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0章 託付鎮江

“虞大人,你是在教本官嗎?”葉義問被訓斥,面子已經掛不住了。

“葉大人,鎮江亂成這樣,不是你的負責?”虞允文爭鋒相對。

“僥倖勝一場,就狂妄至此?有本事你也把鎮江守住!”葉義問騰然起身,甩手以背示之。

“虞某雖不才,危機關頭,卻也不會聞風而逃,置拼命的將士性命於不顧!虞某沒在危難之時離開太平,也不會此時離開鎮江府,不管能不能守住鎮江,虞某都會與鎮江共存亡!若葉大人不理軍務,不如早會臨安享福,何必在這兒擔驚受怕!”虞允文毫不畏懼,並沒有隨之起身。

“虞允文,你欺人太甚!”葉義問轉身怒斥,怒不可遏。

“葉大人身在鎮江,或許朝廷還以爲你在此地主持江防,頗有建樹,卻不知你沒有負起半點責任,與其如此誤導皇上和朝廷,還不如早些離開的好,也免得敵軍渡江,朝廷追究你的責任!”虞允文絲毫不給上司留顏面。

在他看來,若鎮江守不住,大宋亡了,誰也沒臉活下去,上司的顏面又算得了什麼?

“好!好!好!有本事你就守住鎮江!”葉義問被嗆的無話可說,轉身離去。

虞允文見對方離開,不爲所動,但心裡的怒氣、怨氣卻是稍稍消了一些。

等情緒逐漸平靜下來之後,虞允文才將楊叢義叫進來,將鎮江之事大致跟他說了一番,隨後問他江防該如何佈置。

瓜州失守,在意料之中,但鎮江無人主持軍務,倒讓楊叢義感覺很意外,雖說劉錡重病,可也不至於連安排接手軍務之人都辦不到,或許其中另有隱情。

但這話也不好跟虞允文細說,於是便建議他先去探望一下劉錡,打探一下具體情況。江防之事,劉錡之前應該有所佈置,如今張浚不到,得向他打探纔是,畢竟他是大宋現存的功勳卓著的名帥,在軍中聲望無人能及,鎮江各軍,除他之外,恐怕沒人能有效統領。

之前在瓜洲鎮議事,各軍統制官的面目、秉性,楊叢義可是見識過的,中軍統制劉汜是劉錡的親侄子,當着劉錡的面,他們都敢挑劉汜的刺,不給他面子,何況是在背地。

虞允文對軍中之事瞭解不深,但也知道老帥對穩固軍心的重要性,張浚遲遲不到,鎮江江防如何,怎麼佈置,目前來看,也只能去問劉錡。

劉錡重病在身,但他卻沒有離開鎮江府,當初金人南下,情勢危機,爲穩定軍心,甚至將跟他一起來鎮江的妻、子接到江北,一生征戰,就是死也想死在離戰場最近的地方。

虞允文帶着楊叢義來到劉錡府上拜謁,通報過後,劉錡的兒子親自出來將他二人迎了進去。

楊叢義在病牀前看到了面色蠟黃、氣息微弱的劉錡,全白的頭髮鬍鬚有些凌亂,似乎沒有打理。

聽說有人來看他,便掙扎着要坐起身來。

虞允文趕緊上前,正要將他扶住,讓他繼續好好休息,卻見劉錡輕輕擺了擺手,制止了他。

最終劉錡在兒子的幫助下,坐起身來,靠在牀上。

“虞大人見諒。”劉錡靠着牀,有些費力的輕輕說出一句話來。

虞允文道:“大帥該好好養病纔是,近些時日,身體怎麼樣了?我們還等着你帶領我們打敗敵人,把他們趕回去!”

劉錡輕輕搖頭,而後擡起手來,抓住虞允文的手,使了好大的勁才說道:“病情不必問。朝廷養兵三十年,一事無成,而大功反由你這位儒生建立,我們這些武人慚愧難當啊!如今你來了,鎮江就安全了!”

虞允文握緊對方的手,趕緊推辭道:“大帥過譽了,太平州之戰若不是大帥及時派精兵強將支援,允文怕是早已變成太平渡口的一堆泥土,守住太平渡,允文或許有些許功勞,但若沒有大帥派去的援軍,僅憑允文一腔熱血也擋不住渡江敵軍。至於摧毀敵方水軍千艘船隻,使他們失去渡江能力,這全是大帥派遣的援軍的功勞,允文只是籌備後勤,不敢竊取!儒生偶爾上一次前線還行,但要最終打敗敵人、趕走敵人,還得靠英勇無畏的將士和精明的統帥!”

劉錡道:“你不必過謙,也不要往老朽臉上貼金,沒有你在太平及時組建江防,帶領軍民抗擊敵軍,太平、建康都要丟了,鎮江也守不住。太平一戰,功勳卓著,滿朝文武,有誰能及?”

“大帥過獎了,允文真的承受不起。太平之戰的功勞,我可不敢獨佔啊!楊將軍,你跟大帥說說戰鬥實情。”虞允文回頭看了一眼,站在一旁的楊叢義。

楊叢義趕緊上前兩步,抱拳下拜道:“末將精武軍統制權西路援軍都統領楊叢義,拜見大帥!”

“好,起來。看來老夫眼光還不算太差,能協助虞大人擊敗渡江敵軍,守住太平州,也算是大功一件。‘權’字就去掉吧,望你再接再厲,勇戰敵軍!”

劉錡喘着氣,慢慢的,用了好大的力氣才把想說的話說完,看着楊叢義的眼神,也滿是讚揚、欣慰和期許。

“是,末將謹遵大帥之命,誓與敵軍鬥爭到底,不復故土,絕不罷休!”楊叢義心中一動,當即接令,並在這位功勳卓著的老人面前立下誓言。

“好!不復故土,決不罷休!老夫老了,也許等不到那一天了,你們一定能行!”劉錡聽到這話,忽然激動起來,臉上泛起了些許血色,說罷就咳嗽起來。

“大帥別太激動,等養好了病,纔好帶我們擊敗敵人,渡江北上,收復失地。”虞允文面上儘量露出笑意。

歇了好一會兒,劉錡才道:“老朽不成了,以後的戰場是你們年輕人的,我老了,不能再拖累你們了。”

虞允文聽了這話,臉色微微一變,但隨即恢復正常,而後道:“大帥爲大宋征戰幾十年,所立功勳數不勝數,更讓敵人聞風喪膽,聽說金主南侵,分派作戰任務,西路、中路和海路都有人領命,唯獨東路無人敢領,就是因爲他們知道江淮地區是大帥駐守,最後金主不得不親率東路大軍。大帥威名遠波,即使不上戰場,就坐鎮在此地,敵人也不敢輕易進犯鎮江府!”

“不成了。”劉錡輕輕搖頭,而後道:“老朽老了,早先我向朝廷推薦張浚來鎮江主持防務,可他遲遲不到,想來也是年事已高,精力不濟了。聽說敵軍大舉東來,已到真州附近,可老朽如今連牀都下不了,鎮江這危局,就只能先交給你這一介儒生了,老朽愧疚啊!”

虞允文忙道:“大帥不可,允文何德何能,能授鎮江之事,這局勢還得大帥主持才行啊!”

劉錡搖頭:“老朽的身體已經不成了,渡江北上之後,一直在苦苦支撐,如今真是撐不住了,大限將至,撐不過這個冬天了。雖然不能繼續爲大宋征戰,但不論鎮江戰事如何,我絕不會離開鎮江,我的妻兒也不會,就是死,我們也要死在這裡!”

劉錡的兒子默然無語,臉上神情沒有太多變化,顯然這話他已經聽他父親說過,甚至不止一次。

“大帥,別這麼說,好好養病,一定能好起來的,將士們都盼着你能帶領他們打敗敵人,收復失地!”虞允文緊緊的抓着劉錡的雙手,誠摯無比。

“劉淮,把東西取來。”劉錡看了一眼,站在一邊的兒子。

兒子應了一聲,從牀邊被褥遮掩處取出一個小匣子,雙手捧着,遞了過去。

劉錡接在手裡,而後將小匣子放在虞允文手中,看着他道:“我已經不能下地,不知還能撐過幾日,張浚又遲遲不見蹤影,軍中不可一日無主,從今日起,你暫任鎮江都督府參贊官,暫領鎮江軍民,主持江防,抵禦敵軍。這帥印暫且由你保管,等張浚到鎮江接任,或是朝廷另派其他人前來接任,你再交出帥印。”

聽得此話,虞允文大驚,急忙就要將手裡的匣子推開,可劉錡雖老,又重病在身,但一身精骨還在,他一介儒生,哪裡推脫的開,只能忙道:“大帥萬萬不可,允文一介儒生,哪裡擔得起這等重任!還請大帥收回成命!”

劉錡忽然放了手,沉默良久才道:“局勢這般不堪,滿朝文武如今還有幾人敢想打敗敵軍,敢想又敢到前線來的,除了你,還有何人?哪一個不是在想着逃跑,在準備逃跑?鎮江府衙官吏還有一半嗎?眼下這等局勢,除了你,大宋恐怕沒人敢抗,也沒人能抗得起。你想眼睜睜看着鎮江毀滅在敵人鐵騎之下,還是率領軍民,奮起抗擊?”

虞允文心下一震,趕緊將小匣子拿在手中,雙手捧起,恭恭敬敬的向劉錡行禮道:“允文遵命!誓與鎮江共存亡!”

“好!鎮江之事,從今日起,全權交給你。如何佈防,如何禦敵,我先前也有考慮。劉淮,把那幾卷文書地圖交給虞大人。”劉錡臉上忽有幾分輕鬆之意。

第459章 從軍歌第430章 重磅消息第11章 漏洞百出第657章 獻城第493章 埋顆種子第139章 加入回易第329章 大軍南撤第355章 黑狼出沒第520章 軍權下放第466章 敗軍中伏第104章 考試結束第373章 記性不好第376章 重返神騎軍第347章 香爐峰故人第579章 戰和逃第381章 全部拿下第645章 時機第376章 重返神騎軍第194章 清塵還俗第132章 太學辯議(五)第163章 宣威軍建成第109章 第一課第679章 閉營拒入第661章 等待機會第793章 掌控權力第485章 問話第771章 殲滅騎兵第76章 分鍋第89章 目的達成第625章 拒敵之策第752章 北伐大計第713章 州試第727章 訓將練兵第559章 甜茶受捧第486章 傷心處第95章 慘敗而歸第374章 如實招認第125章 無可奈何第11章 漏洞百出第231章 木牆圍城第241章 全軍殺戮第108章 規矩第509章 匆匆再見第701章 兩帝共存第485章 問話第254章 老婆免費第475章 四渡赤水第181章 趕回老家第560章 爭相交易第65章 奶頭山第65章 奶頭山第616章 破局第379章 全軍點名第341章 報到第90章 三十二人第376章 重返神騎軍第517章 同心共事第705章 任命文書第297章 趁勝西進第181章 趕回老家第728章 應對之策第356章 驚退羣匪第470章 臨安來人第715章 對耗國力第777章 運河冰碎第117章 完顏亮第780章 金軍計議第456章 他們來了第72章 逃犯的消息第691章 知州之職第198章 皓月爲證第283章 重聚第395章 不及送別第682章 交心之語第621章 經歷(二)第394章 得失好壞第146章 良人新軍第768章 隔河對峙第89章 目的達成第717章 山中故人第473章 勝敗註定第508章 登門拜訪第715章 對耗國力第784章 防線堅固第353章 龍泉軍營第578章 金使挑釁第614章 行營議事第699章 驚天消息第48章 議政第139章 加入回易第214章 殺進城內第61章 飛蛇第297章 趁勝西進第628章 重布江防第136章 夢溪筆談第741章 宰相薦官第348章 兵案大人第128章 太學辯議(一)第757章 進軍平州第768章 隔河對峙
第459章 從軍歌第430章 重磅消息第11章 漏洞百出第657章 獻城第493章 埋顆種子第139章 加入回易第329章 大軍南撤第355章 黑狼出沒第520章 軍權下放第466章 敗軍中伏第104章 考試結束第373章 記性不好第376章 重返神騎軍第347章 香爐峰故人第579章 戰和逃第381章 全部拿下第645章 時機第376章 重返神騎軍第194章 清塵還俗第132章 太學辯議(五)第163章 宣威軍建成第109章 第一課第679章 閉營拒入第661章 等待機會第793章 掌控權力第485章 問話第771章 殲滅騎兵第76章 分鍋第89章 目的達成第625章 拒敵之策第752章 北伐大計第713章 州試第727章 訓將練兵第559章 甜茶受捧第486章 傷心處第95章 慘敗而歸第374章 如實招認第125章 無可奈何第11章 漏洞百出第231章 木牆圍城第241章 全軍殺戮第108章 規矩第509章 匆匆再見第701章 兩帝共存第485章 問話第254章 老婆免費第475章 四渡赤水第181章 趕回老家第560章 爭相交易第65章 奶頭山第65章 奶頭山第616章 破局第379章 全軍點名第341章 報到第90章 三十二人第376章 重返神騎軍第517章 同心共事第705章 任命文書第297章 趁勝西進第181章 趕回老家第728章 應對之策第356章 驚退羣匪第470章 臨安來人第715章 對耗國力第777章 運河冰碎第117章 完顏亮第780章 金軍計議第456章 他們來了第72章 逃犯的消息第691章 知州之職第198章 皓月爲證第283章 重聚第395章 不及送別第682章 交心之語第621章 經歷(二)第394章 得失好壞第146章 良人新軍第768章 隔河對峙第89章 目的達成第717章 山中故人第473章 勝敗註定第508章 登門拜訪第715章 對耗國力第784章 防線堅固第353章 龍泉軍營第578章 金使挑釁第614章 行營議事第699章 驚天消息第48章 議政第139章 加入回易第214章 殺進城內第61章 飛蛇第297章 趁勝西進第628章 重布江防第136章 夢溪筆談第741章 宰相薦官第348章 兵案大人第128章 太學辯議(一)第757章 進軍平州第768章 隔河對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