劫汴京第77章 最大的內奸第79章 契丹人的歡呼第94章 母愛第46章 戰局惡化第75章 誘敵第100章 破敵第88章 讓你去送死第84章 難懂的戰場第93章 點火第32章 先進太原第10章 要錢第96章 陰謀第35章 有失必有得第4章 我喜歡第25章 驪山爭議第52章 利大還是弊大?第77章 契丹人的憤怒第40章 火器第28章 冬天裡的一把火第9章 聽皇帝的不會錯第91章 真真假假第23章 驃悍無敵的折家軍第41章 他們在騙你第62章 我當然要搶第69章 打你一個巴掌第20章 汴京風雨第43章 又是陷阱第10章 國力第59章 死人復活第34章 驚天之變第37章 手舞足蹈第79章 追殺第52章 兩手準備第10章 倒戈第38章 老皇帝的如意算盤第3章 握手共誓第19章 海上之盟第74章 做人要低調第45章 仗勢欺人第53章 年頭變了第48章 知己不知彼第34章 河北義士第56章 牽一髮而動全身第41章 計在明月第93章 步步推進第60章 攔路打劫第24章 馳援信都第88章 草芥第37章 全新策略第20章 絕不拋棄第50章 奔襲第28章 魂飛魄喪第49章 又一個鳥人給騙了第50章 糧道第25章 驪山爭議第87章 我該回家了第86章 陳兵飲馬河第17章 未來的大宋官學第46章 殺人去第67章 夫人也會騙第16章 張浚的選擇第34章 河北義士第3章 錯誤第39章 跟着我好好混第63章 舉起屠刀第4章 包圍第62章 老子就是騙你第60章 包圍西京第72章 阻截第71章 總帥挖坑第34章 長孫康寧的危機第10章 有話好好說第22章 刨地三尺第80章 利益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