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控制(求月票訂閱)

突地稽是個實幹家,得到楊侗各項允諾,用過早飯就帶着幾名商部走了。

朝陽殿內,只剩下楊侗和凌敬兩人。

“殿下打算扶植粟末部?”凌敬問道:

“應該說是文帝就扶植粟末靺鞨了,這個突地稽還是非常忠誠的,讓他們參與防範黑水靺鞨和高句麗也不錯。”

飛馬郡和襄平郡更北的地方冷得出奇,不適合中原人生存,而且中原王朝連江南這個寶地都沒開發,楊侗哪有興致去這苦寒之地?

直接統治的話根本不實現,這樣安排一是將粟末部納入大隋的勢力範圍,在靺鞨內部釘入一顆釘子,從而減輕遼東地區守軍的壓力;二是給粟末靺鞨加上一道枷鎖,聽從襄平政令,他們就無法扛起大隋旗號吞併四鄰,因爲他知道完顏阿骨打和努爾哈赤都是這麼起家的。

靺鞨雖分八部,但主要還是以南方的粟末部和北方的黑水靺鞨,餘者實不足論。

歷史上。

靺鞨人由於政治取向不同,走上了不同的道路,粟末靺鞨深受漢家文化影響,先後在隋唐時期內附過,他們十分積極的接受中原文明,最終建立了文明發達的渤海郡國,但由於唐末大亂,渤海郡國失去了中原王朝的支持,最終被契丹殲滅。

黑水靺鞨排斥中原文明,他們依舊保持着傳統的漁獵生活和農奴社會,他們最後演變成了女真人,建立了金朝和後來的清朝

楊侗很瞭解這一點,所以他也十分重視願意依附漢文明的粟末靺鞨。

而且粟末部酋長突地稽,與大隋並不是第一次往來。

早在開皇年間,高句麗大舉進犯粟末靺鞨,粟末靺鞨交戰不勝,突地稽與當時的首領瞞咄率領所屬的厥稽、忽賜來、窟突始、悅稽蒙、越羽、步護賴、破奚、步步括利八部,部衆數萬人,從扶余城西北舉部南下遼東,請求內附隋朝。

隋文帝將他們安置在遼西郡居住,楊廣繼位後瞞咄去世,突地稽升爲粟末部首領,領其部衆,楊廣封其爲金紫光祿大夫。

大業八年,突地稽率部跟隨楊廣東征高句麗,每戰有功,賞賜優厚。不久,隋煬帝設置遼西郡,授任突地稽爲遼西太守、封扶余侯。

大業九年、大業十年,楊廣再次東征高句麗,突地稽亦率部隨徵。到了雁門之圍時,突地稽奉詔勤王,不久歸還柳城。只是隋末之亂讓他和部族沒有了安全感,又怕被高句麗報復,部族才又回了故土。唐朝勢力延伸到幽州的時候,突地稽奉遣間使朝貢。後來劉黑闥叛唐,突地稽率部跟隨李世民在洛水之畔擊敗劉黑闥,以戰功進封蓍國公,並遷徙其部落到幽州居住,在高開道引突厥攻幽州時,突地稽率兵大破高開道。貞觀初官拜右衛將軍,賜姓李氏。

他的兒子李謹行更是了得,是李治時期著名蕃將,鎮壓高句麗將領劍牟岑的反叛,又大勝支持高句麗復國的新羅。吐蕃論欽陵等率衆十萬人進攻湟中,李謹行以空城計退敵,並在青海大破吐蕃數萬衆,被李治授爲鎮軍大將軍、右衛大將軍、燕國公。作爲一名少數民族將領,他在唐朝東西兩面戰場上立下卓著戰功,爲唐朝的邊防鞏固做出卓越貢獻,死後贈幽州都督,陪葬乾陵,是陪葬乾陵的十七位宗親、功臣中唯一的蕃將。

總的來說,突地稽家族自隋開皇年開始,爲中原王朝作戰數百仗,可謂是有功於隋唐、有功於中原!

對於這樣一個忠誠的異族,楊侗非常樂意接受,更讓他滿意的是當自己說到讓粟米靺鞨孩子全部到雙遼郡柳城時,突地稽表現出來的態度,而且粟末在中原生存了近二十多年,也爲徹底漢化打下了堅定的基礎,這比同化突厥容易多了。

雖然暫時無法將手伸到遼東長城以外更廣闊的東北領域,實現真正的佔據,但並不代表楊侗沒辦法對其進行控制,什麼都護府之類的衙門只是在軍事上的威懾,實際上這所謂的‘都護府’,有點類似大使館的性質,並沒辦法插手當地軍政之事。

而將粟末靺鞨孩子統一集中教學,只是楊侗逐步漢化粟末靺鞨的一部分,真正的殺招卻是將會涌入遼東的商販。

這些人能夠用美酒、瓷器、絲綢等貨物,將粟末靺鞨的財富源源不斷的流入大隋,當粟末全部使用炎黃通寶後,大隋在經濟上,對粟末靺鞨形成掌控,若是粟末靺鞨不聽話,把長城關口一關閉,讓他們抱着一堆炎黃通寶哭泣。

凌敬擔心道:“就怕粟末靺鞨,成爲第二個突厥。”

楊侗說道:“我並沒有讓靺鞨人坐大,也不想把它扶植爲遼東霸主,只是讓粟末靺鞨防範高句麗和黑水靺鞨,當然,如果他們內附,接受十戶一村的安排的制度,我也會接受。”

凌敬見楊侗主意已定,也不再多勸,只是提醒道:“非我族類其心必異,我看突地稽與啓民很像,殿下用他,但也要防他,從長遠考慮方是穩妥之道。”

“所以要在文化和經濟上對其進行控制!”

“文化我懂,是對粟末靺鞨進行漢化;這經濟又如何解釋?”凌敬有點迷糊。

“我讓商部官員對粟末靺鞨的物品進行估價、定價,名義上是便於交易,實際上不安好心!當粟末靺鞨上下將炎黃通寶當作財富象徵收藏時,我們只需換一種錢幣,就可以讓粟末靺鞨賺到的財富掠奪一空,讓他們一個個都變成窮光蛋。這種慘無人道、滅絕人性的戰術,我稱之爲經濟戰……”

看着楊侗燦爛的笑容,凌敬激靈靈的打個冷顫:這個秦王,真不知道是怎麼長的,眨眼之間,就對粟末靺鞨施行了這種絕戶計。

“你是商部尚書,應該知道這個經濟戰,玩得好了,比白刃戰更恐怖!”楊侗將後世的經濟戰介紹了一遍,然後將各種手段逐一說明,劃時代的戰爭聽得凌敬連連點頭,就如受教的娃兒一樣。

凌敬也是當世智謀之士,對於新事物的理解能力並不遜於其他人。楊侗那些後世纔有的生僻詞,讓他有些迷茫,可只要聯繫上下也能猜出個十之八九,大體上也明白了楊侗的意思,神色帶着濃濃的震撼,忍不住拍案叫絕道:“原來戰爭還能這樣打!殿下奇思妙想,微臣心服口服!”

他站了起來,眼泛奇光道:“殿下,我想管商部一輩子,將這種經濟掠奪戰執行到周邊各族。!”

“你想管商部一輩子?”楊侗臉上閃過一絲意外,經濟可以說是最枯燥的,他原本以爲凌敬會喜歡軍隊一些,畢竟他擅長奇謀軍略,在歷史上竇建德的謀主呢。

“殿下這經濟戰讓微臣深受啓民,商部如果建設得好,必然成爲萬世基業,微臣願用畢生之力,爲殿下千秋大業奠定基礎,鑄就超越強漢的偉大王朝。”凌敬此話一出,一股濃濃傲氣擴散了開來,如鳳飛九天、傲視山巔。

“沒想到敬之也這麼看重經濟戰爭啊!”楊侗很是欣賞的笑道。

凌敬眼神中露出絲絲崇拜:“殿下目光長遠,能夠從錢幣中看出掌控周邊異族的命脈,這令以後的戰爭會變得更加複雜,只要我大隋錢幣所到之處,異族受制於我大隋,這絕對是一個不朽的創舉,微臣委實獲益匪淺。”

楊侗點頭道:“戰爭多樣化,是世道發展的必然,但這些目前只是一想預想,若我不能一統天下,經濟戰毫無意義。”

凌敬道:“殿下知人善用、體恤下臣、愛護百姓,麾下精兵強將多不勝數,佈局天下廣遠深厚,只要夯實三個半州,必能橫掃中原大地,結束亂世,完成天下一統。”

“我們君臣上下一心,我不懼怕任何挑戰!爲了偉大的事業,大家當共勉之!”楊侗無比自信的說道。

第900章:擴大戰場第866章:風起益州第503章:蕭後的經驗第352章:人倫慘劇第951章: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求票)第834章:大隋半月談第763章:鬥將,還得萬人敵第439章:出爾反爾第143章:內亂再現(求收藏推薦)第173章:絕戶計(求收藏推薦)第688章:逆轉契機第628章:鄴城諜影第535章:我們還是先走爲妙第293章:絕望的戰爭第277章:路在何方第039章:天賜猛將第433章:許敬宗的堅定第886章:議新堤,出險情(求票)第590章:所有算計一場空第920章:樂極生悲,李靖敗北第485章:奇人第973章:天堂地獄兩扇窗第610章:江河日下,竇氏抉擇第043章:不值錢的錢第427章:王世充之困惑第148章:李唐動盪(求收藏推薦)第267章:軍神葬禮第891章:絕戶計第028章:民團第069章:能不能舉第600章:馬嚼天下第013章:衛鳳舞第705章:招攬失敗第162章:六個條件(求收藏推薦)第169章:破綻百出(求收藏推薦)第581章:黎國公,好久不見第281章:奇恥大辱第453章:李淵決策第151章:關隴權貴施壓(求收藏推薦)第065章:傳國玉璽是什麼第127章:奸商第771章:慶功宴,公主醉第247章:克關中我爲帝(求月票全訂)第945章:緊急求援(求票)第278章:可怕的習慣第572章:薛萬徹進退兩難第035章:一篇檄文天下動第008章:戰機第933章:給個投降的臺階下第085章:太原起義第812章:殺是不殺?第047章:做人要狠第846章:楊侗心動了第924章:智取人復縣(求票)第062章:測試新陣第150章:四面楚歌(求收藏推薦)第188章:老謀深算(第五更求首訂月票)第348章:歸師莫堵第543章:李淵以利分關隴第862章:千秋殿定千秋第936章:全軍覆沒,大道通天第991章:喋血龍水城,英雄有淚第440章:史勁立功第733章:偏見第541章:裴愔入京見女兒第088章:江都之變第533章: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第695章:考生鬧事,動機不純第131章:士族陰謀第186章:獨孤之謀(求首訂月票)第798章:友邦助戰第361章: 那你幹嘛來着?第263章:奴兵破敵膽第309章:一鳴驚人第665章:陳智略宋城發威第573章:聞‘隋’喪膽第749章:定策第793章:一丘之貉,狼狽爲奸第482章:楊侗猜不透的疏漏第904章:意外動胎氣第544章:以退爲進,弟高一籌第282章:凌雲商隊第793章:一丘之貉,狼狽爲奸第448章:天生二五仔第169章:破綻百出(求收藏推薦)第032章:金鳳來朝第426章:李淵謀洛陽第470章:袁紫煙帶來的嘉音第699章:楊侗謀北鎮軍第791章:河岸遇伏第577章:三年又一年,我都要當民部侍郎了第725章:將軍太能打,亦非好事第960章:與虎謀皮第260章: 算計第177章:禽奔獸遁第152章:對策(求收藏推薦)第907章:小節有虧,大節無損第701章:裂士科舉,文帝之遠見第714章:緊要關頭,各顯神通第567章:六月債,還得快
第900章:擴大戰場第866章:風起益州第503章:蕭後的經驗第352章:人倫慘劇第951章: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求票)第834章:大隋半月談第763章:鬥將,還得萬人敵第439章:出爾反爾第143章:內亂再現(求收藏推薦)第173章:絕戶計(求收藏推薦)第688章:逆轉契機第628章:鄴城諜影第535章:我們還是先走爲妙第293章:絕望的戰爭第277章:路在何方第039章:天賜猛將第433章:許敬宗的堅定第886章:議新堤,出險情(求票)第590章:所有算計一場空第920章:樂極生悲,李靖敗北第485章:奇人第973章:天堂地獄兩扇窗第610章:江河日下,竇氏抉擇第043章:不值錢的錢第427章:王世充之困惑第148章:李唐動盪(求收藏推薦)第267章:軍神葬禮第891章:絕戶計第028章:民團第069章:能不能舉第600章:馬嚼天下第013章:衛鳳舞第705章:招攬失敗第162章:六個條件(求收藏推薦)第169章:破綻百出(求收藏推薦)第581章:黎國公,好久不見第281章:奇恥大辱第453章:李淵決策第151章:關隴權貴施壓(求收藏推薦)第065章:傳國玉璽是什麼第127章:奸商第771章:慶功宴,公主醉第247章:克關中我爲帝(求月票全訂)第945章:緊急求援(求票)第278章:可怕的習慣第572章:薛萬徹進退兩難第035章:一篇檄文天下動第008章:戰機第933章:給個投降的臺階下第085章:太原起義第812章:殺是不殺?第047章:做人要狠第846章:楊侗心動了第924章:智取人復縣(求票)第062章:測試新陣第150章:四面楚歌(求收藏推薦)第188章:老謀深算(第五更求首訂月票)第348章:歸師莫堵第543章:李淵以利分關隴第862章:千秋殿定千秋第936章:全軍覆沒,大道通天第991章:喋血龍水城,英雄有淚第440章:史勁立功第733章:偏見第541章:裴愔入京見女兒第088章:江都之變第533章: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第695章:考生鬧事,動機不純第131章:士族陰謀第186章:獨孤之謀(求首訂月票)第798章:友邦助戰第361章: 那你幹嘛來着?第263章:奴兵破敵膽第309章:一鳴驚人第665章:陳智略宋城發威第573章:聞‘隋’喪膽第749章:定策第793章:一丘之貉,狼狽爲奸第482章:楊侗猜不透的疏漏第904章:意外動胎氣第544章:以退爲進,弟高一籌第282章:凌雲商隊第793章:一丘之貉,狼狽爲奸第448章:天生二五仔第169章:破綻百出(求收藏推薦)第032章:金鳳來朝第426章:李淵謀洛陽第470章:袁紫煙帶來的嘉音第699章:楊侗謀北鎮軍第791章:河岸遇伏第577章:三年又一年,我都要當民部侍郎了第725章:將軍太能打,亦非好事第960章:與虎謀皮第260章: 算計第177章:禽奔獸遁第152章:對策(求收藏推薦)第907章:小節有虧,大節無損第701章:裂士科舉,文帝之遠見第714章:緊要關頭,各顯神通第567章:六月債,還得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