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辦公場所

而李淵在被李世民逼迫讓位之後,心懷不滿,就一直呆在太極殿內。

太極殿作爲皇帝的辦公場所,就意味着皇權,意味着正統。

李世民怎麼發的家,就不必詳述了,他最看重的,也就是正統二字。

因此李淵一日待在太極殿,李世民心裡就一直有一個疙瘩。

所以對裴寂下手,也即是對李淵的一個訊號。

聽聞此言,李世民心中瞭然,這是父皇徹底要搬出去的意思了。

當下應道:“兒皇明白。”

“只是裴寂德不配位,怕是宰相一位不太適合。”

李淵對此倒沒有什麼話說,只是點點頭道:“裴寂是你的臣子,你看着辦吧。”

“不說這個了,乾兒那小子最近在做什麼?”

“予倒是有段時間沒見過他了。”

提到李承乾,李世民眸中閃過一抹不悅,臉色如常道:“大概是在讀書吧。”

李淵點了點頭,道:“肯讀書還是好些。”

說着,李淵似是想到什麼,突然輕笑道:“說起來,謳兒這小子文采斐然,閒來無事倒是能與乾兒多交流。”

李世民笑着道:“父皇說的是。”

“對了,溼兒的寢宮是選了哪座殿?”李淵問道。

李世民猶豫片刻,嘆息道:“皇城中倒是沒有多餘的宮殿了。”

“我便在康平區爲他置辦了一座府邸。”

“哦?”李淵聞言微訝,疑惑道:“待我入住宏義宮後,你現在的東寢宮不就空出來了?”

“讓設兒住進去有何不妥?”

這話落定,滿堂寂靜。

東寢宮。

是李世民現在處理政務的地方。

往前推去,是李建成的太子寢宮。

李承乾所住的寢宮雖被稱爲東宮,但實則只是先前一座無名宮殿修繕而成的。

若論起正統,就只有李世民現在的寢宮,纔是真正意義上的東宮。

纔是太子真正應該居住的地方。

這些事,李淵何嘗不知?

但此時提及,不得不讓在座幾人都陷入沉思。

李府。

自從貞觀年間一來,李靖就很少帶兵征戰。

縱觀整個貞觀朝間,可以說李靖絕對是最懂分寸的大臣之一。

與侯君集不同,李靖爲人謙遜,並不恃寵而驕。

這一日,天微微亮時,戍守邊疆的李薰兒回府了。

李靖自然是滿心歡喜。

父女二人對而飲酒,暢談邊疆軍務。

李薰兒擅長戎馬廝殺,但對於軍政兵計方面卻顯得稍有不足。

略微有些惆悵地問李靖道:“爹,如今大漠那邊雖沒有動亂,但東.突厥卻是狼子野心,一直窺覦我大唐邊境。”

“突利可汗、鬱射設、蔭奈特勤等率所部投唐,但畢竟是外人。”

“若是這幾部團結一致起來,攻打北疆,怕是北疆頃刻間便會被攻陷。”

李靖沉思許久,嘆息道:“非我族類,其心必異。”

“這倒是個大問題,陛下前些時日倒是與我商議過征討突厥的想法,只是現在還未敲定。”

“想要征討突厥,委實不易。”

李薰兒咬了咬粉脣,目光堅毅道:“若陛下真有此意,女兒想與爹爹一同征戰。”

李靖聞言喜笑顏開,伸出手拍了拍李薰兒的肩膀,笑道:“不愧是我的女兒,有這份心思,爹爹很高興。”

“不過你剛從邊疆回來,軍政這些事我們先不講了。”

“你有去見過房家那丫頭嗎?”

李薰兒心氣兒高,性格清冷,在長安城能看上眼的朋友不多,也就房瑤漪能跟她相交甚好。

李薰兒笑道:“還沒,瑤漪還不知道我回來的消息。”

“哦,是如此啊。”李靖笑着點點頭道:“那房家那丫頭要成親的消息,你聽說了嗎?”

“什麼?”李薰兒蹭地一下站起身,杏眸微睜,一臉的難以置信,”這丫頭怎麼沒有書信於我。”

這可真是錯怪了房瑤漪,其實房瑤漪第一時間便寫了書信於她,只是還沒送達,李薰兒便從邊疆回來了。

李薰兒問道:“瑤漪要嫁的是哪家的公子?”

李靖略作思索,還是沒將秦壽皇子身份說出來,雖說在朝上這已經是公開的秘密。

但還沒有真正下詔前,是不能說出去的。

“秦壽。是個商賈,在西市開了家酒樓,叫渡酒肆。”

提起渡酒肆的酒,李靖不自覺咂了咂嘴,”渡酒肆的酒確實好啊。”

李薰兒蹙起英眉,商爲末尾的理念根深蒂固,她下意識覺得這個勞什子李安之是配不上瑤漪的。

怕不是有什麼難言之隱。

“爹爹,我去尋一下瑤漪。”

當下李薰兒提起紅纓槍,便要出門。

李靖知曉女兒與房瑤漪關係好,點了點頭,”去吧。”

但轉念一想,頓時覺得有些不對勁。

薰兒這丫頭去找房瑤漪,拿紅纓槍做什麼?

慌忙趕出門去。

卻只見李薰兒早已騎馬遠去。

李薰兒先是去了趟房府,卻被府內下人告知小姐一早出門去了。

心中疑惑,房瑤漪不在府上,想來應該是去了百香坊。

於是便一路趕往百香坊。

去往百香坊的路上,李薰兒正遇到在西市閒逛的蕭錯。

蕭錯是唐代二世祖中赫赫有名的老色批,當初死皮賴臉追求自己,給李薰兒整煩了,一腳把蕭錯踹進臭水溝裡。

惹得蕭錯那小子見到李薰兒就跟老鼠見了貓一樣,繞着走。

這不遠遠地剛看到李薰兒騎着馬過來,就要鑽進人羣裡。

誰知還是被李薰兒看到,一聲爆喝,嚇得蕭錯渾身一哆嗦。

“蕭錯”

李薰兒固然不待見蕭錯,此時喊他也是爲了瞭解下秦壽。

畢竟這小子喜歡玩樂嗜酒,既然秦壽是開酒樓的,說不準會知道一些。

“我且問你,你知不知曉渡酒肆的秦壽?”

“秦壽?”蕭錯微微皺眉,不知道李薰兒問他做什麼。

但轉念一想,秦壽與房瑤漪的婚事在即,這李薰兒想來應該是爲了打探李安之的底細。

蕭錯是不學無術外加好色了些,人也傻了些,但心眼並不壞。

再說李薰兒這脾氣他是知道的,他還真怕李薰兒一時衝動給把婚事攪黃了。

畢竟寧拆十座廟,不拆一樁婚。

蕭錯口吐蓮花,把秦壽誇成了此人只應天上有的形象。

“唉,薰兒你不知道啊。”

“我跟秦壽是拜了把子的交情,他認我一聲蕭大哥,我認他一聲李小弟。”

李薰兒自然不會全信蕭錯的鬼話,但也不會全盤否決。

尤其是聽到蕭錯最後一句話,頓時英眉緊蹙。

第414章 誤殺第323章 需求大第266章非常的後悔第179章尊重第175章獎勵第293章穿越者第357章 防患於未然第239章迎敵第459章 正兒八經的親爹親孃第471章 不識擡舉第258章節節敗退第486章 好拿捏第101章露出舒心的笑第228章防備之資第275章物資款第223章好勝心第192章攻勢第438章 肉麻第55章熟悉流程第123章名字透露出去第247章 不知天高地厚第436章 沒有一點反應第142章補救的機會第421章 報喜第23章尋開心第59章狡詐惡徒第245章衝在前鋒第105章 覲見第406章 賦稅第66章沒談過戀愛第48章誇了一首詩第399章 親戚關係第305章喜悅第46章啞巴第211章 斟茶倒水第472章 無語第483章 滴血認親第508章 大功告成第51章 何其聰慧第238章罵我第244章出了口惡氣第218章顧忌第364章 心甘情願第114章接旨第252章 第一花魁第218章顧忌第326章 摳門第278章 講究第26章毫不在意第476章 煙火之味第86章動手第207章成果第429章 一起扛第288章告訴你們也無妨第25章來陪我下把棋第288章告訴你們也無妨第4章 遺願清單兩件事第96章討教第91章若有若無的聲音第297章黨派之爭第462章 慈眉善目第7章 巨獸蟄伏第316章優秀第411章 性情大變第504章 大仇得報第36章背後指使的人是誰第458章 加大了籌碼第453章 不可否認第368章 低聲下氣第57章做得隱蔽第303章脈象第71章風流倜儻第317章屯糧食第454章 老規矩第115章顧忌第217章大放異彩第155章 奏本第283章氣息撲面而來第201章埋怨第80章致命打擊第205章先猜一猜第368章 低聲下氣第293章穿越者第121章這怎麼會呢第364章 心甘情願第311章 調理腸胃第89章水生香調第274章惱羞成怒第118章 取笑第313章 洗刷恥辱第199章貴人第52章 犒勞第469章 沒糧食了第208章習兵法第225章統治者第155章 奏本第462章 慈眉善目第90章第一才女第318章 從小就封王了第219章勝券在握
第414章 誤殺第323章 需求大第266章非常的後悔第179章尊重第175章獎勵第293章穿越者第357章 防患於未然第239章迎敵第459章 正兒八經的親爹親孃第471章 不識擡舉第258章節節敗退第486章 好拿捏第101章露出舒心的笑第228章防備之資第275章物資款第223章好勝心第192章攻勢第438章 肉麻第55章熟悉流程第123章名字透露出去第247章 不知天高地厚第436章 沒有一點反應第142章補救的機會第421章 報喜第23章尋開心第59章狡詐惡徒第245章衝在前鋒第105章 覲見第406章 賦稅第66章沒談過戀愛第48章誇了一首詩第399章 親戚關係第305章喜悅第46章啞巴第211章 斟茶倒水第472章 無語第483章 滴血認親第508章 大功告成第51章 何其聰慧第238章罵我第244章出了口惡氣第218章顧忌第364章 心甘情願第114章接旨第252章 第一花魁第218章顧忌第326章 摳門第278章 講究第26章毫不在意第476章 煙火之味第86章動手第207章成果第429章 一起扛第288章告訴你們也無妨第25章來陪我下把棋第288章告訴你們也無妨第4章 遺願清單兩件事第96章討教第91章若有若無的聲音第297章黨派之爭第462章 慈眉善目第7章 巨獸蟄伏第316章優秀第411章 性情大變第504章 大仇得報第36章背後指使的人是誰第458章 加大了籌碼第453章 不可否認第368章 低聲下氣第57章做得隱蔽第303章脈象第71章風流倜儻第317章屯糧食第454章 老規矩第115章顧忌第217章大放異彩第155章 奏本第283章氣息撲面而來第201章埋怨第80章致命打擊第205章先猜一猜第368章 低聲下氣第293章穿越者第121章這怎麼會呢第364章 心甘情願第311章 調理腸胃第89章水生香調第274章惱羞成怒第118章 取笑第313章 洗刷恥辱第199章貴人第52章 犒勞第469章 沒糧食了第208章習兵法第225章統治者第155章 奏本第462章 慈眉善目第90章第一才女第318章 從小就封王了第219章勝券在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