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一首詩

蕭瑀是虔誠的佛教信徒,見杜荷越鬧越不像話,心中也燃起了火,坐不住的走上來,“杜將軍,適可而止吧!孔秀所作所爲,確實是混賬之極。然納言法師未必知道此事……如此安排卻有不當,可不知者,不爲罪。”

納言多年的修生養姓,早已在銅臭中消磨殆盡,面對杜荷一波波的攻勢,已經無法維持一顆理智的腦袋,思維短路,經過蕭瑀這一提醒,眼中一亮,忙道:“一切皆是貧僧的過錯,孔施主佈施大方,貧僧只以爲他是虔誠的信徒,誰知卻是如此……阿彌陀佛……”

蕭瑀站出來杜荷一點也不意外,反之他等的就是這一刻。

面對這位以年過六旬的老者,杜荷先行了一個晚輩之禮,隨即道:“原來如此,但我還要問了。在大師心中,信徒的貢獻是表現在什麼地方?”

納言道:“自然是虔誠之心……”

“好一個虔誠之心,不知大師說這話時,臉會不會紅?”杜荷厲聲道:“既然是虔誠之心,在下依舊那一問,孔秀有什麼資格高坐這臺上?不否認他捐贈的香油錢遠遠在其他信徒之上,但他家財萬貫,所捐贈的香油錢在他身上不過是九牛一毛,根本不值得一提。可萬千百姓捐贈的香油錢卻是一滴血一滴汗賺來的,雖然不多,但論價值論意義遠遠在孔秀之上。論虔誠之心,亦是相同,而孔秀卻高高的坐着,百姓卻低低的站着?你又怎麼說?”

“這……”納言再一次讓杜荷問倒,無言以對。

這個時候,臺下默然無語,偏向杜荷的心已經越來越重的。

這也是杜荷的高明之處,他的落腳點處處像百姓考慮,自然能夠贏得百姓的贊同。尤其是杜荷認可他們憑藉血汗賺來的錢時,更是有一種得遇知己之感。

“孔秀……”杜荷再一次叫了這個名字,也覺得有些對不起這位殲商,他湊的太巧合了。若不是他的存在,自己想要打破僵局絕對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只是隨着這件事的發生,孔秀臭名估計要傳遍天下了。不過,既然要做殲商,就應該有了這個覺悟。

孔秀苦着臉上前了一步,擺出了一副已經豁出去一切的表情,心頭滴血,我招誰惹誰了。

“說說你來弘福寺受到的待遇?也就是寺裡的和尚是怎麼招待你的?”杜荷腦中閃現出一個典故,“坐,請坐,請上坐;茶,上茶,上好茶。”

同樣是關於和尚寺廟的,大文豪蘇東城平生喜歡訪僧問禪,有一次脫掉官服,換上便衣到某座寺廟中去遊玩拜會。這座廟的方丈看到來人貌不出衆,穿戴尋常,坐在自己位子上沒有動,只是懶洋洋地擡手讓小和尚給他看座,算是打了個招呼:“坐,茶。”

蘇東城看到方丈如此慢待自己,有些不高興,便想戲弄一下這個以衣冠取人的僧人,於是吩咐站在一邊的小和尚:“取善簿來。”意思是要佈施一些香火錢。善簿取來以後,蘇東坡當着方丈的面,提筆寫道:香火錢一百兩。方丈在旁邊伸着脖子看到,心中一喜,熱情地站了起來:“請坐。”又吩咐小和尚:“上茶。”

蘇東城一笑,又在善簿上落款:東城居士蘇軾。那方丈一看嚇了一跳,他沒想到眼前這個看似尋常的人居然是名動天下的大學士蘇軾,急忙向他深施一禮,滿臉堆笑地說:“請上坐。”又急忙吩咐:“快快,上好茶。”

這也就是狗眼看人低了。

納言重利,杜荷斷定,孔秀來弘福寺受到的待遇絕對不一樣。

孔秀道:“我以行商爲主,也不怎麼來寺廟參拜,但每次來納言法師都會親自接待,請我去他禪房喝茶。”

杜荷一笑:“什麼茶?”

孔秀如實道:“龍井茶,而且還是最貴的雨前龍井,那茶我都不捨得買來喝。”

他的話,讓臺下的百姓議論紛紛。

納言平曰參禪禮佛,主持寺廟的大多都是慧空,諸多百姓想見一面都難,孔秀作爲一個殲商,卻能到方丈室與納言對坐聊天。如此不公平的待遇,讓所有的百姓生出了不滿。

杜荷笑臉對着納言:“不知法師又怎麼解釋此事?百姓誠心只因給的錢少,不聞不問。孔秀是個殲商,但因爲給的錢多,便能夠得到親自接見,而且還有上等的龍井茶招待,不知法師所說的虔誠之心,到底體現在哪?”

納言無話可說,其他高臺上的和尚,也沉默不語。

其實這的人的通病,不可避免的,其他寺廟也是一樣,他們都有各自的大顧客,爲了留住這些大顧客,親自接待是不可避免的,然而在這個時候說出來,意義完全不一樣了。

這也是杜荷的高明之處,在杜荷心中,佛家最難辯駁的關鍵在於將問題的所在都放在了虛無縹緲的未來。

也就是衆生平等的因果關係。

前世種善因,今世得善果。惡人作惡,之所以能夠繼續爲非作歹,是因爲時候未到。好人受到了惡報,是因爲上輩子作惡,這輩子懲罰,想要避免就需要不斷的信佛,不斷的種善因。

正是因爲這一切都是虛無縹緲的事情,故而也沒有人得出正確的答案,也就無法以言語來解釋這個問題。

一開始杜荷打算利用佛法的漏洞發難,將所有的和尚都給駁倒。但他很快就發現了錯誤,他對於佛教的認識,僅限於耳熟能詳的幾句,而且都是不求甚解,從字面上理解意思。

就比如第一句的“衆生平等”,險些出了大丑。

接下來杜荷自然是學乖了,跟一羣和尚比佛法,那是茅坑裡點蠟燭……找死。

於是,他改變了方法戰術,不再舍長取短,抓着孔秀這一點,窮追猛打,將弘福寺裡的這羣賊和尚的嘴臉都逼出來。

蕭瑀驚疑的望着納言,心中也漸漸懷疑起了納言:“大師,這究竟是怎麼回事?”

誠然蕭瑀確實與杜荷的父親杜如晦有着矛盾,但那都是因爲皇帝更替不可避免的事情。蕭瑀是李淵的心腹,而杜如晦是李世民的心腹,李世民在兩人之間的取捨是很明顯的。

蕭瑀本人作爲凌煙閣二十四大臣之一,以正直剛烈而揚名。他雖是佛教最虔誠的信徒,但爲人卻是值得信任的君子,一是一,毫不做作,將他拉攏過來,也是杜荷計劃中最重要的一步。

杜荷見蕭瑀問納言,搶先道:“其實一切都在一首詩中……”

他揚起了手中的筆,將自己瞎編的一首詩寫在了早已準備好的硬紙上。

龍飛鳳舞,自從領悟武道之境以後,杜荷的字也有十足的進步,正如他所想的一樣,萬事萬物,萬變不離其中。武功的境界與書法的境界,可以聯繫在一起的。

提筆罷,杜荷從腰間摸出了一把明晃晃的飛刀,將硬紙往天上一拋,飛刀也跟着脫手而出。

“嗖”的一聲,飛刀帶着桌面大的硬紙往斜上方疾射飛去。

“咚!”

飛刀穩穩的刺入了不遠處的正殿木樑上,硬白紙隨風而動,六行詩句出現在所有人的眼中:

入寺拜佛香燭三支米一斗,僧人待客豪華小院龍井茶;談天說地一燃兩根龍涎香,論佛法會門縫斜眼看扁人;佛說衆生平等盡謊言可笑,僞僧無度揮霍百姓錢可恨!

杜荷並沒有什麼作詩的天賦,偶爾驚世之作也是抄襲後人的。而今曰七拼八湊,還真讓他湊成了一首詩,雖然不怎麼樣,不倫不類,有些庸俗。但恰是如此,一字一句,簡單易懂,就算是不識字的百姓,聽身旁人唸了一遍,也知道其中的意思。

杜荷高聲道:“聽聞長安第一寺廟弘福寺召開法會,今曰杜某與妻子、小姨子也想來湊個熱鬧。杜某不信佛,但長樂卻說來到了寺廟,不管信不信,靈不靈,都要拜一拜,爲家人祈福。我去買香,卻讓香的價格嚇了一跳,還爲此打了一架。據我瞭解,香很便宜,一紮二十根二個、銅錢,而在這弘福寺一紮三根,卻也要兩個銅錢,價格相差六七倍之多。一個純銅小佛像,做工一樣。外邊賣兩百錢,而寺廟裡的卻要賣一個銀餅,差價是五倍,也就是八百錢銀子。這差價可以供百姓生活兩個月。這還是小物件,至於大物件的價格就更離譜,更嚇人了……”

“當時我覺得奇怪,寺廟裡的經濟來緣主要是香油錢,何必需要這種手段牟取暴利,一羣和尚僧人,要那麼多錢幹什麼?但很快我明白了……”他手指着辯機道:“是這位叫辯機的高僧給我解了惑。他將我帶去他住的地方聊天……那待客的院子,比一般的王府還要豪華……有些地方甚至連皇宮都比不上……還有上等的龍井茶,聊天的時候,還要點上昂貴的龍涎香,一根還不夠,要兩根……我承認,我有些嫉妒……這種生活,我是羨慕極了,不說是我,相信就算是我們大唐的皇帝陛下也會眼紅的,就算是他也不如這羣和尚過的奢侈瀟灑……”

()

第21章 求籤第30章 狼子野心第12章 長孫老狐狸再使陰招第1章 什麼也不是第53章 太子哥,悲劇了第16章 朝堂舌戰第14章 上元猜謎第4章 最陰險的還是李世民第37章 火爆女第26章 爲國效力,萬死不悔第10章 割地賠款(上)第33章 出征、算計第35章 搞個球隊玩玩第54章 大膽假設第41章 武媚孃的來襲第72章 情深意重第10章 神駒逞威第20章 作戰失敗第12章 一計服衆第33章 生爲大唐人,死爲大唐鬼第33章 看了李世民的笑話第28章 無我之境第69章 是你做的嗎?第65章 愛國家,但更愛他第17章 急不可耐第75章 太原王氏第9章 得了花柳病的和尚第10章 無上醫德第20章 “天可汗”是個屁第7章 伏擊取勝第20章 “天可汗”是個屁第10章 給你當帳下小兵第7章 杜二郎版舌戰羣儒第62章 借刀殺人第13章 才女駕臨第18章 擒敵第26章 痛打二武第16章 星星峽夜話第40章 不是冤家不聚頭第37章 飛翔第35章 李雪雁的怨念第20章 嫁禍盜帥第5章 毒與疫病第43章 讀過《三國演義》的好處第36章 以寡敵衆第20章 定計第55章 勝負已定第21章 收得薛仁貴第34章 危機來臨第26章 勝負天定第54章 餘孽齊聚第29章 我有兩策,可破吐蕃第29章 人工呼吸第33章 杜荷腎虧!第14章 房遺愛請罪第65章 相互算計第50章 石破驚天的消息第36章 約會第16章 對戰羅通第34章 侯君集的最後發威第48章 功居第一?第25章 最原始最笨的戰術第52章 打草驚蛇第3章 仁義道德值錢嗎?第11章 鬧鬼了第14章 一代宗師——杜荷第10章 魚餌、冤大頭——杜荷第41章 不招人嫉是庸第28章 重要的密探第5章 滿口道德的李承乾第5章 李世民立太子的關鍵第3章 跟李世民對着幹第36章 約會第49章 杜荷的寬宏大量第23章 杜荷手癢了第12章 激烈的爭鬥第17章 攻防血戰 三將逞威第22章 長樂的心事第69章 是你做的嗎?第50章 洞房花燭夜第32章 另類的激將法第24章 踏月、留香第42章 兇殺案件 悲劇的辯機第4章 原來是她第74章 計策實施第22章 禮物第38章 只有一條路可走第32章 另類的激將法第11章 割地賠款(下)第47章 長孫皇后第26章 被戰敗嚇死的高昌王第27章 令人沉迷的背影第47章 長樂霸氣外露第21章 收得薛仁貴第12章 長相思第34章 房遺愛歸來第34章 馬球盛行第32章 燒不起來的三把火第13章 史上第一種熱兵器誕生第20章 定計
第21章 求籤第30章 狼子野心第12章 長孫老狐狸再使陰招第1章 什麼也不是第53章 太子哥,悲劇了第16章 朝堂舌戰第14章 上元猜謎第4章 最陰險的還是李世民第37章 火爆女第26章 爲國效力,萬死不悔第10章 割地賠款(上)第33章 出征、算計第35章 搞個球隊玩玩第54章 大膽假設第41章 武媚孃的來襲第72章 情深意重第10章 神駒逞威第20章 作戰失敗第12章 一計服衆第33章 生爲大唐人,死爲大唐鬼第33章 看了李世民的笑話第28章 無我之境第69章 是你做的嗎?第65章 愛國家,但更愛他第17章 急不可耐第75章 太原王氏第9章 得了花柳病的和尚第10章 無上醫德第20章 “天可汗”是個屁第7章 伏擊取勝第20章 “天可汗”是個屁第10章 給你當帳下小兵第7章 杜二郎版舌戰羣儒第62章 借刀殺人第13章 才女駕臨第18章 擒敵第26章 痛打二武第16章 星星峽夜話第40章 不是冤家不聚頭第37章 飛翔第35章 李雪雁的怨念第20章 嫁禍盜帥第5章 毒與疫病第43章 讀過《三國演義》的好處第36章 以寡敵衆第20章 定計第55章 勝負已定第21章 收得薛仁貴第34章 危機來臨第26章 勝負天定第54章 餘孽齊聚第29章 我有兩策,可破吐蕃第29章 人工呼吸第33章 杜荷腎虧!第14章 房遺愛請罪第65章 相互算計第50章 石破驚天的消息第36章 約會第16章 對戰羅通第34章 侯君集的最後發威第48章 功居第一?第25章 最原始最笨的戰術第52章 打草驚蛇第3章 仁義道德值錢嗎?第11章 鬧鬼了第14章 一代宗師——杜荷第10章 魚餌、冤大頭——杜荷第41章 不招人嫉是庸第28章 重要的密探第5章 滿口道德的李承乾第5章 李世民立太子的關鍵第3章 跟李世民對着幹第36章 約會第49章 杜荷的寬宏大量第23章 杜荷手癢了第12章 激烈的爭鬥第17章 攻防血戰 三將逞威第22章 長樂的心事第69章 是你做的嗎?第50章 洞房花燭夜第32章 另類的激將法第24章 踏月、留香第42章 兇殺案件 悲劇的辯機第4章 原來是她第74章 計策實施第22章 禮物第38章 只有一條路可走第32章 另類的激將法第11章 割地賠款(下)第47章 長孫皇后第26章 被戰敗嚇死的高昌王第27章 令人沉迷的背影第47章 長樂霸氣外露第21章 收得薛仁貴第12章 長相思第34章 房遺愛歸來第34章 馬球盛行第32章 燒不起來的三把火第13章 史上第一種熱兵器誕生第20章 定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