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章 【裂土封王】

巨大的牛油火燭噼啪作響,李世民的聲音意味深長,整座太極大殿一千五百多名大臣,一時之間竟然沒人敢開口問問皇帝的意思。

今夜的事情透着詭異,大臣們吃不準皇帝的心思,陛下不但大動干戈召開夜朝,而且一開口就說了句莫名其妙的話。

“朕等今日,多年矣……”

啥意思?

還是沒人敢問。

大臣們只敢在心底不斷猜測,揣摩皇帝這番話到底什麼用心。這話若是隻看字面意思,可以理解爲李世民等待遼東大捷多年矣,可若是稍微琢磨一下,誰都能聽出皇帝的話裡話外別有所值。

一千五百多人的朝堂大殿,竟然有種落針可聞的寂靜,除了巨大牛油火燭的噼啪聲,只餘無數人略顯謹慎的呼吸聲。

李世民突然輕輕一嘆。

但見皇帝伸手一指地上那個紅翎急使,問衆臣道:“諸位臣工對此有何感想?”

有何感想?

一個累死的紅翎急使唄!

但是這感想只能藏在心底,面上必須顯出肅重沉痛之色。不過也有一些人發自真心的沉痛,開口出聲道:“終於使命,恪於職責,自我大唐建立紅翎急使制度以來,信使爲了傳遞大事常有疲累致死之事,臣以爲,甚悲壯。”

說這話的必然是公允之人,然而李世民明顯很不滿意,但見皇帝繼續負手仰頭,輕聲又問道:“僅僅悲壯麼?”

那大臣頓時閉口,一時不好再接茬。

李世民的聲音陡然變得高昂,大聲道:“在朕看來這不僅僅是悲壯,在朕看來這是大唐的大英雄。連續狂奔六天五夜,七千里長途碾於腳下,不眠不休,直至累死,臨死陷入癡迷夢魘,高呼吾乃紅翎急使,聲嘶力竭,長街讓路,如此英雄之事,豈能以一句悲壯作爲他的置評?”

皇帝的情緒似乎很激動,突然看向大殿中某個臣子,大聲道:“房玄齡,朕要發一旨,傳告天下。”

這話說的無頭無腦,前後跳躍性十分嚴重,然而房玄齡卻肅穆點頭,鄭重道:“陛下但請放心,老臣必然用心措辭!”

皇帝要發聖旨傳告天下,但是聖旨不一定是皇帝親手撰寫,有些聖旨需要文采斐然,必須讓大臣用心撰寫。

這並不是說李世民文采不行,而是大臣們多方商量更容易出彩,歷史上許多大事所用聖旨,都是宰相們帶領文臣一個字一個字推敲而出,這樣的聖旨傳告天下才顯得莊重。

李世民見房玄齡答應下來,轉而又看向大殿中令一個臣子,再次開口道:“李孝恭,紅翎急使是軍中的信使……”

這話還是有些無頭無腦。

但是李孝恭同樣也肅穆點頭,鄭重道:“陛下但請放心,臣會督促兵部論功行賞。”

然而這次李世民卻搖了搖頭,道:“你錯了,朕指的不是這個。”

李孝恭微微一怔。

但見李世民輕輕吐出一口氣,忽然看向紅翎急使屍身旁邊那個守門將領,開口問道:“帛書是否在你手中。”

那守門將領一直單膝跪地,聞言連忙擡頭道:“回稟陛下,帛書確實在末將這裡。”

說着探手入懷,準備掏出帛書呈遞。

哪知李世民猛然一揮手,語氣鄭重道:“不用呈遞,你來誦讀。”

守門將領登時一怔。

讓他誦讀帛書?

這不合規矩啊。

李世民虎目炯炯,道:“汝雖長安守門令,但汝手中有紅翎,朕現在問問你,紅翎急使的使命是什麼?”

守門將領腦中靈光一閃,脫口而出道:“千里狂馳,只爲上報大捷,紅翎不倒,信使不滅!”說着下意識擡手,高高舉起了那根紅翎。

“那你還等什麼?”李世民輕喝一聲。

至此,大殿衆臣已經猜到李世民用意。

紅翎急使的使命是上報大捷,然而現在大捷尚未當衆報出,既然守門將領接收了紅翎,那麼他得完成紅翎急使未完成的使命。

守門將領忽然從地上站了起來。

他把那根紅翎極其莊重插在背上。

然後他雙手託着那份帛書,臉上現出極其肅穆顏色,道:“吾乃紅翎急使,來此上報大捷,今有渤海國書傳遞千里,遼東一戰陣斬三十萬,請問帝,可誦否?”

能成爲長安城守門令的人物,本身就是軍中出類拔萃的將軍,守門令的官職不高不低,但是個頂個都是皇家的心腹,能夠被李世民收爲心腹,自然不是普普通通的小卒,不但要能征善戰,而且要熟知禮儀,哪怕是擱到朝堂之上,也能做到不失進退。

他雙手託着帛書,以禮問詢皇帝可否誦讀,李世民面上顯出肅穆之色,忽然反身走到龍椅上坐下,這才鄭重開口道:“朕,心甚喜,朕,盼聞聽。”

一板一眼,極其莊重,這一刻不論是皇帝還是守門將領,全都依足了朝堂以禮肅重以待。

這情形若是擱在後世人看來有些奇葩,甚至會嘲諷一句僞裝和做作,然而在古代卻特別注重這個,古人的僞裝和做作顯得光明磊落。

既然是大事,那就要肅重以待,哪怕已經知道了這件大事的前因後果,仍舊需要按照禮儀重新聽上一遍。

這是對做大事之人的尊重,也是古人略顯可愛的一種刻板。

……

那份國事帛書展開足有五尺,上面密密麻麻全是小字,僅憑目光粗粗一掃,便可推測最少也得幾千字,這要是當堂誦讀起來,恐怕一時半會難以讀完。

然而李世民面色極其莊重,滿殿大臣屏氣凝息,所有人全都肅穆以待,靜靜等着守門將領開始誦讀。

大殿中忽然走出兩個重臣,直接走到守門將領身旁,左邊一人乃是房玄齡,右面一人乃是李孝恭,一文一武兩個大佬,突然伸手握住帛書左右兩側,同聲開口道:“帛書不可落地,你且只管誦讀。”

這話有兩個意思。

帛書不可落地,是指這份帛書長度足有五尺,如果讓守門將領自己展開來讀,讀到一半的時候必然要落到地上。

你且只管誦讀,這句的意思更加簡單明瞭,房玄齡和李孝恭的意思很簡單,他們會幫着展開帛書讓守門將領誦讀。

說話之間,帛書緩緩展開,那守門將領深深吸了一口氣,終於開始誦讀這份來之不易的帛書。

李世民滿臉肅重,滿殿大臣側耳傾聽。

然而誰也沒能想到,守門將領第一句話就讓所有人驚呆。

但聽守門將領唸的第一句是:“二大爺,恭喜啊……”

譁!

滿殿之中,一片譁然。

怎麼回事?

這是帛書?

一份上報大捷的帛書,滿朝文武肅穆以待,就連皇帝都要正襟危坐,結果一開頭竟是流裡流氣的口吻。

這把莊重放於何處?

守門將領明顯也呆住,面色愣愣不知道該不該讀下去,他是親自閱讀帛書之人,已經發現帛書上寫的句子有些不倫不類。

所有人都被帛書第一句口吻弄懵,唯有李世民似乎早有預料,但見皇帝忽然呵呵一笑,語帶深意道:“朕開夜朝,千古未有,渤海國書,更上層樓,汝等無需如此,渤海國主還是個孩子,既然還是孩子,調皮一些也沒什麼……”

這話讓許多大臣暗暗翻個白眼!

渤海國主還是個孩子?

這話說出去鬼都不信。

如果擱在六七年前,說李雲是個孩子勉強還能接受,但是現在李雲已經是渤海國主,乃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諸侯王,放眼整個大唐,除了皇帝沒人比他地位更高,哪怕是長孫皇后一國之母,按照官職上的劃分也要遜色一籌。

皇后的官職是正一品。

大唐原本有八個正一品,分別皇后,太師、太傅、太保、太尉、司徒、司空、天策上將,李世民登基以後取消天策上將,所以整個大唐只有七個正一品。

這七個正一品除了皇后乃是實封,其它留個都是名義上的懸置,因此整個大唐只有一個正一品,那就是長孫皇后這位一國之母。

但李雲是諸侯,諸侯比正一品還高。

爵有親王,公主,此後是嗣王,郡王,國公。

官有正一,從一,此後是正二,從二。

無論是爵位還是官職,李雲已經超出了大唐的設置,這樣一個位高決定的人物,李世民竟然說他是個孩子。

大臣們無言以對。

但是不管如何皇帝已經明確表態,在場大臣個頂個都是人精,沒人會在這事上找不自在,難道要他們跳出來指責一番,抨擊李雲這份報捷的帛書不倫不類?六七年前或者有人有這膽量,然而現在真的很少有人能鼓起勇氣。

原因很簡單。

李雲已經遊離在朝堂之外。

人家是諸侯,自己有自己的諸侯國,雖然名義上歸於大唐,但是嚴格來說乃是關起門自己過日子,如果李雲不願意留在大唐,甚至可以分裂出去自己做皇帝。

古語裂土封王,這纔是封王的本質。

真正的王,不是皇帝兒子那麼簡單,真正的王,乃是裂土而封的諸侯。

……

卻說守門將領得到李世民鼓勵,終於決定繼續誦讀帛書,哪知他纔要張口,忽然又變得遲疑。

旁邊房玄齡和李孝恭同樣變得遲疑,因爲他倆也看清了帛書上面的一行行字。

房玄齡忽然開口,面色嚴肅道:“陛下,這份帛書有些驚世駭俗,老臣欲要進言,請陛下准許只讀一半……”

這話讓在場大臣心裡一驚。

……

……第1更到,3500字,等會後面還有更新,山水說到做到,從今天開始保底3更10000字,根據寫作狀態隨時加4更或者5更,連續15天,請監督。

第24章 【身世第一次試探】第178章 【絕世高人,到底是誰?】第350章 【最後一位需要提親的女孩】第215章 【一口鐵鍋換取一個部族】第368章 【迎親,阿瑤】第340章 【老百姓敢打皇帝?】第165章 【創造驚世大謊言】第202章 【讓老百姓自己動】第211章 【封號,渤海國主】第29章 【曲終人散時】第250章 【這輩子和李雲死磕!!】第170章 【瘋狂的人蔘】第149章 【拍賣會是什麼?拍賣會就是專坑傻子的】第413章 【建立遼人督主制度,你們個個都是奴才】第406章 【我是山中一顆草……】第202章 【讓老百姓自己動】第130章 【世事無常,世事難料】第435章 【超級龐大的商隊】第356章 【皇帝的爹】第59章【皇帝殺豬,庖丁解牛】第105章 【皇族的底蘊,不記載歷史】第48章 【大唐的兩個滾刀肉】第283章 【海邊遇神仙……】第209章 【程處默的功勞有多大?】第163章 【無數苦心鋪墊,只爲收割天下】第334章 【神秘嘉賓有幾個?】二合一超級章節第201章 【遊戲之間,沖垮黃河】第431章 【哪個地方的人最能吃辣?】第229章 【一個不留,全部殺掉】第145章 【被人看穿的感覺很不好】第428章 【咱們必須貪婪】第278章 【騎牛少女,髒兮兮老頭】第7章 【菜市口上來一刀】第290章 【古代讀書人的命】第426章 【妃子們暗恨,玲瓏懷了孕】第138章 【李世民的決心】第303章 【又一個厚顏無恥的傢伙】第87章 【五個傻缺徒弟】第364章 【迎親,實力】第399章 【終究還是動殺機】第150章 【整個大唐最窮的國公】第85章 【長孫皇后的禮物】第315章 【從來只聽說天子,何時聽說過人皇】第286章 【相當正妻?比比後臺】第18章 【圍觀程處默捱揍】第24章 【身世第一次試探】第135章 【母子終於想見】感謝盟主神農已被毒死第70章 【幹一票狠的】第293章 【誰敢欺負我徒弟?】二合一第422章 【皇族,親人也會翻臉】第287章 【來自西方的威脅?】第208章 【封王?封王!】第282章 【乘龜渡海,我去接應陛下】第154章 【自古設局之事,必須以假亂真】第170章 【瘋狂的人蔘】第15章 【終於開始打砸搶!】第138章 【李世民的決心】第69章 【最難感動是人心】第450章 【你竟然給百姓下套?】第46章【四錘,四句詩】第121章 【王凌雲揭穿演戲】第394章 【讓你死前好好看一看】第87章 【五個傻缺徒弟】第228章 【我原本沒打算屠城】第123章 【漢人不是綿羊,你們突厥纔是】第195章 【爭搶西府趙王的意義】第255章 【娶媳婦會娶誰?】第248章 【屠滿城??】第35章 【小騙子,本姑娘盯着你】第245章 【古代武人的淳樸】第357章 【春風十里,不如你】第461章 【大唐時代,釣魚執法】第202章 【讓老百姓自己動】第242章 【原來李元霸身後也有大粗腿】第71章 【五個彪子鬧長安】第201章 【遊戲之間,沖垮黃河】第178章 【絕世高人,到底是誰?】第111章【啊啊啊啊,氣煞吾也】第25章 【程咬金的回答】第378章 【李元霸復活?】第249章 【今夜此間,高句麗亡國矣】第436章 【絲綢之路守護神】6更第448章 【豎立典型也很難】第21章 【皇后也要跟着?】第17章 【包先生,爲錢折腰】第162章 【拍賣第三樣寶貝】第145章 【被人看穿的感覺很不好】第255章 【娶媳婦會娶誰?】第56章 【爽不爽?叫爸爸!】第30章 【程咬金的猜測】第347章 【靺鞨人的提親傳統】第368章 【迎親,阿瑤】第359章 【小公主】第344章 【聲勢浩大的提親】第191章 【如果李雲想做皇帝怎麼辦?】第322章 【你比惡鬼還狠】第96章 【我用鹹魚挖坑,準備坑死突厥】第23章 【皇后的猜測?】第425章 【你們謀奪的是我產業】
第24章 【身世第一次試探】第178章 【絕世高人,到底是誰?】第350章 【最後一位需要提親的女孩】第215章 【一口鐵鍋換取一個部族】第368章 【迎親,阿瑤】第340章 【老百姓敢打皇帝?】第165章 【創造驚世大謊言】第202章 【讓老百姓自己動】第211章 【封號,渤海國主】第29章 【曲終人散時】第250章 【這輩子和李雲死磕!!】第170章 【瘋狂的人蔘】第149章 【拍賣會是什麼?拍賣會就是專坑傻子的】第413章 【建立遼人督主制度,你們個個都是奴才】第406章 【我是山中一顆草……】第202章 【讓老百姓自己動】第130章 【世事無常,世事難料】第435章 【超級龐大的商隊】第356章 【皇帝的爹】第59章【皇帝殺豬,庖丁解牛】第105章 【皇族的底蘊,不記載歷史】第48章 【大唐的兩個滾刀肉】第283章 【海邊遇神仙……】第209章 【程處默的功勞有多大?】第163章 【無數苦心鋪墊,只爲收割天下】第334章 【神秘嘉賓有幾個?】二合一超級章節第201章 【遊戲之間,沖垮黃河】第431章 【哪個地方的人最能吃辣?】第229章 【一個不留,全部殺掉】第145章 【被人看穿的感覺很不好】第428章 【咱們必須貪婪】第278章 【騎牛少女,髒兮兮老頭】第7章 【菜市口上來一刀】第290章 【古代讀書人的命】第426章 【妃子們暗恨,玲瓏懷了孕】第138章 【李世民的決心】第303章 【又一個厚顏無恥的傢伙】第87章 【五個傻缺徒弟】第364章 【迎親,實力】第399章 【終究還是動殺機】第150章 【整個大唐最窮的國公】第85章 【長孫皇后的禮物】第315章 【從來只聽說天子,何時聽說過人皇】第286章 【相當正妻?比比後臺】第18章 【圍觀程處默捱揍】第24章 【身世第一次試探】第135章 【母子終於想見】感謝盟主神農已被毒死第70章 【幹一票狠的】第293章 【誰敢欺負我徒弟?】二合一第422章 【皇族,親人也會翻臉】第287章 【來自西方的威脅?】第208章 【封王?封王!】第282章 【乘龜渡海,我去接應陛下】第154章 【自古設局之事,必須以假亂真】第170章 【瘋狂的人蔘】第15章 【終於開始打砸搶!】第138章 【李世民的決心】第69章 【最難感動是人心】第450章 【你竟然給百姓下套?】第46章【四錘,四句詩】第121章 【王凌雲揭穿演戲】第394章 【讓你死前好好看一看】第87章 【五個傻缺徒弟】第228章 【我原本沒打算屠城】第123章 【漢人不是綿羊,你們突厥纔是】第195章 【爭搶西府趙王的意義】第255章 【娶媳婦會娶誰?】第248章 【屠滿城??】第35章 【小騙子,本姑娘盯着你】第245章 【古代武人的淳樸】第357章 【春風十里,不如你】第461章 【大唐時代,釣魚執法】第202章 【讓老百姓自己動】第242章 【原來李元霸身後也有大粗腿】第71章 【五個彪子鬧長安】第201章 【遊戲之間,沖垮黃河】第178章 【絕世高人,到底是誰?】第111章【啊啊啊啊,氣煞吾也】第25章 【程咬金的回答】第378章 【李元霸復活?】第249章 【今夜此間,高句麗亡國矣】第436章 【絲綢之路守護神】6更第448章 【豎立典型也很難】第21章 【皇后也要跟着?】第17章 【包先生,爲錢折腰】第162章 【拍賣第三樣寶貝】第145章 【被人看穿的感覺很不好】第255章 【娶媳婦會娶誰?】第56章 【爽不爽?叫爸爸!】第30章 【程咬金的猜測】第347章 【靺鞨人的提親傳統】第368章 【迎親,阿瑤】第359章 【小公主】第344章 【聲勢浩大的提親】第191章 【如果李雲想做皇帝怎麼辦?】第322章 【你比惡鬼還狠】第96章 【我用鹹魚挖坑,準備坑死突厥】第23章 【皇后的猜測?】第425章 【你們謀奪的是我產業】