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8章 一擊

當所有人都把注意力放在薩水上游的那道水壩上時,魏徵卻一語驚醒了衆人。

決定勝負的不是那道水壩,第一次東征慘敗的致命原因也不是那道水壩,而是時間,遠征軍唯有搶在雨季來臨前殺到平壤城下,並在平壤城下囤積足夠的糧草輜重,才能自始至終地掌控戰場上的主動權。第一次東征的慘敗和第二次東征的無功而返,實際上都是敗在時間上,帝國遠征軍未能按照預定計劃在預定時間內完成攻擊任務。

這一次,帝國遠征軍渡過遼水的時間已經延遲,好在選鋒軍一往無前,堅決執行皇帝和中樞的命令,以最快速度殺到了平壤外圍,自始至終牢牢掌控着戰場主動權。與之相反的是,高句麗人則陷入了被動,連續判斷失誤,迫不得已只好盡遣主力與帝國遠征軍決戰薩水。

“如果觀國公獲悉這一軍情後,毅然放棄決戰,命令龍衛軍撤過薩水,豈不前功盡棄?”薛德音提出疑問。

“這一戰的確沒有勝算。”魏徵直言不諱,他和柴紹、黃君漢之前曾明確反對龍衛軍孤軍深入,“不過如今形勢變了,平壤內部分裂,國祚崩潰在即,一部分高句麗貴族爲了保住王國,不得不拋棄高元,這可是天賜良機。假若我們能抓住這一戰機,必能以弱勝強,創造奇蹟。”

衆皆沉思。

“如此說來,我們對那道水壩,對那柄懸在頭頂上的刀,不聞不問了?”劉黑闥忽然問道。

魏徵搖手,“不要再想那道水壩,你若擔心那道水壩,畏懼那道水壩,一‘門’心思想着去摧毀它,你就上了叛虜的‘奸’計,你不但不敢決戰。就連贏得東征勝利的信心都沒了。”

“置之死地而後生。”布衣冷笑道。

“狹路相逢,勇者勝!”伽藍用力一揮手,“明日。決戰!”

十八日,高句麗軍隊在乙支文德的指揮下,快速‘逼’近薩水。

同日,伽藍指揮龍衛軍向前‘挺’進。做出迎戰態勢。其目的很明顯,趁着敵軍主力尚未完成集結,主動攻擊,打‘亂’敵軍的部署,延緩敵軍的集結速度。繼而給自己的主力大軍渡河贏得充足時間。

乙支文德果斷下令,已經抵達薩水戰場的三支高句麗軍隊即刻展開阻擊,務必把中土人攔截在薩水東岸狹窄地帶,絕對不能讓中土人拓寬戰場,繼而給中土主力渡河贏得足夠的空間和時間。

午時,兩軍在距離薩水大約二十里外的丘陵地帶相遇,雙方‘激’烈廝殺。

大約一個時辰後,又有兩支高句麗軍隊一路狂奔而來。氣喘吁吁地進入戰場。緊隨其後的便是乙支文德和他的親衛團。而乙支文德的出現,極大地鼓舞了高句麗人的士氣,戰鬥迅速進入白熱化。

就在此刻,在帝國軍隊的左右兩翼,突然殺出兩支軍隊,一支是高臨的軍隊。一支則是高平的軍隊。

高句麗將士極度震驚。

高平是高句麗王的叔父,是高句麗聲名顯赫的權臣。是鎮戍烏骨城的最高統帥,他竟然投降了敵人。這說明什麼?說明烏骨城失陷了,說明鎮戍烏骨城的數萬大軍都投降了。

高臨是高麗王的弟弟,同樣是高句麗威名赫赫的大權貴,他還是平壤衛戍軍的幾大統帥之一,他投降了敵人,又說明什麼?說明平壤‘亂’了,甚至已經崩潰了。

烏骨屠城的消息肯定要封鎖,否則人心大‘亂’,平壤兵變的消息更要封鎖,否則軍心盡失,然而,防口如防川,尤其在這種局面下,消息的封鎖非常困難,最起碼防不住貴族官僚們,防不住軍隊的中高級軍官們,至於普通將士,那還是可以暫時隱瞞的。

然而,這一刻,當高平的帥旗迎風飄揚,當高臨的幡麾獵獵作響,當高句麗人自相殘殺的時候,任何消息都瞞不住了。

驟然間,軍心大‘亂’,最先‘亂’的就是基層軍官們,他們雖然級別不高,但也是貴族,貴族都需要維護自己的切身利益,他們的集團和個人利益至高無上,至於王國的利益,高句麗王的利益,均無足輕重。王國沒有了,君王沒有了,都沒有關係,只要他們存在,只要他們的利益存在,只要這片土地還是他們的土地,那麼他們就可以在這片土地上重建王國,重立君王。反之,假如他們死了,把軍隊都拼完了,把利益都消耗一盡了,那就真的徹徹底底完了,與國共亡了。

如今,高平、高臨這兩個皇族叔侄爲了自身利益都投降了中土人,他們這些貴族還打什麼打?皇族都背叛了自己的王國,自己的君王,他們這些貴族還有什麼義務和必要誓死捍衛王國,捍衛君王?

軍官們‘亂’了,不願意打了,於是很快,戰局瞬間顛覆,高句麗人潰不成軍,狼奔豕突而逃。

乙支文德無力阻止,只能轉身奔逃,以最快速度向東奔逃,他必須搶在逃兵前面把正在趕赴戰場的各路軍隊集結起來,以免消息擴散,導致整個軍隊的崩潰。

龍衛軍氣勢如虹,瘋狂追殺。

伽藍的瘋狂個‘性’在這一刻徹底展‘露’,他衝在最前面,帶着突厥‘精’騎不死不休地跟在乙支文德後面奮力追殺。

傅端毅、薛德音、魏徵等人均擔心這是乙支文德的‘誘’敵之計,連續鳴鏑告警,懇請伽藍停止追殺。

伽藍卻置若罔聞,命令龍衛諸團,銜尾追殺。爲了加快追擊速度,他更下令丟棄一切負重,竭盡全力追殺叛虜。這一刻,他只要速度,要以最快的速度追殺叛虜,徹底打‘亂’高句麗人的部署,贏得這場決戰。

高句麗人崩潰了,逃兵的逃亡速度匪夷所思,他們竟然搶在乙支文德之前與飛赴薩水戰場而來的其他軍隊相遇,當高平、高臨投降敵軍並率軍隊與中土人一起殺來的消息傳開後,各路趕赴戰場的軍隊都毫不猶豫的選擇了撤退。

黑夜來臨,撤退的高句麗人在黑夜和恐懼的籠罩下,在後方帝國軍隊不死不休的瘋狂追擊下,終於演變爲逃亡,於是兵敗如山倒。即便乙支文德威望崇高,即便高句麗人還有兵力上的優勢,但此刻他已經完全失去了與各軍之間的聯繫。不知道各軍的位置,甚至就連命令都無法傳遞出去,他現在唯一能做的就是夾在奔逃的‘亂’軍之中,拼死逃亡。以免在自相踐踏之下丟了‘性’命。

龍衛軍一擊而勝的消息越過薩水,迅速傳遞到帝國選鋒軍帥營。

伽藍已經瘋狂,龍衛軍正在銜尾追擊,氣勢如虹的帝國將士正在‘逼’近平壤,但是。假如這是‘誘’敵之計,這是乙支文德的計謀,那麼龍衛軍便陷入了高句麗人的包圍。

這是不是乙支文德的‘誘’敵之計?從戰局的發展來判斷,這顯然是敵人的‘誘’敵之計。乙支文德氣勢洶洶的殺過來,以絕對優勢兵力與龍衛軍展開決戰,竟然一觸即潰,這怎麼可能?伽藍中計了,龍衛軍危在旦夕。

既然伽藍中計了。龍衛軍正在墜入敵人的陷阱。那麼羅藝的北平軍和王辯的懷遠軍是否即刻渡河予以接應?

這時,薩水上游的那道水壩就如一柄懸在頭頂上的刀讓人惶恐不安,而第一次東征薩水慘敗的血淋淋教訓更是讓人不寒而慄。渡河純粹是自尋死路,既中了高句麗人的‘誘’敵之計,又要重蹈薩水慘敗之覆轍。

羅藝拒絕渡河。伽藍是個瘋狂之徒,是個亡命的賭徒。當初打烏骨城便是如此,以自陷絕境來抓住戰機。雖然那一仗他打贏了,但太過僥倖。運氣佔據了大部分,而運氣是有限的。這一次他故技重施,但顯然上天不再眷顧他,運氣用完了,要全軍覆沒了。

“明公在軍議上說得明明白白,龍衛軍堅守東岸,北平軍和懷遠軍在西岸接應,固守待援,待薛帥與懷遠主力趕到再行決戰,但結果如何?”羅藝忿然說道,“此子猖獗,目中無人,自食惡果,還連累了明公與某等,更壞了東征大計。”

“事已至此,埋怨何用?”王辯對羅藝的態度非常不滿,戰局陷入危機,各軍更應齊心協力,怎能只顧個人生死而置兄弟於不顧?再說目前的戰局並不明朗,以他對伽藍的瞭解,他更相信伽藍取得了決定‘性’的勝利。高句麗人或許是因爲某種不明原因自行崩潰了,給了伽藍一個天賜良機,所以他才毫不猶豫的追了下去。誰敢說,伽藍就一定中計了?

“明公,某願率懷遠軍即刻渡河,跟進接應。”王辯躬身請命,“不論戰局如何發展,明公都應該派兵接應,唯有如此,方能對上對下均有‘交’待。”

拋棄陷入敵圍的軍隊,任由袍澤自生自滅,這是大罪,做爲主帥的楊恭仁,更是罪上加罪。這是顯而易見的事,也就是說,目前情況下,明知不可爲也要爲之,寧願全軍覆沒也不要獨自逃生,逃回去也是死。

楊恭仁和崔遜相視苦笑。從橫渡遼水開始,伽藍倚仗龍衛軍的強勁實力,牢牢掌控了選鋒軍,雖然前有烏骨之功,但今日薩水一戰,假如全軍覆沒,則盡數化爲煙雲。成也伽藍,敗也伽藍,奈何奈何。

“善!”楊恭仁不再猶豫,斷然決策,“懷遠軍即刻渡河跟進。”

五月十九,乙支文德戰敗薩水的消息傳到了平壤。

高麗王高元非常果斷,親自率京都衛戍軍出城迎戰。這是生死存亡的一刻,不論付出多大的代價,高句麗人都必須把中土軍隊阻截於平壤城外,唯有如此,才能贏得時間收攏逃兵,才能重整軍隊,才能以足夠的實力堅守平壤,否則,大勢去矣。

在距離平壤五十里外的順安要隘,高元據險而守,一邊收攏敗軍,一邊阻擊追兵。

五月二十日凌晨,乙支文德逃到順安,與高元會合,並向高元提出了棄守平壤,撤往南部山區,以保存實力,伺機東山再起的建議。

棄守平壤是高元的最後一條退路,但不到絕望之刻,高元絕不會棄守平壤。

“戰局已不可挽救?”高元對乙支文德的建議非常吃驚。

“高平、高臨均已叛敵,而緊隨其後背叛大王者,必不計其數。”乙支文德黯然長嘆,“中土人大兵壓境,王國在內外夾擊之下已然分裂,這種局面下,平壤已不可堅守,唯有後撤方能保留一線生機。”

高元相信乙支文德,稍加權衡後便接受了乙支文德的建議,“不能把平壤拱手讓給那些十惡不赦的叛逆。”

高元逃走了,平壤失陷了,中土人贏得了這場戰場的最終勝利,但迫於遠東政治局勢的需要,中土人必須保留高句麗王國,而歷經三年的戰爭實際上不過就是換了一個高句麗王,削弱了高句麗的國力,並在未來很長一段穩定半島乃至遠東局勢而已。但高元絕不會遂了中土人的心願,他主動撤離平壤,不但要保存一部分實力,更要把平壤“洗劫一空”,如此他才能在帝國軍隊撤離高句麗後捲土重來,東山再起。

“孤需要時間,需要足夠長的撤離時間。”

“某已經命令決堤放水。”乙支文德說道,“某再率軍堅守順安,必能給大王爭取到足夠長的撤離時間。”

=p

第100章 敲山震虎第322章 鵝毛口激戰210章 北邙山第340章 浴血白狼塞第295章 龍衛軍的危機第332章 九月初六第185章 三千里長的防禦線第204章 她是誰?第51章 你是誰?第77章 昭武屈術支的出路第24章 借你人頭一用第48章 馬頭要落日第68章 太陽谷第101章 水漲船高第198章 獨孤武都第97章 帝國爲何沒有皇儲?第274章 驚變第179章 司倉竇衍第237章 年少輕狂第165章 李密的目的第23章 河東三鳳第168章 箭在弦上?第80章 龍勒府第116章 痛下殺手第175章 堅固的黎陽倉第59章 誰是兇手?第245章 上大將軍第195章 秘密第102章 治書侍御史第77章 昭武屈術支的出路第168章 箭在弦上?第120章 歃血結義第221章 千鈞一髮第332章 九月初六第323章 重拳出擊第250章 臨危受命第130章 各取其利第33章 中間人第314章 決戰背後的迷霧第145章 元寶藏第222章 優勢盡失第100章 敲山震虎第230章 三份急件第8章 血雨腥風第27章 魔鬼眼第35章 冬窩子第299章 隻手遮天第30章 軍令如山,國法無情第52章 要戰,便戰!第216章 計將安出第97章 帝國爲何沒有皇儲?第215章 異變第30章 軍令如山,國法無情第54章 綁架了第125章 伽藍第341章 瞬息萬變第229章 驚雷炸空第346章 結束了第33章 中間人第58章 蘇合香第323章 重拳出擊第165章 李密的目的第335章 撤離第178章 劇變第195章 秘密第245章 上大將軍第108章 俺要回家第278章 觀國公的決斷第100章 敲山震虎第29章 天蒼蒼,野茫茫第33章 中間人第123章 你是咱的兄弟第264章 李密的選擇第53章 誰是獵人,誰是獵物?第108章 俺要回家第115章 危機來臨第214章 自尋死路第82章 驍果軍第39章 寒笳羽衣第106章 孤獨的狼第283章 甥舅第119章 河北二劉第283章 甥舅第331章 九月初五第186章 近鄉情更怯第142章 只是近黃昏第219章 出城,戰鬥!第160章 一切盡在不言中第236章 龍衛府的真相第11章 火狐和鷲第222章 優勢盡失第1章 突倫川第62章 菩提寺外第301章 大業十一年的初春第298章 燕北的天變了第109章 中土第一高門第176章 兵分兩路第334章 老帥的憂慮第250章 臨危受命
第100章 敲山震虎第322章 鵝毛口激戰210章 北邙山第340章 浴血白狼塞第295章 龍衛軍的危機第332章 九月初六第185章 三千里長的防禦線第204章 她是誰?第51章 你是誰?第77章 昭武屈術支的出路第24章 借你人頭一用第48章 馬頭要落日第68章 太陽谷第101章 水漲船高第198章 獨孤武都第97章 帝國爲何沒有皇儲?第274章 驚變第179章 司倉竇衍第237章 年少輕狂第165章 李密的目的第23章 河東三鳳第168章 箭在弦上?第80章 龍勒府第116章 痛下殺手第175章 堅固的黎陽倉第59章 誰是兇手?第245章 上大將軍第195章 秘密第102章 治書侍御史第77章 昭武屈術支的出路第168章 箭在弦上?第120章 歃血結義第221章 千鈞一髮第332章 九月初六第323章 重拳出擊第250章 臨危受命第130章 各取其利第33章 中間人第314章 決戰背後的迷霧第145章 元寶藏第222章 優勢盡失第100章 敲山震虎第230章 三份急件第8章 血雨腥風第27章 魔鬼眼第35章 冬窩子第299章 隻手遮天第30章 軍令如山,國法無情第52章 要戰,便戰!第216章 計將安出第97章 帝國爲何沒有皇儲?第215章 異變第30章 軍令如山,國法無情第54章 綁架了第125章 伽藍第341章 瞬息萬變第229章 驚雷炸空第346章 結束了第33章 中間人第58章 蘇合香第323章 重拳出擊第165章 李密的目的第335章 撤離第178章 劇變第195章 秘密第245章 上大將軍第108章 俺要回家第278章 觀國公的決斷第100章 敲山震虎第29章 天蒼蒼,野茫茫第33章 中間人第123章 你是咱的兄弟第264章 李密的選擇第53章 誰是獵人,誰是獵物?第108章 俺要回家第115章 危機來臨第214章 自尋死路第82章 驍果軍第39章 寒笳羽衣第106章 孤獨的狼第283章 甥舅第119章 河北二劉第283章 甥舅第331章 九月初五第186章 近鄉情更怯第142章 只是近黃昏第219章 出城,戰鬥!第160章 一切盡在不言中第236章 龍衛府的真相第11章 火狐和鷲第222章 優勢盡失第1章 突倫川第62章 菩提寺外第301章 大業十一年的初春第298章 燕北的天變了第109章 中土第一高門第176章 兵分兩路第334章 老帥的憂慮第250章 臨危受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