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流放

而其中,兒英勇事蹟,更是叫李世民心情愉悅。

李世民先是昭示了漢王李元昌蠱惑太子李承乾謀反一事,該殺的殺,該流放的流放。

這次參與謀反的人,全部受到了應有的懲罰。

對於李承乾李世民終究是沒能忍下心來,只是廢黜太子之位,逐出長安。

而侯君集在戰場上便被秦壽擊殺,最終只是抄家,而後子女流放黔州。

接下來又是封賞,先是李靖父女二人、又是一衆武將。

李靖被封爲衛國公、李薰兒則是賜予雲勝將軍名號,封鎮軍大將軍。

當這一系列的封賞全部封賞完畢之後,李世民長出了口氣。

緩緩說道:“召設王爺進殿。”

“賜予封賞。”

此言既出。

文武百官皆是屏住呼吸,將視線移向殿門。

秦壽抖了抖衣襟,擡起腳步,一步步走進大殿內。

“兒臣李拜見父皇。”

秦壽拱手躬身,恭敬行禮。

李世民的眼中閃過一絲喜色,嘴角不自覺得上揚。

“免禮。”

說罷,李世民伸手接過木盤中的聖旨,正聲說道。

“你擒獲突利可汗、率軍支援長安,滅殺叛軍。”

“這一樁樁一件件,朕都看在眼裡。”

如此說着,李世民的嘴角又不自覺地揚起來了。

他的視線在大殿內掃過,心中得意極了。

你們都聽見了嗎?

這是朕的兒子,他足夠優秀,是朕的驕傲。

李世民頓了頓,又說道:“說吧,你想要什麼?

“朕一律都答應你。”

朕一律都答應你。

話音剛落。

大殿之內響起陣陣倒吸了涼氣的聲音。

好傢伙,陛下這口氣是不是太大了些。

一律都答應。

雖然他們也知道謠王爺不會提出什麼過分的要求,但陛下當着滿朝文武的面這麼說,難免有些託大了。

但轉眼一想,漫王爺不僅立下了赫赫戰功,在文才上依舊是冠絕長安,甚至就連釀酒這種雜事都能做的超出常人。

陛下會如此青睞於他,也不是什麼稀奇事。

這句話在立政殿內,李世民已經說過一次,而今再次提及,可見秦壽在他心中的地位已經是極高的存在了。

秦壽擰了擰眉。

說實話,他想要的太多了,而且李世民也給不了。

比如說電腦,比如說網絡。

就算不說這些高科技的東西,秦壽倒是很想提一句要不你把皇位給我坐兩天。

當然,這只是他心中惡趣味的想法。

別說是皇位了,就算是馬上要落在他頭上的太子之位,他現在都不想提出來。

思忖片刻之後,秦壽緩緩開口道:“兒臣斗膽問父皇,父皇準備給兒臣幾道封賞?”

“曜〜”

這話一說出來,滿朝文武徹底驚呆了。

這可真是一個敢說,一個敢問。

不愧是父子兩個。

陛下都說了一律答應,你還有心思惦記幾道封賞。

溼王爺這不是開玩笑呢?

而李世民在聽過這話之後,卻是樂了起來,他笑眯着眼,看向淡然的李設兒。

如是想到。

這就對了,這纔是溼兒該有的樣子。

如果秦壽什麼都沒問,直接就提出自己想要什麼,李世民反而覺得有些奇怪了。

只有想討價還價,能多從自己嘴裡摳出一點食,他就絕不會少摳。

這樣的性子,纔是他的孩子--秦壽。

李世民作出一副思索的樣子,慢慢說道:“朕想一想。”

“三道封賞如何?”

秦壽不卑不亢,道:“兒臣想要五道。”

此言落定,頓時叫朝上的官員腳下不穩,好幾個人差點摔倒在地。

你設王爺這是把朝廷當成什麼了?

當做店鋪,你去跟人討價還價來了?

但即便如此,李世民的態度卻讓衆人琢磨了起來。

他竟真的陷入了沉思,看起來似乎真的在考慮秦壽的話。

過了許久,李世民才擡起頭,說道:“不妥,最多四道,多一道朕都不答應。”

這一次,滿朝文武倒是神情正常了些。

皆是雙目無神地垂頭看着地面。

與其說是正常,或許用麻木更加貼切。

他們算是看出來了,這父子倆不是在討論封賞的問題,這是在聯絡父子感情你們父子倆愛怎麼滴怎麼滴吧。

秦壽自然也是懂得分寸的,當即答應了下來。

他拱了拱手,道:“既然父皇答應,那兒臣便斗膽跟父皇討賞了。”

李世民坐回皇位,擺擺手道:“免禮了,直接說吧。”

“你想要什麼。”

秦壽緩緩吐了口氣,而後說道:“兒臣第一道討賞,想叫父皇以朝廷之名義,組建醫藥協會,詳細的事宜,兒臣已在紙上寫明。”

“還請父皇過目。”

說着,秦壽便從懷中摸出一封信,遞到宦官手中。

當宦官將信呈到李世民面前時,後者卻是看也沒看直接收了起來,道:“朕知道了。”

“朕就猜到你小子會提出這麼個事,昨日已差人擬好聖旨,待朝會散去後,你奉旨行事便是。”

“不過關於孫思邈擔任總領事一事,朕不是很贊同。既然是你提出來的,朕倒覺得由你做着個總領事比較合適。”

醫藥協會的事宜,李世民昨夜便找大臣商議過了。

此事確實是一件造福大唐的事,而且一旦將醫藥協會興辦下去,那就等於朝廷將大唐的醫者全部牢牢握在手中了。

這麼一想,李世民自然不願意叫一個旁人做總領事。

秦壽也不強求,微微頷首道:“全遵父皇安排。”

接下來,秦壽又說道:“兒臣第二道討賞,想請父皇爲陣亡的兵士寫一道悼念詔,以慰藉這些爲大唐犧牲的英魂。”

李世民深呼吸了口氣,點頭道:“你心懷將士,朕心感甚慰,此詔朕一定會寫,朕不止要寫悼念詔,朕還要將這些陣亡的將士名字一一寫上去,張貼皇榜,舉國同哀。”

李世民如此看重這件事,倒是秦壽萬萬沒想到的。

他原以爲父皇早年征戰沙場,早已對這些生死看淡,可如今看來,並非如此。

秦壽躬身,又道:“兒臣的第三道討賞,請父皇爲軍隊多一道編列,賜號鐵鷹。”

編列軍隊,賜號鐵鷹。

第185章一絲落寞第413章 起鬨第35章差距第12章不尋常的戰力第278章 講究第68章親情第436章 沒有一點反應第187章是非之地第147章因急而亂第365章 厲害之人第463章 天不怕地不怕第409章 搶購第373章 偏心眼第292章虧本買賣了第168章驚訝第413章 起鬨第395章 議論紛紛第136章地頭蛇第506章 忍無可忍第290章香水多少錢第161章 仰慕者第271章瞭解扶桑文化第340章 我有分寸第497章 繼承爵位第113章辱我大唐顏面第287章故意爲之第326章 摳門第290章香水多少錢第501章 一起賞月第432章 蝴蝶效應第365章 進諫第443章 和親第59章狡詐惡徒第139章十分謙遜第248章 慘狀第60章錢款第381章 疲累的大腦第426章 熬藥第509章 急眼第457章 被人追殺第417章 喜笑顏開第304章寫藥方第163章 竹籤第235章真實性第213章 哀嚎第441章 明媚張揚第393章精銳第105章 覲見第156章 作惡多端第163章 竹籤第490章 功高震主第365章 進諫第460章 後果自負第74章含義第368章 低聲下氣第198章最重的刑罰第12章不尋常的戰力第59章狡詐惡徒第180章鬧瘟疫第297章黨派之爭第302章有人犯病第243章查驗一番第388章 報效國家第195章財富第489章 遺臭萬年第94章負心漢第487章 憤怒第234章包紮第235章真實性第435章 摸不着頭腦第28章英俊瀟灑之人第239章迎敵第299章恭敬行禮第317章屯糧食第444章 不摻和第485章 高人一等第267章故意刁難第340章 我有分寸第507章 雕蟲小技第166章奏樂第11章心裡不踏實第391章 猜對了第238章罵我第233章安穩第7章 巨獸蟄伏第218章顧忌第318章 從小就封王了第52章 犒勞第185章一絲落寞第360章 心照不宣第449章 太嚇人了第435章 摸不着頭腦第225章統治者第126章 待遇第453章 不可否認第251章 犧牲了第241章堅守的地界第422章 智商稅第261章熱鬧與歡喜
第185章一絲落寞第413章 起鬨第35章差距第12章不尋常的戰力第278章 講究第68章親情第436章 沒有一點反應第187章是非之地第147章因急而亂第365章 厲害之人第463章 天不怕地不怕第409章 搶購第373章 偏心眼第292章虧本買賣了第168章驚訝第413章 起鬨第395章 議論紛紛第136章地頭蛇第506章 忍無可忍第290章香水多少錢第161章 仰慕者第271章瞭解扶桑文化第340章 我有分寸第497章 繼承爵位第113章辱我大唐顏面第287章故意爲之第326章 摳門第290章香水多少錢第501章 一起賞月第432章 蝴蝶效應第365章 進諫第443章 和親第59章狡詐惡徒第139章十分謙遜第248章 慘狀第60章錢款第381章 疲累的大腦第426章 熬藥第509章 急眼第457章 被人追殺第417章 喜笑顏開第304章寫藥方第163章 竹籤第235章真實性第213章 哀嚎第441章 明媚張揚第393章精銳第105章 覲見第156章 作惡多端第163章 竹籤第490章 功高震主第365章 進諫第460章 後果自負第74章含義第368章 低聲下氣第198章最重的刑罰第12章不尋常的戰力第59章狡詐惡徒第180章鬧瘟疫第297章黨派之爭第302章有人犯病第243章查驗一番第388章 報效國家第195章財富第489章 遺臭萬年第94章負心漢第487章 憤怒第234章包紮第235章真實性第435章 摸不着頭腦第28章英俊瀟灑之人第239章迎敵第299章恭敬行禮第317章屯糧食第444章 不摻和第485章 高人一等第267章故意刁難第340章 我有分寸第507章 雕蟲小技第166章奏樂第11章心裡不踏實第391章 猜對了第238章罵我第233章安穩第7章 巨獸蟄伏第218章顧忌第318章 從小就封王了第52章 犒勞第185章一絲落寞第360章 心照不宣第449章 太嚇人了第435章 摸不着頭腦第225章統治者第126章 待遇第453章 不可否認第251章 犧牲了第241章堅守的地界第422章 智商稅第261章熱鬧與歡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