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濟南(上)

有了張順的全力支持,徐寧乾的更加起勁,在登州簡單的休整了一下之後,他就開始加速進攻的速度。

接下來的戰鬥很是輕鬆,大部分城市根本就不需要戰鬥便可以拿下來,所以軍隊一路高歌猛進,很輕鬆就把元軍打得屁滾尿流,接二連三的不停地撤兵,簡直就是兵敗如山倒,到了後來那些軍隊基本上就不再和張順軍隊進行接觸,直接就把城市扔了,全都跑到了濟南去,好歹在那裡他們好像還有點防禦的能力。

而徐寧的進軍路線也是非常有目的性的,他首先進攻泰安兵不血刃將此處拿下,而有趣的是竟然有將近三千多名士兵慌不擇路跑上了泰山,並且在那裡準備繼續抵抗。徐寧並沒有馬上命令進攻泰山,而是命令軍隊將泰山包圍,此時他的士兵數量已經再次超過了十萬,誰也沒想到山東大漢們對於當兵還是很有興趣的,大量的士兵全都表示願意跟隨徐寧,而他們現在雖然武器和正規軍並不相同,但作爲輔助兵種還是很不錯的。

十萬大軍包圍了泰山,只用了不到五天,上面的人就已經受不了了,要知道這座山上沒有足夠的水源更沒有可吃的糧食,幾千人馬在山上剛開始還行,很快就受不了了,他們最終把主將五花大綁送下了泰山,就此徐寧完全掌握了泰山。攻陷泰山之後徐寧並沒有立刻出兵,而是在此處擺下了祭壇,祭奠泰山!這裡在中華民族的歷史上可謂是舉足輕重,不少功高蓋世的皇帝纔敢到此處祭天地,所以這座山也是被歷朝歷代封賞最多的一座。

徐寧在此處祭天的意義很明顯,就是通過某一種方式告訴天下,大宋的反擊已經開始了,而很明顯這件事做的非常漂亮,這個消息很快就傳的天下皆知了。

光復泰山之後,徐寧繼續命軍隊進攻,這一次他的目標是曲阜,這裡可是孔聖人的故鄉。由於這裡陷入敵手已經時間太久了,所以這一代的衍聖公並不是大宋冊封的,反而接受了遼金元三個朝代的冊封,於是徐寧只認孔廟,不認衍聖公,他命人將孔氏全家都趕出家門,但是卻在孔廟進行了隆重的祭奠。

孔家人自然氣的七竅生煙,他們馬上着手組織人到處去鬧,但徐寧對於他們卻一反常態的不認可,他甚至都不願意見這些人,只是讓人帶話給他們“你們是誰的衍聖公?有當今朝廷的冊封麼?孔老夫子一代文聖,他的言行對後人就是聖人教化,不過你們這些所謂的後代根本就沒有一點臉皮可言,隨隨便便就能叛國投敵,你們這種行爲怎麼配得上孔聖人後代這個稱呼呢?你們就算是立刻全都死了,也沒有臉去地下見你們家的列祖列宗呀?不過我們也不是土匪軍隊,我們都是正規的朝廷的軍隊,所以對你們還是網開一面,那你們當普通人家處理了,只要吧當漢奸的時候侵佔別人的土地交出來,把那些被你們欺負的人賠償金錢之後,也就沒有別的事了,要不然把你們全都當成大漢奸處理,一律殺頭!”

話是這麼說的,事情也是這麼幹的,他們將孔家的所有財產全部充公,將那些一直都養尊處優的傢伙都趕到街上,甚至連多餘的衣服都沒有讓他們帶上。這一下可真的得罪了不少孔家的門徒,但他們也真的沒有辦法,因爲還沒等這些人反應過來,一條鞭法的工作小組就已經到了曲阜對這裡進行了全面的改革,說到這裡明眼人都看得出來,這就是一場陰謀了,作爲世家的代表孔家,張順也跟就沒有打算放過,不過他用的辦法是將孔子推到更高的位置,但是卻將孔家直接踩進了泥裡。

孔家的人自然不會善罷甘休,他們立刻聯繫了一些比較有名望的人準備去襄陽告御狀,至於到底在那裡能遇到什麼樣的情況也就沒有人知道了。

徐寧在這裡呆了幾天之後,再次開拔,這一次他的目標就是濟南城了,而他也知道這將是山東攻略最重要的一環,也將是最難打的一環。

濟南城歷史悠久,傳說這裡就是龍山文化的發祥地,也就是舜的故鄉,這裡有有先於秦長城的齊長城,有被譽爲海內第一名塑的靈巖寺的隋代大佛,從古至今差不多已經有了上千年的歷史。西周建國後行分封制,濟南地區屬齊國。中國首部詩歌總集詩經中,就收有一位大夫所作的諷刺詩《大東》,這也是現存最早的一篇有關濟南的文獻。春秋戰國時期社會發生巨大變革,奴隸社會開始向封建社會過渡。濟南屬齊國,濟南爲齊國之濼邑。隨後齊國又把濼邑改爲歷下,其時著名的齊晉之戰,即發生在今濟南一帶。

秦始皇統一天下後,建立郡縣制,那個時候濟南屬於濟北郡,稱歷下邑。漢代的時候改稱濟南,因地處古四瀆之一濟水之南而得名。西漢文帝十六年以濟南郡置濟南國。景帝三年濟南王劉闢光謀反被誅,國除爲郡。西晉永嘉中移治歷城縣。東漢再次成爲濟南國。靈帝時曹操任濟南相,政績頗著。魏晉南北朝時期,濟南多處於戰亂之中。晉永嘉年間,濟南郡治由東平陵移至歷城,自此歷城便成爲濟南地區的政治中心。

南朝宋元嘉九年於濟南郡僑治冀州,北魏皇興元年複名齊郡。隋朝開皇三年廢郡,改濟南郡爲齊州,轄歷城等十縣,治所仍在歷城。大業初復置齊郡。唐武德元年改齊郡爲齊州,次年置總管府。貞觀元年撤總管府,貞觀七年又置總督府。天寶年間先後改稱臨淄郡、濟南郡,乾元元年復爲齊州。宋代至道三年分中國爲十五路,濟南屬京東路,爲齊州。徽宋政和六年齊州升爲濟南府,轄歷城、禹城、章丘、長清、臨邑五縣,治所設歷城,爲府治之始。被稱爲“文學之國”、“富饒之地”,爲中國賦稅最多的地區之一。後來金仍置濟南府仍屬山東東路,領歷城、臨邑、齊河、章丘、禹城、長清、濟陽七縣。此時在城北開鑿了小清河,直通至海,使濟南成爲重要的鹽運集散地,對後世本地經濟的發展產生了重大影響。

第八十六章 問題(上)第七十三章 阿速人的反擊(下)第127章 張順的決定第六十章 敗了第165章 功勞第一章 援兵第145章 新法(下)第三十章 定計第204章 水軍(下)第四章 應對(下)第189章 大宋新起點第九十九章 圍點打援(四)第145章 步步爲營(下)第五十五章 多事第121章 反差(上)第168章 條件第二十二章 血戰(四)第二十三章 圍點打援(三)第七十六章 漕幫(三)第194章 炮灰第二十七章 倭國有變(下)第四十章 判斷第八十五章 設計好的叛亂第193章 最後的吼聲第十七章 血染關頭(四)第171章 暗戰(上)第197章 目標第五十三章 宋人不打宋人第三十二章 拖刀計(下)第七十八章 進城(三)第五十八章 鐵鷂子第187章 震盪(下)第九十章 一戰成名(三)第103章 新式武器第九十八章 圍點打援(三)第二十二章 血戰(四)第六十七章 後事第101章 結果(二)第139章 恐懼與憤怒(一)第二十八章 日本攻略第132章 雷神傳說(一)第169章 無人之地(下)第六十八章 亂戰(三)第六十八章 亂戰(三)第七十章 敵襲(上)第128章 謝太后的決定第103章 結果(四)第五十章 血海(三)第二十三章 立功心切(上)第164章 西域軍團(下)第二十九章 戰房縣(九)第四十六章 計劃(下)第六十四章 另類阻擊戰(一)第八十二章 歸宿第二十五章 倭國有變(上)第九十三章 龜甲船(上)第十二章 神農架(五)第134章 雷神傳說(三)第二十一章 戰房縣(一)第172章 暗戰(中)第五十一章 郭大俠的厲害(上)第183章 發現密道第125章 規矩第188章 連環局(五)第156章 元人的勇氣(中)第五十三章 成功第207章 水戰(下)第九十八章 幻滅(中)第159章 改變歷史的一擊(三)第149章 信鴿第九章 這就是神臂弓第五十四章 尊嚴第104章 談話第193章 最後的吼聲第203章 水軍(上)第七十七章 關鍵一擊(二)第175章 朝廷的安排第180章 並肩而行第十六章 好消息(下)第159章 改變歷史的一擊(三)第八十二章 歸宿第八十五章 設計好的叛亂第171章 暗戰(上)第八章 我要活着引子第八十四章 突圍第十章 煙花煙花第139章 恐懼與憤怒(一)第九章 神農架(二)第144章 早朝(上)第127章 戰前準備(上)第六章 畢業訓話(中)第十五章 樣品第184章 時代序幕第110章 賈似道之死(上)第八十二章 意外收穫(下)第二十章 爲了以後第十三章 內務司第十四章 石頭第七十六章 關鍵一擊(一)
第八十六章 問題(上)第七十三章 阿速人的反擊(下)第127章 張順的決定第六十章 敗了第165章 功勞第一章 援兵第145章 新法(下)第三十章 定計第204章 水軍(下)第四章 應對(下)第189章 大宋新起點第九十九章 圍點打援(四)第145章 步步爲營(下)第五十五章 多事第121章 反差(上)第168章 條件第二十二章 血戰(四)第二十三章 圍點打援(三)第七十六章 漕幫(三)第194章 炮灰第二十七章 倭國有變(下)第四十章 判斷第八十五章 設計好的叛亂第193章 最後的吼聲第十七章 血染關頭(四)第171章 暗戰(上)第197章 目標第五十三章 宋人不打宋人第三十二章 拖刀計(下)第七十八章 進城(三)第五十八章 鐵鷂子第187章 震盪(下)第九十章 一戰成名(三)第103章 新式武器第九十八章 圍點打援(三)第二十二章 血戰(四)第六十七章 後事第101章 結果(二)第139章 恐懼與憤怒(一)第二十八章 日本攻略第132章 雷神傳說(一)第169章 無人之地(下)第六十八章 亂戰(三)第六十八章 亂戰(三)第七十章 敵襲(上)第128章 謝太后的決定第103章 結果(四)第五十章 血海(三)第二十三章 立功心切(上)第164章 西域軍團(下)第二十九章 戰房縣(九)第四十六章 計劃(下)第六十四章 另類阻擊戰(一)第八十二章 歸宿第二十五章 倭國有變(上)第九十三章 龜甲船(上)第十二章 神農架(五)第134章 雷神傳說(三)第二十一章 戰房縣(一)第172章 暗戰(中)第五十一章 郭大俠的厲害(上)第183章 發現密道第125章 規矩第188章 連環局(五)第156章 元人的勇氣(中)第五十三章 成功第207章 水戰(下)第九十八章 幻滅(中)第159章 改變歷史的一擊(三)第149章 信鴿第九章 這就是神臂弓第五十四章 尊嚴第104章 談話第193章 最後的吼聲第203章 水軍(上)第七十七章 關鍵一擊(二)第175章 朝廷的安排第180章 並肩而行第十六章 好消息(下)第159章 改變歷史的一擊(三)第八十二章 歸宿第八十五章 設計好的叛亂第171章 暗戰(上)第八章 我要活着引子第八十四章 突圍第十章 煙花煙花第139章 恐懼與憤怒(一)第九章 神農架(二)第144章 早朝(上)第127章 戰前準備(上)第六章 畢業訓話(中)第十五章 樣品第184章 時代序幕第110章 賈似道之死(上)第八十二章 意外收穫(下)第二十章 爲了以後第十三章 內務司第十四章 石頭第七十六章 關鍵一擊(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