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有計劃花錢

(感謝書友:龍橙非醬、最帥遇見你、少笑shaoxiao、dhhvff打賞,感謝衆多書友的支持)

“大業錢等舊錢要花完了沒有?”

定下了新的貨幣發行政策,楊侗問向楊師道、凌敬。早在當年說錢不值錢的時候,楊侗早爲發行新錢做了五手準備:

一、統計統一涿郡倉、黎陽倉、潞水倉、臨朔宮倉城、臨渝宮倉城、北平倉、通定鎮倉、晉陽宮倉城等倉銅錢,分揀出分量重、十成銅的開皇五銖;

二、拿開皇五銖、白銀給將士、官員、老師、工人發工資,通過收稅等手段回收境內劣幣;

三、除正宗開皇五銖以外,禁來一切錢幣入冀州;

四、精益求精完善鑄錢工藝,把超過境內經濟的多餘的開皇五銖熔化成銅,重新鑄造新幣;

四、將大業錢等劣幣,統一放在黎陽倉;

五、商部組建‘民間’商隊,拿大業錢等劣幣去中原、關中、江南、巴蜀換取實物。

“殿下,由於存在劣幣多、商隊少、銅錢重、不斷回收劣幣等問題,消耗量非常少,十成頂多用去了一成。”

“我也知道世間沒有兩全其美的辦法,的確有些讓你爲難了,這樣吧。”

楊侗想了一想,又笑道:“我們的劣幣多,人少,花費得慢。但換一種方式就好辦了。”

“換一種方式?”

“第一、放寬採購範圍,只要有渠道,鐵錠、銅錠、糧食、油鹽、布匹、絲綢、木材、香料、牲口、珍珠等物都可以買。”

衆官員大眼瞪小眼,他們明白楊侗的意思了,時至今日,各大諸侯都在使用現在的貨幣,除了北隋不準劣幣入境以外,別人都沒有禁止商貿往來,沒有禁止劣幣。而楊侗這麼做,無非就是用劣幣去掏空各大諸侯的家底。

房玄齡笑道:“現在都沒人意識到這個問題,我建議開始時不碰鐵錠、銅錠、糧食這三大戰略物資,這些東西太敏感,容易被人察覺、禁止,可以先從布匹、綢緞、牲畜、藥材、木材、筆墨紙硯這些東西入手,而且也不要大規模採購,把商隊打散,這樣就不容易被發現,說不定各大諸侯還很高興。對於他們來說,貿易繁榮、商稅大增,錢財滾滾而來,等劣幣花得差不多了,再集中力量買銅鐵糧食,管他們會不會天塌下來呢。”

楊恭仁重重點頭,卻又說道:“玄齡之法子不錯,但劣幣多、商隊少的問題還是存在。”

楊侗道:“放寬採購範圍是第一種辦法,第二、派精幹人員聯繫各地大商,告訴他們,凡是有用的我們都買,而且有多少買多少,讓他們送貨上門,不用擔心我們不接受,前提條件是不能以次充好。這樣就解決錢多人少的問題了,由那些大商送貨上門,抄底的手法更隱密,還不用我們承擔風險。”

衆人都笑了起來,紛紛豎起拇指,“還是殿下想得周全!”

“說到錢!我倒是想到我們缺少一個關鍵部門。”楊侗認真的說道:“歷朝歷代的錢都是被動去花的,比方說,哪裡出現了乾旱、洪澇,然後再去救助,軍隊報出多少軍隊,然後才針對性的發放足額的軍餉,若是一年有災,勉強着支撐過去了,若是連續兩年三年有天災、人禍、戰亂,於是大家都傻了眼了,不知從哪裡湊錢救災、不知道從哪裡節流……而民部掌管全國土地、賦稅、戶籍、軍需、俸祿、糧餉、財政收支,但在花錢方面缺乏遠見。所以,我決定成立一個審計監!”

楊恭仁問道:“審計監的職能是什麼?”

楊侗道:“統計前三年的支出情況,統計出哪個部門花錢多、哪個部門花錢少,深入的剖析花錢多、花錢少的原因!然後再把一個個部門拿來分析,在同樣人口、土地情況下,爲什麼今年花的錢少、去年卻多了許多,原因何在?如果幾個部門同時遇到花錢多的年份,朝中又需要有多少錢應對?如果持續三年花錢多,朝中又需要有多少錢纔不會造成社會動盪?今年如此,明年又應該怎麼花錢才合理?是給官員加薪呢還是建設地方?”

“舉個簡單的例子,在以往的時候,地方上報說要修條水渠,朝廷覺得這是好事,那就修吧,但是從來沒有人覈算,這條水渠修成之後,需要花多少錢!當全國都在修建的時候,最後統一向朝廷要錢時,朝廷才傻眼的發現,錢不夠啊,怎麼辦?降低工錢,亦或是直接不發,這樣一來,百姓們肯定不幹了,朝廷失信於民,後果的嚴重不難想象。”

衆人均在默默的思索了起來。

“如果有一個審計監在,就不一樣了!當全國各郡上報說要大興土木的時候,他會從過去的工程來評估:一里路、一里水渠的成本是多少,如果各種建設同時上工,且在一年內完工,朝廷又需要有多少錢?才能在完成工程的情況下,一文不少的把錢財發放到民夫手中。如果他從民部的收入數據上看到朝廷並沒這麼多錢,他有責任告訴大家,應該砍掉一部分工程!這樣一來,工程圓滿完成了,承諾給百姓工錢一文不少,百姓高興;朝廷呢,既不用拆東牆補西牆的填補這個漏洞,又不會影響到其他方面的進度,皆大歡喜。總而言之,審計監的職能,就是讓朝廷有計劃的花錢、從從容容的花錢、主次分明的花錢、不影響大局的花錢。”

“臣贊同!”

“臣贊同!”

“……”

這種新型的有計劃的花錢方式,以及這奇思妙想,讓衆人都歎爲觀止,連連讚歎。如果審計監真能做到如此地步,惱人的財政問題將不復存在,即使有大變,也能在事先做好應對的準備。

審計監,堪稱是一個國家、一方勢力的大管家。

“審計監監正,由來濟擔任,多給他一些精通算術的人才。”

“諾!”

“以後,各部和各郡都要做開支統計冊,並附上開支的來龍去脈,開支的用意何在,有什麼用?一式四份,一份上交給民部、一份給御部、一份給審計監,自己保留一份。”

“雖說多了一些程序,但非常有必要,按照殿下設計的統計表格去填,既省事,也清晰明瞭,一目瞭然。”

“如此就好!”楊侗哈哈一笑,這就是穿越者的優勢,楊師道呈上的第一份收支數據,那簡直是字數幾萬的長篇大論,看得頭昏眼花不說,還知其然,不知所以然。楊侗惱火無奈之下,便將數據統計表推廣開來,現在執行這種表格上報制,省時省事,也不用絞盡腦汁構思文章,大家都說好。

接着,大家入殿商議新錢發行,以及監督之事。在大家一致贊同下,楊侗把治下地盤分爲五大巡察區。

一、上谷、涿郡、漁陽、北平、白檀、雙遼、襄平、旅順,以及專注養馬的飛馬郡,從冀州劃出,設立幽州,巡察區中心設在涿郡!

二、北冀州巡察區,包含河間、博陵、恆山、趙郡、信都、平原、渤海七郡,巡察區辦公於信都。

三、南冀州巡察區,包含襄國、清河、武安、武陽、魏郡、汲郡六郡,巡察區辦公於武陽館陶縣。

四、北幷州巡察區,包含定襄、馬邑、雁門、樓煩、離石、太原、西河七郡,巡察區辦公於太原。

五、南幷州巡察區,包含龍泉、文城、臨汾、上黨、河東、絳郡、長平、河內八郡,巡察區辦公於臨汾。

巡察區是一個掌駐機構,只有刑部、御部兩個部門。這個區級刑部,設正副刑使各一、從事十人,監督郡級刑部;區級御部,設正副御使各一、從事二十人,監督郡縣級別御史。

大家一直商量到晚上,大家才散了開去。而楊侗還要熬夜批閱,想要真正管好冀州、幷州、遼東三十七郡,可不是簡單的事情,從制度和法律到軍隊訓練、官員升遷、收支預算,再到地方和吏治監察,沒有一件是輕鬆的活兒。

想做一番大事業,需要多番努力,而要成就帝業,則更要無盡心血,一句話:上位者可以不精、不專,但一定要做到博聞強記,什麼都略懂五分。

第641章:海上吞明月第542章:‘萬’國朝隋第905章:重大突破第584章:楊廣之心第754章:神仙上山第554章:順勢而爲,我是錘子?第380章:皇后?沒感覺第727章:馮盎之謀,軍前鬥陣第035章:一篇檄文天下動第405章:武士爭鋒第108章:沈光建功第986章:唐皇之死(求票)第130章:南隋之爭第747章:見龍卸甲第847章:定航海,佔市場第642章:家國天下第016章:安置第787章:決戰多瑪鎮第322章:天下雄傑皆反響第729章:失策了(雙節快樂)第040章:打人要打臉第297章:兵臨城下第367章:獨孤整老謀深算第562章:揚塵禦敵第457章:善其器第434章:第678章:造反不易第236章:刑、御之爭第042章:拜主第634章:投其所好納賢良第117章:喜訊傳來第297章:兵臨城下第703章:兩對兄妹,不同情懷第799章:象雄軍:吐蕃突破口第700章:百花爭鳴纔是春第577章:三年又一年,我都要當民部侍郎了第762章:明天叫陣,決一雌雄第723章:黃河畔,縱論李唐第867章:李氏三兄弟第564章:花重金,破楊侗毒計第939章:驚聞李建成第907章:小節有虧,大節無損第149章:合作(求收藏推薦)第966章:大勝、大喜大悲第256章:擴軍四十萬(求月票全訂)第218章:鄭魏和解將軍怒第181章:賣牲口(求收藏推薦)第156章:拿下平陽(求收藏推薦)第964章:壓力巨大,進退兩難第221章:緣分第845章:飛天神舟,初步告捷第298章:得隴望蜀第714章:緊要關頭,各顯神通第507章:一鳴驚人第836章:蝗災,蝗蟲的災難第349章:發威第207章:奇兵(求月票)第355章:你的心上人不要,我要第807章:聖上口諭:將軍務必留意第382章:放寬限制第129章:中原有變第628章:鄴城諜影第641章:海上吞明月第497章:當冤大頭遇到冤大頭第791章:河岸遇伏第898章:打草驚蛇,以陽克陰第185章:反客爲主(求首訂)第779章:退往襄陽第767章:戰場上的刺客第353章:皇甫無逸第195章:官方店鋪(六更)第583章:大朝會奪位,封你異姓王第963章:送他下地獄第015章:拐誘第345章:衆智成一計第837章:滿城盡是功夫茶第129章:中原有變第684章:翁婿之抗隋聯盟第207章:奇兵(求月票)第746章:羌兵出山第907章:小節有虧,大節無損第918章:爽到立功的程咬金第953章:截獲隋朝機密,沒命傳出去第455章:好心辦壞事第104章:李淵稱帝第088章:江都之變第114章:性格決定命運第841章:失敗一次就十次、十次不行百次第448章:天生二五仔第895章:價值千萬石的人(求票)第631章:楊侑之野望第848章:遨遊九天第589章:當各國面,定敵寇第924章:智取人復縣(求票)第095章:英雄輓歌第551章:情誼的小船說翻就翻第734章:吐谷渾有變第518章:忽悠小舅子第383章:大刀闊斧第062章:測試新陣
第641章:海上吞明月第542章:‘萬’國朝隋第905章:重大突破第584章:楊廣之心第754章:神仙上山第554章:順勢而爲,我是錘子?第380章:皇后?沒感覺第727章:馮盎之謀,軍前鬥陣第035章:一篇檄文天下動第405章:武士爭鋒第108章:沈光建功第986章:唐皇之死(求票)第130章:南隋之爭第747章:見龍卸甲第847章:定航海,佔市場第642章:家國天下第016章:安置第787章:決戰多瑪鎮第322章:天下雄傑皆反響第729章:失策了(雙節快樂)第040章:打人要打臉第297章:兵臨城下第367章:獨孤整老謀深算第562章:揚塵禦敵第457章:善其器第434章:第678章:造反不易第236章:刑、御之爭第042章:拜主第634章:投其所好納賢良第117章:喜訊傳來第297章:兵臨城下第703章:兩對兄妹,不同情懷第799章:象雄軍:吐蕃突破口第700章:百花爭鳴纔是春第577章:三年又一年,我都要當民部侍郎了第762章:明天叫陣,決一雌雄第723章:黃河畔,縱論李唐第867章:李氏三兄弟第564章:花重金,破楊侗毒計第939章:驚聞李建成第907章:小節有虧,大節無損第149章:合作(求收藏推薦)第966章:大勝、大喜大悲第256章:擴軍四十萬(求月票全訂)第218章:鄭魏和解將軍怒第181章:賣牲口(求收藏推薦)第156章:拿下平陽(求收藏推薦)第964章:壓力巨大,進退兩難第221章:緣分第845章:飛天神舟,初步告捷第298章:得隴望蜀第714章:緊要關頭,各顯神通第507章:一鳴驚人第836章:蝗災,蝗蟲的災難第349章:發威第207章:奇兵(求月票)第355章:你的心上人不要,我要第807章:聖上口諭:將軍務必留意第382章:放寬限制第129章:中原有變第628章:鄴城諜影第641章:海上吞明月第497章:當冤大頭遇到冤大頭第791章:河岸遇伏第898章:打草驚蛇,以陽克陰第185章:反客爲主(求首訂)第779章:退往襄陽第767章:戰場上的刺客第353章:皇甫無逸第195章:官方店鋪(六更)第583章:大朝會奪位,封你異姓王第963章:送他下地獄第015章:拐誘第345章:衆智成一計第837章:滿城盡是功夫茶第129章:中原有變第684章:翁婿之抗隋聯盟第207章:奇兵(求月票)第746章:羌兵出山第907章:小節有虧,大節無損第918章:爽到立功的程咬金第953章:截獲隋朝機密,沒命傳出去第455章:好心辦壞事第104章:李淵稱帝第088章:江都之變第114章:性格決定命運第841章:失敗一次就十次、十次不行百次第448章:天生二五仔第895章:價值千萬石的人(求票)第631章:楊侑之野望第848章:遨遊九天第589章:當各國面,定敵寇第924章:智取人復縣(求票)第095章:英雄輓歌第551章:情誼的小船說翻就翻第734章:吐谷渾有變第518章:忽悠小舅子第383章:大刀闊斧第062章:測試新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