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經濟與開發

有了小百合這電燈泡的存在,杜荷、長樂安分守己的渡過了一夜。

翌日一早,杜荷早早的起‘牀’,穿上了國公服,參加這日的早朝。

這身份不一樣,待遇自然是不同。

作爲大唐最年輕的國公爺,誰看不出杜荷走的是一條紅紅火火的康莊大道,走在路上各類招呼聲不絕於耳,就連那些很少‘交’往的公卿大臣也都會跟他聊上幾句。

今日的朝會還是針對唐朝的經濟。

伐高句麗、伐吐蕃,兩仗全勝,雖然所耗時間不長,但前後三十萬大軍的軍費,還有凱旋後的犒賞,都是一筆天文數字。經過這兩仗,唐朝毫無疑問的需要一段休養生息的時間。

如何休養,如何儘快的恢復元氣,就成了重中之重的關鍵。

針對這一點,朝堂上的‘精’英們各展所長,根據自己的學識,提出各種不同的意見,然後由李世民拍板定論。

杜荷一邊認真的聽着,一邊總結着歷史上唐朝的經驗,考慮着一個嚴重的問題。

經過他的總結,唐朝在李世民的治理下,一直處於蓬勃發展階段。但也一直存在兩個嚴重的問題,第一、人口。古代人口是第一財富,第一生產力,不論是經濟還是農業,只要人口不足,產量就很難提升上去。

人不是豬,不可能一生就是一窩,這個問題想要得到解決,那隻能依賴時間,就算用各種手段促進生育,也需要等個十八年,幼兒成年以後,才能收穫成果。

這個問題並非人力可以解決的,這個問題必須歷經數十年的發展,才能得到改善。

另外一個嚴重的問題,即是對於奪來領土的開發掌控。

古往今來,領土最大的朝代莫過於漢唐。但平心而論這種掌控,更多在於一種象徵,一種開疆擴土的象徵,而非真正的疆域。

如漢朝的都護府,唐朝的大都護府,通常漢唐的軍隊,打下這塊地區之後,便留下了軍隊建立一個都護府,做着意義上的統治,實際上還是對這塊地區的居民百姓,採取放任自流的態度,並不真的指望這些地方能給王朝帶來什麼利益。故而朝堂上發生了什麼動‘亂’,這些都護府往往說丟就丟,根本就沒有什麼向心力,凝聚力。

這一點杜荷總結了一些經驗,發現真正的原因還是缺乏有效而合理的管制開發。換句直白的話說,漢唐根本就沒有將這些打下來的領地視爲自己的領土,境內的百姓也沒有將他們視爲自己的百姓,而是將他當做一個榮耀,一份無上的光榮。

這些被漢唐佔領的區域只是趨於強權,也無心歸附,只要一有機會,便會脫離統制,沒有半點的留念。

“對於經濟的發展在下到有一些看法……”見羣臣商議的差不多了,杜荷思緒也整理的差不多了,站出來說了一句。

杜荷這話音一落,滿朝文武立刻寂靜無聲,連喘息聲都聽得到。

那些在相互低聲商議的大臣,一個個都閉上了嘴巴,等候杜荷的驚世之言。

就連坐在上頭的李世民,見杜荷出列,眼中也是一亮,‘露’出了期待的神‘色’。

唯有杜荷有些莫名其妙,貌似自己老子當朝宰相,說話也沒有這般隆重的待遇吧……

其實這也不怪羣臣過於慎重,而是杜荷的表現,讓他們不得不慎重以對。

杜荷的真才實學,只有他自己知道。在軍事上他確實有些天份,政務上卻沒多大本事。不說是二百五,跟滿朝的這些治世能臣相比起來,還是有着極大差距的。往往他們深入討論的時候,杜荷都‘插’不上嘴,都在一旁聽着,當個木頭人。

但他只要一發話,那就是根據歷史經驗總結出來的大道理,而且是利在千秋,功在社稷的大事情。什麼海上絲綢之路,什麼番薯的推廣,什麼兩季水稻等等等等,無不證明杜荷那“超常”的遠見,罕見的治世之能。

故而滿朝文武都覺得杜荷是一個不鳴則已一鳴驚人的人物,他這一開口,將滿朝大臣都給帶動了,都等着看他會吐出什麼樣的驚人言語。

杜荷道:“我大唐疆域之廣,遠勝歷朝歷代,每一處因爲水土的不同,有着各自的特‘色’。比如說南方的農業,蜀地的紡織業,青海一帶的食鹽產業以及畜牧業,都有各自的特‘色’。經過千百年的發展,中原地區的經濟走向,基本上已經定型,都得到了合理而有效的開發,就算在怎麼重視,收穫的成就也是有限。就比如魏相說的,大力發展陶瓷、紡織行業。魏相總結了我大唐經濟走向,發現陶瓷、絲織品暢銷異域,在遙遠的西方,特別的受歡迎,往往一匹布,一個瓷器,在西方能夠賣出天價。抓重這個行業,全力打開對西方的陶瓷、紡織貿易,加速我朝經濟,這個提議非常妙。但是我冒昧的問上一句,效果真的很大嗎?”

他自問自答道:“我不覺得,我大唐的陶瓷、紡織行業都有一定的區域‘性’,比如說蜀錦,蜀錦案繁華、織紋‘精’細,配‘色’典雅,獨具一格,是一種具有民族特‘色’和地方風格的多彩織錦,可謂天下一絕。現在蜀中的發展,本就以紡織行業爲主,就算在如何的發展蜀中的紡織業,得到的成果也是有限。瓷器也是一樣……都有一定的區域‘性’。另外這裡還有一個非常嚴重的問題,多而雜。陶瓷、紡織都是細工慢活,講究技術,一針一線,每個步驟,都急不來,一但數量多了,競爭‘激’烈,反而會令地方人爲了最求利益而放棄質量,在加上一些手藝技術不到家的人從中渾水‘摸’魚,會使得質量大幅度下滑,反而得不償失。魏相的提議,能夠讓我大唐獲利,可獲利的程度卻是有限。”

魏徵剛直,也無任何的不悅,點了點頭,這點確實是他沒有考慮到得。

“那小杜愛卿的意思是開發我們還未涉及的地方?”李世民心思機警,心念一轉,即明白了杜荷話中的用意,一語道破天機。

杜荷讚道:“陛下才思敏捷,臣佩服。臣此次南征,發現南詔蘊含着豐富的銅礦、錫礦等有‘色’金屬礦,地區內的儲藏量我更勝我大唐第一銅礦、錫礦,如果經過合理的開發,這將是一筆無比巨大的利潤。還有吐蕃,吐蕃的境內也蘊含着巨大的礦產資源,他們那裡的氣候特殊,尤其盛產葡萄,可以重視起來,做葡萄酒,發展酒行業,也是一筆收入。”

杜荷說道這裡的時候,李世民眼睛一亮,葡萄酒可是他的最愛,在皇宮地窖裡還藏着許多壇他自己釀製的葡萄酒。

杜荷接着道:“對於西北方的高句麗,我就不太瞭解了。不過也有所耳聞,那裡的長白山是天然的寶藏,山上藏着豐富的資源。既然南詔、吐蕃、高句麗都已經是我們大唐的領土,境內的臣民都是我大唐的百姓,爲什麼我們不將這些地方開發起來,爲我大唐做貢獻呢?臣覺得,將這些未經開發的地方開發起來,得到的利潤,將會遠遠勝於我們在已經開發的地方,繼續開發。”

這一些資料都是杜荷打下南詔、吐蕃時,整理兩國政務的時候發現的。南詔底下藏着無比豐富的礦產,只是他們不知如何開發,一直荒廢着,吐蕃與南詔結‘交’以後,松贊干布眼紅那些礦產資源,與‘門’g難合計,一起開發。

計劃書都準備好了,還沒有正式施行,就受到了杜荷的攻擊,計劃書恰好落在了杜荷的手上。

杜荷在尚書省任職,對於大唐的經濟有過了解,當時就發現了南詔那些沒經過開發的礦業,藏曠量要在已知的大唐第一銅礦之上。

杜荷的話,讓唐朝上一片寂靜。

褚遂良道:“這個小杜大人所言不無道理,可是最關鍵一點,他們並非是真正的大唐子民,他們是否歸心,我們無法確認,如果,將吐蕃、南詔、高句麗開發起來,他們富強了,起了反意,那該如何是好?”

褚遂良這一番話是點到最關鍵的地方了,其實漢唐王朝並非沒有能人,他們也未必看不出開發這些土地將會獲得多大的利處。

關鍵還是在於心底的牴觸,對於那些並非正統漢民族百姓的不信任。怕吃力不討好,幫他們發展,是在養虎爲患。

杜荷也考慮過此事,點頭道:“褚大人的顧慮也不無道理,但我有一疑問,就這樣放任他們不聞不問,就能保證他們日後一心一意的爲我大唐效力?我到覺得,只要他們日子好了,生活條件提高了,反而會知道我大唐的好,不會心生反意。開發南詔、吐蕃、高句麗也許會讓這三個地方富裕起來,但因爲稅收關係,最得利還是我大唐。他們富了,我們大唐更富,我大唐能滅他們第一次,就能滅他們第二次。臣認爲想要真正的讓西藏、雲南成爲我大唐的領土,就不應該有任何的特殊化,將他們視爲我大唐的子民,同等對待,一定會有人明白的。孟子不是有一句話說‘君之視臣如手足,則臣視君如腹心;君之視臣如犬馬,則臣視君如國人;君之視臣如土芥,則臣視君如寇仇’君臣尚且如此,更何況是百姓?”

杜荷說這話的時候,腦中想起了天朝的愚蠢政策,天朝將他族人當做爹孃一樣供着,但真正歸心的又有幾個?特殊化非但不能讓他們歸心,連自己人也跟着離心。

不能不聞不問,也不能過於偏袒:最好的做法就是一視同仁,將反抗偏‘激’的除去,剩下順從的自然就能夠真正的融入民族之中來。

第16章 朝堂舌戰第74章 略有所獲第35章 捷報抵長安第48章 密謀第10章 無上醫德第41章 不招人嫉是庸第17章 正面進攻第13章 二薛獻策第47章 長孫皇后第17章 大沙漠遇險第73章 第一世家第10章 割地賠款(上)第43章 甕中之鱉第7章 程咬金的女婿第13章 海上遇寇第20章 金融女皇?第32章 真愛無疆第18章 熟悉的身影第32章 女兒控第11章 寫不來,直說嘛第77章 千鈞一髮第33章 千里而來只爲打醬油第17章 攻防血戰 三將逞威第21章 教訓高麗小丑第24章 萬馬踏營第50章 返回長安第6章 目的是開戰第7章 杜二郎版舌戰羣儒第52章 打草驚蛇第45章 真正的高僧第1章 杜荷太厲害了第40章 水中搏虎第3章 可悲可嘆第3章 軍神的指點第21章 自扇耳光第50章 全盤佈局第28章 意外之喜第39章 出使薛延陀第19章 船艙激鬥第16章 星星峽夜話第35章 賀禮(上)第3章 與李世民小酌閒聊第36章 誰是黑手?第57章 詭異的紅斑第43章 借勢第44章 砸場子第13章 二薛獻策第15章 杜體字第12章 與皇帝開個玩笑第22章 朕看好這小子第4章 跳樑小醜的出現第28章 客船閒談第16章 朝堂舌戰第59章 步步牽連第45章 虎翼、狼牙、雁翎第33章 頡利之子第4章 父愛母愛第29章 長孫無忌重出江湖第50章 洞房花燭夜第70章 愧疚難安第38章 海上浮屍第24章 武家二少第49章 極品高陽第24章 敲長孫無忌的悶棍第34章 馬球盛行第32章 定高昌第16章 頂級政客第10章 神駒逞威第42章 彌勒佛一樣的老狐狸第19章 船艙激鬥第49章 升官了第14章 是廢紙還是寶貝第34章 侯君集的最後發威第46章 佳人藏身處第32章 好逑湯第34章 侯君集的最後發威第38章 針鋒相對第39章 活字印刷術第18章 擒敵第27章 決勝一箭第38章 藏我的帳裡第25章 久違了,長孫老狐狸第3章 軍神的指點第9章 得了花柳病的和尚第43章 關心則亂,媚娘豈是易於之輩第41章 一山卻有二虎第13章 誰技高一籌第35章 街頭遇刺第50章 可不可以叫老公第3章 仁義道德值錢嗎?第22章 天作之合第39章 同塌而眠第16章 星星峽夜話第7章 田獵大會開幕第5章 毒與疫病第45章 代理都督第3章 改《律禮》,鬥狐狸(上)第76章 一個果子引發的驚天隱秘第24章 萬馬踏營第18章 光明正大的“吸毒”
第16章 朝堂舌戰第74章 略有所獲第35章 捷報抵長安第48章 密謀第10章 無上醫德第41章 不招人嫉是庸第17章 正面進攻第13章 二薛獻策第47章 長孫皇后第17章 大沙漠遇險第73章 第一世家第10章 割地賠款(上)第43章 甕中之鱉第7章 程咬金的女婿第13章 海上遇寇第20章 金融女皇?第32章 真愛無疆第18章 熟悉的身影第32章 女兒控第11章 寫不來,直說嘛第77章 千鈞一髮第33章 千里而來只爲打醬油第17章 攻防血戰 三將逞威第21章 教訓高麗小丑第24章 萬馬踏營第50章 返回長安第6章 目的是開戰第7章 杜二郎版舌戰羣儒第52章 打草驚蛇第45章 真正的高僧第1章 杜荷太厲害了第40章 水中搏虎第3章 可悲可嘆第3章 軍神的指點第21章 自扇耳光第50章 全盤佈局第28章 意外之喜第39章 出使薛延陀第19章 船艙激鬥第16章 星星峽夜話第35章 賀禮(上)第3章 與李世民小酌閒聊第36章 誰是黑手?第57章 詭異的紅斑第43章 借勢第44章 砸場子第13章 二薛獻策第15章 杜體字第12章 與皇帝開個玩笑第22章 朕看好這小子第4章 跳樑小醜的出現第28章 客船閒談第16章 朝堂舌戰第59章 步步牽連第45章 虎翼、狼牙、雁翎第33章 頡利之子第4章 父愛母愛第29章 長孫無忌重出江湖第50章 洞房花燭夜第70章 愧疚難安第38章 海上浮屍第24章 武家二少第49章 極品高陽第24章 敲長孫無忌的悶棍第34章 馬球盛行第32章 定高昌第16章 頂級政客第10章 神駒逞威第42章 彌勒佛一樣的老狐狸第19章 船艙激鬥第49章 升官了第14章 是廢紙還是寶貝第34章 侯君集的最後發威第46章 佳人藏身處第32章 好逑湯第34章 侯君集的最後發威第38章 針鋒相對第39章 活字印刷術第18章 擒敵第27章 決勝一箭第38章 藏我的帳裡第25章 久違了,長孫老狐狸第3章 軍神的指點第9章 得了花柳病的和尚第43章 關心則亂,媚娘豈是易於之輩第41章 一山卻有二虎第13章 誰技高一籌第35章 街頭遇刺第50章 可不可以叫老公第3章 仁義道德值錢嗎?第22章 天作之合第39章 同塌而眠第16章 星星峽夜話第7章 田獵大會開幕第5章 毒與疫病第45章 代理都督第3章 改《律禮》,鬥狐狸(上)第76章 一個果子引發的驚天隱秘第24章 萬馬踏營第18章 光明正大的“吸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