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養育千萬百姓的果實

杜荷有些疲乏的返回杜府,這幾天在李世民的協助下,他接見了幾位水軍將領,想尋找一位經驗豐富的水軍將領,負責遠航事情。

然而卻是大失所望,唐朝軍事之強,遠邁前朝,即便華夏最缺的戰馬也有百萬匹,行軍時,便是步卒也能分到馬匹代步,增加行軍速度。如此軍備,即便是漢朝也不具備,可見唐朝軍事實力之強。

可唐朝的重心在於西域、漠北,對於東方的海域全無征伐之念,水軍與陸軍比較起來,有着天淵之別。個別的水軍將領還是當年李孝恭南征蕭銑、輔公祏時,留下來的,而且還都轉爲陸軍將校了,多年不接觸水戰,對於如何在海上求生,如何在海上遠行,那是一切不通,懂得還不如他這個半吊子,實在爲難。

杜荷心底也知道,自己是過於苛刻強求了,航海事業真正興旺於唐中時期,初唐還在摸索的時候,沒有經驗豐富的人才在情理之中,但是他更清楚在海上遠行,一個出色的船長是多麼的重要。

“看來只能一步一步的來走了,沒有經驗就從不斷的累積中增加吧!不強求一口氣跑到美洲大陸,與印第安人交往,先在亞洲這個海域開拓航道,等熟悉一切以後,再南下西洋駛往美洲大陸。”

想來想去,這已經是最好的方法了。

杜荷走進了府邸,步行至大堂,意外的見兩位愛妻正圍着一個盤子在議論紛紛,再商議着什麼,連杜荷進來也沒有發現。

“長樂姐姐,這是什麼東西?”李雪雁拿過盤子裡的一片切成薄薄的近似蘋果肉般的粉紅果實,輕輕咬了一口,噶幾噶幾的,脆甜可口,讓喜歡吃甜食的她,美的眼睛都眯了起來。

“我也不知,果實我吃過不少,但這種的,我見都未見過!”長樂是李世民最疼愛的寶貝女兒,有什麼稀奇古怪的東西食物,李世民一但收到,第一件事就是讓人送一些給長樂,即便是已經嫁過來了,這份疼愛也不減分毫,一但收到他國進貢的古怪東西,依舊會讓人送到杜府來。對於稀奇古怪的東西,她見得實在不少,但面前這罕見的果實卻讓她輕皺秀眉,說不出出處。

“再說什麼呢!”杜荷笑着走到了近前,目光落在那盤吸引着兩位愛妻的果實上,呆了呆,好熟悉,那粉紅的果肉似乎勾動了心底深處的某些記憶。

長樂微笑着迎了上來道:“武家二姑娘送來的稀罕玩意,是什麼說不上來,但味道不錯,甜甜脆脆的,很是可口,相公嚐嚐……”

她拿過一塊果肉,笑吟吟的喂向了杜荷。他們感情深厚,成親多年,但並沒有任何生分,類似事情,常常出現。

杜荷腦中浮現武媚孃的笑臉姿容,心道:“她回來了?抽個時間去看看,多時不見,怪想念的!”面對長樂遞來的果肉,笑着張口含過,“咔嚓”一咬,整個人徹底的呆住了,心中翻起了滔天巨浪,驚呼道:“這……這是紅薯?”

他嘴巴一張,口中的果肉也掉在了地上。

“怎麼了?這叫紅薯?”長樂莫名的看着愛郎,與李雪雁互望一眼,彼此眼中皆露着憂色。自己的愛郎向來沉着冷靜,這種驚駭的表情是很難見到的。

杜荷不答,上前兩步,抓過兩塊果肉,認真咬着,嘗着味道,那種感觸確確實實是紅薯,而且是澱粉高的紅心紅薯。

紅薯這種農作物在鄉下常見,杜荷小時候就在鄉下吃過,節假日跑到地裡挖幾個,在溝邊洗了直接生吃,只是後來回到了城裡,也就沒有機會吃到了,偶爾吃的都是路旁小販賣的烤熟的。

如今在盤子裡盛的紅薯,已經去了皮,切成片,故而只覺得眼熟,壓根沒有想到那果肉會是紅薯,直到吃在嘴裡,那久違的感覺告訴他果肉正是童年時常吃的紅心紅薯。

呆了半響,杜荷叫喝了一聲:“紅薯,了不得的東西,長樂、雪雁,我去找媚娘,哈哈,假若幸運,你們夫君將要立下萬世功勳了……”

長樂、雪雁還未反應過來,杜荷的身影已經消失在大堂了,遠處隱隱約約傳來了杜荷大笑的聲音,不明所以。

杜荷眼中閃着異彩,心底完全讓可能發生的事情而狂喜。

紅薯是他老家人的叫法,不同地區人們對它的稱呼也不同,河南人稱其爲紅薯,上海人和天津人稱其爲山芋,山東人稱其爲地瓜,江蘇南部稱其爲山芋,徐州地區稱其爲白芋,陝西人稱爲紅芋,四川人和貴州人稱其爲紅苕,北京人稱其爲白薯,江西人稱其爲番薯。

紅薯是寶,它的存在養活了千萬華夏百姓,即便是至今也有人稱大清王朝爲番薯王朝。

這不是沒有道理的。

杜荷是歷史學畢業,對於這一點有過了解。

那是在萬曆年間的事情了,萬曆六年,當張居正以福建爲試點,清丈田畝、登記戶籍、推行一條鞭法時,來自這個南方省份的消息讓他驚詫莫名、悲意頓生:洪武二十六年全國性人口普查時,福建已有八十一萬餘戶,近四百萬口,但經過兩百年的“生齒漸繁”,這個省份的在冊臣民,僅僅剩餘了五十一萬戶,近一百八十餘萬口。

戶口的急劇萎縮,固然出於民間的隱匿瞞報,也折射了這個省份的尷尬境況。令人驚訝的是,又二百餘年後,清道光十四年,福建依舊災荒不斷、瀕臨破產,它的在冊人口卻達到空前的一千五百餘萬,增長九倍以上。與此同時,全國性戶口也激增七倍左右,達到了驚人的四億。

這其中的關鍵就在於毫不起眼的番薯。

這一點有史爲證!

萬曆二十一年,明朝一位叫陳振龍的人從呂宋島引進了一種叫“朱薯”的農作物,並且在四個月後,引種成功,改名番薯。

且在次年,福建南部遭逢大旱。《漳州府志》記載:“野草無青,禾無收,餓民遍野”。當時福建巡撫金學曾當機立斷,曉諭閩南各縣廣爲栽植番薯。短短几個月之後,番薯大獲豐收,饑民“足果其腹、災不爲荒”。

只是幾個月的時間,番薯的存在就解決了一次災荒,可見番薯之威。

福建這裡隸屬嶺南,丘陵縱橫、紅土處處,只有小片平原和盆地可以種植稻米;不僅田狹民稠,並且土地貧瘠、零碎,自從“禁海令”頒行以來,災荒、饑饉、產米不敷、民生蕭條……種種苦難充斥民間,不絕史冊。

但因爲番薯的存在,饑饉漸漸淡出了福建。

關鍵在於番薯粗生賤養,即使“地屬沙土”也能成活,更不必說丘陵地、紅土地了;它淺埋土中,風雨不能侵蝕,兼抗乾旱;產量極高,上地一畝約收萬餘斤,中地約收七八千斤,下地約收五六千斤……如此驚人的常量很快成爲這個省份此後五百年的民生象徵。

也許是因爲番薯太過低賤,並不爲江南地區接受,成爲了一大憾事。

可在康熙朝時,爲斷絕東南諸省對臺灣的供應,清政府下達遷海令。船隻、房屋、稻禾一概焚燬之外,沿海居民全部向內地山區遷移,“違者立斬不赦”。在持續二十餘年的遷海中,千萬難民如同牲畜,眼神灰濛濛地走向深山,死亡載道者以數十萬計。

就在這種災難的生活中,番薯再度成爲萬千災民的救星,閩西、江西、廣西乃至安徽,從此處處可見象徵苦難的淡紫色番薯花。

如果說,在遷海時期,“哭聲震天”、溝壑以死的景象比比皆是的話,那麼,不久後另一次規模更大、持續時間更長的西遷,則似乎包含了微茫的希冀。康熙三十三年,清聖祖下《招民填川詔書》,啓動了“湖廣填四川”的移民浪潮。在幾十萬湖廣貧民之外,江西、廣東、陝西……多達十餘個省份的僱農佃農、無業遊民,也紛紛加入了西遷的行列。這次遷徙,涉及幾百萬人,跨度近百年,而在浩蕩的人流中,包含了上百萬的客家人,將番薯帶進了遙遠的四川。

此時番薯已遍佈了長江以南的任何一個角落,並且開始想黃河流域進發。

此後的百年裡,番薯遍佈整個大清,成爲了餐桌上的主食,因爲它的存在,餓殍遍野的景象,似乎漸漸淡出生民的視野。

番薯養活了千萬中國百姓,番薯的存在讓清朝的人口,以恐怖的速度直線上升,儘管人再多,因爲有番薯,清帝國也養的活。

故而有番薯造就了大清國一說,也有的直接將大清國成爲番薯帝國。

最最讓杜荷在意的還是番薯在中國是不存在的,它只生存於美洲大陸的熱帶地區,由印第安人人工種植成功。哥倫布初見西班牙女王時,曾將由新大陸帶回的番薯獻給女王,西班牙水手又將番薯傳至菲律賓。在明朝萬曆年間,從當時的西班牙殖民地呂宋引進中國。

這是杜荷腦中存在關於番薯的引進記載,但如今是唐朝,唐朝出現了番薯,這意味這什麼,不言而喻。

杜荷覺得自己的心都隨之顫抖。

第39章 美人沐浴第41章 你不要我,我要你第18章 險勝第42章 兵器論第34章 危機來臨第37章 杜荷的無解奇招第19章 俯首認罪第73章 佈局開始第47章 千里追殺第51章 插手兇案第19章 西南、東北之事第52章 左擁右抱第53章 餘孽未平第72章 情深意重第27章 勸降高昌第39章 同塌而眠第32章 與其勝,不如敗第34章 利在千秋萬代之事第51章 吐蕃軍神之死第13章 史上第一種熱兵器誕生第50章 痛下殺手第41章 神來一箭第50章 可不可以叫老公第20章 貌若天仙第12章 棋子第53章 偷雞不成蝕把米第11章 杜荷的書法第36章 出征在即第79章 萬事皆定第7章 疏比堵更毒第33章 陰太子一下第57章 詭異的紅斑第11章 薛延陀的軍事會議第17章 我想習武第11章 寫不來,直說嘛第53章 隱龍谷第18章 光明正大的“吸毒”第55章 勝負已定第60章 可怕的念頭第17章 神勇杜荷,借刀殺人第53章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第37章 一切由你來處理第32章 定高昌第33章 一鳴驚人第9章 武媚娘撒嬌了第34章 真正的幸福第14章 一招敗薛禮第39章 熊心豹子膽第60章 再會武媚娘第53章 餘孽未平第25章 異族良將的吶喊第18章 全新的房遺愛第12章 孔穎達拜師第24章 武家二少第70章 愧疚難安第55章 勝負已定第23章 我有十萬天兵第4章 父愛母愛第30章 拿下侯君集的使者第6章 萬事俱備第46章 血腥手段第31章 杜荷是美女的偶像第43章 試刀第2章 抵達薛延陀汗庭第47章 去青樓第7章 田獵大會開幕第43章 提議閱兵第24章 教訓兔兒爺第8章 盜帥留帖第30章 下藥與暗殺第40章 初臨戰陣第39章 李世民自嘲一問第50章 返回長安第55章 破案的關鍵第66章 武媚孃的情懷(上)第3章 跟李世民對着幹第3章 詭異之心第58章 疫病第18章 熟悉的身影第52章 溫柔鄉第10章 奇遇第27章 齊王、二武,王八綠豆,對眼了第35章 大軍迫近第11章 招牌笑容第12章 長孫老狐狸再使陰招第2章 房謀杜斷第14章 滔天的烈焰第32章 集小人、狡猾、陰毒一身的人才第45章 被跟蹤了?第40章 水中搏虎第20章 目的達成第31章 杜荷是美女的偶像第53章 風流才子第78章 應得的懲罰第26章 夜盜明珠第1章 臨盆之日第31章 流言攻勢第2章 杜荷改變大唐的決策(中)第19章 最後的殺手鐗
第39章 美人沐浴第41章 你不要我,我要你第18章 險勝第42章 兵器論第34章 危機來臨第37章 杜荷的無解奇招第19章 俯首認罪第73章 佈局開始第47章 千里追殺第51章 插手兇案第19章 西南、東北之事第52章 左擁右抱第53章 餘孽未平第72章 情深意重第27章 勸降高昌第39章 同塌而眠第32章 與其勝,不如敗第34章 利在千秋萬代之事第51章 吐蕃軍神之死第13章 史上第一種熱兵器誕生第50章 痛下殺手第41章 神來一箭第50章 可不可以叫老公第20章 貌若天仙第12章 棋子第53章 偷雞不成蝕把米第11章 杜荷的書法第36章 出征在即第79章 萬事皆定第7章 疏比堵更毒第33章 陰太子一下第57章 詭異的紅斑第11章 薛延陀的軍事會議第17章 我想習武第11章 寫不來,直說嘛第53章 隱龍谷第18章 光明正大的“吸毒”第55章 勝負已定第60章 可怕的念頭第17章 神勇杜荷,借刀殺人第53章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第37章 一切由你來處理第32章 定高昌第33章 一鳴驚人第9章 武媚娘撒嬌了第34章 真正的幸福第14章 一招敗薛禮第39章 熊心豹子膽第60章 再會武媚娘第53章 餘孽未平第25章 異族良將的吶喊第18章 全新的房遺愛第12章 孔穎達拜師第24章 武家二少第70章 愧疚難安第55章 勝負已定第23章 我有十萬天兵第4章 父愛母愛第30章 拿下侯君集的使者第6章 萬事俱備第46章 血腥手段第31章 杜荷是美女的偶像第43章 試刀第2章 抵達薛延陀汗庭第47章 去青樓第7章 田獵大會開幕第43章 提議閱兵第24章 教訓兔兒爺第8章 盜帥留帖第30章 下藥與暗殺第40章 初臨戰陣第39章 李世民自嘲一問第50章 返回長安第55章 破案的關鍵第66章 武媚孃的情懷(上)第3章 跟李世民對着幹第3章 詭異之心第58章 疫病第18章 熟悉的身影第52章 溫柔鄉第10章 奇遇第27章 齊王、二武,王八綠豆,對眼了第35章 大軍迫近第11章 招牌笑容第12章 長孫老狐狸再使陰招第2章 房謀杜斷第14章 滔天的烈焰第32章 集小人、狡猾、陰毒一身的人才第45章 被跟蹤了?第40章 水中搏虎第20章 目的達成第31章 杜荷是美女的偶像第53章 風流才子第78章 應得的懲罰第26章 夜盜明珠第1章 臨盆之日第31章 流言攻勢第2章 杜荷改變大唐的決策(中)第19章 最後的殺手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