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天生的死對頭

七月下,宇文虛中陪同河東路經略安撫使張孝純到達大同,隨同張孝純前來的還有河東路漕司、倉司官員。

根據李虎的奏報,當宋金締結盟約之後,代北就是大宋的疆域,陰山以南黃河以東的州縣都將納入大宋的版圖,但問題是,遼夏結盟,遼國皇帝爲了得到夏國的援助,答應把天德軍和黃河以西的河清、金肅、寧邊和榆林等地劃給夏國,夏國的晉王李察哥已經帶着軍隊進駐這些地方,事實上形成了佔據。大宋若想把這些地方收回來,必須動用武力。爲此,李虎主動承擔了攻擊之責,但他向汴京提出了援助的要求。

汴京當然願意了,皇帝和宰執們實在找不到任何理由拒絕啊,這一戰既能收復失地,又能消耗李虎,何樂而不爲?於是皇帝下旨,命令張孝純即刻趕赴大同,會同王安中、李邦彥兩位大臣,和李虎具體商談西征和援助事宜,務必請他儘早發兵,全取代北,完成對西夏的鉗形包圍,爲消滅西夏打下堅實的基礎。

接風洗塵的宴會結束了,文武官員們陸續散去,李虎和汴京的談判也開始了。

在王府的議事堂裡,虎烈府的中樞官員和王安中、李邦彥、張孝純三位汴京大臣圍坐一起,一邊品茗笑談,一邊商討當前的局勢。

虎烈府行軍參謀原野給大家詳細介紹北疆形勢。

今天的北疆有兩個大戰場。一個在幽燕,一個在代北。

在幽燕戰場上,契丹人依舊佔據着析津府、平州路和中京東南方向的興中府、遼西等大片區域。大宋的軍隊,金國的軍隊,還有代北虎烈府的軍隊,對燕京形成了三面包圍。鑑於大宋的軍隊至今還沒有完成攻擊準備,虎烈府地軍隊又要馬上西征。所以金國的軍隊在幽燕戰場上佔據了明顯優勢,他們不但有絕對的把握拿到平州路,更有可能攻克燕京。

在代北戰場上。契丹人依舊佔據了陰山南北和萬里大漠,同時他們還有西夏人地援助。金國的軍隊雖然決心征服大漠,但金國的實力有限,在其東南戰事沒有結束,東南邊境沒有穩定的情況下,女真人不可能集結全部的力量遠征大漠,所以不出意外的話。今年金軍北征的目標最多也就是佔據倒塌嶺一線,從而爲遠征大漠建立一個穩固地大後方。

對於虎烈府來說,當前最爲急迫的事情是全取代北,在代北站住腳,但陰山有契丹人,黃河以西有党項人,白水濼以東有女真人。虎烈府三面受敵。不堪重負。

“虎烈府有二十萬大軍,但這二十萬大軍一分爲四。在任何一個戰場上都沒有優勢。”原野指着地圖說道,“爲配合宋軍主力攻打燕京。我們至少要調用三萬軍隊到奉聖州,其中一部於居庸關、石門關一線威脅燕京。一部則駐戍野狐嶺、桃山一線防備金

“西夏晉王李察哥屯兵於黃河西岸,我們爲確保西征勝利。至少要調用十萬大軍。”

“西征首要之務是切斷遼夏兩國的聯繫,所以我們至少要調用五萬大軍進駐雲內,其中一部攻打天德軍的党項人,一部則配合金軍,越過陰山攻打契丹人。”

“這樣算下來,我們用於戍守大同的留守軍隊只有兩萬。”原野手指地圖上的鴛鴦濼,“金軍在此駐有重兵,假若我們在居庸關的一線地軍隊殺進幽燕,在雲內一線地軍隊陷入激戰,而西征軍隊和李察哥又打得難分難解,那麼鴛鴦濼的金軍極有可能突襲大同,如此則大同危矣,代北危矣。”

給原野這麼一分析,虎烈府這頭猛虎好象陷入了狼羣地圍攻,左衝右突,岌岌可危,而女真人則像一頭狼王,窺伺一側,隨時準備發動致命一擊,把大宋打回原形。這一戰大宋如果丟掉了燕雲兩地,北伐大計功虧一簣,十年的心血隨即化爲烏有,那皇帝不但顏面盡失,他身邊地這幫大臣們也將被憤怒的對手們趕盡殺絕。王安中和李邦彥惶恐不安。

王安中年近五十,身材較高,因爲養尊處優地關係,他保養得很好,稍稍有些胖。這個人的文章詩詞非常好,年青時曾從師蘇軾和晁說之。哲宗皇帝元符三年(公元1100)進士及第,後來任中書舍人、翰林學士。爲了在仕途上有所建樹,他先是媚事於樑師成,此後又交結蔡攸,並因此得以進入中樞。到了中樞後,爲了贏得皇帝地寵信,他又附和童貫、王黼等主戰派大臣,嘴上說支持北伐,暗底裡卻和張邦昌、鄭居中等人聯手阻擾。

李邦彥的名氣遠比王安中要大。這位名揚汴京的大臣大約四十多歲,身材高挑,長相俊爽,三綹長鬚,儒雅而風姿。他出身貧寒,長於市井,但天姿聰慧,文采出衆,詩詞歌賦琴棋書畫無一不精,善調笑謔罵,經常以街市俚語爲詞曲,世人爭相傳唱,自號李浪子。他之所以發跡,和高俅有相似的地方,那就是他的蹴鞠之技非常高明。大觀二年(公元1108年),他進士及第,自此飛黃騰達,但因爲行爲不檢,放蕩不羈,屢遭御史彈劾。

李邦彥本身有才學,蹴鞠之技又好,爲人又圓滑善奉承,和蔡攸、樑師成的關係又非常親密,所以甚得皇帝寵信,累遷中書舍人、翰林學士承旨,並於宣和三年(公元1121年)拜尚書右丞至今。

這兩個人有個共同點,都是依靠內宦樑師成和權臣蔡家的關係進入中樞,而無論內宦還是權臣,都是因爲得到皇帝的寵信。皇帝要北伐,要建萬世功業,他們這些人就得努力,否則就會被皇帝拋棄,但是,文官和宦官曆來都是敵對的,雙方的矛盾不可調和,是天生的死對頭,他們之間的努力有本質性區別。

當宦官得勢的時候,文官往往奴顏婢膝,依靠宦官的力量得以掌握權柄,而宦官也需要文官爲他們做事,但雙方沒有信任。文官得勢,馬上就會對付宦官,想方設法把宦官趕盡殺絕,比如蔡京,當他利用童貫的幫助坐上宰相的位子後,馬上就對付童貫,不過他輸了。宦官的權力則依賴於皇帝的授給,皇帝只要相信他們,他們對付文官的攻擊就很容易,所以童貫聯合內宦擊敗了蔡京,三番兩次把蔡京趕下了臺。

這場北伐,皇帝需要,於是北伐很自然成爲文官和宦官互相較量的武器,文官試圖利用北伐推翻宦官,而宦官則試圖利用北伐加固本身的權勢。當今宰相王黼也是靠童貫的幫助上位的,原因就是他堅決支持北伐,但北伐一旦成功,王黼因爲有了功績,地位更穩固了,他必然也要和童貫,和樑師成等內宦鬥起來。

王安中在中樞裡左右逢源,他真正的目的說白了就是奪取更大的權柄,而若想達到這個目的,首先就要推翻內宦,否則文官的權勢再大,也鬥不過內宦手中的皇權,比如蔡京三次下野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皇權因此成爲雙方爭奪的焦點,而皇權的更替隨即成爲文人和宦官血腥廝殺最爲激烈的一刻。

當今皇帝要廢嫡立庶,內宦和依附內宦的文官們隨即推波助瀾,不遺餘力,其實這很冒險的,因爲一旦失敗了,太子登基,他們這幫人就死定了,但他們沒有選擇,你不支持皇帝廢嫡立庶,你現在就會被皇帝踩到腳底下,所以內宦和依附內宦的文官們都豁出去了,拿身家性命來賭。

今天的朝堂上,廢嫡立庶換太子已經成爲內宦和依附內宦的文官們的共識,這是確保他們既得利益的唯一途徑,但非既得利益者呢?他們也要賭,他們賭贏了,他們就是既得利益者,相比較而言,他們賭輸了的損失要小一些,因爲他們本來就不是既得利益者。

王安中和李邦彥是既得利益者,但他們是文官,他們要打倒內宦,如果皇權更替,內宦因此而倒,他們所獲得的回報非常驚人,因此,他們成爲風口浪尖上的賭博者,賭輸了,他們就要付出生命的代價。

王安中頂着一個主戰派的帽子,但實際上他是主和派,他和鄭居中、張邦昌等人正在爲此而賭博。

李邦彥也頂着一個主戰派的帽子,但實際上他是太子黨,他正在爲未來而賭博,他和太子一樣,韜光隱晦,等待時機,只要有機會,他就會毫不猶豫地出手,給主戰派以致命一擊。

兩個人彼此戒備,彼此都搞不清對方的虛實,但兩個人都興致勃勃而來,指望能說服李虎,在幽燕戰局最爲危急的關頭,出手相助,然後達到各自的目的。

然而,虎烈府的處境讓兩個人意識到,這一趟的任務估計很難完成了,幽燕局勢因此變得撲朔迷離,如果幽燕因此而落入金國之手,雖然他們也達到了各自的目的,但這將重創大宋,不符合主和派和太子黨的未來利益。

第95章 丟棄第65章 龍困淺灘第4章 折家女兒第85章 皇帝的賭注第73章 禍亂的開始第23章 根源第45章 僵局第41章 破局第80章 岳飛回京第28章 無助無奈第8章 少帥羅蘭第9章 獻城第97章 老虎發威第54章 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第75章 大漠突變第83章 一份厚禮第31章 計中計第57章 小刀舞大刀第37章 痛苦的汴京第42章 仗勢欺人第94章 母愛第2章 大宋第一富豪第65章 岳飛和他的兄弟們第43章 幽燕鎮戍第74章 打一坨子第18章 黑暗中的明燈第28章 入則爲相第57章 意外第26章 嘔心瀝血第49章 背叛第35章 契丹人的掙扎第15章 變革新思路第95章 酒後吐真言第53章 北岸紮營第56章 牽一髮而動全身第23章 驃悍無敵的折家軍第74章 魚肉和熊掌第29章 察哥的決斷第63章 威脅第59章 獅子大開口第24章 不要忘記大宋第92章 西夏梁氏第38章 不是我的我不要第36章 我能值多少?第68章 西線戰事第81章 請霍帥開陣第80章 利益第一第40章 一言堂第14章 東進、南下第49章 又一個鳥人給騙了第82章 君臣之痛第85章 皇帝的賭注第72章 衝動是魔鬼第32章 反攻第89章 楊家將第29章 一塊肥肉第14章 千古鐵律第69章 致命忌諱第47章 危機第10章 倒黴蛋第39章 白乾了第85章 我是漢人第12章 庸人自擾第58章 連蒙帶騙第76章 狼煙升起第19章 神靈佑護第87章 契丹人的美夢第3章 握手共誓第70章 阻殺第7章 錯誤的判斷第35章 契丹人的掙扎第30章 王者之淚第94章 兩跛子第92章 西夏梁氏第74章 圈欄裡的羊第83章 交換第10章 倒黴蛋第90章 童貫的權力有多大?第88章 爾虞我詐第29章 反間計第35章 一隻虎崽兩條狗第97章 咬住了第64章 宗望的慾望第25章 驪山爭議第56章 誰有實力誰是老大第25章 一條道走到黑第98章 兵變第19章 初見秦檜第3章 大宋第一腐敗第56章 誘敵第55章 開始攻擊第12章 突圍第十日第17章 利益至上第34章 長孫康寧的危機第58章 一羣瘋子第37章 痛苦的汴京第65章 手足相殘第38章 南北夾擊第54章 出敵不意第58章 陷城
第95章 丟棄第65章 龍困淺灘第4章 折家女兒第85章 皇帝的賭注第73章 禍亂的開始第23章 根源第45章 僵局第41章 破局第80章 岳飛回京第28章 無助無奈第8章 少帥羅蘭第9章 獻城第97章 老虎發威第54章 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第75章 大漠突變第83章 一份厚禮第31章 計中計第57章 小刀舞大刀第37章 痛苦的汴京第42章 仗勢欺人第94章 母愛第2章 大宋第一富豪第65章 岳飛和他的兄弟們第43章 幽燕鎮戍第74章 打一坨子第18章 黑暗中的明燈第28章 入則爲相第57章 意外第26章 嘔心瀝血第49章 背叛第35章 契丹人的掙扎第15章 變革新思路第95章 酒後吐真言第53章 北岸紮營第56章 牽一髮而動全身第23章 驃悍無敵的折家軍第74章 魚肉和熊掌第29章 察哥的決斷第63章 威脅第59章 獅子大開口第24章 不要忘記大宋第92章 西夏梁氏第38章 不是我的我不要第36章 我能值多少?第68章 西線戰事第81章 請霍帥開陣第80章 利益第一第40章 一言堂第14章 東進、南下第49章 又一個鳥人給騙了第82章 君臣之痛第85章 皇帝的賭注第72章 衝動是魔鬼第32章 反攻第89章 楊家將第29章 一塊肥肉第14章 千古鐵律第69章 致命忌諱第47章 危機第10章 倒黴蛋第39章 白乾了第85章 我是漢人第12章 庸人自擾第58章 連蒙帶騙第76章 狼煙升起第19章 神靈佑護第87章 契丹人的美夢第3章 握手共誓第70章 阻殺第7章 錯誤的判斷第35章 契丹人的掙扎第30章 王者之淚第94章 兩跛子第92章 西夏梁氏第74章 圈欄裡的羊第83章 交換第10章 倒黴蛋第90章 童貫的權力有多大?第88章 爾虞我詐第29章 反間計第35章 一隻虎崽兩條狗第97章 咬住了第64章 宗望的慾望第25章 驪山爭議第56章 誰有實力誰是老大第25章 一條道走到黑第98章 兵變第19章 初見秦檜第3章 大宋第一腐敗第56章 誘敵第55章 開始攻擊第12章 突圍第十日第17章 利益至上第34章 長孫康寧的危機第58章 一羣瘋子第37章 痛苦的汴京第65章 手足相殘第38章 南北夾擊第54章 出敵不意第58章 陷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