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正義(上)

這一個小村莊,農舍相倚爲鄰,村莊周圍的田野中,還見得幾個沒有來得及收回去的耕牛,這小小的村莊沐浴在燦爛的朝陽之中,寧靜安詳。

而在三里路外不遠處,一羣男女老幼,正在瘋狂的奔跑着,但是就算這樣,其實還是算是有組織的,那就是族長或者鄉中的大老,這就是古代遷移的特色,最後,來自鄉村房間的火焰,焚燒而起。

望着火焰,逃亡的人們望去,個個露出絕望的神色。

“啊,我的房子啊!”突然之間,有一個婦女難以抑制的出哀號,隨之,就是許多婦女的哭聲,甚至連一些老人都流下了眼淚。

“啊,把我們的村子燒了,我們以後怎麼樣活啊?”

“我們供奉的神佛根本沒有用,官府要我們交稅,出工,還得給他們打仗,這些,我們都忍了,現在連強盜都紛紛出來了,沒有活路了,我們不如死了算了!”

“是啊,我們不跑了,倒不如死了痛快!”

“這些話說得什麼呀?些牢騷就可以了嗎?你不想活了,讓你老婆孩子也死嗎?房子燒了,我們就索性逃吧!”

“逃到那裡去?那裡都不是好路子啊!”

就在這時,在大火熊熊的焚燒村莊的方向,一個騎兵從這大火包圍的村莊縱馬跑來,終於河流之旁看見了逃亡的村民。

這個騎兵大喜,轉頭就回去。

“強盜回去報信了,就要追上我們了,我們怎麼辦纔好啊?”

“夠啦,我們這樣跑着,也要給他們追上,倒不如痛痛快快地下個決心,抵抗強盜,死了就死了。”

“不行,和這羣強盜打,我們肯定是輸拉,而且我們這裡全村的人,就得讓他們給殺個精光!連女人肚子裡的孩子也給挖出來!我們還是服了吧!”

“服了?上次服了,結果怎麼樣,我們的女人和孩子都被搶去啦,還有我們的最後一點糧食和衣服!”

“那你說怎麼樣?”

村民就算在這個時候,都在拼命爭論着,或戰或降,最後村長大喊一聲:“別吵了,有傢伙的拿出來,他們先逃吧,逃不了,就和他們拼了。”

村長就是族中的長老,說的話,還是有點作用的,百許人雖然仍舊吵鬧不休,但是還是隨着大隊趕着走,一些年輕的青壯,把鐮刀、棍子,甚至還有不知道從什麼地方得來的二根長矛。

雖然村民快趕路,但是帶着女人孩子,總是走得不快,沒有多少時間,幾個騎兵,顯是頭目,帶着三十餘個壯漢,追了上來。

眼見強盜個個強悍,手持明晃晃的長刀,村民個個嚇的面無人色,腿腳都在哆嗦,但是爲了老婆孩子父母,青壯還在挺在外面,準備抵抗。

“哎呀哎呀,初冬之風,撫着我的袖角,哎,身上衣服本來已經單薄,再添上寒意,到底怎麼樣得了?”在一顆樹上,張宣凝好整餘暇的觀看着這個情況,口中輕哼着歌,並沒有準備立刻出手。

天下兵荒馬亂之際,什麼事都可以生,如果遇到了大股的起義軍,還算運氣,怕的就是那些地方上的豪強幫會,借起義爲名,四處欺霸搶掠,這些黑道勢力不但數目車載斗量,更因爲沒有政治目標和綱領,所以肆無忌憚,生殺予奪,造的罪孽甚至比那些大勢力多的多。

距離有點遠,看還看的清楚,但是聲音就聽不清楚了,沒有幾分鐘,強盜就衝了上來,拿着長刀就砍,一時間,廝殺之聲就傳來,那些母親妻子見到兒子丈夫,在刀光中被砍到,出陣陣令人不忍卒聽的呼號悲啼。

“恩,到底兔子急了也會咬人,現在反撲倒有點出於強盜的預料之外吧?”張宣凝見得幾個青壯,被砍翻在地,但是也有幾個強盜,被亂棍,被魚叉,被鐮刀一古腦而砍上,也在地上慘叫不息。

雙方一見到血,都紅了眼,搏殺起來就狠了許多。

“一個,二個,三個,四個……恩,十八個,也要差不多了,再這樣下去,村民最後的抵抗力量就要徹底消亡了。”

救人就必須救急,沒有血淋淋的代價,不感覺到無比的恐懼,怎麼可以襯托着張大公子的公德無量呢?也怎麼樣讓他們能夠深刻的記憶在心,一輩子也不忘記呢?

當下,張宣凝眼神一端,冥想着俠客義士那種天生凜然正義的氣質,稍等片刻,就覺得左仁道,右俠道,正義在胸,大道在手,一股救世救民的神聖感,就從心中油然而生。

救世濟人,舍我之外,還有何人?

真功夫者,當知此念真實不虛,如覺得自己僅僅是準樣,就是工夫不到家,失了養性養氣的境界和火侯!

讓別人相信,自己先必須相信,這是萬古不易的真理。

當下就跳了出來,怒吼着:“呔,你們這些強盜,竟然在光天化日之下,搶劫殺人,罪孽滔天,人人得而誅之,今天若不盡殺你等,怎麼對得起天下蒼生,怎麼顯得大道昭然呢?”

那些強盜頓時人人愕然,雖然說,他們的確是強盜,的確殺人如麻,但是這種無比裝樣的指責,還是一輩子難得聽見的幾次,當下個個目瞪口呆。

等了片刻,爲的賊頭才醒了過來,表情一下子轉爲無比猙獰,大聲說着:“哪來的瘋子,跑出來給爺們準樣,兄弟們,給我把這個兔子砍了。”

笑容轉淡,張宣凝已拔刀而起,急掠而上,只聽見“叮噹”兩響,一個強盜,已經尖號着一個踉蹌,撲倒在地。

長刀所向,一時如長江大河,貫滿真力,每一擊,必有強盜應刀飛出,雖然他現在的內力還不算很強,但是也可以使強盜吐血後退,或者中刀慘死。

賊頭雖然武功不高,但是畢竟是血性焊勇之士,要不然也當不了羣盜的頭目,當下大喝一聲,策馬衝來,用力一刀砍下。

如果是幾天前,張宣凝說不定還要避讓幾分,再趁勢反擊,而在此時,他大喝一聲,心中殺意猛烈提取而出,直硬拼硬一刀反擊過去。

就這一刀,已經有了一點雖千軍萬馬,而直破而上的氣勢,那個賊頭頓時如入冰窖,呼吸困難,當下不及思考,用盡力量加強下劈之力。

二刀相撞,“轟”的一聲,賊頭倒跌於地,而張宣凝上前一腳,內力所到之處,胸骨啪啦連響,倒折入內,顯是絕對不給他活路。

這一連動作,全賴一口真氣,最是損耗真元,張宣凝立刻覺自己已成強弩之末,心中一動,翻身上馬,馬匹企圖反抗,張宣凝大喝一聲,手向馬頭一壓,馬匹悲嘶一聲,口中鼻中已見血絲,卻再也不敢違抗之。

騎於馬匹之上,藉着馬力,直衝而過,將餘下的強盜一一追上,砍翻在地,絕不留情,但是對已經先走幾步的盜賊,卻也不追趕。

宣傳他的名聲,盜賊也可以,而且有殘餘的盜賊在,纔可以更使這羣百姓死心踏地跟着他,因爲他們別無選擇,他讀歷史,就可以知道——世上最感恩的,是百姓,世上最會忘恩負義的,也是百姓!

大權者,當操縱萬民,翻雲覆雨,與細節中見工夫,誠如此也!

第二十二章 沿路(下)第二十二章 沿路(上)第二十七章 模糊(下)第十二章 殺戮(下)第六章 家酒(上)第六十七章 得將第二十四章 雪中(下)第一百十五章 開元登極第二十三章 神似(上)第六章 家酒(上)第十八章 命數(下)第九十八章 禮包師妃暄第三章 拜禮(下)第四十六章 投名狀第四十五章 入城第二十四章 雪中(下)第六十九章 魯妙子第四十二章 見面第六十八章 破賊第十二章 殺戮(下)第三十五章 勢成第五十一章 欽差第三十九章 聖旨第一百零四章 進蜀之定第一百零五章 李閥包圍網第二十六章 舍利(下)第十六章 說相(下)第二十一章 正義(上)第二十章 叢林(下)第六章 家酒(上)第八十章 大戰尾聲第七十八章 明局第五十五章 決斷千古臣第七十二章 石公無雙第七十四章 諸雄並起第七十一章 石之軒第八十章 大戰尾聲第二十九章 讖言(上)第四十五章 入城第四十七章 易縣第二十二章 沿路(下)第二章 明悟(下)第五章 小戰(上)第八章 餘杭(上)第二十一章 正義(上)第四十四章 會稽第一百十六章 今日殺得寧道奇第一百十一章 入主洛陽第一百零七章 大勢已成當化龍第一百二十二章 李世民授首第十章 消息(下)第八十四章 春意第五十五章 決斷千古臣第三十三章 夜戰第九十七章 宴中第二十章 正義(下)第八十章 大戰尾聲第八十三章 淡然入化第七十七章 陽謀第七十一章 石之軒第一百零八章 此時生子如天意第七章 鹽路(上)第三十三章 夜戰第二十二章 沿路(下)第九十四章 春江花月夜第六十章 蛻化第九章 水寇(上)第二章 明悟(上)第四十章 千古真相第八十二章 旖旎風光第九十一章 大婚第二十二章 沿路(上)第二十六章 舍利(上)第五章 小戰(下)第六章 家酒(下)第一百零七章 大勢已成當化龍第六十三章 唐王第七章 鹽路(下)第九十五章 送於聖上糧第二十章 叢林(上)第一百十二章 禮制第一百二十四章 萬事預備第五十八章 二郡第七十章 徐子陵第六十九章 魯妙子第一百零四章 進蜀之定第三十九章 聖旨第九章 水寇(上)第九十六章 宴前第二十三章 神似(上)第九十二章 財大氣粗千古一帝第一百零二章 萬民累大業第三十章 歌以詩傳(下)第四十八章 後宮計劃第三十一章 虯髯客(下)第九十九章 漢統興矣第五十三章 說人第三十四章 肉湯第三十章 歌以詩傳(下)第九十八章 禮包師妃暄
第二十二章 沿路(下)第二十二章 沿路(上)第二十七章 模糊(下)第十二章 殺戮(下)第六章 家酒(上)第六十七章 得將第二十四章 雪中(下)第一百十五章 開元登極第二十三章 神似(上)第六章 家酒(上)第十八章 命數(下)第九十八章 禮包師妃暄第三章 拜禮(下)第四十六章 投名狀第四十五章 入城第二十四章 雪中(下)第六十九章 魯妙子第四十二章 見面第六十八章 破賊第十二章 殺戮(下)第三十五章 勢成第五十一章 欽差第三十九章 聖旨第一百零四章 進蜀之定第一百零五章 李閥包圍網第二十六章 舍利(下)第十六章 說相(下)第二十一章 正義(上)第二十章 叢林(下)第六章 家酒(上)第八十章 大戰尾聲第七十八章 明局第五十五章 決斷千古臣第七十二章 石公無雙第七十四章 諸雄並起第七十一章 石之軒第八十章 大戰尾聲第二十九章 讖言(上)第四十五章 入城第四十七章 易縣第二十二章 沿路(下)第二章 明悟(下)第五章 小戰(上)第八章 餘杭(上)第二十一章 正義(上)第四十四章 會稽第一百十六章 今日殺得寧道奇第一百十一章 入主洛陽第一百零七章 大勢已成當化龍第一百二十二章 李世民授首第十章 消息(下)第八十四章 春意第五十五章 決斷千古臣第三十三章 夜戰第九十七章 宴中第二十章 正義(下)第八十章 大戰尾聲第八十三章 淡然入化第七十七章 陽謀第七十一章 石之軒第一百零八章 此時生子如天意第七章 鹽路(上)第三十三章 夜戰第二十二章 沿路(下)第九十四章 春江花月夜第六十章 蛻化第九章 水寇(上)第二章 明悟(上)第四十章 千古真相第八十二章 旖旎風光第九十一章 大婚第二十二章 沿路(上)第二十六章 舍利(上)第五章 小戰(下)第六章 家酒(下)第一百零七章 大勢已成當化龍第六十三章 唐王第七章 鹽路(下)第九十五章 送於聖上糧第二十章 叢林(上)第一百十二章 禮制第一百二十四章 萬事預備第五十八章 二郡第七十章 徐子陵第六十九章 魯妙子第一百零四章 進蜀之定第三十九章 聖旨第九章 水寇(上)第九十六章 宴前第二十三章 神似(上)第九十二章 財大氣粗千古一帝第一百零二章 萬民累大業第三十章 歌以詩傳(下)第四十八章 後宮計劃第三十一章 虯髯客(下)第九十九章 漢統興矣第五十三章 說人第三十四章 肉湯第三十章 歌以詩傳(下)第九十八章 禮包師妃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