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最後一關(上)

“狗韃子,在我大宋都城之內也敢如此橫行霸道?派人刺殺朕的皇兒不算,竟然還敢當街刺死朕的愛臣之子,他當臨安是大都嗎?”聽完董宋臣的報告後,宋理宗氣得一掌拍在龍案上,震得筆硯亂跳,“還有那個馬光祖,虧朕還一直以爲他是清官,把天底下最重要的臨安府交給他,他竟然敢收受韃子賄賂,故意包庇殺人兇手!深負朕望!深負朕望!”

“皇上切莫動怒,馬大人素來爲官清廉,這是朝野共知,依老奴看其中只怕另有隱情,不如將馬光祖暫且收監,待查問清楚之後再做處置不遲。”董宋臣好心好意的勸道:“但蒙古使節團殺人這個案子絕對不能交給馬光祖了,一來讓馬光祖避嫌,如果馬光祖真是被冤枉的,皇上將來也好保護於他。二來不能輕饒了兇手,否則如果輕饒了兇手,還會讓蒙古韃子認爲我們大宋好欺負,殺了我們大宋的人,皇上你連一句重話都不敢說。”

“聽說你與馬光祖素來不和,想不到事情到了這步,你還能以大局爲重替馬光祖說話,難得。”宋理宗很高興的誇獎董宋臣一句,又命令道:“好吧,傳旨下去,馬光祖暫時收監,叫大理寺慎重審問,對他不得用刑,不得虐待,能保就儘量保下他。至於那個殺人兇手,交三法司從重議罪,限令他們在一天之內拿出審判結果,後天的早朝上呈報於朕。哼,不管是否與蒙古議和,朕都不能讓韃子小瞧了朕的大宋!”

“皇上,那明天的早朝?”董宋臣久在宋理宗身邊。聽出宋理宗話語中有不對勁的地方,趕緊小心翼翼的向宋理宗問道。宋理宗果然微笑道:“這幾天事情這麼多,朕也累了,明天準備休息一天,趕上天降瑞雪,閻貴妃約了朕明天上午到西湖葛嶺賞雪,朕便應承了。你去準備一下,讓丁大全與閻慶隨朕一起去就行,別驚動了太多人,人多了就彆扭了。”

“老奴這就去辦。”董宋臣嘴上恭敬答應。心中卻是一凜,情知肯定是閻貴妃在宋理宗面前吹了枕邊風,把宋理宗誑倒西湖葛嶺。準備在沒有主戰派大臣干擾的情況說服宋理宗接受議和……分。當滿朝大臣齊聚皇宮準備上朝時,董宋臣卻代表宋理宗宣佈今日無朝,聽到這道聖旨,文武百官大部分都十分不滿,無不抱怨宋理宗在如此緊要關頭仍然懈怠不朝,但不滿歸不滿,再不滿也不能改變皇上的決定。這些官員只好灰溜溜的各回職位處理軍政民務。僅有丁大全和閻慶等人面帶喜色,心知閻貴妃已經得手。

又過了小半個時辰,一隊身着便裝的御前侍衛簇擁着兩頂青篷暖轎悄悄出宮,走清波門離開臨安城。而清波門外早有兩頂同樣的暖轎等待,隨同皇宮裡出來那兩頂小轎一同趕往西湖北面的葛嶺。大雪封路,這隊人足足用了一個多時辰才抵達目的地,那隊便裝的御前侍衛立即四散警戒,穿着一身水貂皮襖的董宋臣這纔在最前面那頂暖轎轎簾前站定,恭聲道:“皇上,葛嶺到了。”

“愛妃。葛嶺到了。咱們下轎吧。”轎子裡傳來宋理宗的微笑聲,轎簾掀開。披着一襲綠錦團狐皮裘地宋理宗笑眯眯的,與披着一襲雪白翻毛狐皮裘的閻貴妃攜手出轎。恰有一陣寒風襲來,閻貴妃不由打了一個寒戰,凝脂般肌膚又些泛青,嬌聲道:“皇上,好冷啊。”

“在暖轎裡坐久了,剛出來當然有些冷,不過沒關係,走一走就暖和了。”宋理宗慈愛地說道。閻貴妃點點頭,擡目去看西湖,只見那瑞雪飄灑,漫山遍野與草木樹林都已是一片雪白,僅有一汪西湖碧綠如玉,風景幾如描畫。閻貴妃不由唸誦道:“才見嶺頭雲似蓋,已驚巖下雪如塵。”旁邊宋理宗接着念道:“千峰筍石千株玉,萬樹松蘿萬朵雲。”

“好詩啊,果然是好詩。”從另外兩頂暖轎鑽出來的丁大全和閻慶,還有董宋臣,三人異口同聲地拍起馬屁,“元稹這首詩詞句雖好,氣勢卻不夠磅礴,但經皇上金口一念,這首詩就變得蕩氣迴腸,豪放雄偉,令人熱血沸騰!吾皇真乃古往今來的第一大詩人,第一大詞人!吾皇之文治武功,即便是秦皇漢武也望塵莫及!吾皇功蓋堯舜,實乃天下第一皇帝,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得了,得了,你們再捧下去,朕就要飄起來了。”宋理宗被丁大全和董宋臣等人吹捧得如飲美酒,忍不住捻鬚微笑起來。丁大全等人見宋理宗心情極好,正要接着把馬屁拍下去時,宋理宗卻忽然嘆了一口氣,看着西湖雪景喃喃道:“說到大雪,賈似道遣使來報,前線的風雪可比臨安要大得多,也不知道前方的將士在這大雪之中是否吃得飽?穿得暖?”

“皇上放心,半月前微臣已給前線加撥了一批棉衣與棉襖,加上以前軍中所備,前線一名士兵差不多能分到兩件棉衣,兩條棉襖。”丁大全這句話倒是大實話----賈似道向後方伸手的本事可非同一般,不過丁大全又包含禍心的說了一句,“當然了,如果前方出現士兵凍斃的情況,那就得仔細調查軍需物資地去向了。”

“據朕所知,賈似道在軍中極得擁戴,他應該不會幹這樣的事。”宋理宗微笑說道。丁大全卻不依不饒,又恭聲說道:“皇上,還是小心一些的好,鄂州與臨安相距千里,很多情況,不是皇上立即能知道的。況且賈似道與高達、呂文德等將領關係極好,如果他們互相勾結,恐怕會矇蔽了皇上地聖目……。”

“行了,賈似道身爲國舅,如何會欺瞞於朕?”宋理宗沒理會丁大全對賈似道的攻擊。又轉向閻慶說道:“閻慶,你也是國舅,要多向賈似道學學爲朕分憂的忠心與才幹,不要成天就只會在臨安城裡吟詩弄月。上次蒙古韃子過入侵鄂州的時候,朕問你該如何迎敵,你結結巴巴半天,竟然一句話也說不出來。”

“微臣無能,微臣罪該萬死。”閻慶面如土色,趕緊跪到宋理宗面前磕頭請罪。丁大全和閻貴妃互相對視一眼,心中納悶。心說皇上什麼時候變得這麼寵愛和相信賈似道了?僅有董宋臣知道這是全玖聯合全太后和謝皇后在宋理宗面前大說賈似道好話的結果,偷笑之餘,董宋臣乘機給閻慶賣人情。“皇上,其實閻大人也很不錯地。這一次蒙古韃子入侵,閻國舅雖然沒有親自領兵迎戰,可他在後方爲前線做了不少好事,大力支持了賈丞相在前線的戰事,賈丞相對閻國舅也是感激不盡地。”“有這事?朕怎麼不知道?”宋理宗一陣糊塗,董宋臣賠笑道:“皇上日理萬機,怎麼可能事事記得?這一次賈丞相在青石磯與蒙古韃子僵持。從江西和荊湖各地徵調了不少糧食----閻國舅不是永興人嗎?賈丞相從永興調糧,閻國舅不僅沒有吝嗇,還捐贈了大批軍糧給賈丞相。閻國舅捨己爲國,真乃百官之楷模。”

“董公公。有這事嗎?我好象只讓老家地管家給賈丞相捐了四十石糧食啊?”閻慶大吃一驚,趕緊問道。旁邊閻貴妃氣得馬上踹大哥一腳,“大哥,你糊塗了,是四千石!四十石,你打發叫花子啊?”閻慶這才反應過來,趕緊改口道:“對。四十石只是給戰場附近百姓的種糧。四千石纔是捐給軍隊地糧食。”閻貴妃也媚笑道:“皇上,我這大哥辦事雖然有些糊塗。但是在對皇上的忠心上,卻是甘願與賈丞相爲伍的。”

“原來是這樣,你做得很好,起來吧。待前線凱旋之後,朕再給你論功行賞。”宋理宗雖然對董宋臣的話並不全信,卻不得不給愛妃一點面子。閻慶這才起身,並乘宋理宗與閻貴妃到前面賞雪的機會向董宋臣低聲說道:“董公公,謝了。”董宋臣低聲答道:“別謝咱家,是賈丞相地意思,只要國舅別讓賈丞相爲難,賈丞相不會對不起國舅。”另一邊的丁大全氣壞了,湊上來低聲問道:“董公公,賈似道究竟給了你什麼好處?你這麼向着他?”

“丁丞相,大家都是漢人,賈丞相從來沒有對不起你,你幹嘛老是和他過不去?”董宋臣低聲笑道:“閻馬丁當再強,始終拿吳潛、湯漢這些老東西毫無辦法。如果是閻馬賈丁當,咱們可就是天下無敵了。”

“董公公,你不要想得太美了。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丁大全毫不留情的反駁道:“賈似道是那種甘願與我等平分權力之人?公公現在倒向賈似道容易,將來再後悔可就難了。”

“哼,倒向賈似道,總比倒向那些吃人不吐骨頭地蒙古韃子強。”董宋臣也是毫不留情的說道:“要是大宋真地落到了韃子之手,一朝天子一朝臣,別的咱家不敢斷定,唯一敢斷定丁大人這個丞相的位置算是做到頭了。”

這邊丁大全和董宋臣互相之間誰也說服不了誰,話不投機,那邊宋理宗和閻貴妃卻是在遊山玩水,嬉戲打鬧,丁大全等人既不敢參與也不好參與,只能在一邊幹看着十分無聊。這時候,通往葛嶺的道路上忽然又過來一支隊伍,不用宋理宗下旨,早有一隊便裝的御前侍衛迎上去攔住那支隊伍詢問,不一刻,一名御前侍衛飛奔至宋理宗附近,單膝跪下大聲說道:“稟報皇上,蒙古時節阿合馬與察必一行到葛嶺遊玩,微臣等阻攔他們上嶺,他們卻提出求見皇上,請皇上示下。”

話音未落,遠處董宋臣便惡狠狠向丁大全問道:“丁丞相,皇上到葛嶺遊玩一事,是你泄露給蒙古韃子的吧?”丁大全冷哼一聲答道:“董公公,難道你沒有泄露給忠王嗎?只怕忠王和忠王妃的隊伍一會也要碰巧來葛嶺賞雪吧?”董宋臣獰笑不答,快步跑到那侍衛面前直接喝道:“叫他們滾蛋!皇上與貴妃娘娘都在這裡,要是他們心懷歹意怎麼辦?”

“皇上,微臣覺得見見他們爲好。”丁大全跑到宋理宗面前,諂媚笑道:“蒙古使節碰巧在葛嶺與皇上相遇,這也是他們天大地緣分,皇上何不順天應人,在這裡見一見他們呢?順便也可以教訓一下蒙古使團,讓他們在臨安城裡老實一些,別再四處闖禍。”

“真有這麼巧嗎?”宋理宗也不是笨蛋,自然對這巧事懷疑萬分。丁大全則又笑道:“皇上,聽說蒙古使節團這一次帶來了不少出自金國與西夏皇宮的稀世奇珍,準備進獻皇上,只是一直沒有機會,皇上何不把他們叫上來問一問,看其中有沒有皇上和貴妃娘娘喜歡的東西。”

“難怪狗韃子帶着車輛來,原來是用珠寶賄賂,雖然皇上不稀罕這些東西,但閻貴妃如果收下那些珠寶,皇上拿人的手軟,就有可能答應與蒙古韃子議和。”董宋臣也是個大老奸,立即猜到丁大全和閻貴妃地真實用意。而閻貴妃卻沒有立即說話----誰叫賈似道剛剛纔賣給她哥哥一個大人情,倒是宋理宗有些心動,稍一點頭準備答應……

“皇上。”董宋臣搶先說道:“被丁丞相這麼一提醒,老奴忽然想起一事,與阿合馬同來那位察必郡主乃是蒙古忠武王之女,貌美如花,乃是忽必烈的未婚妻----不過忽必烈對她卻不怎麼珍惜,聽說還用她色誘過賈似道丞相,只是被賈丞相以國事爲重拒絕。皇上何不將她傳上來,仔細看看她的容貌,如果皇上喜歡的話,何不叫忽必烈讓給皇上?讓皇上與蒙古郡主結秦晉之好?”

“老閹狗!夠陰!”丁大全氣得差點沒一腳踹死董宋臣。閻貴妃則飛快拉下臉來,惡狠狠瞪一眼閻慶和丁大全,又飛快收起怒色,拉住宋理宗的袖子撒嬌道:“皇上,你平時國事繁忙,好不容易陪奴家出來遊玩一趟,還見什麼蒙古使節?叫他們回吧,奴家還要和你去葛嶺上的初陽臺遊玩,別讓這些狗韃子來掃興了。皇上,好嗎?”

第39章 百合王道第107章 歸來第4章 真正打算第31章 忽必烈的叔父第41章 麻桿打狼兩頭怕第62章 癡情樑薇第102章 光榮屬於大炮第66章 圍城迫降第15章 風起雲涌第59章 水淹襄樊第18章 中原人心(中)第64章 常敗將軍出手(中)第49章 南線戰場第34章 鏖戰鹿門山(上)第97章 冬雨更冷第25章 是戰是和第35章 最強搭檔誕生第99章 本性難改第8章 樹上開花第89章 大戰前夜第87章 川中義(下)第34章 真的還是假的第36章 傷口撒鹽(下)第8章 樹上開花第20章 俘虜問題(上)第45章 自告奮勇第29章 大人物第51章 決意出援第62章 火上澆油第56章 後院起火第6章 左右丞相第10章 利慾薰心第81章 阿術詐降第88章 韃虜血(1)第67章 仇人見面第31章 忽必烈的叔父第96章 漢中決戰(4)第99章 本性難改第10章 火燒南少林(上)第64章 惡有惡報(上)第26章 燙手山芋第51章 爬行綱有鱗目攻城術第27章 將計就計第44章 借刀殺人第69章 置於死地第36章 北伐(5)第10章 扮豬還是真豬?第20章 殺韃歌第45章 偷雞不着反蝕米第68章 超級禍害第17章 青石磯阻擊戰(1)第47章 再次議和!第12章 惡有惡報(上)第88章 重返舊都第81章 橫行無忌第43章 禍兮福所倚第33章 高達的戰術第64章 惡有惡報(上)第58章 成都會戰(2)第33章 北伐(2)第30章 適得其反第32章 科場暗鬥(1)第71章 襄陽血(1)第59章 用心良苦第13章 兄弟相煎第90章 大戰開始第66章 打蛇打七寸第97章 冬雨更冷第103章 軍歌嘹亮第71章 最毒婦人心第72章 襄陽血(2)第32章 廟山大營第92章 韃虜血(4)第41章 山雨欲來第57章 成都會戰(1)第46章 最終決戰(下)第33章 高達的戰術第30章 誓師北伐第43章 最終決戰(中)第47章 好戲開場!第58章 報應到了第58章 成都會戰(2)第90章 大戰開始第101章 武陽關決戰第88章 重返舊都第21章 俘虜問題(中)第83章 花好月圓第94章 合圍第36章 北伐(5)第36章 交換俘虜第41章 麻桿打狼兩頭怕第15章 風起雲涌第95章 韃虜血(6)第77章 劉整叛宋第39章 毛遂自薦第110章 守株待兔第73章 襄陽血(3)第8章 泥足深陷(上)第12章 偷襲計劃第85章 缺德毒招
第39章 百合王道第107章 歸來第4章 真正打算第31章 忽必烈的叔父第41章 麻桿打狼兩頭怕第62章 癡情樑薇第102章 光榮屬於大炮第66章 圍城迫降第15章 風起雲涌第59章 水淹襄樊第18章 中原人心(中)第64章 常敗將軍出手(中)第49章 南線戰場第34章 鏖戰鹿門山(上)第97章 冬雨更冷第25章 是戰是和第35章 最強搭檔誕生第99章 本性難改第8章 樹上開花第89章 大戰前夜第87章 川中義(下)第34章 真的還是假的第36章 傷口撒鹽(下)第8章 樹上開花第20章 俘虜問題(上)第45章 自告奮勇第29章 大人物第51章 決意出援第62章 火上澆油第56章 後院起火第6章 左右丞相第10章 利慾薰心第81章 阿術詐降第88章 韃虜血(1)第67章 仇人見面第31章 忽必烈的叔父第96章 漢中決戰(4)第99章 本性難改第10章 火燒南少林(上)第64章 惡有惡報(上)第26章 燙手山芋第51章 爬行綱有鱗目攻城術第27章 將計就計第44章 借刀殺人第69章 置於死地第36章 北伐(5)第10章 扮豬還是真豬?第20章 殺韃歌第45章 偷雞不着反蝕米第68章 超級禍害第17章 青石磯阻擊戰(1)第47章 再次議和!第12章 惡有惡報(上)第88章 重返舊都第81章 橫行無忌第43章 禍兮福所倚第33章 高達的戰術第64章 惡有惡報(上)第58章 成都會戰(2)第33章 北伐(2)第30章 適得其反第32章 科場暗鬥(1)第71章 襄陽血(1)第59章 用心良苦第13章 兄弟相煎第90章 大戰開始第66章 打蛇打七寸第97章 冬雨更冷第103章 軍歌嘹亮第71章 最毒婦人心第72章 襄陽血(2)第32章 廟山大營第92章 韃虜血(4)第41章 山雨欲來第57章 成都會戰(1)第46章 最終決戰(下)第33章 高達的戰術第30章 誓師北伐第43章 最終決戰(中)第47章 好戲開場!第58章 報應到了第58章 成都會戰(2)第90章 大戰開始第101章 武陽關決戰第88章 重返舊都第21章 俘虜問題(中)第83章 花好月圓第94章 合圍第36章 北伐(5)第36章 交換俘虜第41章 麻桿打狼兩頭怕第15章 風起雲涌第95章 韃虜血(6)第77章 劉整叛宋第39章 毛遂自薦第110章 守株待兔第73章 襄陽血(3)第8章 泥足深陷(上)第12章 偷襲計劃第85章 缺德毒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