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理財的目的

範直昌的發展思路和李虎的王霸思路互爲補充,就形成了一個完整而清晰的中土雄起之路,但這僅僅是一個思路,能否成功,誰都不知道。

李虎揹負雙手,在屋內緩緩踱步,思考。

範直昌則做進一步解釋。

中土歷代王朝,基本國策都是崇本抑末、重農抑商,唯有本朝農商並重,而推行農商並重的基本條件是農業生產進步了,在土地數量不變的情況下糧食產量增加了,解決了老百姓的肚子問題。老百姓的肚子問題解決了纔有安居樂業,隨之人口增加,人口增加了日常消費就增加,衣食住行都需要滿足,於是消費需求旺盛,這纔有了商貿興起的可能。同樣因爲人口增加,無田可耕者越來越多,朝廷必須解決這個問題,於是朝廷必須設法把大量人口轉到手工業和商業,促進手工業和商業發展。

農業發展了,糧食和絹布有富餘,手工業發展了,各類消費品越來越多,而商業發展了,則迅速促進了糧食、絹布和其它各類消費品的流通。

在人口增加、耕作和手工技術發展、消費需求旺盛、朝廷政策支持等諸多條件的合力下,農商並重隨即成爲一條基本國策。這是國情決定的,非人力所能阻止。

中土要發展,中土的國力要增加,就必須走農商並重這條路。

從這個基本思路出發,變革.的確需要,但變革的思路不能違背發展規律,違背了發展規律必然失敗,必然受到嚴厲的懲罰,反之,順應發展規律,則必然有助於變革的成功。

“總帥的變革思路秉承了王荊公.的變法理念,那就是理財,說白了就是解決財政危機,而辦法則是抑兼併,就是國富民強,但國富在前,爲了讓國家富起來,朝廷直接採用粗暴的辦法,那就是擄掠民間財富。”

“民間財富主要集中在官僚、富.豪和商賈手中,這些人有權勢,有土地、山澤和作坊,容易積斂財富。擄掠民間財富就是掠奪官僚富豪商賈的財富,這自然引起了他們強烈的反對。”

“胳膊擰不過大‘腿’,當變法在皇帝的支持下,堅決推.行和實施的時候,這些人只好採取其它的手段以保護自己的財富,那最簡單的辦法就是轉嫁,轉嫁到普通百姓頭上,於是百姓就苦了,造反也就開始了。”

“官不與民爭利,這個民不僅僅指普通百姓,同樣也.包括官僚富豪和商賈。”

“從文荊公變法到蔡京新政,變革有效果,財政危.機的確得到改善,一些變革政策比如均輸法、青苗法、水利法、免疫法、市易法等等的確利國利民,但說到底,這些變法政策都是對大宋律法的的修改和完善,長期堅持下去,肯定有效果。”

“但文荊公的變.法爲什麼沒有堅持不下去?因爲它侵害了既得利益團體的利益,而這些既得利益團體又把這種侵害轉嫁到了普通百姓頭上,於是變法雖然緩解了財政危機,但苦了百姓,加劇了官民矛盾,引起了社會動‘蕩’,變法理所當然要失敗。”

“蔡京新政爲什麼又蛻變了?

還是因爲同樣的原因,但在蔡京主政期間,戰爭消耗、災難消耗太大,皇室官僚奢侈過度,加上貪污腐敗,財政支出驚人,爲了彌補財政不足,蔡京只好加大掠奪的力度,結果在既得利益團體的轉嫁之下,最終把百姓‘逼’上了揭竿而起的道路。百姓造反了,國家‘亂’了,外敵又入侵了,最後王國崩潰,大家一起完蛋。”

李虎停下腳步,站在範直昌面前,表情沉重地問道:“允中,在你看來,我們的變革也無法擺脫失敗的命運,也要重蹈王荊公的覆轍,是嗎?”

“我的確是個意思。”

範直昌沒有否認,“凡變革就有陣痛,就需要某個利益團體爲此付出代價,做出犧牲,而很顯然,爲變革付出代價、做出犧牲的肯定是無權無勢處於社會最低層的老百姓,所謂亡,百姓苦,興,百姓苦,就是這個道理。”

“你爲了變革成功,乘着中土動‘蕩’之際,把新舊兩黨人士全部排除在朝廷之外,

這個辦法未必有效。”

李虎眉頭微擰,低頭不語。

“你這個辦法蔡京已經幹過一次,他發動元佑黨人案,把舊黨打進了地獄,踩到了腳底下,結果如何?”

“在現今這個世上,有錢有勢的永遠是官僚富豪,還有鉅商富賈。你朝廷有政策,他們就有對策。對上,他們可以利用各種複雜的關係和隱蔽的手段影響決策;在地方,他們可以迅速拉攏和腐蝕官吏,坑瀣一氣;對下,他們有無數種辦法把損失轉嫁到普通百姓頭上,有些辦法根本就是匪夷所思、聞所未聞的創舉,即便以朝廷的智慧也未必能瞭解它們最終對百姓造成的傷害有多大。”

“從這個可以預見的未來出發,如果我們的變革思路還是限制在‘抑兼併’和‘不抑兼併’的桎梏裡,那五年、十年後,朝堂內還是有黨爭,百姓還是要造反。很簡單的道理,因爲變革最終的代價還是由本來就已經陷於窮困的百姓來承擔,這必然導致我們的變革不可避免地走向失敗。”

李虎暗自驚凜。範直昌是范仲淹的孫子,而范仲淹的幾個兒子,尤其範純禮、範純仁都是元佑黨人的魁首級人物,範直昌從小受到父親叔伯們的教誨,他這個人當然是個堅定的守舊派,是反對變法的,他和趙明誠完全不一樣。趙明誠的父親趙‘挺’之是個堅決的改革派,趙明誠受他父親的影響,當然堅持變法,這也是老皇帝后來給趙‘挺’之平反,重新起用趙明誠的重要原因。

“那麼,你認爲我們的變革思路應該是什麼?”李虎問道。

“我們的變革核心當然是理財,而理財的思路必須徹底顛覆,必須從‘抑兼併’和‘不抑兼併’的桎梏中擺脫出來,避免重蹈變法失敗的覆轍。”範直昌說道,“我在川蜀的時候,和川蜀的官僚富豪以及一些鉅商富賈討論過變革問題,我的變革思路得到了他們的認可,我覺得我的想法是正確的。”

範直昌望着李虎,神態很堅決,“我們的變革要走一條新路,理財的目的不是在現有財富的基礎上重新分配,而是創造更多的財富,在創造更多財富的同時,調整財富

的二次分配,以達到國富民強的最終目的。”

“創造更多的財富?”李虎喃喃唸叨,全神貫注地思索了片刻,問道,“進一步擴大商貿就能創造更多的財富?財富不應該是金銀銅錢,金銀銅錢只是衡量財富多少的一種量具,真正的財富應該是糧食,是絹布,是可以保證百姓生存下去的東西。糧食不足,絹布不足,鹽鐵不足,百姓的生存都有問題,還談什麼創造財富?商貿的作用是促使物品流通,而這種‘交’易本身並沒有創造出真正的財富。”

“我記得絲綢之路雖然促進了東西方商貿來往,促進了文化‘交’流,但它給中土也帶來了不利的地方。”李虎說道,“從中土輸往西方的都是絲綢、茶、鐵器、瓷器等生活必需品,而從西方運進來的卻是金銀珠寶皮‘毛’等奢侈品,這其中的利弊一目瞭然。中土和平繁榮年代,這種商貿往來對中土的傷害不是很明顯,但中土一旦到了‘混’‘亂’紛爭年代,東西方的貿易往來因爲本身沒有創造財富,反而從中土擄奪了財富,這就大大傷害中土國力。”

“所以……”李虎望着範直昌,搖頭說道,

“我雖然贊成發展商貿,贊成重建絲綢之路,但我並不認爲商貿的進一步發展會給中土創造更多的財富。”

範直昌點了點頭,“總帥的看法完全正確。”

“過去歷代歷朝之所以重農抑商,就是因爲糧食絹布不足,鹽鐵等生活必需品嚴重不足,而商人逐利,影響本業,不利於王國穩定和發展,不利於王國國力的提高,但到了本朝,現有土地產出的糧食可以保證一億人口的需要,而過多的人口在解決了肚子問題,解決了溫飽之後,就需要改善生活,他們希望過上更好的日子,於是消費需求旺盛,這時候商業的興起是一種必然。”

“商貿興起,南方把過多的糧食和絹布販賣到北方,北方則把牛羊皮‘毛’輸送到南方,雙方互通有無,但商貿本身的確沒有創造財富。”

“我們都知道,商貿發達必須滿足兩個條件,農業和手工業發達。本朝土地數量一定,糧食產量若想進一步提高,除了大力開荒,發展水利外,就是提高耕作水平,但這需要朝廷長期、持續地

投入大量錢財。目前朝廷不具備這個條件,所以糧食產量不具備即刻提高的可能,也就是說,糧食這種真正的財富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沒有提高的可能。”

“那麼,手工業呢?手工業的發展能不能爲中土創造出更多的財富?”

“本朝手工業包括造船業、礦冶業、兵器業、織造業、制瓷業、製鹽業、製糖業、造紙業、建築業,還有釀酒、漆器、金銀器等等,很顯然,手工業的發展完全可以爲中土創造出更多的真正財富。”

第50章 如果……第21章 致命錯誤第82章 桀驁不馴第68章 漢王府的權力有多大第23章 再攻大同第9章 獻城第17章 沙川反攻第64章 殺了他第3章 握手共誓第43章 出頭鳥第56章 自食其果第38章 驚變第6章 西線突破第60章 沙河談判第95章 亂了方寸第42章 岳飛的咆哮第16章 欺騙第97章 分歧第77章 坐井觀天第28章 冬天裡的一把火第70章 田賦貨幣化第86章 受阻第53章 決戰態勢第23章 交子制度第75章 上鉤的魚第94章 母愛第95章 拖死你第80章 兀剌海城第72章 強硬的馬擴第26章 良心的折磨第64章 馬哥來了第48章 可憐的幽燕百姓第37章 爲大宋而戰第94章 兩跛子第52章 變幻莫測的汴京第39章 你就是皇帝第97章 咬住了第91章 默契第87章 你是一頭大種馬第49章 兵貴神速第14章 驚變第38章 老皇帝的如意算盤第49章 朝堂交易第29章 速度第37章 全新策略第100章 處驚不變第72章 我是你的孩子第4章 你跑得掉嗎?第11章 蕃化漢人第48章 毒火球(二)第12章 突圍第十日第76章 兵進玉門關第75章 三個和尚沒水吃第34章 驚天之變第34章 眼前一片黑第67章 借勢第1章 變數第27章 殺人也是爲了利益第65章 中興之策第28章 蕭後的真正目的第40章 老子也拼命第95章 這是你媳婦第17章 老大們自殺了第25章 羅蘭的不滿第93章 血色驚濤第6章 混亂第21章 有錢就是大爺第4章 我喜歡第23章 再攻大同第61章 兵進燕山府第73章 驚天之喜第11章 倒打一耙第91章 誘惑?噩夢?第6章 西線突破第23章 有鳥沒鳥的鳥人第64章 生存機會第77章 你喜歡她?第64章 貴重之禮第61章 老子改主意了第34章 搞定老大第87章 我該回家了第100章 大麻煩第84章 女真人來了第91章 誘惑?噩夢?第4章 包圍第32章 我怎麼救他們?第4章 子夜時分第14章 我是沙子第14章 我是沙子第8章 質疑第16章 欲速則不達第41章 擋我者死第83章 打敗仗第57章 我很善良第19章 流盡最後一滴鮮血第47章 危機第88章 讓你去送死第92章 虎烈衝陣第12章 草原雨季
第50章 如果……第21章 致命錯誤第82章 桀驁不馴第68章 漢王府的權力有多大第23章 再攻大同第9章 獻城第17章 沙川反攻第64章 殺了他第3章 握手共誓第43章 出頭鳥第56章 自食其果第38章 驚變第6章 西線突破第60章 沙河談判第95章 亂了方寸第42章 岳飛的咆哮第16章 欺騙第97章 分歧第77章 坐井觀天第28章 冬天裡的一把火第70章 田賦貨幣化第86章 受阻第53章 決戰態勢第23章 交子制度第75章 上鉤的魚第94章 母愛第95章 拖死你第80章 兀剌海城第72章 強硬的馬擴第26章 良心的折磨第64章 馬哥來了第48章 可憐的幽燕百姓第37章 爲大宋而戰第94章 兩跛子第52章 變幻莫測的汴京第39章 你就是皇帝第97章 咬住了第91章 默契第87章 你是一頭大種馬第49章 兵貴神速第14章 驚變第38章 老皇帝的如意算盤第49章 朝堂交易第29章 速度第37章 全新策略第100章 處驚不變第72章 我是你的孩子第4章 你跑得掉嗎?第11章 蕃化漢人第48章 毒火球(二)第12章 突圍第十日第76章 兵進玉門關第75章 三個和尚沒水吃第34章 驚天之變第34章 眼前一片黑第67章 借勢第1章 變數第27章 殺人也是爲了利益第65章 中興之策第28章 蕭後的真正目的第40章 老子也拼命第95章 這是你媳婦第17章 老大們自殺了第25章 羅蘭的不滿第93章 血色驚濤第6章 混亂第21章 有錢就是大爺第4章 我喜歡第23章 再攻大同第61章 兵進燕山府第73章 驚天之喜第11章 倒打一耙第91章 誘惑?噩夢?第6章 西線突破第23章 有鳥沒鳥的鳥人第64章 生存機會第77章 你喜歡她?第64章 貴重之禮第61章 老子改主意了第34章 搞定老大第87章 我該回家了第100章 大麻煩第84章 女真人來了第91章 誘惑?噩夢?第4章 包圍第32章 我怎麼救他們?第4章 子夜時分第14章 我是沙子第14章 我是沙子第8章 質疑第16章 欲速則不達第41章 擋我者死第83章 打敗仗第57章 我很善良第19章 流盡最後一滴鮮血第47章 危機第88章 讓你去送死第92章 虎烈衝陣第12章 草原雨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