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一章 敦煌、玉門關、陽關.

“仁明,快快領兵回去救援啊。”舒王仁禮顯然已經亂了方寸,西夏腹地的情況,他豈能不知,便是十歲出頭的孩童都在此處作戰,鄭智帶兵入西夏,必是如入無人之境。

從此處到瓜州,兩三千里地,沿途多是隔壁沙漠。宋人兩三千里奔襲,這種事情,便是誰也不會預想到。中原王朝,也不知有多少年沒有過這般的事情了。這樣的事情早已是漢唐時候的傳說。

西夏與宋大戰近百年,便是傾巢而出四五十萬,宋也是據城而首,從來未有過主動出擊的事情。更不談千里奔襲。

這一切出乎了衆人的預料。便劉法剛從自己兒子口中聽到此事的時候,也是一臉的驚訝,甚至心中也認爲,鄭智三千人馬千里奔襲,敗多勝少。

所以劉法一心守城,即便鄭智失敗退回,正面戰場只要守住城池,到得大雪之時,也是優勢極大。

劉法都未預料的事情,何況嵬名仁明與嵬名仁禮。

嵬名仁明知道鄭智帶兵奔襲之後,左右踱步不止,仁禮卻是在一旁不斷催促。

“舒王殿下,此事不急,宋人何曾見過大漠,便是入了戈壁只怕也過不去。”嵬名仁明心中大概也是找到了一條自我安慰的理由。

嵬名仁明所說也沒有錯,大宋朝的軍將士卒,當真還沒有幾個人見過真正的戈壁沙漠。

那些“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的詩詞傳說,也只在漢唐的文字之中。

“萬一。。。萬一那鄭智到了西京呢?”仁禮不懂太多戰略軍事,卻是心中只有憑感覺的擔憂。

大宋朝沒人見過真正的大漠戈壁,但是鄭智見過,鄭智從西北到新疆,到中亞、中東,歐亞大陸的大漠,鄭智都見識過。

“即便是到得了西京,鄭智麾下兵力也不多,便是也攻不下城池。”嵬名仁明顯然也有些慌了神,話語皆是寄託旁人。

“仁明,西京城中無兵啊,城頭那些老弱,怕是守不住城池啊。”仁禮再道,便是越說越是擔心。

嵬名仁明忽然有些氣憤起來,開口喝道:“此時去救,哪裡來得及,這一切都是鄭智謀劃好的,鄭智早已出發了十來日,如何去追?爲今之計,唯有再攻城池,便是跟鄭智爭奪時間,且看是他快,還是某快。破了此城,裝備數萬鐵甲,再破折可求。便可南下橫掃千里。朝中多是忠臣,只要保得陛下無憂,此戰還是我大夏大獲全勝,從此宋人再非我大夏之敵手。若是此時退兵往西京,党項再無翻身之日。”

舒王仁禮看着嵬名仁明,眼神發直,卻是不知回什麼是好,良久之後說得一句:“你與本王一萬人馬,本王帶兵去救。”

嵬名仁明聽言,開口道:“與殿下五千精銳,殿下快快啓程。”

嵬名仁禮本想要一萬人馬,卻是在此時嵬名仁明面前,終究也說不出反駁之語,答道:“仁明,你定要破得此城,党項一族,大夏之國,皆靠你了。”

顯然舒王仁禮心中也知曉其中道理,這一戰就是賭國運了。

嵬名仁明也不多說,開口喊道:“擊鼓,再攻城!”

肅州之處,便是後世之酒泉,酒泉之地,乃後世重要的衛星發射基地。世人也多因此才得知酒泉之名。往西直通玉門關與陽關,玉門關之前說過,陽關也是漢唐重地,詩文有言: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其中陽關,便是說的此處,西出陽關,也就入了西域。陽關也是因爲在玉門關以南五六十里處,所以才取名陽關。陽也就是南的意思,乃玉門關以南的另外一座關口,故名陽關。古代地名多如此指代,會稽山陰,便是會稽山的北面。若是山陽,便是山的南面。

但是此處還有一地舉世聞名,蜚聲中外。便是敦煌,敦煌之壁畫,千年不息,華夏重要的文化遺產。莫高窟裡藏着的五萬多件從三國魏晉到北宋時期的經卷、文書,織繡和畫像。直到後世才被人發現,這些珍貴的文物對於歷史研究的貢獻極爲巨大。

這些文物的內容也是無所不包,從佛道等宗教的經文雜文,到各種雜書記錄,政府公文,等等,應有盡有。更有各族文字,吐蕃文、藏文、梵文、回鶻文等等,也是一個不缺。

這些藏了千年之物,主要都是西夏建國初期放進去的。

鄭智此時到得肅州,這些華夏最珍貴的文物,也不過剛剛藏進莫高窟幾十年時間。藏進去的原因大概也跟党項崛起有關。

其中之壁畫,從十六國與北魏開始,歷朝歷代一直到唐,畫了幾百年,到得西夏佔得此處才走向沒落。千年之後再看,依舊惟妙惟肖。其中也還包含了無數的雕塑。

只是鄭智此時心中哪裡還有這些事情,便是往敦煌看看壁畫的心思都沒有。唯有趕路與屠戮。

如此也好,這些珍貴之物此時出土,必然也留不到千年之後。

一入肅州,少了許多荒涼,多了人煙。

鄭智手中的長槍便更多了許多無辜亡魂,戰爭殘酷便在於此,卻是鄭智也無可奈何。

從肅州而過,大道之上又多留了三四百號鐵騎,便是要阻止有人往西而去。

玉門關與陽關早已廢弛,此處的漢朝所建的長城,到得如今,主要之處,已然都成了黃土坡。

健馬飛馳而過,曾經的漢唐盛世,就在鄭智腳下。這個地方見證了太多太多的歷史,漢唐之盛世,也從這裡開始,漢唐於西域之威,便是從關卡之處威懾幾千裡外。絲綢之路,也從這裡出發直到中亞與歐洲。

那時候中亞文明倒是繁華,歐洲還是蠻荒。直到如今,歐洲也不過是蠻荒之地,文藝復興之前的歐洲,實在不值一提。中亞卻是不同,繁盛之久,與華夏無異,只是中亞文化文明斷層嚴重,不比華夏傳承之延續。

玉門關一出,瓜州不遠。

瓜州之所以稱瓜州,便是與瓜有關,此地多出甜瓜而得名。中國之瓜,多是外來,胡瓜、西瓜,名稱也便也說明了出處。

中國的蔬菜與水果,也大多是外來品。楊梅、桃、李、梨、荔枝之類在古文中多見的多是土產。其餘多是外來,便是世人多不在意的蘋果,到中國也不過一百多年時間。常見古裝劇中桌面擺的蘋果,十足可笑。

蔬菜便更不談,蔥、蒜薹、還有常見的野菜之類,多是土產。其餘皆是外來,只是傳入有先後。秦漢食物,主食與魚肉,再就是現在人們少吃的野菜,纔是主要。便是大白菜也是元朝總有開始有的,乃雜交而來。蘿蔔也是,東漢之時纔有。胡蘿蔔便是更晚,加了一個胡字,已然就到十三世紀。

鄭智趕到瓜州城不遠,見得城門處正在手忙腳亂關閉城門,心中大氣一鬆。便是知道西夏皇帝李乾順必然還在城中,西夏整個朝廷都在城內。

“把四邊城門先堵起來,出城之人皆殺。”鄭智雖然只有三千人馬,卻是看得城頭之上零星幾個老漢,心中倒是不着急了,党項人十歲的孩童都往靈州去了,瓜州果然如鄭智預想的一般,已然沒有了兵力這一說。

滅國之戰,實在有些激動人心。

左右軍將士卒皆趕了十七八天的路,每日在快馬之上顛簸,便是骨頭都要顛散架了。終於到得瓜州,終於來到了党項皇帝所在之處。

一切都是值得的。

軍漢們打馬圍着不大的城池飛奔,便是要堵住四門。

鄭智就在東門下馬,伸手拍打了一下兩腿內側,擡頭打量着這座不大的瓜州城。

城內皆是西夏最高層的人物,本來不大的城池,在皇帝李乾順西遷之後,早已擠得滿滿當當。城內普通民衆,許多都被趕出了城池,騰出地方給這些達官貴人。

如今城內之民,多是衣着華貴之輩。

“把火藥包拿過來,攻城還需迅速,免得党項人把城門洞給堵死了。”鄭智左右活動一下被顛得難受的身軀,卻也不擔心隨後的廝殺,進城之後,顯然也不會有激烈的戰鬥。

卻是鄭智活動片刻之後,正欲攻城。城頭之上忽然出現了許多人,幾乎站滿了不大的城頭。

這倒是鄭智沒有想到的。鄭智翻身上馬,便往前去。

第五百八十八章 卻也是笑談...第三百九十四章 今日送你這狗官上路第三百六十二章 皇帝趙佶第四百七十一章 敦煌、玉門關、陽關.第一章 狀元橋下鄭屠戶第四百六十七章 快把我擡上城頭去第二百三十七章第五百一十六章 吳鉤映月將殺人第四百四十六章 金石曹娥第一百五十五章 韓韜,你可知罪第六百五十二章 誅殺,誅賊,誅心第一百四十五章 雨打浮萍西北種家第七十九章 鄭智新計劃第四百七十一章 敦煌、玉門關、陽關.第四百八十四章搬也不是,挖也不是第五百六十六章 不可守,守不住第二百九十五章 反倒陷我於不義第六百八十章 能屈能伸,開國功勳第四十一章 徐老五是被人騙了第三百四十四章 公明哥哥,快快開門第二百二十五章 山東有大賊第五百二十八章 狗屁不通第六十七章 北去華陰縣第二百一十九章 都隨我來第三百一十三章 鄭智,若是我死了,你一定要記得我第四百二十七章 當了官便不成人樣第六百八十六章 請王爺入寨一會第六百一十八章第五百九十二章 斡離不,來戰!第四百零四章 河北种師道第五百六十三章 以直報怨第二百八十章 此事可是當真?第一百七十四章 灑家說你找死第六百九十六章 後事難盡,一一道來第六十七章 北去華陰縣第一百三十八章 官家都不硬,要我如何硬!第四百八十章 可奏奇效第二十四章 如此不義,以後便不稱兄弟了第四百二十二章 下嫁於屠戶之門第六百三十章 天下將亂,不由人心.第五百四十八章 蔡太師親臨第三百八十三章 大戰在即,無心風雅第五百三十五章 直娘賊 感謝J.Tang萬賞!第一百零一章 魯達殺吏救孔目,林沖投店逢門徒第七十二章 鄭智請纓剿少華第六百六十一章 江南好,西北爭第六百零一章 謨葛失與禿別幹第五百七十九章 土地之變、以士爲商第二百二十五章 山東有大賊第二百九十五章 反倒陷我於不義第三百三十一章 奈何爲賊第五百一十九章高麗人惡了相公第六百三十三章 取捨與戰,無慾心死第三百八十二章 經略府當真好手段第二百八十三章 小的如何敢逃了官稅第四百八十四章搬也不是,挖也不是第六百六十四章 要死卵朝天,不死萬萬年第六百一十章 把長槍撿起來,上馬老祝在奶娃第五十一章只隨哥哥去建功立業.第三百一十二章 完顏阿骨打與大金女真第六百七十七章 心有反覆,想留青山第十四章 洞幺洞幺,我是洞拐,開業了第四百二十五章何人所作又有何妨?第二百六十七章 許給你慕容彥達這條命第五十四章哥哥什麼時候會作詩了?第三百四十三章 上岸便讓宋江開開眼界第二百五十七章 願世世代代生在中國第一百七十二章 明日來接你第六百九十二章 天下,蒼天之下第九十章 卑職敢戰敢勝,相公敢觀戰否?第四百零四章 河北种師道第五百五十章我那兄弟最是義氣 四千第二百五十七章 願世世代代生在中國第一百九十六章 說官人想要...復國!第三百六十八章 你是趁了誰的勢頭第五百八十六章 燕王開府封賞第五百一十二章 鄭智的惡毒第六百三十五章 反賊...反賊...第五百六十七章 國豈能有二君第三百八十章 軍令一出,唯有百死第二十章 一個人頭一畝地第九十八章 似有不平事第六百零三章某也活不得多久了第三百四十二章 契丹小娘,不禁折騰 大章第五百二十二章 阻卜人來襲第四百八十七章 跪在地上爬過來說第三百二十三章 鄭相公如何會去投賊第一百二十七章 鄭智,你也貪生怕...第六百八十四章 國家民族,戰端又開第四百六十一章 必解此圍第五百八十七章 旁人皆可,獨其不取第二百五十四章 海上之盟與鄭屠第六百六十二章 十萬火急,大同大同第六百零一章 謨葛失與禿別幹第三百九十八章 北伐已止啊!第一百一十五章 來戰吧!第二百一十五章 滄州鹽事第六百四十一章 劉氏父子,冠絕天下第四十一章 徐老五是被人騙了
第五百八十八章 卻也是笑談...第三百九十四章 今日送你這狗官上路第三百六十二章 皇帝趙佶第四百七十一章 敦煌、玉門關、陽關.第一章 狀元橋下鄭屠戶第四百六十七章 快把我擡上城頭去第二百三十七章第五百一十六章 吳鉤映月將殺人第四百四十六章 金石曹娥第一百五十五章 韓韜,你可知罪第六百五十二章 誅殺,誅賊,誅心第一百四十五章 雨打浮萍西北種家第七十九章 鄭智新計劃第四百七十一章 敦煌、玉門關、陽關.第四百八十四章搬也不是,挖也不是第五百六十六章 不可守,守不住第二百九十五章 反倒陷我於不義第六百八十章 能屈能伸,開國功勳第四十一章 徐老五是被人騙了第三百四十四章 公明哥哥,快快開門第二百二十五章 山東有大賊第五百二十八章 狗屁不通第六十七章 北去華陰縣第二百一十九章 都隨我來第三百一十三章 鄭智,若是我死了,你一定要記得我第四百二十七章 當了官便不成人樣第六百八十六章 請王爺入寨一會第六百一十八章第五百九十二章 斡離不,來戰!第四百零四章 河北种師道第五百六十三章 以直報怨第二百八十章 此事可是當真?第一百七十四章 灑家說你找死第六百九十六章 後事難盡,一一道來第六十七章 北去華陰縣第一百三十八章 官家都不硬,要我如何硬!第四百八十章 可奏奇效第二十四章 如此不義,以後便不稱兄弟了第四百二十二章 下嫁於屠戶之門第六百三十章 天下將亂,不由人心.第五百四十八章 蔡太師親臨第三百八十三章 大戰在即,無心風雅第五百三十五章 直娘賊 感謝J.Tang萬賞!第一百零一章 魯達殺吏救孔目,林沖投店逢門徒第七十二章 鄭智請纓剿少華第六百六十一章 江南好,西北爭第六百零一章 謨葛失與禿別幹第五百七十九章 土地之變、以士爲商第二百二十五章 山東有大賊第二百九十五章 反倒陷我於不義第三百三十一章 奈何爲賊第五百一十九章高麗人惡了相公第六百三十三章 取捨與戰,無慾心死第三百八十二章 經略府當真好手段第二百八十三章 小的如何敢逃了官稅第四百八十四章搬也不是,挖也不是第六百六十四章 要死卵朝天,不死萬萬年第六百一十章 把長槍撿起來,上馬老祝在奶娃第五十一章只隨哥哥去建功立業.第三百一十二章 完顏阿骨打與大金女真第六百七十七章 心有反覆,想留青山第十四章 洞幺洞幺,我是洞拐,開業了第四百二十五章何人所作又有何妨?第二百六十七章 許給你慕容彥達這條命第五十四章哥哥什麼時候會作詩了?第三百四十三章 上岸便讓宋江開開眼界第二百五十七章 願世世代代生在中國第一百七十二章 明日來接你第六百九十二章 天下,蒼天之下第九十章 卑職敢戰敢勝,相公敢觀戰否?第四百零四章 河北种師道第五百五十章我那兄弟最是義氣 四千第二百五十七章 願世世代代生在中國第一百九十六章 說官人想要...復國!第三百六十八章 你是趁了誰的勢頭第五百八十六章 燕王開府封賞第五百一十二章 鄭智的惡毒第六百三十五章 反賊...反賊...第五百六十七章 國豈能有二君第三百八十章 軍令一出,唯有百死第二十章 一個人頭一畝地第九十八章 似有不平事第六百零三章某也活不得多久了第三百四十二章 契丹小娘,不禁折騰 大章第五百二十二章 阻卜人來襲第四百八十七章 跪在地上爬過來說第三百二十三章 鄭相公如何會去投賊第一百二十七章 鄭智,你也貪生怕...第六百八十四章 國家民族,戰端又開第四百六十一章 必解此圍第五百八十七章 旁人皆可,獨其不取第二百五十四章 海上之盟與鄭屠第六百六十二章 十萬火急,大同大同第六百零一章 謨葛失與禿別幹第三百九十八章 北伐已止啊!第一百一十五章 來戰吧!第二百一十五章 滄州鹽事第六百四十一章 劉氏父子,冠絕天下第四十一章 徐老五是被人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